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融通。自他交徹。不一不異。觸境冥宗。
非有非空。隨緣合道。」
— 永明延壽大師云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宗鏡錄》卷四十三
慧日永明寺 智覺禪師 延壽 集
夫初祖西來,唯傳一心之法。二祖求緣慮不安之心不得。即知唯一真心圓成周遍。當下言思道斷。達磨印可。遂得祖印大行。迄至今日。云何著於言說。違背自宗。義學三乘。自有階等。
答 : 前標宗門中,已唯提大旨。若決定信入,正解無差。則舉一例諸。言思路絕。竊見今時學者。唯在意思。多著言說。但云心外無法,念念常隨境生。唯知口說於空,步步恒遊有內。只總舉心之名字。微細行相不知。若論無量法門。廣說窮劫不盡。今所錄者,為成前義。終無別旨,妄有披陳。
此一心法門。是凡聖之本。若不先明行相。何以深究根原。故須三量定其是非,真修匪濫。四分成其體用,正理無虧。然後十因四緣,辯染淨之生處。三報五果,鑒真俗之所歸。則能斥小除邪。刳情破執。
遂乃護法菩薩。正義圓明。西天大行。教傳此土。佛日沈而再朗。慧雲散而重生。遂得心境融通。自他交徹。不一不異。觸境冥宗。非有非空。隨緣合道。若不達三量,真妄何分。若不知四分,體用俱失。故知浪說心之名字。微細行相,懵然不知。終不免心境緣拘。自他見縛。目下狐疑不斷。臨終津濟何憑。
所以般若是送神符。臨終能令生死無滯。只為盲無智眼。教觀不明。從無始已來,不能洞曉。違現量而失自心體。逐比非而妄認外塵。終日將心取心。以幻緣幻。似狗咬枯骨,自嚥其津。如象鼻取水,還沐己體。必無前境,而作對治。
自從受身含識已來。居三界塵勞之內。猶熱病見鬼,於非怨處認怨。若瞖眼生華,向無愛中起愛。妄生妄死。空是空非。都不覺知。莫能暫省。今更不信。復待何時。生死海深,匪慧舟而不渡。塵勞網密,非智刃而莫揮。其四分三量。諸多義門。下當廣辯。
問 : 祖佛大意。貴在心行。採義徇文。只益戲論。所以文殊訶阿難云。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爭如一念還原。深諧遺旨。
答 : 此為未知者說。不為已知者言。為未行者言。不為已行者說。若已知已行之者。則心迹尚亡。何待言說。今只為初學未知者,己眼不開。圓機未發。須假聞慧。以助初心。為未行者,但執依通。學大乘語。如蟲食木。猶奴數錢。乃至塵沙教門。皆為此之二等。因茲見諦。如說而行。
且智慧之光,如日普照。多聞之力,猶膏助明。以劣解眾生。從無始來,受無量劫洞然之苦。只為迷正信路。失妙慧門。狂亂用心。顛倒行事。何乃盲無智照,翻嫌真實慧光。貧闕法財,更祛多聞寶藏。
如華嚴經云。欲度眾生,令住涅槃。不離無障礙解脫智。無障礙解脫智,不離一切法如實覺。一切法如實覺,不離無行無生行慧光。無行無生行慧光,不離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禪善巧決定觀察智,不離善巧多聞。是以因聞顯心。能辯決定觀察之禪。因禪發起無行無生之慧。因慧了達諸法如實之覺。因覺圓滿無礙解脫之智。斯皆全因最初多聞之力,成就菩提。若離此宗鏡,別無成佛之門。設有所修,皆成魔外之法。
大智度論偈云。
有慧無多聞。是不知實相。譬如大暗中,有目無所見。多聞無智慧。亦不知實相。譬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目。多聞利智慧。是所說應受。無聞無智慧。是名人身牛。
且如有慧無多聞者,況如大暗中,有目而無所見。雖有智眼。而不能遍知萬法,法界緣起諸識熏習等。如處大暗之中,一無所見。是以實相遍一切法。一切法即實相。未曾有一法而出於法性。若不遍知一切法。則何由深達實相。故云亦不知實相。
多聞無智慧者,況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目。雖有多聞記持名相。而無自證真智。圓解不發。唯墮無明。大信不成。空成邪見。如大明中,雖有日月燈光。無眼何由覩見。雖聞如來寶藏。一生傳唱,聽受無疲。己眼不開,但數他寶。智眼不發,焉辯教宗。如是之人。故是不知實相。
