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以前的學習來自於家庭、生活周圍的人,放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所以以為是「自然」就會了。
但是,當第一代出外自己成立小家庭的情形出現後,那種從家人中學習的來源就變少,甚至沒有了。以當媽媽的人來說,有的人向鄰居、朋友學,或先生的同事太太、老闆娘學,更多的是自己摸索,在沒有讀書,沒看報章雜誌的情形下,以自己或他人的經驗累積的資訊是比較有限又緩慢,也很難看到未來。
還有,社會的變化比較多又快時,那種口耳相傳,根據經驗而來的就顯得不夠用了,這一代的人遇到問題,上一代的人沒碰過,又愛以過來人的經驗來指導人家,2代人間的各種懷疑、矛盾、衝突就產生了。自己的生活要自己過,太聽從老人的話的話,是不對的,有人事後才來後悔,對於過往的生活和孩子,該做的沒做,時機錯過了。我聽過有的女人很自傲和自喜於她很聽婆婆和家中長輩的話。
對了,我想到,一般人對於母親、母職的認識都止於照顧幼兒時,孩子漸漸長大,到了青春期之後,當媽的就不願去承認那個事實,一直想將孩子拉回小時候,懷念孩子小時候如何依賴她的情景。像我媽就是,尤其有孫子出生後,看著她的兒女帶孩子,她說:「小時候這麼辛苦地帶,長大後就沒用了。」我沒問她,到底我們哪裏「沒用」呢?要怎樣才叫「有用」呢?
有幾次不知講到什麼,她會很不平地呼喊著:「以前,什麼都是我買給你們的,一條手帕、一雙襪子等都是我買給你們的。」那怎樣呢?現在不用買了不是很好嗎?當時我想不通,她為什麼那麼喜歡提「以前」,說她為小時候的我們做過什麼事,為什麼現在她不用做了,會那麼不高興呢?
我們長大後,媽媽出現了空巢期的症狀,「有讀書」的我們知道,媽媽將心力都放在我們和家事的身上,她沒有自己,也沒有朋友,管的只有爸爸和我們幾個小孩,現在小孩不用她管了,甚至不在家,她要做什麼呢?
她天天說一樣的話,我們覺得很煩,看她這麼困在家裏,也不是辦法,建議她去參加活動,話去和朋友說。當時住的雖然是鄉下,有農會或鄉公所辧的土風舞和合唱團,不定期有插花班、烹飪課等。她去參加了,每天跟我們說的話,原來的不只沒減少,又增加了她參加活動時的情形,還有和其他媽媽們的對話,或別人間的互動,天啊!我們反而要聽更多的話,我笑說,那些媽媽們平常在家裏當王,這時候開始學習怎麼和別人相處,過團體生活。
然後,我們的工作,和別人的相處,她都有意見,當沒採納她的意見時,她會說:「我也有上過班。」她上的班是幾十年前,而且是幼稚園老師,和教小學女生的家事課,和我們上的班完全不一樣。後來在交友時,她也有意見,也是說出那句話:「我們有經驗。」她哪有戀愛的經驗?她和爸爸是人家介紹的,彼此答應來往,是要準備結婚的意思。因為她有「結婚」這個動作,以為就是「有經驗」了。
「事實上,她們嫉妒孩子能擁有自己未曾享受的青春與自由,她們眼紅孩子能走自己想走的路而自己卻漸漸老邁、失去可能性——Winnicott在這方面有不少著墨。」
是喔!嗯!媽媽是有嫉妒之心的。我們幼小的時候,她是無所不能的,就是慢慢長大,生活上還是要依賴她,到高中的時候,我們已經長大了的感覺她可能還沒感受到很多。
大學住校時就不一樣了,除了跟她拿錢之外,她能著力的點大為減少,何況我自己賺錢,沒有跟她拿錢。後來的工作、交友、結婚,她很想繼續行使媽媽的影響力,將所有她有的東西和經驗拿出來,不管對我們來說有沒有「用」?她就「有經驗」,不是一無所有的,在為媽媽的全能做困獸之鬥,如果我們沒長大的話,她依然可以是全能的,錯的是我們長大了,不需要她了。
■我們書唸得比較多—曾經大哥唸五專時,精神上有狀況,學校找家長去,有一次媽媽邀阿姨陪她去。她們站在校園中,看到來來往往的學生,一起感嘆道:「都已經是大人了,還可以在唸書。」媽媽初中畢業後就要養家,外公一直沒工作,找工作都找她的,她做的工作又是不喜歡的。阿姨也是初中畢業就工作。看到看起來是大人模樣的人繼續在校園內走來走去,多令她們羨慕。
■我們是戀愛的,自己挑選對象結婚—她的婚姻是爸爸的同事介紹的,應該是那個媒人認識外公,所以介紹他們認識。媽媽對爸爸很不滿,除了每個月將微薄的薪水拿回家之外,其他的所有都嫌,就這樣過了一輩子。爸爸比較早過逝,媽媽前2年過世時,我算了一下,比爸爸多活了40年,跟外婆一樣,外婆也比外公多活了至少40年。
媽媽說,當年她上班的途中有一戶人家在法院上班,每次看到她都笑嘻嘻地問候:「曹小姐好。」她說:「我不敢認識人家,婚姻是外公做主的。」問題是外公對於別人的事很熱心,再遠都去,對於爸爸的老家都沒探聽,被媽媽怨了一輩子,又不敢說。
■當家庭主婦,沒上班—媽媽生了第2個孩子後就辭職在家帶孩子,當時的女人大都這樣,上班只是年輕時短暫的插花而已,當時也沒有職涯規劃、進修之類的,唸的書不多,對於工作覺得吃力,凡事都得自己想辦法,也不是愉快的事情。
後來她在唸,當年如果沒辭職的話,現在也有退休金。對了,一直說自己不會賺錢,自己沒有錢,沒有房子等等,所以小孩都不理她。她以為她有房子的話,大家都會圍著她喔?
■和孫女比較童年—我生老三後請了2年的育嬰假,有一個暑假帶全家去美國三哥家,媽媽也一起去。有一天傍晚,孩子們在後院玩,三哥的女兒手拿著一個水蜜桃,邊盪鞦韆邊吃,三嫂從廚房的窗戶看出去,笑說:「好像仙女。」媽媽在旁邊說了一句:「我的童年都……」我聽到了,天啊!她在跟孫女比童年。
我之前一直將她的那些抱怨當作是更年期症狀,就是無解,沒想到原來媽媽也有自己的夢想,自己的青春,但是都沒有實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