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AI,敬而不畏的智人們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幾天看到新聞,主要是看到以伊隆・馬斯克、史提夫・沃茲尼克等近千位企業家、學者或科技業連署的一份公開信,希望各家大型 AI 實驗室可以暫停實驗六個月,讓產業界有緩衝時間去設計某個安全標準,以降低 AI 帶來的潛在傷害。
說實在的,每當我看到人們面對未知事物時的態度往往感到十分有趣:
有些人見其弊端,斥之為奇淫巧技;有些人見其利益,視之若稀世珍寶;有些人思量長遠,對其敬畏若鬼神;有些人步步爭先,巴不得積極開發。
在說出我個人的看法之前,不如讓我們先來看看兩個例子,稍微動一動腦?

例子一、已知用火

人類已知用火的歷史,據我所知,加上非智人的其他近親在內,可追溯到近180萬年左右;但直到180年前左右,地球的一小部分區域才慢慢探索出:火是氧化作用的體現、熱是一種能量形式。
但中間,該怎麼火燒赤壁我們還是照燒、該怎麼照燒豬排我們也是照燒,兩不耽擱。

例子二、牛頓慘賠

牛頓在英荷共主聯邦時期成為英格蘭皇家鑄幣場監管,直到他死。
以英國引入荷蘭的完善銀行與鑄幣制度,加上在英荷共主時期(1689-1702)英國藉機將荷蘭在海洋上的貿易網絡也接受了大半,或至少維持友善與互助的關係之後。牛頓這個監管,配上他一堆銀行家、政治家和貿易公司大股東好朋友提供的內線消息,他幾乎可以說是當時英格蘭的經濟本身。
即便是如此,1720年的南海公司泡沫,他也失手賠了兩萬英鎊。
以1700年的英鎊購買力與2020年的英鎊購買力兌換,這300多年來,1英鎊不過就是貶值為106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說,牛頓作為英格蘭經濟的化身,他理論上符合最不可能慘賠的所有條件,他也不過賠掉了相當於212萬6千英鎊而已
他是很心痛,但他還是吃好、喝好,過著貴族生活到老死啊。而南海公司,是啦,大多數信賴他的股民流離失所、一朝散盡家產,但金融遊戲沒有停止,就連南海公司本身也是1854年才歇業。
至於金融體系,後來在崩壞又修好、崩壞又修好的循環中,慢慢也走到了今天的樣子,早已跟當年大異其趣,大概只有進場的人都想發財這點是差不多的。

小結

以上兩個例子到底是好、是壞,我想交給讀者們自行評判。
畢竟,我們今日仍在用火,同時活在遠比牛頓時期進步、複雜且抽象的金融體系內。
這幾年一直看很多科技前研和先驅在說AR/VR強、區塊鏈強、AI強,嚴格說起來,我沒怎麼否認過他們說的趨勢是對的;這幾年,我也看見許多真正的業界大老會出來說來哪些部分是現在技術作得到的、哪些純粹是圈錢用的、哪些又是下一個階段可以發展的目標,這些話我是比較信賴的。偏偏這些話不聳動、不新奇,而且沒有背景知識的話一般人也聽不進去。
不過,從2016年開始比較有注意這些領域開始,我也慢慢確信一件事情:
如果說要比「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卻還能把這些東西玩得出神入化,沒有物種贏得過智人啦!
我們最擅長的就是創造自己根本無法駕馭的東西、操作著後果不堪設想的玩意兒,然後在各種不同的意見、專家、學派、意識形態的鬥爭中,弄出大家勉強可以接受的遊戲規則,直到我們真的可以駕馭它為止。
因此,即便可能過於樂觀,可我其實不管是對於近來的連署書,或是前幾個月AI的熱烈討論(我個人覺得多數人是跟風居多啦,一堆AI工具早就存在了,又不是只有ChatGpt一家)都是樂見其成的。
那就是一項技術或文明成就,從實驗室、工作間和會議廳走向大眾的必經過程:火車、照相機、保險、網路以及隱私協定,哪個不是這樣慢慢爭出來的?

