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更有趣的未來:《政治哲學的12堂Podcast》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政治哲學乍聽令人感到卻步,前者在台灣是無意義口水戰循環不已的抹黑澄清,後者則是大學選修課可能會聽到睡著還被當掉的課程名稱,兩者合一,負負大概不會得正。然一如書名所言,本書改寫自作者的因英國疫情爆發而在家錄製的Podcast,內容並不過份艱澀,且對初學者很友善地將每個議題和該領域的重要思想家結合,更能清楚掌握每種議題在各個時代的接受與反駁。  
《政治哲學的12堂Podcast》/Runciman, David著/陳禹仲譯/臺灣商務出版
  用更白話一點的方式表示,可以把政治哲學拆解成在政治領域中的哲學思考,就像譯者陳禹仲在前言所提及的「思考政治時分別認為什麼樣的問題,才是政治的真正核心問題」,換句話說,當你想到政治兩個字的時候,你最先浮現的圖景或詰問是什麼?對於大衛‧朗西曼(David Runciman)這本書而言,那是兩個潛藏未言的副標題:「現代政治從國家的誕生開始」、「民主政治的現代挑戰會是什麼?」我們從現代國家的原型─《利維坦》開始,途經性別、自由、民主、經濟與革命,去思考現代政治的威機與轉折在何處。

現代國家的雙面性

  本書契機來自於作者於疫情時被隔離於家中的經歷,除了多出時間做線上學習資源之外,另一個就是將政治觀念史與當代重要疫情經驗結合,最明顯的一點就是,你現在被國家所強制規定坐在家中,國家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被人民選出來的國家有權力將人民控管於家中?這個強制性雖然對很多人習焉不察,然對於作者而言,這卻是現代政治誕生的一個重要標誌:我們犧牲自身某些權利,去換取某種人造物所護佑之和平。
  儘管書名取自聖經中的巨大海怪會使人聯想到統治者的暴虐,然湯瑪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於1651年完稿的《利維坦》(Leviathan)更重要的概念來自於,它嘗試解決自古以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恐怖平衡。無論和平與否、有沒有取得平衡,兩方人數多寡,人類歷史總是會存在著統治者與被統治者,而這的確也是政治詞彙的核心─集體群體決策集體之事。而它們都在追求著某種假性穩定,意味著非此即彼的二元分立永遠存在著被對方併吞摧毀的隱憂:君主擔心人民起義反抗,人民擔心君主暴斂無道。凡事不是你的,就是我的。霍布斯的生命剛好和三十年宗教戰爭相重疊,或許曾經聽聞過戰場的荒唐與慘狀,他才能寫出「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Bellum omnium contra omnes)這種絕望而精準的句子。
  因為「人類有能力因為任何理由而爭鬥」,《利維坦》想要解決的正式這種不確定、不穩定,隨時有可能因為某些變化而陷入消耗與毀滅的自然狀態。書中提出的解決方法是讓兩者的界線消弭,自然狀態下的人民達成追求和平的十九條自然法,彼此確認和平及生命存續是我們都同意的價值後,推派出一位掌管權力的主權者去定義什麼是和平。它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個群體,重要的不是由誰來擔任或這個群體應該有什麼能力與特質,重點是有這個利維坦的存在。透過「盟誓約定」(Covenant)「彼此同意讓某個人來代表我們做出最終抉擇」,有點像是一群人決定玩遊戲,必須遵循某個唯一規則才能進行,盡管規則可能不盡公平,對身高較高或眼睛大的人有利,然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繼續進行這款名為「活著」的遊戲。
  自然缺陷顯而易見:比起英明君主的想像需求,人們更迫切需要的只是那個存有,有一個未必公正開明的掌權者,能夠在公共領域裡仲裁善惡。乍聽之下此種極權想像的先河有點危險,我們同意將自身權利分割給某個人造之物,並且在定奪眾人之事上有著絕對權威。但也正是此設計,將交相爭伐的人類脫離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泥淖,開啟了現代國家掌權者與代表一體兩面的重要設計:
