嗑書系列20-1馬提斯《學會領導》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馬提斯,《學會領導》
#結論
很少文章一開頭這麼開宗明義的說,但毋庸置疑,我認為身為一個迷彩世界的人員,都建議閱讀這本馬提斯的傳記,撇除馬提斯曾是海軍陸戰隊最高統帥、美國國防部長、參與波灣、伊拉克戰爭等你數不盡的頭銜外。更重要的是,因為我們的身份,閱讀軍職的傳記或是領導實例的運用,會更顯的貼切與實際,(上次覺得實用性較高的則是『這是你的船!』)而不會水土不服,或無法運用;透過某些情境,你可以知道整個決策的背景與用意。
我們常常說要保持上三階的思維,要主動思考,不要被動,然而事實是什麼?事實很多時候是,我們會被鉅細靡遺的各種規範給框架住,扼殺了應變的思維,如何保持「主動」的思維,應變可能的狀況,如何與基層的聯結維持而不中斷,如何真正上下級彼此信任,以及為一場戰事行動所需要做的準備,都是這本傳記所要告訴你的。
然而就算是我們公認的軍事實力最強的美軍,在中東戰場上,也會受限於政治、媒體輿論的控制,一場戰爭,思考的層面既多且廣,如何完成,也誠如馬提斯說的,汲取前人的歷史經驗和教訓,成為自己養份,不重蹈覆轍。
以下分享書中幾個細節:
1、領導者應該俱備的三個C
#本職學能(Competence):
把基礎做到最好,在職份上不可以應付了事,而是要做到專精為止。
#關懷(Caring)
當你的官兵知道你關心他們之後,你才能在他們表現不佳時率直地批評;當然批評必須誠懇,目的在去除他們不好的行為,不傷其人格。
指揮者和部屬間仍有一道界線,你不是他們的朋友,你是他們的導師和指揮官。
#信念(Conviction)
你所堅持、信仰的信念,必須說明清楚並且嚴格遵守,讓所有同儕知道你究竟會為了什麼事情堅持到底;同時也藉由自己的謙虛與熱誠,好讓你的專業堅持能漸漸影響部屬。
如果你的作戰行動將傷及無辜,那請你停止這樣做。永遠不要因為你的非道德行動去製造出更多的敵人。
2、「指揮與回饋」
第二章節,馬提斯撰寫他擔任招募官時,所奉行的指揮準則,並且沿用至他爾後的軍旅生涯。
#指揮與回饋(command and feedback)
傳統的管理觀念是「指揮與管制」,而馬提斯過往在艦艇上的經驗告訴他,這樣只會扼殺了部屬的主動性,被動地等待上級的命令。
馬提斯強調著「指揮與回饋」:
你不是管控制下級指揮官的每一步行動,而是在明確敘述完指揮官企圖後,便交由他們去主動發揮。
你根據這些回饋來解決問題。領導大陸軍的喬治.華盛頓,便依照著「傾聽,學習,幫助,而後領導」(listen, learn, and help, then lead)的順序來帶兵。
馬提斯利用這個方法,明確地告訴他的招募團隊,這不是「某人」的個別責任,而是定義為「我們」的任務,同時善用第一章提導的兩個C「關懷」與「信念」。
「關懷」:不辭路途,關心所有招募官,隨時接收第一線的回饋,並且給予即時且必要的幫助。
「信念」:每個招募官的每年兩份的「適任報告」,團隊全年共計76份,在那個電腦文書尚不普及的年代,馬提斯灌著咖啡,字句斟酌地寫著每份報告,確保每份報告都能忠實地呈現每位招募官的特質與表現。
他要傳達一個概念:「那些全力投入任務的人,能憑努力爭取到晉升的機會」。
執行好你的任務並確保一切過程沒有瑕疵。向全世界展示,當你我是同一陣線時,海軍陸戰隊會是你最好的同伴;當我們是敵人時,我們將是你最不願面對的夢魘。編輯讚留言分享
3、#主動文化的重要性與養成
(1)時刻問自己三件事:
馬提斯在這邊再次提到,身為指揮者,不要過度去干涉下級的行動,特別是當你所在的層級,已經來到營級以上的地位;「如何完成任務」的細節交由下級發揮,你只要確保一件事情,那就是下級確實知道你的「指揮官企圖」。
