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陷入這樣的窘境:明明手邊有更重要的事,卻忍不住滑起手機,一滑就是好幾個小時?現代人手機不離身,卻也面臨著手機成癮的危機。別擔心,今天就讓我帶你一起來看看,如何運用斯坦福大學專家提出的方法,重拾對生活的掌控權!
智慧型手機的出現,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卻也像一把雙面刃。根據統計,現代人平均每天解鎖手機超過 50 次,點擊螢幕高達 2600 多次,驚人的數字背後,反映的是我們對手機的過度依賴。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與行為科學教授安娜‧蘭布克醫師(Anna Lembke)在其著作《多巴胺國度》(Dopamine Nation)中,將這種現象比喻為「數位毒品」,點出科技成癮的嚴重性。
想要戒除手機成癮,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斷捨離」。然而,Anna Lembke 教授認為,與其完全戒斷,不如學習如何「聰明使用」。她將手機比喻為碳水化合物,適量攝取能提供能量,過量卻會造成負擔。因此,找到適合自己的手機使用「劑量」才是關鍵。
研究指出,高達 31% 的手機使用時間,是源自於我們缺乏自制力。這個數據提醒我們,只要從小地方開始改變,就能有效減少手機使用時間。萊姆克教授建議,不妨先試著將每天的使用時間縮短三分之一,逐步調整,建立良好的使用習慣。
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回過神才發現,自己已經漫無目的地滑了許久的手機?Anna Lembke 教授強調,「有意識地使用」是擺脫手機成癮的關鍵。試著安排固定的手機使用時間,並思考每次使用的原因,才能避免落入「無意識滑手機」的陷阱。
現代人無時無刻都被各種通知訊息轟炸,這些訊息就像一顆顆「多巴胺炸彈」,不斷刺激著我們的大腦,讓我們忍不住拿起手機查看。試著關閉不必要的應用程式通知,減少干擾,才能真正拿回時間和注意力的主導權。
將手機放在固定的地方,例如書房或客廳,為自己設立一道使用「門檻」,能有效減少拿起手機的機會。這種簡單的物理隔離法,能幫助我們建立起一道心理防線,避免無意識地滑手機。
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曾說:「人是被自己的想法所奴役,而非外在事物。」Anna Lembke 教授也引用這段話,提醒我們要活在當下,專注於現實生活,才能真正擺脫手機的束縛。
近年來,台灣也意識到手機成癮對社會帶來的影響,開始推廣數位 detox 等概念。許多企業也開始重視員工的工作與生活平衡,鼓勵員工在下班後遠離手機,享受生活。
立即檢視你的手機使用習慣,並試著制定個人化的使用計畫:
擺脫手機成癮,需要的是決心和行動力。從今天開始,讓我們一起放下手機,重拾對生活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