後話

至於萬一我們真的弄出可以毀滅人類的東西怎麼辦?
坦白說,那樣於地球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不是說我不愛人類,而是,相對於前幾次大滅絕事件,人類文明的開展對於地球的影響也不遑多讓:
雖然沒有特別直接的證據,但其他人屬的近親全部滅亡了,而動植物們能馴化的我們就馴化它們、不能的我們就把它們鎖進動植物園或是生態保護區。就連細菌也是,我們不也試著壓榨出抗生素,或是製作出各種疫苗了嗎?
為了自保也好、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也好,智人不分國籍、民族、宗教或意識形態,我們基本上都是從基因上就帶著「根絕對手」、「奴役親善我者」、「放逐不可教化者」的一群可怕動物。
就連AI如果突破了某個限度之後,它的學習速度與能力會遠遠超越人類,進而對人類產生威脅。這個假設也是我們基於上述的經驗所產生的顧慮,不是嗎?
但實際上,我們很難確定那個時機點真的來臨時到底會是怎麼運作吧?既然不知道,索性暫緩或根除,讓AI停留在可奴役或隨時被放逐。
這完全就是智人的思維模式啊(笑)

結論

所以回扣標題,面對這些不可知的、有發展性的事物,不管是科技還是社會制度,我想,我還是傾向於敬而不畏地去探索它們。
畢竟,引用一句我一位智者朋友常說的玩笑話:
如果上天不希望我們扮演上帝(play god),為什麼祂不把祂的玩具收好呢?
故步自封和貿然進取都各有所失的話,就帶著慎重的覺悟去慢慢探究、摸索就可以了。再多,不是綁手綁腳,就是超過人類的極限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3會員
70內容數
學院者,傳道、受教、切磋琢磨之地。 多數現代人從來不缺資訊,更不缺取得資訊的管道,但缺辨別真偽、鑑別優劣、演繹因果等知識方法而已。 於此平台開設專欄、成立沙龍而以「學院」名之,不求於此直接獲利,但求廣傳見聞以助人而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亞寧學院 的其他內容
筆者作為親身經歷者,同時也身為一名歷史事件的評論者,將盡可能以客觀、理性、公允地去陳述我的所見、所聞、所想。 其實3/18這個日子可以不重要、太陽花運動也可以不重要,但讓它改變這些年政治生態的脈絡很重要。 而這些改變真的成真了嗎?還是有如曇花一現,又回到過去了呢?還請看內文一敘。
近來又有學術抄襲案因為政治因素被拱上檯面,此文將從既有之資訊進行分析,一切更新至徐巧芯議員已經向台灣大學提出檢舉為止,後續有任何調查結果、司法結果,本文除了錯字、概念錯誤之外皆不更改立場。
謹以此文,獻給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接回管理25年的香港與香港人。
近來學測錄取放榜,其中一則特別引人爭議的新聞,當屬此案: 一名台大醫學系的在籍學子在籍重考學測,從而排擠掉了其他人錄取的名額。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應該用什麼態度來審視該生(以下代稱為A)是否該重考? 以下從規範、道德面去思辨,最後帶領大家去想名校學生是不是也被動物園化了?
以下分成三個篇來簡要說明並推估未來可能的烏俄戰爭走向,此為第三篇: 1.戰事簡述 2.外交面博弈 3.幾種可能的走向與應對
以下分成三個篇來簡要說明並推估未來可能的烏俄戰爭走向,此為第二篇: 1.戰事簡述 2.外交面博弈 3.幾種可能的走向與應對
筆者作為親身經歷者,同時也身為一名歷史事件的評論者,將盡可能以客觀、理性、公允地去陳述我的所見、所聞、所想。 其實3/18這個日子可以不重要、太陽花運動也可以不重要,但讓它改變這些年政治生態的脈絡很重要。 而這些改變真的成真了嗎?還是有如曇花一現,又回到過去了呢?還請看內文一敘。
近來又有學術抄襲案因為政治因素被拱上檯面,此文將從既有之資訊進行分析,一切更新至徐巧芯議員已經向台灣大學提出檢舉為止,後續有任何調查結果、司法結果,本文除了錯字、概念錯誤之外皆不更改立場。
