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陸續閱讀了幾本書《認知覺醒》、《打造你想要的人生》,我不經意開始歸納這幾本書的關聯性,都跟大腦如何思考有關。
《認知覺醒》、《打造你想要的人生》讓我瞭解三重大腦理論,《腦力全開》這本書也提到相同概念:神經可塑性。也就是說,大腦是可以學習的,而對人們更重要的能力不是如何增加更多技能,還是學習如何學習的能力 (Meta Learning)。
我想透過這篇文章,闡述我個人對於「吸引力法則」,以及「大腦思考」的關聯性,以及為什麼「吸引力法則」如此吸引我的原因。
在吸引力法則裡,經常會聽到顯化 (mainfest) 這個詞彙,意思就是我的願望、目標或想法成功在現實中顯現、心想事成。
梅爾.羅賓斯(Mel Robbins)是非常知名的TED演說家,也是美國暢銷書作家和最受歡迎的Podcast主持人之一。
她在其中一個影片中提到,每個人的大腦裡存在著網狀激活系統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它是由一組神經元組成的網絡。基本上,網狀激活系統就是一個過濾系統,幫助大腦接收特定訊息,遮蔽其他訊息。
那麼,過濾訊息的人,也就是編碼的人,是誰呢?
對,就是你。
布魯・克斯 (Aurthor Brooks) 在打造《你要的人生》中提到,當我們過度在意過去不好的事情,大腦的邊緣系統只會接收到負面情緒的訊號,並找出所有和這個負面情緒相關的訊號來證實你所認為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人與人之間會出現誤解,溝通失敗,甚至在KTV門口的群眾互毆,僅只是兩個陌生人的眼神互看不順眼導致。這就是心理學中的確認偏誤。
人們會傾向於尋找支持自己論述或假設的證據,對於不能支持自己的證據,則會選擇性忽略。
安德斯.艾瑞克森(Anders Ericsson)在《刻意練習》中提到:「製造出高度特化的心智表徵,進而在記憶、模式認知、問題解決等方面表現驚人──想要躍上自身專業領域的顛峰,這些高階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心智表徵是由某一領域的知識、技能,建構而成的腦內心智圖結構。普遍人們對於莫扎特、愛因斯坦等稱為天才的迷思是,他們的能力來自於天賦,錯了。作者在《刻意練習》提出最大的論點是,並非埋頭苦幹的努力就能成功,天才與普通人的差別是,他們掌握了正確的練習方法。
專業人士之所以能成為大師級人物,原因在於他們有意識的刻意累積過往執行任務的經驗,並整理、歸納成屬於自己的心智流程。
這個論點,也呼應了吉姆.快克 (Jim Kwik) 在《腦力全開》提到的倫敦大學神經科學家的研究:為了考取倫敦市計程車駕駛執照,申請人平均要花3-4年時間,去熟悉以查令十字地鐵站為中心,半徑十公里的路線,還要記住區域內25,000條街道和景點。駕駛員考試的通過率約在50%,科學家做了一個假設:通過考試的駕駛員,海馬迴 (hippocampus) 可能比一般人來得大。
研究結果證實:倫敦計程車司機的海馬迴後部的灰質較多;也就是說,司機開計程車的時間愈長,海馬迴就愈大,彷彿大腦擴張,以應付行駛於倫敦街區的認知需求。
倫敦市計程車司機的研究證實了一件事:學習或是獲得新的體驗時,大腦有能力自我改造。學習不僅只是在學生時期的教育體制,更大的部分步入社會後的個人學習,也就是對大腦重新編碼 (reprogram)。
剛好近期看了一些書都對大腦有所著墨,而又讓我想起了強調「視覺化」、「冥想」、「正念」的吸引力法則,我開始好奇,這兩者之中是否有些關聯存在。
若提到吸引力法則,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靈性哲學、身心靈療癒等方向,因此我決定詢問ChatGPT,讓AI來告訴我什麼是吸引力法則,下面是它的回答。
從ChatGPT的回答可以發現,它提到了思想、感受、頻率,以及注意力導向的影響。吸引力法則的原理是,當你專注且相信這個目標,你的意識就會把你的思想、感受、情緒往這個方向引導,從而拉進你與目標之前的距離。
先前在 掌握這4個技巧,讓你成功提升個人魅力 | 斯理想生活 這篇文章中,有分享社恐人也能增加個人魅力的方法,其中作者分享一個重點:大腦為了生存會自動防衛不確定性,因此大腦會自動把事情解讀成跟自己有關,強化躲避危險機制。
當我們過度關注自己時,要有意識提醒自己:看到的事實不一定是正確的,你必須假設自己遺漏很多資訊。關於這一點,在《打造你要的人生》這本書裡也提到主體-客體理論,以及提升後設認知能力的方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詳加閱讀。
前面敘述有提到我們大腦的網狀激活系統是一個過濾系統,如果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負面訊息,系統就會自動過濾掉所有的「好事」。
重新設定大腦的第一步驟,就是把你想要達成的目標視覺化。
視覺化的意思,就是在你的腦中建立你已經達成目標時的感覺,讓這個感覺充滿你的全身上下每一個細胞。
想像這個感覺時,你的情緒腦區就會接收到這個愉悅的感受,並回傳訊號給理性腦區,幫助你建立動力,這就是《打造你要的人生》提到的後設認知能力 - 情緒替代:經科學實驗證實,刻意喚起快樂、正面回憶,可以打破負面循環,找到動能。
這個視覺化練習,正是一種有意識、有目的冥想,符合大腦分不清現實與想像的天性,利用這種「反直覺操作」,刻意把已經成功、實現願望的想像畫面,置入在大腦,久而久之,你所採取的每一個行動,自然就會往你腦袋裡的目標而前進。
延伸閱讀:
《打造你要的人生》 - 獲得幸福科學的成功關鍵(上)|斯理想生活
《打造你要的人生》 - 獲得幸福科學的成功關鍵(下)|斯理想生活
如同我在每一集podcast頻道分享的:人生是不停止的刻意練習。
如果我們覺得自己做不到,我們當然說什麼也做不到;反之,如果我們覺得自己做得到,而且一閉上眼睛就能清楚看見自己實現目標時的滿足感、愉悅感,讓那個感受充滿全身,當你充滿這種享受的感覺時,你會更清楚地知道你為了要實現這個目標,要做出什麼樣相對應的努力,這就是吸引力法則。
歡迎留言和我分享,你們曾經做過哪些吸引力法則的事情,期待我們一起擁抱成長、邁向自由。
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與收穫,歡迎訂閱、追蹤專題、打賞,或留言分享討論~歡迎訂閱我的Podcast節目 斯理想生活~
您的支持是我持續創作的最大動力
期待我們一起學習溝通、擁抱成長、邁向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