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金句控,閱讀書籍時,習慣把喜歡的句子用鉛筆畫線。
但在想這篇文章的標題時,卻感到跟閱讀此書一樣遇到的困難:幾乎每頁都可以畫線。
而這一點,在本書正文前〈各界好評推薦〉中的《每日電訊報》也有同等感受:我邊讀,邊折下想回顧的頁面書角,也用鉛筆畫重點。到最後,幾乎每一頁都被我折下來與畫重點了。
既然不管用什麼標題都不足以道出這本書的好,那麼我便直白的呈現內心的觸動。我不曾下過類似的標題,尤其今年還有兩個多月才過完,但不單單是書好,我更被這位瑞典人深深感動。
常常飯後散步到這片草地仰躺、擁抱這兩棵美麗的樹,然後在樹下閱讀這本智慧之書。拍攝這張照片時,本來只是想藉書遮住後方的立牌,拍完才赫然發現:那兩棵真實的樹彷彿是從書右上方延伸出來似的~
在 26 歲時,比約恩放棄當大企業財務長的大好前程,選擇到泰國森林成為僧人,「納提科」便是他在寺院的法號, Natthiko 意思是:「在智慧中成長的人」。
17 年後還俗,他經歷憂鬱風暴、遇到一生摯愛伊莉莎白、卻也罹患無解藥的漸凍症。
《我可能錯了》雖然主要篇幅在於修行的生活,卻不是一本宗教書,透過他的誠實描述反而讓我們看見一位僧人在冥想時也會分心、也忍不住想有段浪漫關係、在漸凍症確診後也無法像個得道高僧般淡然接受,而是崩潰大哭。
全書雖然有 38 個章節,但僅有 224 頁,內容非刻意的營造出一股寧靜的氛圍,你的內心卻會很自然的沉定下來,細細品味每一個情境、咀嚼每一句既靈性又人性的話語。
以下,我會就幾個與自身經驗、體悟相關的章節來書寫與分享,因為我無法一一細數每篇章節帶來的受惠與啟發,就讓讀者自己去領略比約恩為什麼會說《我可能錯了》?
今年春天,我開始了長達一年半的「覺察」課程,我很認同靈性成長不是上過一個速成班就可以覺醒、開悟,需要有耐心、持之以恆的在生活中實踐、練習。
我所上的「覺察」入門課是「正念八週」,之所以會在每週五《影 音 文學 夢》沙龍討論區有《好好》這個主題,分享自我療癒的學習,契機便是來自於上了正念課後感受到的覺察力提升。
我們都知道和一個心不在焉的人互動是什麼樣的滋味。By 比約恩
正念所學,就是一種「留心」的狀態,如果我們喜歡被人心無旁鶩的聆聽,那麼就做一個心在當下的人。
這一章讓我想起 2002 年寫下《自己的路,勇敢的走》的作者蔣揚仁欽,他是臺北人,國小畢業後就下決心潛修佛法,隻身遠赴印度求學,後來成為達賴喇嘛首席中文翻譯,查了一下他的近況才知道跟比約恩一樣出家十多年後還俗。
比約恩跟蔣揚仁欽一樣幸運,都擁有開明、能支持、包容孩子的父母,我無法想像如果有一天我說要出家時,家人會做何反應?
臺灣的孩子除了升學、就業外,是不是可以有另一種選擇?而這種被視為「失敗」、「逃避」的路,是否能被至親無條件的接受?社會能否懂得欣賞與認同?
這兩個家庭都讓我看見了:父母擁有這樣了不起的孩子,同時,也是孩子擁有這樣了不起的父母。
在泰國森林修行派中,大多數時候僧人之間會互相剃頭,但在隱士生活中,就得自己來。
趁這個機會,比約恩會花比平常更長的時間看鏡中的自己。
當他坐在那裡挑剔地審視臉的時候,內心深處也有個聲音悄悄說話了:
「奇怪……我覺得自己比外表看起來的更動人呀。」是啊,內在美。
這句話讓我完全產生了共鳴,尤其這一年多來給自己更多時間做內在探索,踏上靜心之路後,常常望著鏡中素顏的自己,就會產生這樣的疑惑。
雖然容貌會衰老,但心卻可以如明鏡,這是無形的鏡子,好比說「每個人都是一面鏡子」這句話包含兩種意思:
2008 年,比約恩在決定還俗後寫下了道別信給各寺院的比丘與比丘尼朋友。
信中有一句話觸動了我的心弦,我的雙眼禁不住的在那幾個字裡行間徘徊。
我很久以前就再也不相信別人可以或應該讓我永遠快樂和完滿。
不可否認的,這本書有太多智慧語錄會讓人讀著讀著就停下來反覆回味、思考,但並非是因為高深莫測,反而都是像這樣淺顯易懂的用字。
如果真的要我選出書中一句最能在日常生活中成為座右銘的話,那便是這一句。
曾有過編劇夢,所以會去聽一些相關的講座或課程,後來得到一個結果:凡是創作人都必須要有「觀察力」。
試著在搭車時觀察乘客,但我還是很難在低垂著腦袋、盯著小小視窗的那個身影中,判斷對方的職業、個性、社交圈等等。
我發現似乎是因為「觀察」這兩個字對我來說是有目的性的,尤其對象是「人」的時候,難免有侵犯隱私的感覺,或許是因為我也不想「被觀察」吧!
