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躺平界教主郭艾珊出新書,看完來寫一下這本書我最有感的幾個地方。
以終為始、要事第一、主動積極。矯正自己的心態,工作時展現專業,下班後過好自己的人生。書裡面有各種有用的招數,如何最大化績效、向上管理、時間管理、怎麼挑對的事情做、如何適時爭取曝光、人際關係怎麼經營...,把這些原則內化成心法並應用,對於事半功倍的提升工作效率很有幫助。
工作對每個人的意義不同,幸運的人做著喜歡又擅長的事,大部分的人為了五斗米折腰,付出時間和精力換取報酬。哪個工作沒有委屈?面對解不出來的 Bug、追不上的新技術、要求一大堆的客人、永遠趕不上的專案 dead line,每天都在懷疑人生。
忍不住要送出離職單的時候,想一想孩子可愛的臉龐,身為平凡人,工作的意義不就是為了照顧親愛的家人?將工作視為奉獻家庭而非為了替公司賺錢,能更堅強地度過低潮。
作者在書中的答案是:「Work & life balance is Urban legend(都市傳說)」年輕的時候以為累積資歷和經驗後工作會越來越輕鬆,結果完全是個誤會。隨著資歷越深,影響力增加,身上的責任壓力會越來越大。以前當底層工程師的時候,下班後或休假的時候很少接到同事或主管的電話,現在幾乎每天都要在小孩睡後爬起來趕工,生活和工作的界線越來越模糊。
看完這個章節反思自己的困境,無法 Work life balance 不盡然是公司的問題,其實只在自己的取捨。釐清在人生不同階段,輕重緩急分別是什麼,把資源和重心做適當的分配,儘早體認「沒有平衡,只有取捨」。
-
這本書在不同年紀閱讀應該會有不同的體會。
剛踏入職場的時候可以把這本書當作攻略,如何做對的事,營造好人緣,給老闆建立好印象,讓新鮮人可以在工作上快速建立口碑。平時拿出來翻一翻複習一下重點觀念,建立職場好習慣。
資深老鳥再讀這本書,只覺得字字都是淚。有些路沒有自己走過,不會知道坑在哪裡;有些挫折沒有親自經歷過,無法體會過程的無助。
之前跳槽時,前公司隔壁部門的前輩語重心長的跟我說:「工作不是比誰跑得快,而是看誰做的久。」那時候我年資尚淺,理所當然嚮往著更高薪更有發展性的位置,沒有非常明白這句話的深意。
如今有點懂了前輩的用心良苦,但也不是就不努力了,而是學習《45招贏得職場躺平權》這本書的中心思想,用對的方式努力,用舒服的方式努力。
作者郭艾珊的第一本書《做自己還是坐職升機》也很好看,大方分享她20多年、流轉兩岸三地台陸外商的職場精彩歷程。酸甜苦辣的大小事在她筆下都變成輕鬆有趣,又帶些勸世意味的文字,也給我不少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