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心理系到底在學什麼?到高中做科系分享後,自己竟然才是收穫最多的人?

溫柚榕-avatar-img
發佈於教育萬花筒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言

2022年的聖誕節前,托104人力銀行的福,去了一趟位在高雄的楠梓高中,與學生們做科系分享。對於第一次做科系分享的我,自然是有點緊張,不但要一次分享兩場,而且每一場的人數都將近八、九十位,深怕自己一個不小心,就會把演講初體驗給搞砸。
不囉嗦先雙手奉上:

大學時不想上台的我

大學的小組分組報告,除了自己本科系的課程,我多半不會選擇上台,因為要面對台下許多不認識你的人,每個人如狼似虎的盯著你的簡報看,那種難以消化的緊張與焦慮,讓我總是選擇上台報告以外的工作。
一直習慣站在幕後的我,早就忘記上台是什麼感覺,雖然學生時期因為參加音樂社團,而有許多上台表演的經驗,但那時候的表演,不管做得好不好,似乎都會有人原諒你,但每當我一年一年的越靠近社會現實,就發現原來上台並沒有想像中的如此有趣。

2022目標是12場演講

直到我在2021年的年底,許了一個明年要完成12場分享的目標後,才開始這趟分享之旅。第一場是我自己去聯繫了高中時,非常照顧我的英文補習班老師,我回到教室裡,透過幾個問題的引導,帶著學弟妹去認識自我與科系,藉由爬梳過去生命的脈絡,以找出想就讀某個科系的原因,最後再讓他們將這些往內探索的獲得,自己回家消化成一段段的文字,變成獨一無二的備審資料。
在那一次分享後,雖然獲得了還不錯的評價,但諸多的原因讓分享並沒有因此繼續。直到後來因緣際會加入104的志工,成為Young Giver後,才又啟動這趟難忘的旅程。
ray sangga kusuma on Unsplash

心理系分享大略介紹

在一開始先以台灣文博會的「旅伴測驗」當作開場,希望能以貼近高雄(因今年的文博會在高雄舉辦)且有趣的例子,來吸引學生的目光,以及破解一些常見的「心理測驗」迷思。接著,我緊扣著迷思這個脈絡,繼續詢問大家,是否有「一定要怎麼樣才能讀心理系」的條件,在把大家的疑惑釐清後,才將主題拉回到心理系本身的內容。
首先,先讓大家了解有心理系的大學,目前在全台灣的分部、心理系和心輔系簡單的區別、大學的心理系是否會分組、政大心理系的研究所又有哪些分組後,再帶到大學的心理系究竟會就讀什麼內容。
我運用比較有趣的「吊橋效應」、「月暈效應」,這些社會心理學中的經典,扣合著高中生最感興趣的感情話題、功課議題,簡單介紹大學時會學到的知識範疇。最後才說明自己為什麼當初會念心理系,以及帶著一兩位高中生,透過遊戲去做初步的自我探索。
一場一個小時的科系分享,以噴射機般的速度結束,雖然很希望能帶給學生更多東西的我,對於只能分享到此感到有些可惜,但也知道如果再說的更多,可能會消化不良反而造成反效果,而且留點遺憾以後才能分享更多,所以再怎麼惋惜,也必須讓演講畫下句點。

