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Ich bin dein Mensch》談你願意找個機器伴侶嗎?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本片榮獲柏林影展最佳女演員銀熊獎,並代表德國角逐2022年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獎

本片榮獲柏林影展最佳女演員銀熊獎,並代表德國角逐2022年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獎



  德文「Ich bin dein Mensch.」直譯就是「我是你的人」。人,你我都是人,然而,我們真的知道什麼是人嗎?什麼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東西?這是一部德國電影,也是一部很德國的電影,反思了愛、渴望與人的本質。


  本片描述任職於柏林佩加蒙博物館的人類學家Alma(Maren Eggert飾),為了獲得研究經費,參加了一項機器人的研究。其實驗為,Alma需與根據她的性格和需求量身訂制的人形機器人Tom(Dan Stevens飾)一起生活3周,期間每周研究單位會派員到Alma家做一次諮詢訪問,他們的功課是一起編織、虛構出兩人如何認識的過去。以下分別以三個場景討論人性、刻板印象及機器只是輔助。


場景1:人性


  起初,Alma只將與Tom的相處視為一份工作。有次Alma工作到深夜,起身去看看Tom,不料Tom在浴室灑滿了玫瑰並放好了蠟燭、熱水與香檳:


  Tom:「放鬆一點,工作太久對妳沒好處,93%的德國女性都夢想著這個呢(環視浴室)。」


  Alma:「猜猜我屬於哪部分。」


  Tom:「7%那個嗎?」


  Alma:「你這麼快就明白了呢(轉身走回客廳)」


-客廳-


  Tom:「如果你對我好一點,對我敞開心房,你會感覺好一點,你會更開心。」


  Alma:「然後呢?」


  Tom:「那樣你會更開心,所有人都想要開心。」


  Alma:「如果這超出了你的計算能力,不要感到難過,畢竟那是屬於人類的。」


  片中呈現了人類與機器人最大的差異─「人性」,然而,何謂人性?人性是無法量化、計算的,人性是矛盾、複雜(有原則又有例外)、又具創造性的,在某種脈絡下可能選擇統計的多數,又在某種脈絡下可能選擇統計的少數,甚至重新定義統計背後的參數,這就是人。人性是有人的味道;除了物質(肉體)上的味道,還有情感上、無法被理性分析的味道,更不時有天外飛來一筆的創意。但聰明的Tom馬上就學會了如何假裝遇到困難、及故意不滿足Alma的需求,以凸顯其真的像個「人」。


場景2:刻板印象


  在第1次研究單位安排的諮詢訪問中:


  諮商員(Sandra Hüller飾):「你們現在已經在一起度過2天3夜,感覺怎麼樣?」


  Alma:「很好。」


  Tom:「很好。」


  Alma:「他的程序很……有用。」


  諮商員:「什麼意思?」


  Alma:「妳自己也看到了,他做早餐,說有意義的話,這很棒。」


  諮商員:「妳可能沒意識到,但妳對待Tom就像對待一台機器一樣。」


  Alma:「是的,我完全意識到。」


  諮商員:「妳認為這是為什麼呢?」


  Alma:「因為他就是台機器。」


  諮商員:「妳是不是低估他了,Tom,Alma對待你的方式你有什麼感覺?」


  Alma:「別裝得好像妳不知道似的,他什麼都感覺不到,他沒有情感,他被設計模仿情感,但是沒有真正的情感。」


  諮商員:「我們為什麼不讓Tom回答呢?」


  Tom:「我覺得Alma需要更多的時間。」


  諮商員:「根據我們廣泛的分析,Tom是妳最可能幸福相處的伴侶。」


  Alma:「Tom被設計來滿足我的需要,他只是我自己的延伸,妳不明白嗎?」(結果連諮商員自己都是機器人)


  這段對話中,Alma完全體現人類對於機器人的刻板印象;就是個善於計算的機器。快速計算房間的畫放不放得下汽車、計算人類下一步的動作(因此能夠順利接到昏倒瞬間的人)、計算一起睡覺時發出自然的打呼聲、計算與Alma小時候第一次認識的地點、計算Alma喜歡英國腔的德語等。


  然而,人類就不會計算嗎?任何經由理性思考後的評估、衡量、選擇不也是計算嗎?如:女為悅己者容。只是機器人的計算更加的快速,快速到似乎不用做選擇、不用練習、只有固定的答案,但那只是我們還不了解機器人,還不了解其背後深度學習複雜的過程。


