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需要小說?那些看小說教會我的事|畫說特輯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始終記得作家張亦絢在提及為什麼要看小說時說道:「也許我們處於比任何時候都該認真看待小說藝術的年代,不單單只因為作品的文學成就,而在於小說究其本質,並不馴服於『實事標本』的極權,並且在它的最佳狀態裡,提供了足以對抗『偽真實』不自由綑綁的路徑。」


走過「小說無用論」,到小說直接開啟我的新人生觀,已經難以講述小說在我生命中的地位。每當工作壓力大、生活中有難以跨過的坎、那些困惑不已的人生旅程,小說總會在某個時段給出答案,或是鋪了下一段路程讓你繼續探索。不那麼速成,也不講求效率,總需要你花點時間來讀的小說,卻能用最低的成本過上一個你永遠不會有的人生,重新理解世界觀看的方式,或提供了足以對抗現實的自由。


raw-image



為什麼我們需要小說?那些看小說教會我的事:


■ 體會到你的現在的人生,就是最好的人生

正因為我們能從小說中看到不同版本的人生,那些你一輩子無法獲得的能力、或是現階段科技無法塑造的未來,卻在小說中得以實現。你能不受拘束的成為任何人,也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旅途中,明白自己想要的人生究竟會是什麼樣貌?

想回到過去?想窺看未來?包裹在龐大近乎虛無的時間下渺小的我們,其實早就是成就彼此的主角,而你想改變的過去、想預知的未來,這樣的能力你早就有了,就是你的當下。

raw-image



■ 體會到每個陌生的名詞,都能來自一個好故事。

「後殖民主義」、「文化挪用」、「文學當代性」......這些詞彙,若去搜尋一定可以看見一堆學術解釋,然而那可能成為冷硬、與我無關的名詞。但透過小說中角色的歷程,進而發現這些名詞都可以來自生動的故事。

而透過那些作家經年累月的成果,我們也能學習到說一個好故事的魔力,以及,如何說出一個好故事?

raw-image



■ 體會到讓你有所感的故事,都是在為自己想要的世界投票。

正因為小說能讓你穿越在任何時空、成為任何人,你將能因此看到這個世界慢慢形塑的樣貌。有些在時代檯面上不能揭露的歷史,小說就這麼誕生,甚至可能比真正的歷史還要貼近歷史,它並不服從於現實的框架。

當你看過外面的世界,一切美好的烏托邦,並不見得是存在的。

raw-image



■ 體會到同理心與批判性,促使我們行動。

正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同,才造就這個多元社會,然而不同的觀念之間,有沒有辦法相互理解?

有些角色,我們能同理心情;有些角色,我們能看見是什麼時勢所致,進而學會批判。而有時候,就是這些理解,促成了你在現實社會中的行動。

即便時代有所改變,我們卻依然能在小說中找到貼合現實的詮釋。我也願意慢慢透過一本本反映現實的書,從中去理解我們之於社會中的處境,這樣的閱讀與書寫,是我目前能捍衛自己的最佳武器。

raw-image


有些小說能用好故事打破不同種族的藩籬,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解讀;有些小說能從細節處改變你觀看世界的方式。

也不敢說看小說絕對只有益處,每個人都有自己適合的閱讀類型。

但如果你覺得人生失意、失常、失速,用一本小說的時間讓你慢下來,體會生活的空隙與故事的魔力,看到自己沒發現的人際、工作盲點;看到想要的人生、自己想要投身的世界是什麼樣貌,不是也挺值得的嗎?