聞慧具足,方達實相之原。
聞慧俱無,如牛羊之眼。豈辯萬法性相總別之方隅耶。
夫學般若菩薩,不可受人牛之誚。紹佛乘大士,寧甘墮蟲木之譏。若乃智人,應須三省。是以未知心佛之寶,甘處塵勞。纔聞性覺之宗,便登聖地。
如賢劫定意經云。喜王菩薩,宴坐七日。過七日已。詣佛啟請。行何三昧。能悉通達八萬四千諸度法門。佛告喜王。有三昧門,名了諸法本。菩薩行時。便能通達諸度法門。諸度法門者,諸佛有三百五十功德。一一德各修六度為因。
釋曰。諸法本者。即眾生心。若隨善心,成六度門。若隨惡心,作三塗道。當樂土而為苦境,皆是心成。處地獄而變天堂。悉由心轉。或即剎那成佛。或即永劫沉淪。只在最初一念之力。故云法無定相。但隨人心。如天意樹。隨天意轉。可謂變通立驗。因果現前。不動絲毫遍窮法界。如牖隙之內。觀無際之空。似徑尺鏡中,見千里之影。有斯奇特。昧者不知。如見金為蛇。誤執寶成礫。
故密嚴經偈云。
譬如殊勝寶。野人所輕賤。若用飾冕旒。則為王頂戴。如是賴耶識。是清淨佛性。凡位恒雜染。佛果常保持。如美玉在水。苔衣所纏覆。賴耶處生死。習氣縈不現。於此賴耶識。有二取生相。如蛇有二頭。隨樂而同往。賴耶亦如是。與諸色相俱。一切諸世間。取之以為色。惡覺者迷惑。計為我我所。若有若非有。自在作世間。賴耶雖變現。體性恒甚深。於諸無智人。悉不能覺了。是以若能覺了,即察動心。萬境萬緣,皆從此起。若心不動。諸事寂然。入如實門。住無分別。
如入楞伽經偈云。但有心動轉。皆是世俗法。不復起轉生。見世是自心。來者是事生。去者是事滅。如實知去來。不復生分別。
又若執經論無益。翻成諸聖虛功。則西土上德聲聞,徒勞結集。此方大權菩薩,何假翻經。如抱沈痾之人,不須妙藥。似迷險道之者,曷用導師。良醫終不救無病之人。導師亦不引識路之者。嘉餚美膳。豈可勸飽人之餐。異寶奇珍,未必動廉士之念。
見與不見,全在心知。行之不行,唯關意密。實不敢以己,妨於上上機人。但一心為報佛恩,依教略而纂錄。如漏管中之見,莫測義天。似偷壁罅之光,焉裨法日。
今遵慈勅。教有明文。法爾沙門。須具三施。三施之內,法施為先。此八識心王。性相分量。上至極聖。下至凡夫。本末推窮。悉皆具足。只於明昧。得失似分。諸聖了之成真如妙用。盡未來際建佛事門。眾生昧之為煩惱塵勞。從無始來造生死事。於日用中,以不識故。
莫辯心王與心所。寧知內塵與外塵。如有目之人,處闇室之內。猶生盲之者,居寶藏之中。無般若之光,何由辯真識偽。闕智眼之鑒。焉能別寶探珠。遂乃以妄為真。執常為斷。不應作而作,投虛妄之苦輪。不應思而思,集顛倒之惡業。
只為不遇出世道友。未聞無上圓詮。任自胸襟。縱我情性。取一期之暫樂。積萬劫之餘殃。以日繼時。罔知罔覺。從生至老。不省不思。以無明俱時而生。以無明俱時而死。從一闇室,投一闇室。出一苦輪,入一苦輪。歷劫逾生,未有休日。此身他世,幾是脫時。
宗鏡本懷。正為於此。是以照之如鏡,何法而不明。歸之如海,何川而不入。若千年闇室,破之唯一燈。無始塵勞,照之唯一觀。此具足詮旨,信入而不動神情。成現法門,諦了而匪勞心力。若更不信。徒抱惛迷。深囑後賢。無失法利。
故法華經偈云。
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深入諸邪見。以苦欲捨苦。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為不依正覺廣大威勢之力。及正念一心法威德力。於心外取法。成諸邪見。以生滅為因。以生滅為果。本出生死。重增生死。為是等故,而起大悲。拔其妄苦。以生死是眾苦之本。雖年百歲。猶若剎那。如東逝之長波。似西垂之殘照。擊石之星火。驟隙之迅駒。風裏之微燈。草頭之懸露。臨崖之朽樹。爍目之電光。若不遇正法廣大修行。則萬劫沈淪。虛生浪死。
如大涅槃經云。
復次菩薩修於死想。觀是壽命。常為無量怨讎所繞。念念損減。無有增長。猶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勢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如牽牛羊,詣於屠所。迦葉菩薩言,世尊。云何智者觀念念滅。