謹以此文,獻給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接回管理25年的香港與香港人。
近來學測錄取放榜,其中一則特別引人爭議的新聞,當屬此案: 一名台大醫學系的在籍學子在籍重考學測,從而排擠掉了其他人錄取的名額。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應該用什麼態度來審視該生(以下代稱為A)是否該重考? 以下從規範、道德面去思辨,最後帶領大家去想名校學生是不是也被動物園化了?
以下分成三個篇來簡要說明並推估未來可能的烏俄戰爭走向,此為第三篇: 1.戰事簡述 2.外交面博弈 3.幾種可能的走向與應對
以下分成三個篇來簡要說明並推估未來可能的烏俄戰爭走向,此為第二篇: 1.戰事簡述 2.外交面博弈 3.幾種可能的走向與應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我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這樣的:「有人說,AI 都這麼厲害了,那資深的我,不就顯得沒有價值?因為有了AI幫忙,初階工程師的能力瞬間提升,甚至和資深的工程師差不多了?」我的想法是,採用無奈想法是一種選擇。事實上,還有其他不同選擇,例如從貨車司機升
Thumbnail
中央資工系教授蔡宗翰說:「如果前一個世代叫數位世代,現在的世代就叫做AI原住民。」
Thumbnail
AI浪潮來勢洶洶,相關技術更迭瞬息萬變。經理人面對AI所帶來的機會與威脅,既興奮又焦慮,深怕因為做錯決策而讓企業錯失先機,亦或導致企業被競爭者或替代者所取代。 哈佛商學院教授卡林.拉哈尼(Karim Lakhani),也是《領導者的數位轉型》(Competing in the Age of AI)
Thumbnail
這次電子報的內容比較特別,是訪談形式的精華內容,再加上一些我的心得和 takeway。 這是節目第一次有來賓,他就是我的偶像、電子報成長的 key person 蕭上農 fOx。 主要聊了,他如何辦到很勤地在追科技時事和內容?也能在眾多資訊中有自己的想法?還有為什麼想要每天產圖、做短影音?想知道
Thumbnail
#工業設計師你不用緊張 #設計師的工作從來都不是建3D 百靈果的Ken講說身邊的工業設計師有點緊張,因為現在只要下一些指令給AI,軟體就會幫你畫好3D圖了。但是,真的是不用緊張,工業設計師最核心的價值從來都不是建3D呀! 那只是設計師的英雄旅程的其中一個麻煩的環節而已。 從一開始,我們必須內化客戶或
Thumbnail
所謂風水輪流轉,人類社會再次的受到工業化挑戰,人才的需求從原來的專精、專業型領域,逐步地改革換新,轉為博學、整合應用及強記型領域。過去人類社會從農業社會轉變為工商業的階段中,由農人走向城市而衍生出來的工人、工匠、士兵、老師、官員等各個職位成為了現代專業化的雛形。然而這些職位並沒有生產糧食作物的能力和
AI對於學習的影響,目前看起來,只有動力。 它會讓學習,比過往更沒有那麼過癮。 而人生終有盡,知識始無盡。 不怕你不學,怕你學不完。 於是,人類用AI,已經看見種子在未來,發展成學識淵博的大樹。
Thumbnail
人的抗拒多半來自因為不理解,而產生的恐懼、害怕、擔心、焦慮。但是我想AI不太可能真的取代人,反而是無法與AI共事的人,最終才會被淘汰。 我覺得我們應該要善用AI,與它成為夥伴,而不是抗拒它,也只有做到接納,才能有改變與創造的可能。
Thumbnail