  撇開是否真有「完美」機器人的問題(如同沒有「完美」的人)?我們能接受以機器人作為伴侶嗎?除了如Tom所說的,人只是需要時間,去認識、適應新的關係外,今天在台灣,同性與異性皆能合法成為伴侶。然而,我們必須承認,即便全世界有78億人口,還是有人完全找不到適合相處、彼此了解的伴侶,或者他就是不適合以人類作為伴侶。那麼這些人若有伴侶的需求,如:說說話、分享心情、陪伴出遊、解決生理需求等,又該如何被滿足?站在人權的立場,伴侶提供的需求只要是人都應該被滿足。自然的,一個針對我的喜好、需求所設計的機器人作為伴侶;即使不生育也能陪伴到老的伴侶便成為一種可能的選項。


  片中的機器人像是比人類更高等的生物,如同我們寧願要大數據幫我們決定另一半,也不要由父母親決定另一半,因為大數據相比父母,有時甚至比自己還了解自己。如何看待這樣高性能的機器人?就像是在接觸不同文明的高等外星人或民族一樣,似曾相似,卻又與眾不同。


  若我們接受了以機器人作為伴侶,人類會有什麼損失?白人過去也曾將黑人視為奴隸、工具,而非「人」。人類彼此間本身就存在差異,即便生活在同個屋簷下、吃著同一種米的雙胞胎,個性、興趣、偏好、價值觀等也可能大不相同。那麼我與專為我所設計的機器人間的差異,撇開說不清、矛盾又複雜的人性,難道不會遠小於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嗎?


場景3:機器只是輔助


  Alma研究碑文上楔形文字的詩歌,認為其反映了西元前2700年社會的隱喻,某天Alma帶Tom到自己的研究室,Tom看了一眼後馬上在腦中搜尋,結果找到了相同的研究,且對方早在3個月前就發表了,震驚的Alma衝向屋頂:


  Alma:「真不敢相信我們竟然不知道這個。」


  Tom:「妳為什麼這麼生氣?」


  Alma:「你他X的在開玩笑嗎?我為什麼生氣,我研究這個已經3年了,三3年!沒日沒夜,就在我們出版前,在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阿根廷首都)的某個小妞,也研究了很多年,同樣的事情,同樣的想法,這一切都他X的白費了,三年的研究白費了!」


  Tom:「這項研究對人們很重要,這表明總是有更深層次的含意,人們總是喜歡玩文字遊戲,總是為了詩歌而寫詩,人類應該被告知這一點,而且他們也將會被告知,結果是一樣的。」


  Alma:「也許是為了人類,但不是為了我,這不是為了我!」


  Tom:「所以妳眼中的淚水,只是為妳自己和妳的事業而流嗎?它們像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淚水。」


  這段對話中,Tom明顯在心態上較Alma成熟、較像個穩重的大人。《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為人生追求的三不朽。Alma是站在自身的不朽,Tom則是站在人類的不朽;Tom並非否定Alma的「創造」,事後Tom甚至還想給Alma改善研究的建議。然而,機器人並不會主動去做研究、追求答案,只有人才會對某事物感興趣,進而投注時間與精力追求答案。這正是人創造、創新的所在,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一棒接一棒的讓研究的影響力不斷延續並擴大。


  Tom想告訴Alma的是,她的研究並沒有白費,因為人生從來就沒有白費,只要活著就有意義、就有可能性。亦如Alma曾拿掉孩子並非白費,Tom參加這3周的實驗室也並非白費的,即便記憶有可能被消除。正是人生的留「白」讓我(或機器人)成為獨一無二的我、成就未來更好可能的我(們)。


  綜上,本片雖是部科幻愛情喜劇片,卻又處處發人省思。哲學家柏克萊(Berkeley)說:「存在就是被知覺。」那麼片中Alma與Tom的愛、關懷和回饋就都是真實感覺的存在。機器人作為人的延伸,是人的一部份,事實上,不只機器人,任何工具(如:眼鏡、鞋子、手機)都是人的延伸、部分,然而,我們使用工具不是為了工具本身,而是為了達到使用後的目的。機器人作為伴侶的目的,不是為了打掃、顧家、煮飯,而是為了讓人,有缺陷、有限性的人,學習、思考並感受愛、關懷、回饋等存有的意義。

