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過這種經驗嗎?好不容易讀完一本書、或看完一個知識節目,可能是小lin說講金融啊、老高講宇宙啊、股癌講一集股市啊,但最怕就兩件事,第一是和朋友聊天時,你依稀記得你曾看過聽過什麼,結果要講卻怎麼也講不出來,很不想承認但真的有種白看了的感覺;第二是看完了,懂了,但也就這樣了,你依舊用舊的方式過生活,然後感慨『讀再多書,仍過不好這一生』。
《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就是我多年前讀過的,在這之後我也讀了很多經典理財書,什麼投資最重要的事、阿甘投資法、投資金律、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只買4隻股年賺18%、88張圖看懂技術分析啊等等等,但前陣子突然有感,怎麼看了那麼多書,仍無法退休。所以我決定再回去二刷這本經典,基本上《富爸爸窮爸爸》的地位就是如果想懂理財,必看必讀的書了。
那我前兩年開始,讀書後除了要求自己要輸出,寫成讀書心得,錄成podcast後,還要想至少一件改善行動,一個就好一個就好。那下面我直接分享3個我二刷完後希望自己能做出改變的。
開頭就來個靈魂拷問:你拿到薪水首五筆轉帳是轉給誰?
我講我的答案:信用卡帳單、信用卡帳單、孝親費、信用卡帳單、電信費....
對!!我就是拿到錢先付給別人的那個窮人!
但是富爸爸說,拿到薪水第一筆請付給自己,給自己幹嘛咧?買iphone嗎?當然不是,定期定額購入資產。這裡直接切入一個重要觀念就是:資產跟負債的差別。
富人購得資產,窮人只有支出,中產階級買他們以為是資產的負債。
好,那你認為房地產、車子、名牌包,他們分別屬於資產還是負債呢?這裏大家可以按暫停想一下,但我知道沒人會按,所以我來講富爸爸的答案:
資產=能把錢放進口袋裡的東西
負債=能把錢從你口袋取走的東西
了解這個定義後,你買的房子、車子和名牌包,會產生錢送到你帳戶,還是會從你帳戶裡取走錢?
有人聽到這可能憤怒了,察覺到或許剛買的房車在此定義下就是一種負債,啊所以我不能買房也不能買車喔!?請尊重我的車房夢!
富爸爸:「讓支出保持最低水準,首要增加資產,再用資產中產生的現金流買房買車。」
意思是要買可以,那就想辦法不斷擴大經營你的投資池子,產生足夠被動收入,讓股利或房租這種被動收入幫你付貸款。
有人又會問了,好,我收的租金確實沒辦法cover房貸,又或者我買的是自住房不打算租只能老實繳房貸,但房價漲得這麼兇,幾年後賣掉賺得價差這樣可不能說房子是負債了吧。對的,如果保證他會漲,算上通膨利率的成本後是賺的,那就是的,但如果只是自住房的更換,你買的房漲了10%,打算換得新房子相較過去也漲了10%,那這樣賺了多少?這些都是可以好好細細拿出來拆解省思的。
但當然要破解這題,有以防增貸再投資這個妙招可以用。但我就不再繼續開分頁了,若是有聽眾好奇,我可以再分享阿格力的YT影片給你參考哈。
之前有分享過,我人生做過很後悔的其中一件事,就是以前的我真的很會花錢買負債,一堆飯局狂買網拍狂囤保養品彩妝品,多年後才領悟到,我就是買了一堆只會貶值的負債。如果現在台北一坪100萬好了,想到我花了幾坪在存放這些只會貶值的負債?哇這倉庫好貴啊。後來接觸到極簡主義後,又覺悟到,成堆的囤積物,不會生錢就算了,都是會無形中消耗我心神的東西。
什麼我只是把錢變成我喜歡的樣子這種bullshit,you should really dump it,當然這裡絕對不是要你從此屏除慾望出家或成為聖人,但是可以多接觸財商跟金錢心理學等知識,慢慢的你會越來越認識,哪些才是真正能滿足你的東西,哪些其實不需要這麼多。例如,在不斷自我認識的過程中,我就知道什麼衣服彩妝保養品住高級飯店按摩這些我都可以從簡,但出國買體驗例如爬山潛水滑雪這些,真正滿足我的身心靈,我花了就不後悔。這是我的價值觀,你也可以慢慢吸收財務知識,去磨出一套有助理財,又同時滿足自己的用錢方式。
現在一起來思考一件事:
財富就是能支持一個人生存多長時間的能力,
或者說問自己:如果我今天停止工作,我還能靠目前的存款活多久?
如果儲蓄活不久,那我還要這樣倚賴工作到幾歲呢?
有錢人專注於他們的資產欄,而其他人只關注他們的損益表。
我就是那個其他人,我其實多年來都有在maintain一個記帳表,我還會做消費分析,例如外食、社交、運動等等我各花了多少錢,最後再做個review,例如這個月治裝費花太多錢了。不過重點就是,有錢人不只關注支出,他們同時也專注擁有的狀況。大家有在紀錄自己的資產累積狀況嗎?我是沒有啦!所以我要來開這個表!擴大經營!