「沒有人民的授權,你就沒辦法擁有主權者,但人民沒有權利反對主權者的權力,因為主權者也是最終的裁定者,他的決定代表了人民。」(頁40)
  雖然有點望文生義,用比較荒謬一點的角度來說,利維坦確實是鄉民常說的「坦」,它吸收了人民對於自然狀態下的焦慮,將我們脆弱的生命從各人信任缺乏的爭戰中解放,恐懼自此被收攏在同一個大家都能看到的人造神祇裡,這便是霍布斯想要表達的意義──基於理性,我們創造出了一個第三方去替我們決策政治,儘管它最終所做出的決定未必是理性的。

美國,或者民主的兩個危機

  隨後的篇章便以霍布斯的《利維坦》為主軸,於各個時代與切入觀點去挑戰或補充它的論點。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的《為女權辯護》(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點名政治不會像動物園那般可以關在某個地點供人評論賞玩,政治如水般流動在人們的氣息與日夜之中,最顯著的例子就是男女之間不對等的權力關係;或者如法國思想家班傑明‧康斯坦(Benjamin Constant)的一篇演講稿,說明隸屬於現代的、不被他人干擾的消極自由,必須以古代集會式般的積極自由為基礎,否則我們所論及的自由在政治意義上便會偏廢一方,承其所言之弔詭:「如果我們只是過著消極自由的生活,積極自由的擁護者最終會捉住我們,進而迫使我們自由。」(頁113)
  然而在這些討論之中,有個重要軸線將各個篇章串起,那便是促成現代國家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亦即民主,更精確一點說,是思索民主對於現代國家的意義:民主在現代能不能夠擴展國家的可能性?或者它只是拖垮巨船前進的沼澤之地?提及民主,我們或許最先會想起古典政治發源地──雅典的抽籤制度,於能力之前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有機會決策公共事務。可這也造成了19世紀以來對於民主的抨擊,年輕人、有錢人、受教育者、男性,害怕將權柄交給光譜另一端的老人、窮人、無知者及女性,總有人害怕被劣於自己的人統治,因而「多數決就是好選擇」成為一則不怎麼好笑的笑話。
  在此章節,作者援引了艾列希‧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的《論美國的民主》(Democracy in America),這位年輕的法國貴族當時到美國,去觀察這個「巨大的民主實驗場」會有怎樣的政治風貌。比起國家犬牙交錯、相鄰緊密的歐洲來說,當時的美國仍是拓荒精神當道,擁有廣袤土地的餘裕去開啟新的國家模式,於歷史層面,美國亦沒有傳統歷史階層的負累,變動與革新較不會被既得利益者掣肘。當托克維爾遠渡大西洋來到美國時,他觀察到美國社會的兩個面向,一是其表面的翻騰洶湧、熱鬧吵雜、喧嘩奔放,整個世界像剛綻芽萌發的花海;然其內在卻有股宗教式的沉浸,人們信任民主的方式一如崇敬神意,相信他們的選擇不會有錯,民主會帶領群眾達到政治上的應許之地。
  而這正好就是托克維爾看見的兩個民主危機:民粹與盲從。關於前者,它形容美國的選舉像是一陣潮水,你會在某個時間階段看到大量的標語、看板、宣言,攻伐還有一大坨不一定會實現的承諾(臺灣讀者會心一笑),民主成為販賣選票的副產品,必須要想辦法將它包裝好賣給數量最多的族群,一旦嗷嗷待哺的人群沒有吃得他們應該獲得的餌料,他們便會出來喧嘩怒吼,質疑民主不就應該是照顧多數人的權益嗎?當然,每個族群都有宣稱自己的多數人的權利;反觀客觀來說真正沉默不發聲的大多數則陷入另一種困境,多數決是易於入口的糖衣,它可以分攤許多政治責任,讓參與者感到安全與信賴,久而久之,人們會被這個自己以外的數字牽著走,餘下所做的只剩相信。一如作者所言「多數人不一定會失控,但很可能會失去想像力。」(頁137),我們走向一條最安全,卻可能是最無趣的路。
