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文「Ich bin dein Mensch.」直譯就是「我是你的人」。人,你我都是人,然而,我們真的知道什麼是人嗎?什麼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東西?這是一部德國電影,也是一部很德國的電影,反思了愛、渴望與人的本質。
本片描述任職於柏林佩加蒙博物館的人類學家Alma(Maren Eggert飾),為了獲得研究經費,參加了一項機器人的研究。其實驗為,Alma需與根據她的性格和需求量身訂制的人形機器人Tom(Dan Stevens飾)一起生活3周,期間每周研究單位會派員到Alma家做一次諮詢訪問,他們的功課是一起編織、虛構出兩人如何認識的過去。以下分別以三個場景討論人性、刻板印象及機器只是輔助。
場景1:人性
起初,Alma只將與Tom的相處視為一份工作。有次Alma工作到深夜,起身去看看Tom,不料Tom在浴室灑滿了玫瑰並放好了蠟燭、熱水與香檳:
Tom:「放鬆一點,工作太久對妳沒好處,93%的德國女性都夢想著這個呢(環視浴室)。」
Alma:「猜猜我屬於哪部分。」
Tom:「7%那個嗎?」
Alma:「你這麼快就明白了呢(轉身走回客廳)」
-客廳-
Tom:「如果你對我好一點,對我敞開心房,你會感覺好一點,你會更開心。」
Alma:「然後呢?」
Tom:「那樣你會更開心,所有人都想要開心。」
Alma:「如果這超出了你的計算能力,不要感到難過,畢竟那是屬於人類的。」
片中呈現了人類與機器人最大的差異─「人性」,然而,何謂人性?人性是無法量化、計算的,人性是矛盾、複雜(有原則又有例外)、又具創造性的,在某種脈絡下可能選擇統計的多數,又在某種脈絡下可能選擇統計的少數,甚至重新定義統計背後的參數,這就是人。人性是有人的味道;除了物質(肉體)上的味道,還有情感上、無法被理性分析的味道,更不時有天外飛來一筆的創意。但聰明的Tom馬上就學會了如何假裝遇到困難、及故意不滿足Alma的需求,以凸顯其真的像個「人」。
場景2:刻板印象
在第1次研究單位安排的諮詢訪問中:
諮商員(Sandra Hüller飾):「你們現在已經在一起度過2天3夜,感覺怎麼樣?」
Alma:「很好。」
Tom:「很好。」
Alma:「他的程序很……有用。」
諮商員:「什麼意思?」
Alma:「妳自己也看到了,他做早餐,說有意義的話,這很棒。」
諮商員:「妳可能沒意識到,但妳對待Tom就像對待一台機器一樣。」
Alma:「是的,我完全意識到。」
諮商員:「妳認為這是為什麼呢?」
Alma:「因為他就是台機器。」
諮商員:「妳是不是低估他了,Tom,Alma對待你的方式你有什麼感覺?」
Alma:「別裝得好像妳不知道似的,他什麼都感覺不到,他沒有情感,他被設計模仿情感,但是沒有真正的情感。」
諮商員:「我們為什麼不讓Tom回答呢?」
Tom:「我覺得Alma需要更多的時間。」
諮商員:「根據我們廣泛的分析,Tom是妳最可能幸福相處的伴侶。」
Alma:「Tom被設計來滿足我的需要,他只是我自己的延伸,妳不明白嗎?」(結果連諮商員自己都是機器人)
這段對話中,Alma完全體現人類對於機器人的刻板印象;就是個善於計算的機器。快速計算房間的畫放不放得下汽車、計算人類下一步的動作(因此能夠順利接到昏倒瞬間的人)、計算一起睡覺時發出自然的打呼聲、計算與Alma小時候第一次認識的地點、計算Alma喜歡英國腔的德語等。
然而,人類就不會計算嗎?任何經由理性思考後的評估、衡量、選擇不也是計算嗎?如:女為悅己者容。只是機器人的計算更加的快速,快速到似乎不用做選擇、不用練習、只有固定的答案,但那只是我們還不了解機器人,還不了解其背後深度學習複雜的過程。
