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迪遜之橋】
◎ 羅伯特.詹姆斯.沃勒
#書摘
這就是我此時此刻處在這個星球上的原因,我從過去的某一刻開始從某個廣闊的高處邊緣墜落,從這一世活過的年月更久以前。這麼多年來,我的墜落就是為了找到妳。
接著兩人相擁良久,他才悄聲對她說:「我告訴妳一件事,只有這一件,以後我都不會再對別人說,請妳記住:在充滿不確定的宇宙中,這樣的確定感只會出現一次,往後無論妳活了幾生幾世,再也不會有了。」
曾經是高中英文教師的義大利女人,現在則是在美國麥迪遜小鎮當了多年全職母親的農場主婦。
遇見了為了工作來拍廊橋的流浪攝影師,他有種抗拒達爾文演化論的古老氣質,辛勤精瘦剛硬,卻能隨口念出葉慈《流浪安格斯之歌》裡的詩句:「月亮的銀蘋果/太陽的金蘋果⋯」
在那個鄉下小鎮,沒人能懂可能也沒人聽過葉慈的詩,那女人曾經努力試著在英文課堂裡傳達,這文字之美。
她腦海裡浮現葉慈的另一句詩:「外出進入榛樹林,我腦中的火花四溢⋯⋯」
在這一瞬,永遠改變兩人命運的那件事就此展開。
▍雙向奔赴的愛情
那女人不是沒有過掙扎,家庭、孩子,她從未實現的夢想,不(想)理解自己的伴侶,這平凡婚姻生活的一切,就像沒留下任何火苗的死灰。
那男人也並不想招惹,某人的妻或母親,即使他不住幻想自己的手貼合她背脊的曲線,在看著她的時候,感到笨拙的熟悉感,每次遇到自己喜歡的女人,他就會這樣。
但她卻不知道為什麼,違反自己通常的慣例,上了男人的車,為他帶路。
習慣孤獨的他也罕見地邀約女子,去看他拍攝,他是真心希望她陪伴,陪伴他「製作」照片。
她與他,同時往彼此的方向奔赴。
▍我需要我的錯誤
我想每個人在人生中都曾經或多或少這樣想過:「如果這件事情能發生在對的時間就好了。」
但在對的時間也許我們還沒成為對的人,我和你相遇,可能也會相愛,卻還沒受過太多傷害、成熟到適合彼此,那些錯過與錯誤,把我帶到這裡,帶到你面前,才使得現在的我,愛著現在的你。
詩人W. S. Merwin說:
「我需要我的錯誤
以它們的順序發生
好讓我抵達這裡」
沒有早一步,也無法晚一步,只能是此時此地此刻,只能是你、只能是我。
▍千年等待
我想著為何是橋?
橋是連結兩處原本不相連的地方。是在忘川上令人莫可奈何、走到盡頭飲下孟婆湯便遺忘前世的奈何橋。是阿難為了再見一個女子一面,願化身等待千年的石橋。
而在這個故事中,是兩個靈魂穿越了幾生幾世,在充滿不確定的重重宇宙中,找到彼此,用四天的相處,愛了對方一輩子。
原本不相干的兩人,他需要拍攝廊橋,她為他帶路去那座男子怎麼都找不到的橋,就此一生相連。
▍ 親則生狎,近則不遜
比起遺憾我更加慶幸,我喜歡這個不美滿的結局,女子屈服在社會倫理與對家庭孩子的愧疚,她沒有接受他的請求,只是淚眼婆娑地送男子離去,我們永遠不知道如果他們真的在一起生活會是怎麼樣。
也許會像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裡面寫的: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的一顆朱砂痣。」
「親則生狎,近則不遜」,再怎麼浪漫的愛,一旦親近就開始疏忽輕僈侮慢,一旦熟悉,便會不謙遜而無禮。
所以那所謂不完美的結局可能才是最完美的,難道真要像李察林克雷特(Richard Linklater)「愛在」三部曲終曲《愛在午夜希臘時 》裡的男人對著妻子女兒大喊:「我把我的全部生命都給了妳們,我沒有更多的東西可以給了!」
再美好的愛情走入現實,迎接的是生活的殘酷。
午夜夢迴,讀完《麥迪遜之橋》的妳突然明白,原來有一種愛的最好距離,是永遠離開,寧願用一生啜飲回憶,讓愛的幻想永存,也不願意認清,如此,才能深深相愛到暮年。
◍ 作者|羅伯特.詹姆斯.沃勒(Robert James Waller)
◍ 譯者|徐立妍
◍ 出版|大塊文化
#麥迪遜之橋 #thebridgesofmadisoncounty #robertjameswaller #愛情 #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