而且,富爸爸:「資金短缺時也不能動用存款或賣股票,應想辦法賺更多錢,藉機提高財商。」
這條超硬,假設我每個月說好就是就是要投一萬元買ETF,但這個月要去日本玩,可能要動用到投資資金,母湯!!這時請想辦法另開收入源,就是打死不動用說好要先付給自己的錢就對了!富爸爸想強調這有個好處是,如此能激發生存本能,硬是找到一些生財零工,例如當神秘客、跑個ubereats、或一次性接案幫人翻譯一篇文章等,搞不好就因此收穫了一種新的賺錢方式。
窮人和中產階級為錢工作,富人讓錢為他們工作。
好啦...,我還是會繼續為錢工作,只不過我也要讓我犧牲時間換來的錢,更大部分的、更有效率地幫我工作。yes,就是提高我的存款率和財商。
首先,大家可試試看在網路上隨便搜個財富自由計算機,算出自己大概距離財富自由還要幾年,接著訂出一個目標的年化投資報酬率,進而推出每個月的存款目標。財富自由計算機可能不盡然準確,因為人生是會不斷變化和浮動的,例如你5年後突然決定生一個小孩,你的財富自由目標瞬間多了2000萬之類,不過我還是滿推薦可以去算算看的,因為填寫條件過程中,你會不自覺開始做一些反省和覺察。記住,財務目標出來後,目標的時間單位越小越好,如果你只是設定一年要存24萬,跟一個月存2萬,後者會更有感,讓你更有執行力(這裡運用的是原子習慣的精神)。
富人的投資能在真實世界領先的,通常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勇敢
勇敢?有句話是這樣說的,要能財富階級翻轉,只能靠三件事:投資、創業跟嫁對人娶對人。對,只是靠幫別人打工是極難財富翻轉的,我最近讀的數據真相與人生也有指出這個數據,美國前幾趴的有錢人,絕大部分都是透過創業變成超級有錢人的。
但...投資??先聲明,本級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賺有賠本來就有風險。好啦但對,事實上很多人『不敢』冒任何風險,把錢投入股市,因為聽了太多鬼故事。也有很多人,雖然聽了很多鬼故事,但賭心強大或太自負?在沒有充分學習跟理解的情況下進去衝,結果成為鬼故事之一。所以這裡要做的是:多聽多看多學,再執行。
雖然我在台股、美股、加密貨幣都有佈局,但這裡我絕對不會建議投資標的,畢竟我只是一介還不能退休的平凡說書人。但我可以推薦我自己喜歡的學習管道:
員工付出最高限度的努力工作以避免被解僱,
雇主提供最低限度的薪資以防止工人離職,
古老格言:工作的意義,就是比破產強一點
Ouch...
有其他推薦的財商資源請一定要推薦給我!(私訊我IG: @yofish.read 😂😂)
剛出社會時,我記得我第一份工作雖然是在一家知名軟體美商,但當時做的是剛畢業菜鳥,做行銷專員起薪只有32K。那時候知道有的朋友拿36k,就覺得好好喔,比我多4k。當時我忘記是哪位大前輩跟我說,你現在會在意這幾k幾k的差異,真正落差到你完全望塵莫及的薪資差距,會大概在30歲後血淋淋活生生的感受到,到時候的差距可是數十萬甚至百萬。
老闆的忠言,在我工作幾年後,必須說,是真的!粗暴赤裸的感受到了!別說身邊朋友的年薪落差真的來到百萬等級,我現在在thread上就會看到很多年紀差不多但千萬年薪的哈。所以以一個過來人,我會建議年輕時30歲前,先不要以這份工作多了幾千塊我就選他,為選擇的首要重點,應該聚焦在產業發展性、商業模式獲利能力、工作內容的成長性。
這個產業在未來有發展潛力嗎?(沒未來的話好機會就少)
這個商業模式獲利能力好嗎?(不賺錢的話薪水成長潛力就少)
這個職務內容讓我點的技能點夠多元嗎、成長性高嗎?(攸關到未來升遷跟轉職難易度)
找工作會有很多考量點:老闆、產業、收入、同事、工作內容等。而富爸爸說:
為學習而工作,而不是為了錢。
一般人重視工作穩定性,富爸爸認為學習才是一切。
結尾,讓我們一起來克服幾個阻礙你變有錢的困難吧:
來吧!中了幾個嗎?沒關係,我們一起來做出改變吧!
如果你對 #理財 #投資 #財商 #財富自由 #金錢觀 有興趣,這本書推薦給你
作者| 羅勃特‧T‧清崎
譯者| MTS 翻譯團隊
出版社|高寶
延伸推薦(我看過的)|投資最重要的事、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更多 #閱讀 #職涯 #數位遊牧 分享 IG @yofish.read
ᴩᴏᴅᴄᴀꜱᴛ 搜尋【已讀】 | 30分鐘有找•聊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