撇開是否真有「完美」機器人的問題(如同沒有「完美」的人)?我們能接受以機器人作為伴侶嗎?除了如Tom所說的,人只是需要時間,去認識、適應新的關係外,今天在台灣,同性與異性皆能合法成為伴侶。然而,我們必須承認,即便全世界有78億人口,還是有人完全找不到適合相處、彼此了解的伴侶,或者他就是不適合以人類作為伴侶。那麼這些人若有伴侶的需求,如:說說話、分享心情、陪伴出遊、解決生理需求等,又該如何被滿足?站在人權的立場,伴侶提供的需求只要是人都應該被滿足。自然的,一個針對我的喜好、需求所設計的機器人作為伴侶;即使不生育也能陪伴到老的伴侶便成為一種可能的選項。
片中的機器人像是比人類更高等的生物,如同我們寧願要大數據幫我們決定另一半,也不要由父母親決定另一半,因為大數據相比父母,有時甚至比自己還了解自己。如何看待這樣高性能的機器人?就像是在接觸不同文明的高等外星人或民族一樣,似曾相似,卻又與眾不同。
若我們接受了以機器人作為伴侶,人類會有什麼損失?白人過去也曾將黑人視為奴隸、工具,而非「人」。人類彼此間本身就存在差異,即便生活在同個屋簷下、吃著同一種米的雙胞胎,個性、興趣、偏好、價值觀等也可能大不相同。那麼我與專為我所設計的機器人間的差異,撇開說不清、矛盾又複雜的人性,難道不會遠小於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嗎?
場景3:機器只是輔助
Alma研究碑文上楔形文字的詩歌,認為其反映了西元前2700年社會的隱喻,某天Alma帶Tom到自己的研究室,Tom看了一眼後馬上在腦中搜尋,結果找到了相同的研究,且對方早在3個月前就發表了,震驚的Alma衝向屋頂:
Alma:「真不敢相信我們竟然不知道這個。」
Tom:「妳為什麼這麼生氣?」
Alma:「你他X的在開玩笑嗎?我為什麼生氣,我研究這個已經3年了,三3年!沒日沒夜,就在我們出版前,在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阿根廷首都)的某個小妞,也研究了很多年,同樣的事情,同樣的想法,這一切都他X的白費了,三年的研究白費了!」
Tom:「這項研究對人們很重要,這表明總是有更深層次的含意,人們總是喜歡玩文字遊戲,總是為了詩歌而寫詩,人類應該被告知這一點,而且他們也將會被告知,結果是一樣的。」
Alma:「也許是為了人類,但不是為了我,這不是為了我!」
Tom:「所以妳眼中的淚水,只是為妳自己和妳的事業而流嗎?它們像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淚水。」
這段對話中,Tom明顯在心態上較Alma成熟、較像個穩重的大人。《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為人生追求的三不朽。Alma是站在自身的不朽,Tom則是站在人類的不朽;Tom並非否定Alma的「創造」,事後Tom甚至還想給Alma改善研究的建議。然而,機器人並不會主動去做研究、追求答案,只有人才會對某事物感興趣,進而投注時間與精力追求答案。這正是人創造、創新的所在,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一棒接一棒的讓研究的影響力不斷延續並擴大。
Tom想告訴Alma的是,她的研究並沒有白費,因為人生從來就沒有白費,只要活著就有意義、就有可能性。亦如Alma曾拿掉孩子並非白費,Tom參加這3周的實驗室也並非白費的,即便記憶有可能被消除。正是人生的留「白」讓我(或機器人)成為獨一無二的我、成就未來更好可能的我(們)。
綜上,本片雖是部科幻愛情喜劇片,卻又處處發人省思。哲學家柏克萊(Berkeley)說:「存在就是被知覺。」那麼片中Alma與Tom的愛、關懷和回饋就都是真實感覺的存在。機器人作為人的延伸,是人的一部份,事實上,不只機器人,任何工具(如:眼鏡、鞋子、手機)都是人的延伸、部分,然而,我們使用工具不是為了工具本身,而是為了達到使用後的目的。機器人作為伴侶的目的,不是為了打掃、顧家、煮飯,而是為了讓人,有缺陷、有限性的人,學習、思考並感受愛、關懷、回饋等存有的意義。
202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