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這幾十年來的全球化是一種歪曲的假象,最早全球化理論,在轉移低技術產業時,要提升本國的技術,並讓工人轉型。類似本國A、B、C三等級產業,C升級成B、B變成了A、A化成S級,然後外移的C產業則讓還在DEF等級的國家可以茁壯。實際上A是變成S沒錯,但是B沒有變A,C也沒變B。而是C外移了,但本國C的勞工,卻集體失業生活往下掉。等外國學會C技術之後,投資加碼提升成B再殺回來搶本國B的工作。
到頭來,我們或許會發現,在價值不同,對市場尊重度不一樣的國家之間,強行用貿易開啟全球化,其後果更可能接近第一次大戰前的狀態。
當時,是工業生產過剩需要多餘市場消化,殖民地是顯學,再加上多數國家確實都沒工業化,機會到處都有。
今天呢?
全球化讓資源更集中,財富流動停滯
現在的尖端科技產品,在科技落後的國家用途並不大,我們若要幫第三世界國家提升生活水準,拿一些高階電腦過去,只能幫助這些國家的最前端腦袋去接軌世界,但對於中下層的民眾而言,幾乎沒有實質幫助。
也就是金字塔堆疊出的巨大跨國科技產業鏈,對全球數十億人而言,實際有用的恐怕不到10%。
在此要解釋一下,拿高階電腦玩遊戲不叫做對生活有幫助,這裡的意思是指,對生活、工作,提升環境因素、提高技能程度。在傳產工廠裡面放四核心電腦,用模擬器加自動程式跑現在的無腦換皮1000連抽手遊,有發揮這些產品的功能嗎?
現狀等於是用不理睬市場規範的中國工廠,吃大補丸的方式硬撐出的幻象,當本國勞工購買力逐漸跟不上,而高階產品價格逐步攀升,就會出現斷裂。
藍領製造業找不到勞工,白領畢業生找不到工作
白話點講,就是原本我們以為,本國的藍領勞工可以透過職業轉型、教育輔助,下一代整代人都提升成白領階級,賺更多的錢。
實際上,是提升成的大學白領,工作能力並沒有比過去商職藍領強,投入更多的資源在教育上,投報率遠低於預期。
更慘的是,白領工作越來越少,因為藍領製造業幾乎消失,相關的業務、技術服務工作也慢慢不見,只剩下進口貿易商。原本以為產業提升後會有更多白領工作,自然也是沒有。高階的金融服務業白領,或是高階的科技工程師、醫師又需要非常高等的數學能力才能勝任,等於是一個世代中可以成為高階白領工作,具有全球化理論中能提升購買力的人口比例,不停的在降低。
多數的中產階級只能撐住原有的模式,依靠父母在經濟起飛期的資產,勉強的保有一定生活水準。藍領則滿懷希望加緊教育,卻發現孩子畢業後的社會,看起來還不差的白領工作,薪資水準不停下降,無法理解。像是保險業,進入門檻也沒那麼高,大量學生投入,沒幾年就填滿了。
的確是基本的供需法則,但一般民眾不懂,只覺得每個行業都很難做。畢竟所謂的白領型工作,扣除公教人員,還是得依照社會整體的人口需求,不可能無限制提高。要做觀光,則需要投入更多金錢與時間,不然哪來文化底蘊,台灣現行的觀光行程不可能長久。
無解的產業地基掏空,是否只剩下戰爭重建這個選項?
說來說去,就是先進國家想透過這種產業轉型,累積到足夠資產進行轉型,前提是全球化下的後進國,可以擔任跨國金字塔的下層,且甘願處在這個位置。這有點像老鼠會的概念,總得要找到下線的去擔任基層工作,本國拿到錢後去補貼原本失業的階級,好撐過過渡期。
照理說這個過程如果是數十年緩慢的轉變,像是本國製造業一次只轉一點出去,那或許可以平穩的轉型。但中國這個例子讓我們驚覺,原來降成本可以降到這麼哭爸低,快錢為何不賺?結果就是有一代人賺到快錢,其他幾代人都賺不到,反而因為技術被掏空,工作被抽乾。
編:台灣的家庭月薪與平均月薪差異調查。1977年後出生者(大約2000年前後大學畢業),月薪與平均月薪的差異逐漸拉大,恰好是全球化把中國當世界工廠與台灣對西進中國「積極開放」的時期。2000年左右出生者(大約2020前後大學畢業),出社會時則恰好遇到川普不滿中國社會傾銷式的不公平貿易,開始打中美貿易戰,鼓勵產業回流,同時宣佈美國退出WTO與多邊貿易組織(因為這些組織都將中國定義為開發中國家,給予其大量貿易優惠,等同默認中國社會傾銷式的不公平貿易),重啟雙邊貿易協定的時代。(來源:Ko-Hua Yap臉書)
這也是為何有人認為戰爭快開打的理由,遇到這種金字塔體系長歪的情況,上層很多,中產不見,藍領一大堆,不倒才怪。上層倒掉一堆重組,對階級來說才有幫助,我們或許才能在下一代身上,重新看到活力,像是二次大戰後廢墟重建的歐洲。
欸,這不對吧,原本好好的打爛重建,豈不是浪費?
那另一條路就是擴張了,技術要真正的提升,市場要能夠擴張,走到原本全球化的路,把全球差異抹平的理想。
……好像還是得戰爭,因為獨裁國家要的不是貿易公平,是自己的稱霸。
遇到神經病,不出手揍一頓,好像也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