  回過頭來看,19世紀的托克維爾時空旅人似的呼籲,混亂或死寂成為當代民主的兩條死路,我們或多或少都曾在臺灣體驗過。隨著新自由主義的發展,現代個人化約成浪潮中各自孤立的沙洲,現代人擁有獨立的工作領域、休勤時數、娛樂選擇、飲食愛好,甚至是幾乎不相重合的世界觀,隔著激流彼此相望,以數個月為單位更新朋友的狀況,限時動態就是那個你瞇著眼,去窺視他人生命的小孔。在此前提下,政治不外乎兩種變體,要嘛在自我相似的同溫層不斷增生覆疊,眼上掛著厚厚一層無法消散的藍綠濾鏡;要嘛選擇忽略政治,因為你的日常生活讓你沒辦法選擇關注,如霍布斯所說的,把權利丟到名為政治的盒子裡鎖起來積累灰塵。
  臺灣的確是國際上自由民主的戰略防線,但認真說起來,我們有時候並不真正思索過民主的意義,那當然絕對不只投票日當天、那張可以蓋下各種候選人的一方紙票。以我的經驗而論,民主在臺灣的困境是「兩種選票間的困境」,剛好都可以在網路上看到一些特徵──第一種選票特別常出現在臉書留言欄,針對特定政黨大放厥詞,比起討論政策優劣得失,更常情緒性的反唇相譏,可以明確看出選票顏色的類型;第二種選票則寫出幾篇立論嚴謹、批點有道的社論,可能本身長期關注相關領域,投下的號碼是他深思熟慮過、最好的選擇。大多數群體應該都在這個上下限區間之中,我們對政治既不狂熱到喪失理智,緊抓著意識形態不放,但也沒有刻苦鑽研、努力爬梳資料,可能知道重要的爭論和訴求,可是難以從這些素材裡做出最理性的判斷。這也牽扯到古典政治中重要的假設,政治的應然圖像是公民都能高度參與,多方詰問反饋之後找到合理的施政路線,但實然狀況往往不盡人意,在「兩種選票間的困境」之中,民主好像淪為食而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骨。

政治可以很有趣?

  那麼,民主最終究竟會走向何處,作者在最末篇請出了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來試圖回答這個問題。
  他的《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普遍被誤解是讚頌冷戰終結,西方的民主自由獲得了最終的勝利。然實際上,福山所闡述的並非某種實際上發生的政治情況,而是詢問民主自由作為現代政治的最後一站,它是否就是不會再異變的最終樣態?書中有個很有好玩的形容,所謂的「最後一人」援用尼采術語,意指失去動能與創造力的人,這讓之後的政治變得凝滯僵固,變得「無聊」起來,因為我們再也沒有能力去構思更好的政治形態──
「如果歷史是由人類所創造,那麼當我們任由歷史塑造我們時,歷史就終結了。」(頁348)
  所以政治曾經,或者未來有可能是「有趣」的嗎?我們如何去創造一種有趣、富有動力、更有效率的政治模式呢?福山並沒有那麼悲觀,他認為就像是西部拓荒時期的驛站,各個國家如許多馬車般、都往同一個方向前進,或早或晚,總有一天所有馬車都會抵達,在那之後會有人再踏上旅程。
  綜觀全書結構完整、首尾呼應,從國家作為一種人造物的雙面性談到民主的未來與展望,儘管都只是淺嘗輒止,對於初學者已有足夠啟發及樂趣。回頭翻閱目錄,當中的每位思想家皆以一人之心去擘劃、揣摩及創建千萬人之思,或許對於他們來說,思考政治本身就是件有趣的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5會員
59內容數
關於文學、歷史、哲學、社科的種種思考,試圖從堆疊的文字中找到需要被思考的問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給個問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你閱讀的時間不太夠,沒有耐心看半小時以上的文字,至少可以嘗試看看星新一的極短篇,然更耐人尋味的,是那些隱藏著某種不馴的篇章,對文明前景和科技消費的不馴,對人類總體未來的嘲笑。
「對我們而言,要緊的就只有『生活所需』,就算古代文化全毀了,生活不會停止,只要生活本身還繼續,我們還是能保持完整的獨特性,因為我們不會失去本身所以及因應所需的欲求」
他可能也察覺到,為什麼於現實中的自己感到迷茫、毫無方向時會被西藏所吸引、來到這塊意義過度飽和的高原?又為什麼會花上諸多筆墨書寫該地,以至於創作出這本《馴羊記》,他是否真如他所調侃的上班族那樣,僅是被擁擠浪潮趕赴西藏的講者之一?