身為高階領導階層,你需要時刻去問自己:
「我知道哪些事?這些事該讓誰知道?我已經告知他們了嗎?」
書中舉例:
今日你給一個排長一個任務:「炸毀這座橋,阻止敵軍進攻。」
這個任務的核心重點,是最後一句話「阻止敵軍進攻。」而非如何炸毀這座橋,用什麼方式破壞橋樑,當你給下級越鉅細靡遺的命令,就是「扼殺」了他們的思考機會。
戰場上是瞬息萬變的,當他炸毀了橋樑,結果發現敵軍根本不從這座橋前進,或早已繞越,失去主動的下級,反而會緊張兮兮的想辦法回報上級,尋求其他解套方法,而不是迅速展開阻止的行動。
不等待命令變採取行動,卻又始終能依照指揮官的總體企圖。
(3)#容許失敗並獎勵行動者
但所謂的主動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喊口號,就能憑空而生,它仰賴的是組織容許勇於主動者「失敗」機會,進而塑造的文化。
馬提斯是這樣說的:
「如果一位指揮官期望部下能夠在壓力下把握稍縱即逝的機會,那他的團隊就必須在訓練、升遷到表揚等各方面去獎勵這樣的行為。更重要的是,他還要能容忍手下犯錯。假使那些敢於承擔風險的人被懲處了,那你處於各階的部下就會要規避風險。」
#小結
這篇分享文,寫到這邊字數大概落在1400字,如果你真得堅持到這裡,我必須得說,這還只佔書中的兩個章節的內容而已,事實上,本書約18萬餘字的內容,自己的劃線筆記就高達771條,5萬多字,但含金量真得充足,自己也還在整理中,尚有許多重點,礙於篇幅進就留給大家探索。
本書也是我少數電子和紙書都親自購買的書籍, 誠摰推薦所有迷彩世界的成員們,相信大家看完都能有所啟發!
http://moo.im/a/cCDVWY
28會員
106內容數
閱讀是件令人上癮的嗜好,享受閱讀樂趣,記錄下自己的心得想法以及詞句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R浪逃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3、決定的重要性: 規劃的周全最終的一步是:「做決定」,讓孩子們思考並且判斷到底這個商品是否是本次的需求,培養其「下決心」,若預算超支,該怎麼處理優先順序。 切忌,家長不要急著下指導棋,要求孩子一定要買什麼商品,或不買什麼商品,扼殺他們思考的機會,適度提醒即可。
紅包、壓歲錢有時家長們互包做人情,但作者希望家長們要知道一個事情:「做人情是你的事情,但給孩子紅包,是長輩們給予的祝福,不應剝奪。」
有一派人員,認為做家事是天經地義,小孩做家事就要給零用錢,會導致其過於勢利;有一派則認為,藉由給獎金來幫忙家務事,可以讓其提早學會「有付出有收穫」的理財觀念。 那要如何避免小孩太過勢利呢? 作者給的解答是:「要用其他情感價值」來取代,這段有些抽象,這邊補充之前聽Podcast聽到的一點來做延伸
讓孩子養成記帳習慣,知道自己究竟金錢花用到何處,而不是錢用完了,就找父母拿,而父母也不知所以然。 然後,透過記帳的好處,家長也可以從支出項目,成為與孩子討論的話題,比如最近吃什麼大餐,買什麼書、遊戲課怎麼多金,魅力在哪等。
讓孩子理解,凡事有優先順序,在有限的能力下「想要」不應大於「需要」,而變成本末導置的狀況。 可以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了解,生命需求與慾望需求,建立出優先順序,並且進而提升到討論家庭預算支出,了解規劃。
這本書讀完,或許有些方法有些過時(沒有電子支付及網路銀行、APP等觀念),但有些基本的觀念和方法,如零用錢的分配比例、小孩紅包如何運用、做家事要不要用零用錢獎勵等,都有提出一些看法,覺得還是可以分享。