善男子。譬如四人皆善射術。聚在一處。各射一方。俱作是念。我等四箭,俱發俱墮。復有一人,作是念言。如是四箭,及其未墮。我能一時以手接取。
善男子。如是之人。可說疾不。迦葉菩薩言。如是,世尊。
佛言。善男子。地行鬼疾。復速是人。有飛行鬼。復速地行。四天王疾。復速飛行。日月神天。復速四天王。堅疾天。復疾日月。眾生壽命。復速堅疾。
善男子。一息一眴。眾生壽命四百生滅。智者若能觀命如是。是名能觀念念滅也。
善男子。智者觀命。繫屬死生。我若能離如是死生。則得永斷無常壽命。復次智者觀是壽命。猶如河岸,臨峻大樹。亦如有人,作大逆罪。及其受戮。無憐愍者。如師子王,大飢困時。亦如毒蛇,吸大風時。猶如渴馬,護惜水時。如大惡鬼,瞋恚發時。眾生死生,亦復如是。
善男子。智者若能作如是觀。是則名為修集死想。善男子。智者復觀。我今出家。設得壽命七日七夜。我當於中精勤修道。護持禁戒。說法教化。利益眾生。是名智者修於死想。復以七日七夜為多。若得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一時,乃至出息入息之頃。我當於中精勤修道。護持禁戒。說法教化。利益眾生。是名智者善修死想。
又梁朝有高僧,奉帝請百大德試有道者。請至朝門。嚴備一百甲兵。旌旗耀日。怖百大德。九十九人,悉皆驚走。唯有一大德而無驚怖。王問和尚,何故不怕。僧答云。怕何物。我初生孩童之時。剎那剎那,念念已死。
故知諸佛苦心。菩薩誓志。為救眾生。如是悲切。應須遞相警策。不可倏爾因循。且三界受身。未脫死地。新新生滅。念念輪迴。直饒天帝五欲之榮。輪王七寶之富。泰來運合。賞悅暫時。報盡緣終。悲憂長久。物極則返。因果相酬。處業繫中。誰能免者。
故法界箴云。莫言無畏。其禍鼎沸。勿言無傷。其禍猶長。爭如一念還原。紹隆佛種。念念不忘利物。步步與道相應。究竟同歸。莫先宗鏡。
所以華嚴經云。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於一切眾生。生利益心,安樂心,慈心,悲心,憐愍心,攝受心,守護心,自己心,師心,大師心,作是念言。眾生可愍。墮於邪見。惡慧惡欲。惡道稠林。我應令彼住於正見。行真實道。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分別彼我。
互相破壞。鬪諍瞋恨。熾然不息。我當令彼住於無上大慈之中。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貪取無厭。
唯求財利。邪命自活。我當令彼住於清淨身語意業正命法中。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常隨三毒。
種種煩惱。因之熾然。不解志求出要方便。我當令彼除滅一切煩惱大火,安置清涼涅槃之處。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為愚癡重闇妄見厚膜之所覆故。
八蔭翳稠林。失智慧光明。行曠野險道。起諸惡見。我當令彼得無障礙清淨智眼。知一切法如實相,不隨他教。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在於生死險道之中。
將墮地獄畜生餓鬼。入惡見網中。為愚癡稠林所迷。隨逐邪道。行顛倒行。譬如盲人。無有導師。非出要道。謂為出要。入魔境界。惡賊所攝。隨順魔心。遠離佛意。我當拔出如是險難。令住無畏一切智城。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為大瀑水波浪所沒。