他察覺到他再也無法拍出突破性的作品,早年追逐理想典型的人像也逐漸遙遠,他越發相信,「攝影是一個人整體生命狀態的反應」,轉換攝影捕抓的主客關係,「攝影到最後並不是你用相機獵捕到了什麼,而是你忽然被什麼攫住了」
劉梓潔的《自由遊戲》筆法深刻幽默兼有,寫活了茉莉這個難以簡單評斷的角色,藉由周遭多變的視角和聲音,刻劃出她的喜悅和哀傷,透過形式上的分割章節,探究自由於文本內外的本質到底為何。
懼怕、逃離、深愛、憶惜,差不多就是人一生持續循環的四個季節,終究,也會在這廣袤大地上枯萎凋零,將我們借來的還回去。
  如果你閱讀的時間不太夠,沒有耐心看半小時以上的文字,至少可以嘗試看看星新一的極短篇,然更耐人尋味的,是那些隱藏著某種不馴的篇章,對文明前景和科技消費的不馴,對人類總體未來的嘲笑。
「對我們而言,要緊的就只有『生活所需』,就算古代文化全毀了,生活不會停止,只要生活本身還繼續,我們還是能保持完整的獨特性,因為我們不會失去本身所以及因應所需的欲求」
他可能也察覺到,為什麼於現實中的自己感到迷茫、毫無方向時會被西藏所吸引、來到這塊意義過度飽和的高原?又為什麼會花上諸多筆墨書寫該地,以至於創作出這本《馴羊記》,他是否真如他所調侃的上班族那樣,僅是被擁擠浪潮趕赴西藏的講者之一?
他察覺到他再也無法拍出突破性的作品,早年追逐理想典型的人像也逐漸遙遠,他越發相信,「攝影是一個人整體生命狀態的反應」,轉換攝影捕抓的主客關係,「攝影到最後並不是你用相機獵捕到了什麼,而是你忽然被什麼攫住了」
劉梓潔的《自由遊戲》筆法深刻幽默兼有,寫活了茉莉這個難以簡單評斷的角色,藉由周遭多變的視角和聲音,刻劃出她的喜悅和哀傷,透過形式上的分割章節,探究自由於文本內外的本質到底為何。
懼怕、逃離、深愛、憶惜,差不多就是人一生持續循環的四個季節,終究,也會在這廣袤大地上枯萎凋零,將我們借來的還回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攝類學,源自古印度,不僅用於解析佛教經典,更是一種強化邏輯和辯證技能的學問。透過嚴謹的邏輯分析,這門學問不限於佛教徒,對任何尋求提高思考能力的人都是一種寶貴的訓練。它幫助學習者精確分析信息,提升表達和問題解決能力,適用於各個學科和職業領域,是提升智慧和深度思考的理想工具。
Thumbnail
即興溝通對不少人而言,似乎都是顆燙手山芋。《思考更敏捷,說話更機智》這本書提供了六個步驟,分別為冷靜、解放、翻轉、傾聽、架構與關注,讓你上手流暢應答,在任何場合都能應對自如。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元旦連假利用了「曼陀羅九宫格思考法」,充滿期待的為2024年立下很多有趣的目標,要完成這麼多事情,若沒有強健的體魄、堅定的意志、放鬆又靈活的大腦將無法順利完成,所以首先就是要將運動習慣再度找回來!「12宮格新年新希望規劃表」與「找到幸福感動力規劃表」分享給您!
Thumbnail
「學習」是傳承人類知識文明的最有效辦法 句子出處- 讓孩子學會「讀書」的方法——前言|方格子 vocus 想法- 在讀完這篇由王立第二戰研所的著作後所讀到的句子,讓我聯想到近日讀到的邏輯思考的本質 = Logical thinking一書中所提到的。學習一詞,在日文的源頭為「模仿」,意即學習
Thumbnail
我實在太喜歡這本書了。第一次帶兒子在圖書館翻到這本書,讀完之後驚為天人。作者麥當諾怎麼可以用這麼簡潔的畫風、這麼簡單的故事線,帶出一個讓人回味無窮的小品故事呢?太厲害了。 如果不認識麥當諾──這位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作家,曾被畫出史努比的那位漫畫家大力讚賞,連《辛普森家庭》製作人都稱讚!原來是一位漫畫
Thumbnail
甚麼樣的人適合當政治人物?選舉就像一群中老年人面試一個工作,面試結果不是幾個面試官就能決定,而是需要一大群人共同決定,就算面試上了還可能被 fire 。這樣看來,其中隱藏的數字密碼說不定跟我們一般人的工作事業有關呢!
