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的四層境界,你是哪一層?(書摘)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摘自《為了不被孩子氣死,我成了育兒專家》。

孩子逾矩時,爸媽的管教方式非常重要,孩子會根據你的反饋來調整自己的行為,發展出適應環境的模式。以下是四個等級:

raw-image

.四等父母:動粗教訓

一言不合就動手,不必說,在國外就是犯罪。

.三等父母:情緒勒索

孩子比較弱小,大人的庇護就是天,所以一旦你發脾氣,他就會陷入恐慌,什麼都願意做。但久而久之,他會產生抗藥性,他發現爸媽雖然嚇人,卻不會把他怎麼樣,所以他會發展出兩個策略,一個是左耳進右耳出,另一個是順著你的毛摸。

用這種方式,短期來說會害怕聽話,但長期下來不是變得冷漠封閉,就是嬉皮笑臉。

.二等父母:適度懲罰

適度懲罰的方式比情緒勒索好一些,會長期有效,他會因為討厭被罰而控制自己的行為。但他還是會覺得不安或不被愛,次數過多,會產生很大的壓力。面對懲罰,個性較強的孩子會憤怒,甚至找機會報復,長大會有強烈的叛逆心理,因為破壞規矩有快感。個性比較弱的孩子就會變得膽小自卑。

