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各位在坊間藥局網路的廣告都隱約聽過或看過"腸胃顧的健康,皮膚更好"這類資訊,但理由都給得籠統淺薄,賣家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一個是負責人體70%免疫的器官-小腸,另一個是最大的器官-皮膚,把這兩個大哥搭上線,協調的心服口服的那個重要角色是誰?
當然是這一系列文章的主角-腸道菌叢。
腸道菌叢在免疫調節中扮演的角色
我們腸道的免疫有三道,第一道就是消化液(胃酸、消化酶等),第二道是消化道上的黏液屏障(mucous barrier)加上腸道蠕動,健康情況下,絕大多數有害菌在這裡就全數被擋下並隨著蠕動排出體外,除非大量入侵增生、腸道菌群失控或是遇到有毒物質,才會進入第三層腸道淋巴免疫系統。
腸道菌叢免疫主場主要是在第二道的黏液屏障,各位可以先看看下面這張圖:
上圖為小腸壁的絨毛結構,藍色那層就是腸道的黏液屏障,這層黏液屏障裡面有上億的菌群及代謝物質、抗原、抗體等等,黏液屏障隨著腸蠕動帶動速度非常快,菌群如何停留下來發展成菌叢?
請將目光移到圖中絨毛之間的凹洞構造,這凹洞被稱為隱窩(crypt),底部就是未分化成熟的上皮細胞,也是小腸最脆弱的部份,隱窩中的黏液層因生理構造較不容易被帶走,只要一種菌群定植後,其它外來菌就無法停留下來只能隨著腸液被沖走,也因此佔據隱窩的腸道菌叢好壞影響著小腸的抵抗力、還有每個人的免疫體質。
更重要的是定植的菌群跟這個隱窩的神經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簡稱DC)擁有"溝通占有權"。如下圖所示:
上圖中樹突細胞會直接透過特定接受器辨識菌叢抗原,定植在隱窩的菌叢被辨識後,樹突細胞傳達信號給調控型T細胞。好的菌叢本身代謝物成了上皮細胞營養物質、神經傳導物質,它們的抗原也會被樹突細胞認定為低危害物,間接調整T細胞不容易引發免疫反應,降低促發炎因子釋出,形成高免疫容忍力,壞的菌叢則與之相反,樹突細胞傳遞促炎因子活化所有免疫細胞引起發炎反應,接著一連串的免疫反應。
既然定植在腸壁的菌叢好壞差異這麼大,又是誰把這些變化搭上橋梁,引起皮膚過敏、呼吸道過敏、食物過敏情況?
最新研究表示主要角色是下面圖中遍布腸道、呼吸道、皮膚黏膜的這三類內生性淋巴細胞(innate lymphoid cells:ILCs)
上面的圖雖然顯示ILC-1、ILC-2、ILC-3各自對應引發接觸性皮膚炎、濕疹(eczema)又稱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乾癬,但實際上3者廣泛分布在皮膚、腸道跟呼吸道黏膜,也會有同時引發的情況(例如ILC-2也被證實也會引發乾癬,食物過敏情形則是ILC-2、ILC-3都會引發),只是在上圖的這個研究中ILC-3表現比較明顯。另外在呼吸道過敏上,3種都會引發,但以呼吸道黏膜也有分布的ILC-2最為顯著。
ILCs除了負責免疫的功能,研究發現還有修復組織的功用,例如ILC-2表現在皮膚組織的再生;ILC-3則是維持腸道上皮細胞功能正常運行。ILC-2 、ILC-3也都會在腸黏膜上扮演第一線免疫的工作,也因此腸道菌叢影響前面2者的途徑有2個:
1.藉由樹突細胞信號調控T細胞,判斷是否釋放細胞激素ILCs分化
2.菌叢本身代謝物質是否活化腸黏膜中的ILC-2、ILC-3
下面舉一些腸皮膚軸相關的文獻:
濕疹(eczema)又稱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的患者,胃腸都有問題,而且腸道菌叢的種類、數量明顯偏少。另一個文獻也發現有濕疹、區域皮膚炎的嬰兒 跟正常的嬰兒比,糞便中的乳酸、雙崎駿都明顯少很多。
上述兩個文獻作者推測一旦胃腸道微生物組受到破壞,腸道菌叢數量、種類太少導致外來菌容易滲漏(LEAKY)至小腸內壁,引發促炎因子上升,導致慢性皮膚炎反覆發作、搔癢。
在過敏緩解的情況,文獻也提出益生菌對於過敏性鼻炎有正向緩解的效果。
既然一系列講下來腸道菌叢這麼有用,那益生菌不就可以多吃多健康,遇事不決益生菌了? 當然不是,而且過量的益生菌一樣對人體會有危害。
例如:健康的腸道菌群雖然證明會減少皮膚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黏附,減少痤瘡(ACNE) 跟濕疹發作。但也有文獻顯示分異性結果:益生菌會導致皮膚的痤瘡桿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分泌過多促炎因子,使痤瘡加重。
所以該如何從飲食讓讓腸道菌叢當作我們健康的助力,就是下一篇文章要說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