2021/10/25

38會員
568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本片描述到海外小島度假的一家人,在旅館的安排下來到一處神秘的海灘;神秘之處在於,海灘的時間不尋常的快,在那裡1秒鐘=4.9小時、1小時=2年,也就是說1天=48年,過1天年齡就幾乎半百了。離不開海灘以及海灘的時間背後其原因是什麼?在此就先不劇透,我想討論的是,你是否和我一樣,有時候希望時
  本片原定2020年7月3日上映,好在延期上映一年多後、降級後,有幸親眼到戲院目睹這部前年看了預告就一直很期待的電影(也是今年第2部到戲院看的電影),果然不失所望。   片中描述一位不同於由真實玩家操控的眼鏡族,而是由遊戲內建的在銀行上班的非玩家角色(Non-Player Chara
  「這些城市,我唯一看不見的,是它的盡頭。拜託,讓我看看這些城市的盡頭。當我在船梯上時一切都很完美,那件大衣也讓我很體面,我看起來很帥氣。而當時,我真心地想下船。那不是問題所在,阻止我腳步的,並不是我所看見的東西,而是我所無法看見的東西,你能明白嗎?在那些無限延伸的城市中,什麼都有,唯獨沒
  《全裸監督2》與《烙印勇士》兩者有什麼關係?   戲劇《全裸監督2》講述的是一位AV導演村西透(山田孝之飾)的故事,第2季的時間來到80年代末期,村西因任意把錢投在衛星頻道上,花了大把的錢買了基地台後(隔年法規開放,節目不必再買基地台),卻因訂戶不如預期(不到1%),扣除訂戶月租費
  上週(6/21~26)佛心的綠光劇團在YT上以1天1集的方式,開放免費收看舞台劇《人間條件》1~6。於今距離《人間條件》6首演(2014)已時隔7年,這幾天人們一邊在家防疫、一邊把舞台劇當連續劇追的生活,無疑呈現的就是最新的《人間條件7─同島一劇》。   吳念真導演說:「看戲有時是
講者:史惟筑(中央法文系助理教授、法國里昂第二大學文學與藝術博士) 時間:2021.6.15 1. 問題意識:當代電影如何思考電影?電影經驗?電影的意義是什麼? 2. 起源:一般電影史認為電影的起源是1895.12.28盧米埃兄弟在晚上9點的巴黎大咖啡廳放映付費的電影─火車進站
  本片描述到海外小島度假的一家人,在旅館的安排下來到一處神秘的海灘;神秘之處在於,海灘的時間不尋常的快,在那裡1秒鐘=4.9小時、1小時=2年,也就是說1天=48年,過1天年齡就幾乎半百了。離不開海灘以及海灘的時間背後其原因是什麼?在此就先不劇透,我想討論的是,你是否和我一樣,有時候希望時
  本片原定2020年7月3日上映,好在延期上映一年多後、降級後,有幸親眼到戲院目睹這部前年看了預告就一直很期待的電影(也是今年第2部到戲院看的電影),果然不失所望。   片中描述一位不同於由真實玩家操控的眼鏡族,而是由遊戲內建的在銀行上班的非玩家角色(Non-Player Chara
  「這些城市,我唯一看不見的,是它的盡頭。拜託,讓我看看這些城市的盡頭。當我在船梯上時一切都很完美,那件大衣也讓我很體面,我看起來很帥氣。而當時,我真心地想下船。那不是問題所在,阻止我腳步的,並不是我所看見的東西,而是我所無法看見的東西,你能明白嗎?在那些無限延伸的城市中,什麼都有,唯獨沒
  《全裸監督2》與《烙印勇士》兩者有什麼關係?   戲劇《全裸監督2》講述的是一位AV導演村西透(山田孝之飾)的故事,第2季的時間來到80年代末期,村西因任意把錢投在衛星頻道上,花了大把的錢買了基地台後(隔年法規開放,節目不必再買基地台),卻因訂戶不如預期(不到1%),扣除訂戶月租費
  上週(6/21~26)佛心的綠光劇團在YT上以1天1集的方式,開放免費收看舞台劇《人間條件》1~6。於今距離《人間條件》6首演(2014)已時隔7年,這幾天人們一邊在家防疫、一邊把舞台劇當連續劇追的生活,無疑呈現的就是最新的《人間條件7─同島一劇》。   吳念真導演說:「看戲有時是
講者:史惟筑(中央法文系助理教授、法國里昂第二大學文學與藝術博士) 時間:2021.6.15 1. 問題意識:當代電影如何思考電影?電影經驗?電影的意義是什麼? 2. 起源:一般電影史認為電影的起源是1895.12.28盧米埃兄弟在晚上9點的巴黎大咖啡廳放映付費的電影─火車進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新海誠導演的作品《你的名字》開頭中使用的鏡頭和音樂運用。文章分析了電影的影片節奏,片頭場景以及音樂的使用。
Thumbnail
【從《小王子》談團隊領導: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你只要教他們如何渴望大海就夠了|小王子【團隊領導篇】#5】 今天終於來到我們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團隊領導篇,一樣與你分享三點我最有感觸,也值得你省思行動的地方。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2/12(五)早上7:30發佈
Thumbnail
【從《小王子》談親情:多希望睡一覺醒來,我還能叫你一聲爸|小王子【親情篇】#4】 今天就是我們關係章的最後一篇—親情篇,在透過寫作審判並療癒自己同時,一樣與你分享三點我最有感觸,也值得你省思行動的地方,希望你能花些時間閱讀。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2/10(三)早上7:30發佈