更重要的是,各種規矩都是父母定的,所以父母不在的時候,就無法自我管理。

.一等父母:正向教養

《正向教養》的書最廣為人知的是「溫柔而堅定」,孩子做錯事情,一定要溫和友好,至少不能發脾氣,再讓孩子承擔相應的後果。例如不吃飯的結果就是餓,不穿衣服就是冷。

孩子會根據自然的結果,自動自發的約束自己,這比任何懲罰都有效。





42會員
49內容數
陶淵明詩:「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這是大自然孕育生命的美麗景象。我們在孩子的心裡撒種、澆灌,而神使其生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牧野的活水苗圃 的其他內容
給孩子們輪流當「隊長」的機會,可以培養責任心,搭配權力與責任的教育,讓孩子享受公平待遇。
對兒子上小學的爸爸非常嚴格,要求小孩每天閱讀、寫數學考卷和日記。這篇文章介紹了爸爸如何設計快樂卡來鼓勵孩子自律,讓孩子樂此不疲地完成任務。
我是聽覺學習者,分享考上第一志願使用的學習方式,主要為聽覺學習方式。
2022年染疫隔離期間,孩子陰性,我便開始要求他們獨立睡一間,便展開了一場愛的戰爭。六歲和三歲的兄弟,不曾離開父母獨睡,現在要他們相伴,頗為困難,但我們還是一起做到了。
針對這種小孩不自律、總要人三催四請的狀況,我設計了一個每日任務表。這個表格貼在冰箱上,有藍黃兩種磁鐵,請小孩每天花時間確認自己做完哪些事,成果斐然。
到底要生幾個小孩?一個還是兩三個?現在高齡產婦多,猶豫一下,時間就過去了。作為二寶媽,在此分享心路歷程,最後到底值不值得?
給孩子們輪流當「隊長」的機會,可以培養責任心,搭配權力與責任的教育,讓孩子享受公平待遇。
對兒子上小學的爸爸非常嚴格,要求小孩每天閱讀、寫數學考卷和日記。這篇文章介紹了爸爸如何設計快樂卡來鼓勵孩子自律,讓孩子樂此不疲地完成任務。
我是聽覺學習者,分享考上第一志願使用的學習方式,主要為聽覺學習方式。
2022年染疫隔離期間,孩子陰性,我便開始要求他們獨立睡一間,便展開了一場愛的戰爭。六歲和三歲的兄弟,不曾離開父母獨睡,現在要他們相伴,頗為困難,但我們還是一起做到了。
針對這種小孩不自律、總要人三催四請的狀況,我設計了一個每日任務表。這個表格貼在冰箱上,有藍黃兩種磁鐵,請小孩每天花時間確認自己做完哪些事,成果斐然。
到底要生幾個小孩?一個還是兩三個?現在高齡產婦多,猶豫一下,時間就過去了。作為二寶媽,在此分享心路歷程,最後到底值不值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親子教養的路途上,大家都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的認知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我們不是天生就是做父母親的 而是,當我們有了孩子的那一天開始,我們才真正開始學習怎麼當一個父母親? 怎麼去養育自己的孩子? 至於打小孩,究竟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呢? 我則會請觀看影片的你想一想...你在打孩子的背
Thumbnail
親愛的老師, 請您,鼓起「管教的勇氣」, 這是您的責任, 也是您的義務。 在這個世代, 管教學生已不在是天經地義的事沒錯, 管教學生已經成了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你會惹學生厭、甚至惹家長厭,惹得自己一身腥。 但您為何選擇「老師」這一行? 當你心中冒出"是否要管教?"的疑問時,
Thumbnail
如果你有看過動物星球頻道,那麼你應該對《管教惡貓》這系列的影片不陌生,因為這部影片是動物星球頻道的招牌寵物節目,播出以來甚受好評且人氣歷久不衰。《管教惡貓》是由專門研究貓行為的傑克森·蓋勒克西所主持的,他利用自身對貓的行為研究與專業技巧,針對各種桀傲不遜的惡貓進行管教。
Thumbnail
我很幸運有位貼心的女兒,妮妮常常會跟我分享同學間的事,有一天她說:「我隔壁的同學今天考完試哭了。」她放慢語氣又說:「我同學的媽媽說考不好不讓她回家,要讓她睡外面‧」我聽了好心疼,心想為何要讓孩子感到恐懼?! 為何處罰不能有創意一點?
Thumbnail
📷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之中,在「想要」跟「需要」的感覺上時常是模糊不清,明明知道這個爸媽有說過不可以,但就是偏偏要,而且有時看到孩子的堅持,爸媽覺得偶爾讓一次就好,下不為例,並明確的告知孩子這是最後一次了,但下次再碰到,卻也忘了「上次的最後一次」,孩子不曉得從哪裡來的堅強信念,只要他們想要,就會努力
Thumbnail
📷 不知道爸爸媽媽們還記得在罵孩子前發生的場景,孩子開始在表達情緒不滿的時候,會發出「額額、哼」的聲音,大一點的孩子會清楚表達「我不要」、「我就是不要」、「我都不要」,甚至開始「大吼」、「大叫」、「大哭」、「動手打人」、「摔東西」。 是不是似曾相似呢,這幾乎是家庭每天上演的場景,家長們都非常期待演
Thumbnail
我們很難相信,愛我們的人會故意傷害我們,因此覺得需要為他們的行為找藉口。但壓抑這樣的痛苦只會讓我們更有可能去體罰自己的孩子,如果你願意深入自己的內心,真正再去感受小時候被打的痛苦,就絕對不願把這樣的痛苦加諸在孩子身上。即使我們再怎麼壓抑否認,這樣的痛苦也沒有在童年就結束。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親子教養的路途上,大家都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的認知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我們不是天生就是做父母親的 而是,當我們有了孩子的那一天開始,我們才真正開始學習怎麼當一個父母親? 怎麼去養育自己的孩子? 至於打小孩,究竟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呢? 我則會請觀看影片的你想一想...你在打孩子的背
Thumbnail
親愛的老師, 請您,鼓起「管教的勇氣」, 這是您的責任, 也是您的義務。 在這個世代, 管教學生已不在是天經地義的事沒錯, 管教學生已經成了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你會惹學生厭、甚至惹家長厭,惹得自己一身腥。 但您為何選擇「老師」這一行? 當你心中冒出"是否要管教?"的疑問時,
Thumbnail
如果你有看過動物星球頻道,那麼你應該對《管教惡貓》這系列的影片不陌生,因為這部影片是動物星球頻道的招牌寵物節目,播出以來甚受好評且人氣歷久不衰。《管教惡貓》是由專門研究貓行為的傑克森·蓋勒克西所主持的,他利用自身對貓的行為研究與專業技巧,針對各種桀傲不遜的惡貓進行管教。
Thumbnail
我很幸運有位貼心的女兒,妮妮常常會跟我分享同學間的事,有一天她說:「我隔壁的同學今天考完試哭了。」她放慢語氣又說:「我同學的媽媽說考不好不讓她回家,要讓她睡外面‧」我聽了好心疼,心想為何要讓孩子感到恐懼?! 為何處罰不能有創意一點?
Thumbnail
📷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之中,在「想要」跟「需要」的感覺上時常是模糊不清,明明知道這個爸媽有說過不可以,但就是偏偏要,而且有時看到孩子的堅持,爸媽覺得偶爾讓一次就好,下不為例,並明確的告知孩子這是最後一次了,但下次再碰到,卻也忘了「上次的最後一次」,孩子不曉得從哪裡來的堅強信念,只要他們想要,就會努力
Thumbnail
📷 不知道爸爸媽媽們還記得在罵孩子前發生的場景,孩子開始在表達情緒不滿的時候,會發出「額額、哼」的聲音,大一點的孩子會清楚表達「我不要」、「我就是不要」、「我都不要」,甚至開始「大吼」、「大叫」、「大哭」、「動手打人」、「摔東西」。 是不是似曾相似呢,這幾乎是家庭每天上演的場景,家長們都非常期待演
Thumbnail
我們很難相信,愛我們的人會故意傷害我們,因此覺得需要為他們的行為找藉口。但壓抑這樣的痛苦只會讓我們更有可能去體罰自己的孩子,如果你願意深入自己的內心,真正再去感受小時候被打的痛苦,就絕對不願把這樣的痛苦加諸在孩子身上。即使我們再怎麼壓抑否認,這樣的痛苦也沒有在童年就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