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所付出的學費
不知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我不知道耶!」默默地付出一些額外的費用,當作沒經驗的學費,筆者求學時往往碰到這樣的情境,而這樣的狀況其實是「正常」的狀態,在臺灣的教育體制中,往往希望考高分,而考高分其實意味著不能夠被扣分,減少失敗的可能性,但在學習未知的知識,要不失敗或是搞砸反倒是很奇怪的事情,筆者舉幾個例子來說,從小因父母忙於工作,筆者很少有跟家人出遠門的經驗,所以在十八歲時我與弟弟一同前往日本旅行,發生許多錯誤,如:沒留意到日本地下鐵路線是分成「市營」和「國營」,這是我既有認知中沒有的概念,所以導致原預期前往購物地方,卻因搭錯線路而無法如期完成。
抑或是在規劃路線時,因沒有想到館藏或是參觀空間的休假日,初步地寫好路線沒有核對館藏時間時,造成當天前往時悲劇,所謂的「文化底蘊」的積累。在我們生活當中,往往因地區或是自身生活的經驗,但是在旅遊異地時,這些經驗或許可能會搞砸,筆者往往在經歷過搞砸後,從中強化我們在決策時的重要指標之一,我的大學專業為社會區域發展學系,在這個科系中重要訓練為「換位思考」,一方面是我們需要對各式各樣的人,再來是我們需要把不同案例組織架構,透過訪談後以「編碼」方式消化訪談者所提出來的論點,再以「三角驗證」,精益求精把不同領域的知識找到相同的交集,讓原本決策誤區的區間縮小,這是筆者認為很重要的大小事即是「復盤」。
「刻意練習」的實戰能力
在我們「復盤」後,許多的經驗法則需要「刻意練習」,在大學期間教授們透過「跟著上街遊行」,以團隊為一組詢問不同遊行的民眾,增加學生與外界的溝通,以及透過團隊強化學生「社會化」能力,這也是筆者實際嘗試後有所感觸,隨著科技化的進步,學生同時也減少了與人實體上的溝通,以及與團隊之間的合作,對於不同領域的人的表情以及行為,無法有效地在短時間判斷與分析,因這些能力的不足,而教授在學生將這些經驗編碼後,從中討論與修正,這時學生可逐步地透過有效地「刻意練習」,加上修正與調整自我計畫,讓學生專題與產業經驗達到連結的可能性,從「提出問題」到「執行問題」的流程,而能不能解決問題,或許會因問題難易而有不同結果。
同時也存在另一個元素,即是施行者的心態面,在面對人際關係下複雜情境中,如何保持著自己的願景與期望,一步一步往前走,其中或許遇到與自己能力差距太大了專家或是高手,如何在與他們交流後,在階級輾壓下如何讓穩定自我狀態持續向前,筆者認為與刻意練習下的實戰經驗有關,以筆者來說當離開學校後,自己會透過選書策略,讓自己補足能力不足或是未知缺口,如有興趣的閱讀者可參考孫治華老師的陪伴式講師訓,課程中針對講師與創業者有一套具體的思維方法,以及一些底層邏輯討論與發想。
心態面的強化與選書策略
筆者認為如果要清楚找到決策誤區,需先疏離清楚自身在職場上,或是學習上的定位,從這樣定位下找到自己需強化的能力,以及實際地執行,看似簡單其實並不容易,人往往會因為過於恐懼以及別人的建議與回饋,超過自己能夠改善所及而選擇放棄或是逃避,這時心態面的書籍或許就是讓執行者在面臨挫折時,可以透過書中的一些指標與方法,強化自己心態面,以及多給自己一些彈性的休閒時間,讓自己消化問題與情緒,此外,因為人是往往需要競爭而得到有限資源,如何接受在有限競爭中的失敗,也是在心態上需要注意的事情,有些失敗是自我能夠調整,透過復盤可以解決,而有些本身就是處於無限賽局下,那就是接受現實,或許轉彎與果斷先放著,等到自己資源累積上來後再次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