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彷彿是已經安排好似的,人生很難去預測自己要走的路,在這條路上,就像是來修練的,在世上所有發生的事都正考驗著自己。
「情緒」是一種複雜的念頭,它可以摧毀一個人,也可以使人將日子過得迎刃而解,過上每一天,畢竟在人的一生當中有太多太多的雜念和焦慮複雜的思緒困擾著。
在這一年裡,歷經了轉換行業與待業的階段,重新的進修專業與耗費了許多時間,在這一年裡經過了漫長的等待的我甚至在工作上也不如預期的如我的意,漸漸的我開始感到焦慮及緊張,害怕著原本的計畫失敗,顯然如今確實難以完成心中所許的理想,然而這樣的狀態讓我失去了掌控的權力,計畫脫離了軌道,工作上也不怎麼順利。
而我就這樣的慢慢被帶入交雜的情緒當中,在上班的路上停等紅綠燈的對自已的疑惑,下了班騎著車心中的惆悵感都湧上心頭,我不知道何時可以停止這場局面,雖然看似短短的幾個月當中,但心急的我卻有如過上了數年的時間,心中告訴著自己這是暫時的低潮,終究會過去,但心裡還是冒出許多聲音影響著情緒。
最近這一兩年來我開始「閱讀」,各種書籍想充實自己,我努力的想成為那心中理想的自己,我在身涯計畫中規劃了行程,我逐步的為自己安排規劃目標。其中閱讀這些書籍讓我更加思索著我的人生與未來的規劃,它讓我開始有更多樣的思考,有時我會懷疑與疑問,這是閱讀帶給我的反饋,但也讓我一一去尋找對我來說的「答案」。
在我最低潮的時期我扔然相信著透過閱讀書籍來找到一些解答與救贖,在網路上找到了這本書籍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作者是一名瑞典人,曾經有份令人稱羨的工作,而他在26歲時開始了他的修行人生,在泰國成了一位森林僧人整整17年的生活。
在這本書中我一邊讀一邊思索著目前的心境,低潮、失落、徬徨等等交錯複雜的念頭,我甚至覺得失去了好多東西,怎麼也要不回來,在觀閱這本書時我必須承認當中裡頭的每一篇章節都必須得加以思考,也許是我在心境上還沒有達到一定的層級,也或許章節的文章是我得加以去思考才能夠內化理解,但能確定的是書中不斷的提到「冥想」對於思緒的幫助,這是所謂修行人的基本功力。
【冥想】
關於「冥想」有好一段時間我沒有再冥想了,再早先期我曾在書中知識與網路上多數人或專家解說過冥想的好處,也曾經有人因實行冥想而讓內心的雜念給消除與減輕壓力,過往的一段時間內我也曾經實行冥想,在那段時間內我消除了一些關於焦慮的困擾,對於不確定的未來感到害怕,這也讓我得到了失眠的狀況,在那回我試著做一些冥想而幫助自己得到一些緩解,確實也得到的些回饋,狀況是好的,那段時間我經常實行著,來幫助自己。
我會躺在床上冥想,而我的方法是調整呼吸,專注著呼吸的節奏,有時當然也會想到其他事情,但我也告訴自己扔然要專注的做著這項事情。
我並沒有長時間階段性的持續著冥想,甚至有段時間沒有冥想了,在近期那股低朝和焦慮伴隨著最近的日子中,我因而又持續開始著冥想為我帶來療癒的日子。關於冥想在各大知識平台上都有相關的教學與解析可以學習,在那段日子中我發現有明顯的改善的跡象,我也試著持續冥想為我帶來更好的身心狀態。
【放下執念】
對於那些過去與曾經的懊悔,有時就算事過境遷也難以忘懷當初的犯下的錯誤以及那些來不及挽回的選擇,但終究事情是過了,無法重來,過去的一切是「沈默成本」再去追究只是更讓自己陷入一場虛度的時間裡,浪費時間。
「放下」這兩個字,真的好難好難,它伴隨著痛苦與種種的難過情緒,時不時可能就來個極大的衝擊,讓人傷心欲絕,放下好難,期盼著時間能夠帶走心中的那股執念,一個念頭,一個轉念甚至就能放下一切。
有時會經常想起過去的錯誤,或是會認為當初的決定是一場錯誤的選擇,但真的回不去了,也不再多想,對於日子只有不斷的前進,我將心放在當下與未來,一段時間下來,我感到更有過日子的感覺,然而這感覺讓我感到挺好的。
【對於不確定的未來,接受它】
對於未來抱有不確定性,這確實是種難以抹滅的焦慮情緒,會害怕是件正常的事,擔心結果不如預期,害怕最後失敗了,對於未來抱有期待,又怕受傷害,說實話大多人都會擔心,但擔心總不能解決事情,將自己準備好,盡力的做到自己能做的事,那些未知的就不再去多想了,沒有人能夠預知的了未來,書中的作者再面對世俗與民眾的接觸,他甚至不知道下一餐在何處甚至有可能失去了當天的一餐,然而他扔然抱著處事不變的心面對著未知的未來,然而結局是美好的,並沒有淪落落最慘的下場,這對於他來說是件好的結局,然而這次的經驗讓他並沒有真正太擔心於那未知的人生。
若許多事是可以嘗試練習,那麼我相信對於未知的恐懼也能夠試著去習慣認知害怕並不能解決事情,做好得準備,接受它是一項不簡單的一件事情,然而我們得更加專注於自我。
【小結】
作者是再經過了17年的修行之旅,再還俗後陷入了憂鬱當中,加上身體上的病症,也撼動了自我的精神,然而作者確實是個歷經多年的修行人,面對這般的人生他以過往的修練來面對自己的人生狀態,一步步的從深淵裡救贖自己。
再這本書我也必須說並不是如此好讀解出「重點」,許多篇幅的重點我並非真正能夠理解。當然這類型的書並非真正要有個結局,更重要的是作者想要表達他在人生當中的經歷過程與他經過修行以來所認知的人生觀。
但能夠看出作者再年輕時期到晚年的經歷過程,從他在修行的這些年內,不斷的去意識到這個世界與認識自我,重新的理解眼前的樣貌。
我認為這是一本可以輕鬆讀的一本書,從作者的人生中找出一點對於內心的力量那也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