人生很多的來不及,往往都從「看不起」開始。隨著 AI 的應用範圍日趨廣泛,加上 ChatGPT、Midjourney 在網絡效應的加持之下,如果你看不起這波浪潮、跟不上這波浪潮,不僅會錯失很多機會,更是難以應對當今的各種變化與不確定性。在 AI 這麼強勁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掌握哪些能力?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即使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在做之前,心里总会有不由自主的恐慌压力。 真正去做之后,你会发现难度并没有那么难。 一切都只是你的想象。 能力超乎想象。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我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這樣的:「有人說,AI 都這麼厲害了,那資深的我,不就顯得沒有價值?因為有了AI幫忙,初階工程師的能力瞬間提升,甚至和資深的工程師差不多了?」我的想法是,採用無奈想法是一種選擇。事實上,還有其他不同選擇,例如從貨車司機升
Thumbnail
中央資工系教授蔡宗翰說:「如果前一個世代叫數位世代,現在的世代就叫做AI原住民。」
Thumbnail
AI浪潮來勢洶洶,相關技術更迭瞬息萬變。經理人面對AI所帶來的機會與威脅,既興奮又焦慮,深怕因為做錯決策而讓企業錯失先機,亦或導致企業被競爭者或替代者所取代。 哈佛商學院教授卡林.拉哈尼(Karim Lakhani),也是《領導者的數位轉型》(Competing in the Age of AI)
Thumbnail
這次電子報的內容比較特別,是訪談形式的精華內容,再加上一些我的心得和 takeway。 這是節目第一次有來賓,他就是我的偶像、電子報成長的 key person 蕭上農 fOx。 主要聊了,他如何辦到很勤地在追科技時事和內容?也能在眾多資訊中有自己的想法?還有為什麼想要每天產圖、做短影音?想知道
Thumbnail
#工業設計師你不用緊張 #設計師的工作從來都不是建3D 百靈果的Ken講說身邊的工業設計師有點緊張,因為現在只要下一些指令給AI,軟體就會幫你畫好3D圖了。但是,真的是不用緊張,工業設計師最核心的價值從來都不是建3D呀! 那只是設計師的英雄旅程的其中一個麻煩的環節而已。 從一開始,我們必須內化客戶或
Thumbnail
所謂風水輪流轉,人類社會再次的受到工業化挑戰,人才的需求從原來的專精、專業型領域,逐步地改革換新,轉為博學、整合應用及強記型領域。過去人類社會從農業社會轉變為工商業的階段中,由農人走向城市而衍生出來的工人、工匠、士兵、老師、官員等各個職位成為了現代專業化的雛形。然而這些職位並沒有生產糧食作物的能力和
AI對於學習的影響,目前看起來,只有動力。 它會讓學習,比過往更沒有那麼過癮。 而人生終有盡,知識始無盡。 不怕你不學,怕你學不完。 於是,人類用AI,已經看見種子在未來,發展成學識淵博的大樹。
Thumbnail
人的抗拒多半來自因為不理解,而產生的恐懼、害怕、擔心、焦慮。但是我想AI不太可能真的取代人,反而是無法與AI共事的人,最終才會被淘汰。 我覺得我們應該要善用AI,與它成為夥伴,而不是抗拒它,也只有做到接納,才能有改變與創造的可能。
Thumbnail
人生很多的來不及,往往都從「看不起」開始。隨著 AI 的應用範圍日趨廣泛,加上 ChatGPT、Midjourney 在網絡效應的加持之下,如果你看不起這波浪潮、跟不上這波浪潮,不僅會錯失很多機會,更是難以應對當今的各種變化與不確定性。在 AI 這麼強勁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掌握哪些能力?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即使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在做之前,心里总会有不由自主的恐慌压力。 真正去做之后,你会发现难度并没有那么难。 一切都只是你的想象。 能力超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