3、決定的重要性: 規劃的周全最終的一步是:「做決定」,讓孩子們思考並且判斷到底這個商品是否是本次的需求,培養其「下決心」,若預算超支,該怎麼處理優先順序。 切忌,家長不要急著下指導棋,要求孩子一定要買什麼商品,或不買什麼商品,扼殺他們思考的機會,適度提醒即可。
紅包、壓歲錢有時家長們互包做人情,但作者希望家長們要知道一個事情:「做人情是你的事情,但給孩子紅包,是長輩們給予的祝福,不應剝奪。」
有一派人員,認為做家事是天經地義,小孩做家事就要給零用錢,會導致其過於勢利;有一派則認為,藉由給獎金來幫忙家務事,可以讓其提早學會「有付出有收穫」的理財觀念。 那要如何避免小孩太過勢利呢? 作者給的解答是:「要用其他情感價值」來取代,這段有些抽象,這邊補充之前聽Podcast聽到的一點來做延伸
讓孩子養成記帳習慣,知道自己究竟金錢花用到何處,而不是錢用完了,就找父母拿,而父母也不知所以然。 然後,透過記帳的好處,家長也可以從支出項目,成為與孩子討論的話題,比如最近吃什麼大餐,買什麼書、遊戲課怎麼多金,魅力在哪等。
讓孩子理解,凡事有優先順序,在有限的能力下「想要」不應大於「需要」,而變成本末導置的狀況。 可以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了解,生命需求與慾望需求,建立出優先順序,並且進而提升到討論家庭預算支出,了解規劃。
這本書讀完,或許有些方法有些過時(沒有電子支付及網路銀行、APP等觀念),但有些基本的觀念和方法,如零用錢的分配比例、小孩紅包如何運用、做家事要不要用零用錢獎勵等,都有提出一些看法,覺得還是可以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本書以一次世界大戰的英國倫敦為背景,描寫傑里科出版社裝訂廠的女工佩姬,她熱愛閱讀,夢想有朝一日可以進入倫敦的薩莫維爾學院就讀、求知與思考,而在戰爭的年代下,她透過自己的力量,在體會了深刻的親情愛情與友情的生活中,同時也爭取到了完成夢想的機會。
Thumbnail
故事的主角是在英國出版社裝訂廠工作的女工佩姬,戰爭開打以後,許多男人都被徵召上戰場,由於人手短缺,過去由男性負責的工作,開始有女人加入,戰爭打破了過去的既有制序,佩姬的人生也開始有了變化。
Thumbnail
為什麼要有這麼多書? 因為這樣你的世界才寬廣,這段問答也隱隱透露著女性意識逐漸抬頭,書裡的文字像一顆充滿希望的種子,播入土壤中,有一天會萌芽。
Thumbnail
對於身為愛書人的我而言,以「書」為題材的小說,無疑是最迷人的。這是我第一次閱讀如此具有歷史氣息,以及涵蓋了戰火、愛情、階級與性別、女性自我追求的一部長篇小說,並為之深深著迷,甚至捨不得放下書本。
Thumbnail
在台灣, 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價值投資的投資人, 我建議你非得讀讀科斯托蘭尼。
Thumbnail
夫妻之間,從「放棄」開始 如果大家還是覺得「直接幫對方做」的結論實在很難接受,那或許可以參考作者從研發人工智慧了解到的結果是當一個人的缺點弱化,其實也會連同優點一併弱化,而男女大腦在瞬間反應上本身就是互補的兩種裝置,所以只要這麼想,似乎心裡就能稍稍釋懷了吧?! 與其改變對方,不如轉換心態
(原發表於臉書「陳瑞麟的科哲絮語」,7月23日) 《科學態度》(陽明交大出版社) 這是Boston University (波士頓大學)的科學哲學家麥金泰爾寫的著作,討論「科學態度」這個觀念,並用以培養「對抗陰謀論、欺詐,並與偽科學劃清界線的科學素養。」 出版社找我寫了長篇推薦文(近五千字),也有「
Thumbnail