歡迎交流,或到畫說IG這篇與眾多書友一起分享你喜歡看小說的理由~~ヾ(●´∀`●)ノ

紀錄最近看完,且好希望讓你們也知道的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本並不是教你找到好工作三步驟這樣的書,而是透過不同的故事告訴你人生有不同的可能性。真正「夠好」的工作是需要自己去積極定義的。也讓我在遇見不同領域的人、聽過不同的職涯故事後,找到自己想要的取捨。
時間不復返,成長後或許有很多感嘆、變得複雜、變成自己不想成為的大人,也覺得自己有能力應付更多情緒、更獨立能「處理」更多悲傷,但人生並不是一道能成正比的數學公式。正如哈洛德對裘德說:「需要幫助,或是需要他人,是沒有截止期限的。你不會到了某個特定的年齡,就停止需要。」
5/5渺小一生
三浦紫苑向來擅長描繪平(怪)凡(咖)的角色,幾乎不是大眾普遍認知的成功標竿,有些還有點魯,沒有所謂主角光環,然而即便是冷門產業,卻依然能讓讀完的人有著被感動的幹勁。還能透過主角群們內心的細膩轉折,帶領我們進入廣袤職人世界。
5/5當墨光閃耀
這是一本療癒自我、也是一本人際關係自救指南。如果你有被周遭複雜的關係:親子、伴侶、朋友、工作夥伴、社群連結搞到筋疲力盡過,曾沉浸在悲傷、憤怒,或是對說出真話、拒絕別人感到內疚過,讀這本會非常有共鳴。
5/5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
很難用一句話去描述、定調《東京日日》,然而他卻能成為我本月的五星愛書之一。他是漫畫,但又像敘事優美的小說,更像尚未完成結局的人生進行式。描繪著你我那交雜甜蜜與苦澀的生活、為了夢想那眼裡曾閃閃發光的東西、那消失的心中火焰、那成長痛的遺憾、那還必須在現實到不行的社會中努力拚搏的日常。
《腦筋急轉彎2》更聚焦在接納自己的所有情緒。當我們無可避免的長大後,更複雜的人際與社會關係中,許多因他人存在而誕生的情緒,看似沒有那麼討喜,還可能會讓你有點負面、甚至有時失控,但真的沒有存在的必要嗎?同時也讓人不斷思考,單一面向的人格特質與價值觀,是不是已不再適用? ★文末加碼各情緒書單!★
1/5腦筋急轉彎
這本並不是教你找到好工作三步驟這樣的書,而是透過不同的故事告訴你人生有不同的可能性。真正「夠好」的工作是需要自己去積極定義的。也讓我在遇見不同領域的人、聽過不同的職涯故事後,找到自己想要的取捨。
時間不復返,成長後或許有很多感嘆、變得複雜、變成自己不想成為的大人,也覺得自己有能力應付更多情緒、更獨立能「處理」更多悲傷,但人生並不是一道能成正比的數學公式。正如哈洛德對裘德說:「需要幫助,或是需要他人,是沒有截止期限的。你不會到了某個特定的年齡,就停止需要。」
5/5渺小一生
三浦紫苑向來擅長描繪平(怪)凡(咖)的角色,幾乎不是大眾普遍認知的成功標竿,有些還有點魯,沒有所謂主角光環,然而即便是冷門產業,卻依然能讓讀完的人有著被感動的幹勁。還能透過主角群們內心的細膩轉折,帶領我們進入廣袤職人世界。
5/5當墨光閃耀
這是一本療癒自我、也是一本人際關係自救指南。如果你有被周遭複雜的關係:親子、伴侶、朋友、工作夥伴、社群連結搞到筋疲力盡過,曾沉浸在悲傷、憤怒,或是對說出真話、拒絕別人感到內疚過,讀這本會非常有共鳴。
5/5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
很難用一句話去描述、定調《東京日日》,然而他卻能成為我本月的五星愛書之一。他是漫畫,但又像敘事優美的小說,更像尚未完成結局的人生進行式。描繪著你我那交雜甜蜜與苦澀的生活、為了夢想那眼裡曾閃閃發光的東西、那消失的心中火焰、那成長痛的遺憾、那還必須在現實到不行的社會中努力拚搏的日常。
《腦筋急轉彎2》更聚焦在接納自己的所有情緒。當我們無可避免的長大後,更複雜的人際與社會關係中,許多因他人存在而誕生的情緒,看似沒有那麼討喜,還可能會讓你有點負面、甚至有時失控,但真的沒有存在的必要嗎?同時也讓人不斷思考,單一面向的人格特質與價值觀,是不是已不再適用? ★文末加碼各情緒書單!★
1/5腦筋急轉彎
本篇參與的主題策展
這篇文章分享了書籍《別讓自責成為一種習慣:放過自己100個正向的練習》的重點,探討了自我肯定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及如何透過減輕罪惡感來改善自我認同。書中提供了多種實用的練習,幫助讀者瞭解自身情感,改變以他人為中心的習慣,並最終實現真正的自我肯定,適合渴望心理成長和自我提升的朋友們參考。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這篇文章分享了書籍《別讓自責成為一種習慣:放過自己100個正向的練習》的重點,探討了自我肯定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及如何透過減輕罪惡感來改善自我認同。書中提供了多種實用的練習,幫助讀者瞭解自身情感,改變以他人為中心的習慣,並最終實現真正的自我肯定,適合渴望心理成長和自我提升的朋友們參考。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很多人以為小說是虛構的,看小說對人生不會有任何進步,但這樣的想法絕對是錯的。 如果你不相信,那肯定是你看到的都是爛小說。 小說寫的是人,想要寫出好的人物,那肯定是要參照真人的,小說雖是虛構的,但好的小說,是很努力貼近真實人生軌跡的。小說是作者想要表達對現實的一些想法,絕對可以給正在迷惘中的人,一