入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生死洄洑。愛河漂轉。湍馳奔激。不暇觀察。為欲覺,恚覺,害覺,隨逐不捨。身見羅剎,於中執取。將其永入愛欲稠林。於所貪愛。深生染著。住我慢原阜。安六處聚落。無善救者。無能度者。我當於彼起大悲心。以諸善根而為救濟。令無災患。離染寂靜。住於一切智慧寶洲。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處世牢獄。
多諸苦惱。常懷愛憎。自生憂怖。貪欲重械之所繫縛。無明稠林以為覆障。於三界內,莫能自出。我當令彼永離三有。住無障礙大涅槃中。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執著於我。
諸蘊窟宅。不求出離。依六處空聚。起四顛倒行。為四大毒蛇之所侵惱。五蘊怨賊之所殺害。受無量苦。我當令彼住於最勝無所著處。所謂滅一切障礙。住無上涅槃。
所以如上經云。我當令彼住於正見。行真實道。又云。令彼安置清涼涅槃之處。又云。令彼知一切法如實相,不隨他教。又云。令住無畏一切智城。又云。住於一切智慧寶洲。又云。令彼住於最勝無所著處。故知句句,悉皆指歸宗鏡。何者。若悟自心。即是正見離顛倒故。
楞伽經云。
心外見法,名為外道。若悟自心,即是涅槃。離生死故。論云。心外有法,生死輪迴。若了一心,生死永絕。若悟自心,即是實相。離虛妄故。
法華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若悟自心,即是智城。離愚癡故。
思益經云。愚於陰界入。而欲求菩提。陰界入即是。離是無菩提。若悟自心,即是寶洲。具法財故。
華嚴論云。寶洲在何處。即眾生心是。若悟自心,即是最勝無所著處。離住相故。若心外立法,則隨處生著。
法華經云。拔出眾生。處處貪著。
金剛經云。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是知心目開明。智日普照。光吞萬像。法界洞然。豈更有一纖塵而作障翳乎。如是則空心不動。具足六波羅蜜。何者。若不見一塵。則無所取。若無所取。亦無可與。是布施義。是大捨義。
故經云。無可與者,名曰布施。如是則慳施同倫。取捨平等。不歸宗鏡。何以裁之。
如一鉢和尚歌云。慳時捨。捨時慳。不離內外及中間。亦無慳。亦無捨。寂寂寥寥無可把。
又證道歌云。默時說。說時默。大施門開無壅塞。有人問我解何宗。報道摩訶般若力。又若不見一塵。則無持無犯。
故云若覓戒三毒。瘡痍幾時差。辱境如龜毛。忍心不可得。精進心不起。無法可對治。內外心不生。定亂俱無寄。悉入無生忍。皆成般若門。
問 : 本宗大旨。舉意便知。何待敷揚。勞神述作。
答 : 一切施為。無非佛事。盡堪悟道。皆是入門。所以普賢佛國,以瞪目為佛事。南閻浮提,以音聲為佛事。乃至山海亭臺。衣服飲食。語默動靜。異相施為。一一提宗。皆入法界。但隨緣體妙。遇境知心。乃至見色聞聲,俱能證果。華飛釧動,盡可栖神。
如論云。有國王觀華飛葉動,得辟支佛。釧動者,禪經云。有國王令宮女摩身。為鐶釧鬧。令漸漸減釧。乃至唯一則不復聲。因思此聲,從因緣生。悟辟支佛。亦如獼猴,見辟支佛坐禪。後於餘處,見諸外道種種苦行。乃教外道跏趺而坐。手捻其口。令合其眼。諸外道歎云。必有勝法。外道受教。皆證辟支佛。
故知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無不證果。唯除不信人。千佛不能救。如華嚴經中。說信為手。如人有手。至珍寶所。隨意採取。若當無手。空無所獲。如是入佛法者,有信心手。隨意採取道法之寶。若無信心,空無所得。
如昔人云。人之無道。猶車之無軸。車無軸不可駕。人無道不可行。又云君子無親。非道不同。何得一向略虛。不勤求至道。
此宗鏡錄,是珍寶聚。能得諸佛無上大菩提法寶,一切不可思議功德故。是清淨聚。無六十二之邪見垢,八萬四千之煩惱濁故。能滿一切眾生願。能淨一切眾生心。
如大智度論云。是般若波羅蜜。乃至畢竟空亦不著。不可思議亦不著。是故名清淨聚。
爾時須菩提。應作是念。是般若波羅蜜是珍寶聚。能滿一切眾生願。所謂今世樂。涅槃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樂。愚癡之人而復欲破壞。是般若波羅蜜清淨聚。如如意寶珠。無有瑕穢。如虛空無有塵垢。般若波羅蜜畢竟清淨聚。而人自起邪見因緣。欲作留難破壞。