★簡單來說,放泥(おもろい,funny)就是「人際交往能力」, 也就是將創意想法轉為具體行動,使人瞭解其趣味所在, 而不是自己覺得有趣就好了。 ●人與人在進行有內容的對話時,都必須具備「人際交往能力」,而此能力包括以下三個重點:: 1.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 2.根據狀況做出結論 3.自己做決定
Thumbnail
我們不該因政權的紅線,而限制自己的思想、放棄找尋行動的空間啊。抗爭並非只有和勇二分,到了後國安法年代,和勇的界線更是形同虛設。如何保持抗爭意志、凝聚港人共同體,我認為是至關重要的事。
Thumbnail
做為電機背景,半路出家投入數學科普,甚至有機會開始嘗試數學教育,老實說,很多時候我都有些心虛。畢竟,比起坐在教室的學生,我對邏輯閘的了解更多。為了彌補自己的不足,我做了很多能力範圍內可以做到的自我充實,像是跟專家請教、去上課累積經驗,或是最簡單的⸺讀書。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攝類學,源自古印度,不僅用於解析佛教經典,更是一種強化邏輯和辯證技能的學問。透過嚴謹的邏輯分析,這門學問不限於佛教徒,對任何尋求提高思考能力的人都是一種寶貴的訓練。它幫助學習者精確分析信息,提升表達和問題解決能力,適用於各個學科和職業領域,是提升智慧和深度思考的理想工具。
Thumbnail
即興溝通對不少人而言,似乎都是顆燙手山芋。《思考更敏捷,說話更機智》這本書提供了六個步驟,分別為冷靜、解放、翻轉、傾聽、架構與關注,讓你上手流暢應答,在任何場合都能應對自如。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元旦連假利用了「曼陀羅九宫格思考法」,充滿期待的為2024年立下很多有趣的目標,要完成這麼多事情,若沒有強健的體魄、堅定的意志、放鬆又靈活的大腦將無法順利完成,所以首先就是要將運動習慣再度找回來!「12宮格新年新希望規劃表」與「找到幸福感動力規劃表」分享給您!
Thumbnail
「學習」是傳承人類知識文明的最有效辦法 句子出處- 讓孩子學會「讀書」的方法——前言|方格子 vocus 想法- 在讀完這篇由王立第二戰研所的著作後所讀到的句子,讓我聯想到近日讀到的邏輯思考的本質 = Logical thinking一書中所提到的。學習一詞,在日文的源頭為「模仿」,意即學習
Thumbnail
我實在太喜歡這本書了。第一次帶兒子在圖書館翻到這本書,讀完之後驚為天人。作者麥當諾怎麼可以用這麼簡潔的畫風、這麼簡單的故事線,帶出一個讓人回味無窮的小品故事呢?太厲害了。 如果不認識麥當諾──這位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作家,曾被畫出史努比的那位漫畫家大力讚賞,連《辛普森家庭》製作人都稱讚!原來是一位漫畫
Thumbnail
甚麼樣的人適合當政治人物?選舉就像一群中老年人面試一個工作,面試結果不是幾個面試官就能決定,而是需要一大群人共同決定,就算面試上了還可能被 fire 。這樣看來,其中隱藏的數字密碼說不定跟我們一般人的工作事業有關呢!
★簡單來說,放泥(おもろい,funny)就是「人際交往能力」, 也就是將創意想法轉為具體行動,使人瞭解其趣味所在, 而不是自己覺得有趣就好了。 ●人與人在進行有內容的對話時,都必須具備「人際交往能力」,而此能力包括以下三個重點:: 1.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 2.根據狀況做出結論 3.自己做決定
Thumbnail
我們不該因政權的紅線,而限制自己的思想、放棄找尋行動的空間啊。抗爭並非只有和勇二分,到了後國安法年代,和勇的界線更是形同虛設。如何保持抗爭意志、凝聚港人共同體,我認為是至關重要的事。
Thumbnail
做為電機背景,半路出家投入數學科普,甚至有機會開始嘗試數學教育,老實說,很多時候我都有些心虛。畢竟,比起坐在教室的學生,我對邏輯閘的了解更多。為了彌補自己的不足,我做了很多能力範圍內可以做到的自我充實,像是跟專家請教、去上課累積經驗,或是最簡單的⸺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