厭倦工作的那天起,是因為你知道自己接下來的劇本與角色是什麼;某種意義上,是值得慶祝的,但卻開心不起來。 小說像是生活日常般的展演主角們的日常。
Thumbnail
「賦予經驗意義,就像為過去時空套上濾鏡,今天用冷色系、明天用暖色系;掛上濾鏡是對當下時空的加法,卻是對過去時空的減法。」 《被討厭的勇氣》書中不斷地提到人際關係,但我被吸引的卻是關於目的論(teleology)與決定論(determinism),以及那一段對於過去經驗的討論。
Thumbnail
「少女」不單就是針對年齡上的界線劃分認定,在作者的筆下它是某種心理狀態或是行為表徵的代名詞。 在我看完書後發現,我反而較少注意到,或是留意那些少女情節的內心變化;更多的時候是在注意她藉由筆下的角色觀察社會的眼光,與控訴。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本書以一次世界大戰的英國倫敦為背景,描寫傑里科出版社裝訂廠的女工佩姬,她熱愛閱讀,夢想有朝一日可以進入倫敦的薩莫維爾學院就讀、求知與思考,而在戰爭的年代下,她透過自己的力量,在體會了深刻的親情愛情與友情的生活中,同時也爭取到了完成夢想的機會。
Thumbnail
故事的主角是在英國出版社裝訂廠工作的女工佩姬,戰爭開打以後,許多男人都被徵召上戰場,由於人手短缺,過去由男性負責的工作,開始有女人加入,戰爭打破了過去的既有制序,佩姬的人生也開始有了變化。
Thumbnail
為什麼要有這麼多書? 因為這樣你的世界才寬廣,這段問答也隱隱透露著女性意識逐漸抬頭,書裡的文字像一顆充滿希望的種子,播入土壤中,有一天會萌芽。
Thumbnail
對於身為愛書人的我而言,以「書」為題材的小說,無疑是最迷人的。這是我第一次閱讀如此具有歷史氣息,以及涵蓋了戰火、愛情、階級與性別、女性自我追求的一部長篇小說,並為之深深著迷,甚至捨不得放下書本。
Thumbnail
在台灣, 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價值投資的投資人, 我建議你非得讀讀科斯托蘭尼。
Thumbnail
夫妻之間,從「放棄」開始 如果大家還是覺得「直接幫對方做」的結論實在很難接受,那或許可以參考作者從研發人工智慧了解到的結果是當一個人的缺點弱化,其實也會連同優點一併弱化,而男女大腦在瞬間反應上本身就是互補的兩種裝置,所以只要這麼想,似乎心裡就能稍稍釋懷了吧?! 與其改變對方,不如轉換心態
(原發表於臉書「陳瑞麟的科哲絮語」,7月23日) 《科學態度》(陽明交大出版社) 這是Boston University (波士頓大學)的科學哲學家麥金泰爾寫的著作,討論「科學態度」這個觀念,並用以培養「對抗陰謀論、欺詐,並與偽科學劃清界線的科學素養。」 出版社找我寫了長篇推薦文(近五千字),也有「
Thumbnail
厭倦工作的那天起,是因為你知道自己接下來的劇本與角色是什麼;某種意義上,是值得慶祝的,但卻開心不起來。 小說像是生活日常般的展演主角們的日常。
Thumbnail
「賦予經驗意義,就像為過去時空套上濾鏡,今天用冷色系、明天用暖色系;掛上濾鏡是對當下時空的加法,卻是對過去時空的減法。」 《被討厭的勇氣》書中不斷地提到人際關係,但我被吸引的卻是關於目的論(teleology)與決定論(determinism),以及那一段對於過去經驗的討論。
Thumbnail
「少女」不單就是針對年齡上的界線劃分認定,在作者的筆下它是某種心理狀態或是行為表徵的代名詞。 在我看完書後發現,我反而較少注意到,或是留意那些少女情節的內心變化;更多的時候是在注意她藉由筆下的角色觀察社會的眼光,與控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