Thumbnail
【從《小王子》談友情:每個沒有離開的你都格外珍貴,謝謝你成為我的幾分之幾|小王子【友情篇】#3】 從小到大,常常聽到一句話:「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今天我們將來到關係章的第二篇—友情篇,一樣與你分享三點我最有感觸,也值得你省思行動的地方。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2/5(五)早上7:30發佈
Thumbnail
延長寒假期間,我挑了一部影集來看,意外發現這部講述西班牙女子監獄故事的《Vis a Vis》(中文翻譯:面對面)特別好看,除了劇情急轉直下,刺激驚悚,該有的影視作品的規格(間接轉場都很專業,更為劇情加分)都具備以外,《Vis a Vis》探討的主題也是我很有興趣的:監獄次文化、犯罪心理、司法正義以及
Thumbnail
身為重度韓劇迷,不難從戲劇中看到韓國父權高漲又保守的社會風氣。 記得編以前介紹過一部韓劇《#今生是第一次》嗎?其中有一段女主去男主角家幫忙祭祀——在韓國媳婦替夫家準備祭祀被視為義務,而男主角因為內心過意不去,願意勞力交換,到岳母家幫忙醃泡菜的情節。
Thumbnail
色彩是電影至關重要的環節,除了表達人物情感、心境外,對情節描述與氣氛渲染皆能達到吸引效果。 日前《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預告釋出後立即引起影迷們的廣大討論,其中黑白搭配醒目紅色的畫面更是令觀眾眼睛為之一亮。
Thumbnail
關於性別的不公允,並不是只有女性應當思考或推動的議題,也是婦女節的今日,無論性別都該思索的重要原因。
Thumbnail
《告白》這本書在日本獲得大獎,也拍成電影,暢銷之餘也引起不少迴嚮,我想這是因為故事相當貼近當代日本社會的現狀及憂慮:「那些層出不窮的青少年暴力事件,甚至有冷血殘酷的謀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新海誠導演的作品《你的名字》開頭中使用的鏡頭和音樂運用。文章分析了電影的影片節奏,片頭場景以及音樂的使用。
Thumbnail
【從《小王子》談團隊領導: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你只要教他們如何渴望大海就夠了|小王子【團隊領導篇】#5】 今天終於來到我們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團隊領導篇,一樣與你分享三點我最有感觸,也值得你省思行動的地方。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2/12(五)早上7:30發佈
Thumbnail
【從《小王子》談親情:多希望睡一覺醒來,我還能叫你一聲爸|小王子【親情篇】#4】 今天就是我們關係章的最後一篇—親情篇,在透過寫作審判並療癒自己同時,一樣與你分享三點我最有感觸,也值得你省思行動的地方,希望你能花些時間閱讀。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2/10(三)早上7:30發佈
Thumbnail
【從《小王子》談友情:每個沒有離開的你都格外珍貴,謝謝你成為我的幾分之幾|小王子【友情篇】#3】 從小到大,常常聽到一句話:「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今天我們將來到關係章的第二篇—友情篇,一樣與你分享三點我最有感觸,也值得你省思行動的地方。 下篇文章預告:將於2/5(五)早上7:30發佈
Thumbnail
延長寒假期間,我挑了一部影集來看,意外發現這部講述西班牙女子監獄故事的《Vis a Vis》(中文翻譯:面對面)特別好看,除了劇情急轉直下,刺激驚悚,該有的影視作品的規格(間接轉場都很專業,更為劇情加分)都具備以外,《Vis a Vis》探討的主題也是我很有興趣的:監獄次文化、犯罪心理、司法正義以及
Thumbnail
身為重度韓劇迷,不難從戲劇中看到韓國父權高漲又保守的社會風氣。 記得編以前介紹過一部韓劇《#今生是第一次》嗎?其中有一段女主去男主角家幫忙祭祀——在韓國媳婦替夫家準備祭祀被視為義務,而男主角因為內心過意不去,願意勞力交換,到岳母家幫忙醃泡菜的情節。
Thumbnail
色彩是電影至關重要的環節,除了表達人物情感、心境外,對情節描述與氣氛渲染皆能達到吸引效果。 日前《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預告釋出後立即引起影迷們的廣大討論,其中黑白搭配醒目紅色的畫面更是令觀眾眼睛為之一亮。
Thumbnail
關於性別的不公允,並不是只有女性應當思考或推動的議題,也是婦女節的今日,無論性別都該思索的重要原因。
Thumbnail
《告白》這本書在日本獲得大獎,也拍成電影,暢銷之餘也引起不少迴嚮,我想這是因為故事相當貼近當代日本社會的現狀及憂慮:「那些層出不窮的青少年暴力事件,甚至有冷血殘酷的謀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