我才是收穫最多的人

這一次的分享,雖然表面上我是giver,但實際上總覺得自己才是taker。為了這次的分享,我額外閱讀了一些關於演講的書籍,像是哪些地方該穿插一些互動,整體的時程該如何安排,通通都是一門學問。我也趁這個機會,尋找了許多關於心理系的資訊,明白原來全台灣有這麼多心理系,以及它們各自分部在哪裡。
而在心靈上,則有更多的收穫,一來是我重新站上舞台,當一位站在舞台上發光發熱的人(講者、表演者),二來是我認識了一群跟我一樣願意付出、給予的夥伴和朋友,再者是帶領我們的導師們,也都非常願意在我們遇到困難時給予協助,最後則是我感受到自己許久未體驗到的自信與價值,原來我是能給予的人,那種被信賴而有人願意詢問妳問題,和你分享故事的感覺真好。
因此,我一直深深相信:被幫助的人也可能在無形中幫助了別人
這群高中孩子,乍看之下是被幫助的人,但其實他們在現場對於問題的回答、互動、私下詢問問題的行為,其實也在無形給了我許多的信心,讓我知道自己的演講應該多多少少有一些部分打中了他們,也許是知識、也許是故事、也許是哪個不經意的環節,才讓他們願意花這些時間與心力(有些是自由報名),在這場科系分享裡。
我會帶著這次美好的演講經驗,繼續在台灣各個角落當一位分享者,讓這份善意的循環不斷的循環,產生越來越強大的正向影響力。
PS.趣事紀錄:
有兩三位學生在離開教室後,還刻意再繞回來,只為了說一聲:「聖誕快樂!」還有學生跑來問我能不能跟我握手XDD真的有夠可愛~
這是第二場的同學~
這是第一場的同學~
這是我自己畫的卡片~謝謝他們很喜歡小卡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6會員
148內容數
覺得這個社會上有好多值得討論的議題,卻礙於文章發文無法即時討論的受限,而讓這個平台一直比較像是「我說你聽」的狀態。但是,其實比起單方面輸出,一直以來我更喜歡和別人討論想法,把自己當成一塊海綿,不斷吸收不同觀點以後,最後淬鍊成自身獨有的價值觀,我想這是創辦此處最大的意義,所以各位親愛的朋友們,請友善地留下寶貴的想法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溫柚榕聊聊天 的其他內容
「因為曾經淋過雨,所以急著替人撐傘。」 不知道這是誰說過的話,但非常呼應接下來要說的這件事情。 我在幾個禮拜前的周末,參加整整兩天的「職涯諮詢師」培訓課程。 當然不諱言的直說,一部份是因為……
之前教過一位家教學生,每次來上課時總是笑著走進教室。 我問他:「你為什麼上課都這麼開心?」 他總說:「我也不知道。」聳聳肩並且笑一笑的回著我 不只是開心來上課,在整整兩小時的課程中,也總是一邊學習一邊在歡笑中渡過。時常連坐在教室外的人都聽到笑聲,好奇詢問我們到底在笑什麼。
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應該是很多人國中時都有讀過的詩吧? 你們還記得那時候課本是怎麼解讀這首詩的嗎? 我記得,那一次學校的段考考卷上,有這樣一題題目:「《一棵開花的樹》主要是在描述?」 標準答案是「愛情」,因為當時的教材就是這樣教的。 但是我卻猶豫著要選擇什麼選項,因為……
最近,因為林志穎被幾位好心人士救活,而讓「助人」成為大家討論的議題。像是這種具有高度危險性的助人狀況,因為情況較特殊,且大部分時間不太會遇到,所以先撇除不討論。我們要來聊聊日常生活裡的助人……我想跟正在閱讀此文章的朋友說:「你一定可以做到。」
給一個情境和學生討論環保 「如果你去外面買一份蛋餅回家吃,會產生多少的塑膠製品呢?」我問學生。 「盒子、免洗筷還有袋子,所以是三個塑膠垃圾。」一群二年級的學生嘰嘰喳喳這樣回答著。 「很好,那如果你的午餐、晚餐也都選擇外帶,一個人一天可能就會產生十幾個垃圾。」我繼續延伸著情境。
去年年底,一位學妹因為考取研究所而陷入嚴重的焦慮,三不五時就會接到她的訊息或電話,詢問我能不能陪她聊聊。不管我跟她聊了幾次,我總覺得她的議題繞不開—名校迷思。你也有這樣的議題嗎?
「因為曾經淋過雨,所以急著替人撐傘。」 不知道這是誰說過的話,但非常呼應接下來要說的這件事情。 我在幾個禮拜前的周末,參加整整兩天的「職涯諮詢師」培訓課程。 當然不諱言的直說,一部份是因為……
之前教過一位家教學生,每次來上課時總是笑著走進教室。 我問他:「你為什麼上課都這麼開心?」 他總說:「我也不知道。」聳聳肩並且笑一笑的回著我 不只是開心來上課,在整整兩小時的課程中,也總是一邊學習一邊在歡笑中渡過。時常連坐在教室外的人都聽到笑聲,好奇詢問我們到底在笑什麼。
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應該是很多人國中時都有讀過的詩吧? 你們還記得那時候課本是怎麼解讀這首詩的嗎? 我記得,那一次學校的段考考卷上,有這樣一題題目:「《一棵開花的樹》主要是在描述?」 標準答案是「愛情」,因為當時的教材就是這樣教的。 但是我卻猶豫著要選擇什麼選項,因為……
最近,因為林志穎被幾位好心人士救活,而讓「助人」成為大家討論的議題。像是這種具有高度危險性的助人狀況,因為情況較特殊,且大部分時間不太會遇到,所以先撇除不討論。我們要來聊聊日常生活裡的助人……我想跟正在閱讀此文章的朋友說:「你一定可以做到。」
給一個情境和學生討論環保 「如果你去外面買一份蛋餅回家吃,會產生多少的塑膠製品呢?」我問學生。 「盒子、免洗筷還有袋子,所以是三個塑膠垃圾。」一群二年級的學生嘰嘰喳喳這樣回答著。 「很好,那如果你的午餐、晚餐也都選擇外帶,一個人一天可能就會產生十幾個垃圾。」我繼續延伸著情境。