譬如人眼瞖。見妙珍寶,謂為不淨。故知空華生病眼。空本無華。邪見起妄心,法本無見。又若以不信惡心,欲毀壞宗鏡般若正義。但自招謗罪。妙旨何虧。如人以手障矛。但自傷其手。矛無所損。夫般若說則福大。謗亦罪深。若隨情謬解。乃至不信等。皆成謗。
如大涅槃經云。我今為諸聲聞弟子等,說毘伽羅論。所謂如來常存不變。若有說言,如來無常。云何是人舌不落地。若能正信。圓解無差。遍境遍空。皆同妙證。
楞嚴會上,佛告阿難。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於其中間,亦無優劣。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是以憍陳那因聲悟道。優波尼沙陀因色悟道。香嚴童子因香悟道。乃至虛空藏菩薩因空悟道。則知自性遍一切處。皆是入路。豈局一門。而專以蚊蜹之愚。翻恃鷦鷯之量。且法無遲速。見有淺深。遮障之門。各任輕重。
是以文殊菩薩頌云。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
此宗鏡錄中,並是十方諸佛大威德不思議法門。猶赫赫日輪,豈嬰孩之所視。高高法座,非矬陋之能昇。唯文殊大人。普賢長子。上上根器。方堪能爾。
如華嚴論云。
大光王入菩薩大慈為首三昧。顯所行慈心業用饒益自在。令後學者倣之。以明無依之智。入一切眾生心,與之同體。無有別性。有情無情。皆悉同體。入此三昧所感業故。令一切眾生,及以樹林涌泉。悉皆歸流。悉皆低枝。悉皆稽首。夜叉羅剎。悉皆息惡。以明智隨一切眾生,皆與同其業用一性無二。
如世間帝王,有慈悲於人。龍神順伏。鳳集麟翔。何況人焉。而不歸仰。況此大光王。智徹真原。行齊法界。慈心為首。神會含靈。與眾物而同光。為萬有之根本。
如摩尼寶,與物同色。而本色不違。
如聖智無心,以物心為心。而物無違也。明同體大慈悲心,與物同用。對現色身,而令發明。故山原及諸草樹。無不迴轉向王禮敬。陂池泉井,及以河海。悉皆騰溢注王前者。以智境大慈。法合如此。若眾生情識所變之境。即眾生不能為之。
如蓮華藏世界中境界,盡作佛事。以是智境。非情所為。故聖者以智歸情。令有情眾生報得無情草木山泉河海。悉皆隨智迴轉,以末為本故。
如世間有志孝於心。冰池涌魚。冬竹抽筍。尚自如斯。況真智從慈者歟。
故知得法界之妙用。用何有盡。從真性中緣起。起無不妙。則理無不事。佛法即世法。豈可揀是除非耶。事無不理。世法即佛法。寧須斥俗崇真耶。但是未入宗鏡。境智未亡。興夢念而異法現前。發焰想而殊途交應。致茲取捨。違背圓常。所以不能喧靜同觀。善惡俱化者。未聞宗鏡故耳。
問 : 何不依自禪宗。躡玄學正路。但一切處無著。放曠任緣。無作無修。自然合道。何必拘懷局志。徇義迷文。可謂棄靜求喧。厭同好異。
答 : 近代相承。不看古教。唯專己見。不合圓詮。或稱悟而意解情傳。設得定而守愚闇證。所以後學訛謬。不稟師承。先聖教中。已一一推破。如云一切處無著者,是以阿難懸知末法。皆墮此愚。於楞嚴會中,示疑起執。無上覺王,以親訶破。
首楞嚴經云。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
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虛空,水陸飛行,諸所物像,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無則同於龜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無相則無。非無則相。相有則在。云何無著。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又所言放曠任緣者,於圓覺中,猶是四病之數。圓覺經云。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云何四病。