但也由於不想被看穿,我們無形中都在建立自己的人設,無論是相識、不相識的人面前。
可是有一點我心裡是確定的:每個人都不容易。
正因為我們都在披荊斬棘,卻不知道他人正經歷著什麼,所以更應該以互相善待取代互相傷害。
《我可能錯了》這本書中提到挪威影集《羞恥》裡的一段文字:
你遇見的每個人
都在進行一場戰鬥
你對此一無所知
與人為善
永遠如此
罹患漸凍症的比約恩在這一章毫不避諱的談論死亡:
我不喜歡認為「死亡」的反義是「活著」。我倒還寧願認為它是「出生」的反義。
去年送走大我 5 歲一起長大的堂哥,今年他的冥誕隔天得知大我 10 歲的前同事離開。
兩年多前,在告訴我病情的對話裡,他曾這樣說。而我相信是另一個開始。
第 31 章〈宣告〉描述比約恩得知身患絕症後排山倒海的絕望與悲傷:「我以為可以和伊莉莎白一起老去,也一直好期待有孫子輩,還能看著他們長大。」
而這一章,當他想像最後一刻到來時,書裡最後的深情告白讓我難以自抑的潸然淚下。
伊莉莎白,到時妳不是躺在我的床上,不然就是上來床上,請緊緊抱住我。請看著我的眼睛。我希望,這輩子最後看到的就是,妳的雙眼。
《我可能錯了》在農曆年前上架,當時因為不斷看到圓神出版社在推,而書裡文字也一直吸引著我,不過網路上還搜尋不太到關於比約恩這個人,影片是 2018 年 9 月他剛確定罹患漸凍症時的訪問,那時他說:「我打算好好活,一直到死,我不怕死。」
而 7 月他的父親才因肺病選擇安樂死,所以當我不久後看到 2022 年的這篇報導,內心的震撼、衝擊、無法置信,通通匯聚成淚水,不斷汩汩而下,一連好幾天情緒都難以平復…
我寫的內容你可以瀏覽過去,唯獨希望你能將那篇報導按右鍵翻成中文來閱讀,裡頭有比約恩的 60 歲生日暨告別慶典的影片,我那時才知道,《我可能錯了》是他的第一本書,也是最後一本。
雖然聽不懂瑞典語,但他的笑容可掬、和藹的神情,以及讓人能寧定下來的嗓音,一再讓我為這個人所動容,並認為他的人生旅程值得拍成一部傳記電影,讓世人看見一個所謂人生勝利組的人,如何為自己的生命做出兩次重大的「離開舒適圈」的抉擇:出家、還俗。這個抉擇又是如何在他生前與死後,影響千千萬萬個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包括我。
2022 年 1 月 18 日,比約恩的 FB 及 IG 發布了他在前一日的死訊。
我無法確定 2001 年曹又方因為罹癌而決定舉辦快樂生前告別式,是不是我第一次知道「生前告別式」,但我一直認同於這個作法所具備的意義,只是當我想起比約恩的母親在短短三年半之間,接連面對人生伴侶、兒子的安樂死,去年高齡 86 歲的她,需要多大的堅強才能去接受摯愛從眼前離去?
而我誠摯的感謝瑞典的出版社從 2011 年開始就沒有放棄邀請比約恩寫書,2020 年終於出版後就造成轟動,甚至每 30 個人就有 1 個人看過《我可能錯了》,然後謝謝圓神出版社在今年引薦這本書來臺灣發行,我才能與這本撫慰心靈的書籍相遇,才能在地球的這端,認識地球彼端的比約恩,這樣一個既出世又入世、高貴的靈魂,讓我明白何謂「通往自由之鑰」,隨時提醒自己「這也會過去」。
「我沒有什麼好抱怨的。」當記者離開前他說。
「總的來說,這個世界對我真的很好。」他笑了。
「對我真的很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給柳繪雨“愛的鼓勵”吧!
我有五個房間:
給電影人的情書
給音樂人的情歌
給戲劇人的情話
給文字人的情詩
給旅行人的情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