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的反叛 108.03.11
2011年,在某個機緣下看到謝錦桂毓老師記錄的介紹短片,深受感動及震憾,也因此辦理一連串的課程,並於2012年成立讀書會,開宗明義就用了謝錦老師的書名<做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做為讀書會的精神指標,那時常常問讀書會伙伴們
”你要做人?還是做自己?”
我不曉得這句話對伙伴的觸動是什麼? 我自己當時的確感到自己和很多人在社會及家庭的捆綁下,無法活出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的確需要很大的勇氣。
但是幾年下來,我也一直在深思,這句話其是有幾個層次,
首先,什麼是”自己”? 我所以為的那個自己真的是”自己”嗎? 幾年前年輕人說的”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那叫做自己嗎?
我想這個真正的”自己”沒有透過靜心和內在誠信的功夫,是找不到的,甚至可能是做為”反叛的藉口” 而已吧。
再者,就社會學的角度來說,那個”自己”是在社會關係中呈現的,關係是一面鏡子,沒有鏡子,你就看不見自己,沒有進入關係中,”自己”有什麼意義呢? 一旦進入關係之中,要考慮的就不會只有自己,那個自己就是一個角色,我們當然可以活出自以為是的”自己”,不管會不會傷到人,但那樣的自己也許比較像是”自私”吧?
真正的修行是在靜心中看見自己,看見別人、看見情境,也就是薩提爾所說的一致性,他會發現自己包含著別人,也包含著社會整體,這時候”自己”就從關係擴大到系統,我、你、他和情境都是”構成自己”的一部分,這時他就不會粗暴的只求活出自己,而是一致性的看到同體大悲的圓融智慧。
當然,你還是可以只做那個”自私”的自己,但你會創造出一個”自私”之下的實相,但那是我們要的嗎?
所以,對於"做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的反叛,就是參透過這句話也是在一個情境當下的片刻真實,是提醒我們保時覺知,看見自己無意識的習性和社會的框架限制,接下來要做人還是做自己還是要成就某個社會使命,我們還是得要自己決定要成為怎樣的自己,創造怎樣的實相,並為之負責。這時沒有反不反叛,只有選擇與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