- 一者作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
- 二者任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
- 三者止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
- 四者滅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斷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說名為病。
離四病者,則知清淨。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如上所說,不唯作無著任緣之解。墮於邪觀。乃至起寂然冥合之心,皆存意地。
如有學人問忠國師云 : 不作意時,得寂然不。
答 : 若見寂然即是作意。所以意根難出。動靜皆落法塵。故知並是執見修禪。說病為法。如蒸砂作飯。緣木求魚。費力勞功。枉經塵劫。
且經中佛語幽玄。則義語非文。不同眾生情見麁浮。乃文語非義。又若執任緣無著之事,盡落邪觀。得悉檀方便之門,皆成正教。是以藥病難辯。取捨俱非。
但且直悟自心。自然言思道斷。境智齊泯。人法俱空。向眾生三業之中,開佛知見。就生死五陰之內,顯大菩提。則了義金文,可為繩墨。實地知識,堪作真歸。故得智炬增輝,照耀十方之際。心華發艶,榮敷法界之中。
又若深達此宗。不收不攝。即想念而成智。當語默而冥真。出入之定難親。忻厭之懷莫及。故云忻寂不當。放逸還非。
如華嚴論云。
普眼等諸菩薩。以出入三昧。不得見普賢三業,及座境界。故舉幻術文字中,種種幻相。無所住處。喻明幻術文字之體。了無處所。如何所求。不可將出入三昧處所求之。去彼沈寂生滅。却令想念。明想念動用,體自遍周。用而常寂。非更滅也。
以是普賢,以金剛慧普入法界。於一切世界無所行無所住。知一切眾生身皆非身。無去無來。得無斷盡無差別自在神通。此明任物自真。稱之為神。不為不思。不定不亂。不來不去。任智遍周。利生自在。知根應現。名之為通。
萬法如是無出入定亂。方稱普賢所行三業作用及座。如十地菩薩座體。但言滿三千大千世界之量。此普賢座量。量等虛空一切法界大蓮華藏故。明知十地菩薩。智量猶隔。以此來昇此位。如許乖宜入出。如許不可說三昧之門。猶有寂用有限障。未得十地果位,後普賢菩薩大自在故。
故三求普賢。三重昇進。却生想念。方始現身。及說十三昧境界之事。意責彼十地。猶有求於出世間生死境界。未得等於十方任用自在。以此如來教令却生想念。去彼十地中染習出世淨心故。此明十地緣真俗出世餘習氣惑故。
已上意明,治十地菩薩。緣真俗二習未亡。寂亂二習未盡。於諸三昧有出入習故。未得常入生死,猶如虛空無作者。而常普遍。非限量所收。一切眾生及以境界,以之為體。普賢之智,猶如虛空。一切眾生,以為生體。有諸眾生。自迷智者。名為無明。普賢菩薩。隨彼迷事。十方世界。對現色身。以智無體。猶如虛空。非造作性。無有去來。非生非滅。但以等虛空之智海。於一切眾生處啟迷。智無體相。能隨等法界虛空界之大用故。
豈將十地之位。諸菩薩。以出入三昧,有所推求。云何得見。是故如來為諸菩薩,說幻術文字。求其體相有可得。不求幻之心尚不可得。如何有彼幻相可求。是故將出入三昧,及以求心。而求普賢大用無依善巧智身,了無可得。
是故教諸菩薩。却生想念。殷勤三禮。普賢菩薩。方以神通力,如應現身。明智身不可以三昧處所求。為智體無所住,無所依故。若想念願樂。即如應現化。無有處所依止故。猶如谷響。但有應物之音。若有求,即無有處所可得。
佛言,普賢菩薩。今現在此道場眾會。親近我住。初無動移者。明以根本智,性自無依。名為現在此道場故。為能治有所得諸見蘊故。以無礙總別同異普光明智。與十方一切諸佛大用體同。名為眾會故。無邊差別智海,一時等用。不移根本智體,無依住智。名為親近我住,初無移故。
《宗鏡錄》 卷四十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