去年年底,一位學妹因為考取研究所而陷入嚴重的焦慮,三不五時就會接到她的訊息或電話,詢問我能不能陪她聊聊。不管我跟她聊了幾次,我總覺得她的議題繞不開—名校迷思。你也有這樣的議題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圖/《葬送的芙莉蓮》動畫 在寫這篇文之前,我的方格子已經休耕3個月,這荒煙蔓草的程度...方格子官方陸續寄email來「關心一下」失格的作者,循循善誘數次未果後,還給了我「魔法師」的頭銜(大笑)。 颱風前夕,突然覺得在那些包含完整架
臨近開學的日子『留學系列』連發!到底來有哪些“心理準備”需要做呢?
繼上一篇分享兩年來備考的心路歷程後,這一篇主要分享個人資料準備及撰寫的方法。在開始前想先邀請大家把以這句話放在心中,並在準備備審資料這段期間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總是會有新想法產生、有地方需要修改,絕對沒有完美的狀態。」
承蒙過去在準備研究所推甄的過程中, 從網路上蒐集到許多人的經驗分享, 同時受到很多幫助而能順利到達理想的目的地。 因此想將這段經歷及個人反思記錄下來, 讓對自己感到不自信、對未來感到不安的我們, 能夠與起伏不定的心情和平共處而持續邁進! 之前曾經在諮商社群及Dcard蒐集大家的疑問, 感謝大
Thumbnail
「演講?怎麼可能?!我耶⋯⋯」 去年底,我收到來自台中大屯扶輪青年服務社社長的訊息。 他看見了我在網路上分享的文章,覺得我的堅持精神令人佩服, 想邀請我到社團分享自己的經驗。這對我來說真是莫大的榮幸! 不過,當我收到邀約時,第一反應是拒絕。 因為我打從心裡覺得自己沒有資格教別人,也沒有
Thumbnail
在課堂上,除了我們這些講師和學員,還有校長、委員和志工的參與。他們各自帶來了不同的觀點和見解,讓我們能夠從多元的角度來看待社大的社會責任問題。這種經驗交流讓我們不僅會心一笑,甚至有時一起流淚。大家共同爬梳人生的故事,這過程既是整理,也是放下。
Thumbnail
來參加心理劇工作坊啦!但是上台扮演輔角、替身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差別呢?[同場加映] 替身和同理心的差別又在哪裡哩?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真正的安全感不再於擁有多少,而在於「即使失去了外在的社會符號,我仍知道我是誰」的穩固自我。
Thumbnail
趁過年放假,又把朋友送的《運氣心理學》看了一遍。作者柳旻志,是個有名的韓國節目製作人,書中講述不少演藝圈的事情,喚起昔日許多我在電視台的回憶。很詫異作者的經歷跟我如此相似,不禁幻想者:若當年我繼續堅持下去,如今又會是怎樣的光景? 儘管,永遠無法知道答案,但我很慶幸,兜兜轉轉這麼多年,我依舊還是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圖/《葬送的芙莉蓮》動畫 在寫這篇文之前,我的方格子已經休耕3個月,這荒煙蔓草的程度...方格子官方陸續寄email來「關心一下」失格的作者,循循善誘數次未果後,還給了我「魔法師」的頭銜(大笑)。 颱風前夕,突然覺得在那些包含完整架
臨近開學的日子『留學系列』連發!到底來有哪些“心理準備”需要做呢?
繼上一篇分享兩年來備考的心路歷程後,這一篇主要分享個人資料準備及撰寫的方法。在開始前想先邀請大家把以這句話放在心中,並在準備備審資料這段期間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總是會有新想法產生、有地方需要修改,絕對沒有完美的狀態。」
承蒙過去在準備研究所推甄的過程中, 從網路上蒐集到許多人的經驗分享, 同時受到很多幫助而能順利到達理想的目的地。 因此想將這段經歷及個人反思記錄下來, 讓對自己感到不自信、對未來感到不安的我們, 能夠與起伏不定的心情和平共處而持續邁進! 之前曾經在諮商社群及Dcard蒐集大家的疑問, 感謝大
Thumbnail
「演講?怎麼可能?!我耶⋯⋯」 去年底,我收到來自台中大屯扶輪青年服務社社長的訊息。 他看見了我在網路上分享的文章,覺得我的堅持精神令人佩服, 想邀請我到社團分享自己的經驗。這對我來說真是莫大的榮幸! 不過,當我收到邀約時,第一反應是拒絕。 因為我打從心裡覺得自己沒有資格教別人,也沒有
Thumbnail
在課堂上,除了我們這些講師和學員,還有校長、委員和志工的參與。他們各自帶來了不同的觀點和見解,讓我們能夠從多元的角度來看待社大的社會責任問題。這種經驗交流讓我們不僅會心一笑,甚至有時一起流淚。大家共同爬梳人生的故事,這過程既是整理,也是放下。
Thumbnail
來參加心理劇工作坊啦!但是上台扮演輔角、替身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差別呢?[同場加映] 替身和同理心的差別又在哪裡哩?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真正的安全感不再於擁有多少,而在於「即使失去了外在的社會符號,我仍知道我是誰」的穩固自我。
Thumbnail
趁過年放假,又把朋友送的《運氣心理學》看了一遍。作者柳旻志,是個有名的韓國節目製作人,書中講述不少演藝圈的事情,喚起昔日許多我在電視台的回憶。很詫異作者的經歷跟我如此相似,不禁幻想者:若當年我繼續堅持下去,如今又會是怎樣的光景? 儘管,永遠無法知道答案,但我很慶幸,兜兜轉轉這麼多年,我依舊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