Thumbnail
寫文章作為學習和個人成長的重要方法。自己學習寫作的經驗,寫作對於表達觀點和了解社會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心得主要是寫給寫作新手看的,因為我覺得老手都有自己的一套閱讀系統。先說明一下這只是我的經驗,並不是唯一的正解。寫作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有是否找到合適的方法。 那麼,我們開始了。 這篇心得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 為甚麼要閱讀 如何選擇讀物 總結
Thumbnail
這本書使用插畫搭配文字,看起來目標客群是中小學學生,其實也適合思考人生方向的大人,或是對於未來工作迷途的大人。全文討論了工作與幸福的關係,以及探索自己的興趣和夢想,獨立思考的重要性等主題。
Thumbnail
要怎麼偷得像是自己的原創,那當然得要有獨特的觀點,經典公式或套路嫁接上來後才能培育出新枝。張國立的創作方法,就是大量閱讀與筆記,從自己原本的興趣得到靈感,試著融合兩者,最後產出原創故事。 我曾經當過資深創作者張國立的編輯。記得每次跟他見面討論新作主題時,他必然會拿出一個小本子。上面密
近月來,承蒙文友惟喆豪情分享近百冊電子書,因此,我的電子書庫檔變得豐富了起來。進一步說,我外出或等候的空檔,就能按照自己的需求(例如,我偏愛雷馬克和索忍尼辛的小說)展開閱讀。有了大量的電子版,固然帶來方便,但是手機螢幕太小,長時期讀下來眼睛容易疲累。不過,這點尚可克服,縮短閱讀時間就能解決。  
整理了一些可以提供同為創作者的各位一個可以來參考的地方(⁠*⁠´⁠ω⁠`⁠*⁠)
Thumbnail
分享一系列創意寫作書籍的評論,包括小說、回憶錄、食物、繪本、旅遊、通用、自媒體寫作等,書單涵蓋不同寫作分類,適合不同寫作程度的讀者。
Thumbnail
一直以來,周遭總是有許多人好奇為何身為全職媽媽的我還能閱讀如此多書又特別耗費時間寫文章?其實我的答案不外乎是:「我需要閱讀,而我也需要寫作。」 事實上,越是感到時間的有限性,就越能抓緊時間的縫隙去高效完成一件事。比如我家裡沒有電視,亦沒有追劇的習慣,有一搭沒一搭的與朋友聊天也多半是交流新聞時事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很多人以為小說是虛構的,看小說對人生不會有任何進步,但這樣的想法絕對是錯的。 如果你不相信,那肯定是你看到的都是爛小說。 小說寫的是人,想要寫出好的人物,那肯定是要參照真人的,小說雖是虛構的,但好的小說,是很努力貼近真實人生軌跡的。小說是作者想要表達對現實的一些想法,絕對可以給正在迷惘中的人,一
Thumbnail
寫文章作為學習和個人成長的重要方法。自己學習寫作的經驗,寫作對於表達觀點和了解社會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心得主要是寫給寫作新手看的,因為我覺得老手都有自己的一套閱讀系統。先說明一下這只是我的經驗,並不是唯一的正解。寫作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有是否找到合適的方法。 那麼,我們開始了。 這篇心得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 為甚麼要閱讀 如何選擇讀物 總結
Thumbnail
這本書使用插畫搭配文字,看起來目標客群是中小學學生,其實也適合思考人生方向的大人,或是對於未來工作迷途的大人。全文討論了工作與幸福的關係,以及探索自己的興趣和夢想,獨立思考的重要性等主題。
Thumbnail
要怎麼偷得像是自己的原創,那當然得要有獨特的觀點,經典公式或套路嫁接上來後才能培育出新枝。張國立的創作方法,就是大量閱讀與筆記,從自己原本的興趣得到靈感,試著融合兩者,最後產出原創故事。 我曾經當過資深創作者張國立的編輯。記得每次跟他見面討論新作主題時,他必然會拿出一個小本子。上面密
近月來,承蒙文友惟喆豪情分享近百冊電子書,因此,我的電子書庫檔變得豐富了起來。進一步說,我外出或等候的空檔,就能按照自己的需求(例如,我偏愛雷馬克和索忍尼辛的小說)展開閱讀。有了大量的電子版,固然帶來方便,但是手機螢幕太小,長時期讀下來眼睛容易疲累。不過,這點尚可克服,縮短閱讀時間就能解決。  
整理了一些可以提供同為創作者的各位一個可以來參考的地方(⁠*⁠´⁠ω⁠`⁠*⁠)
Thumbnail
分享一系列創意寫作書籍的評論,包括小說、回憶錄、食物、繪本、旅遊、通用、自媒體寫作等,書單涵蓋不同寫作分類,適合不同寫作程度的讀者。
Thumbnail
一直以來,周遭總是有許多人好奇為何身為全職媽媽的我還能閱讀如此多書又特別耗費時間寫文章?其實我的答案不外乎是:「我需要閱讀,而我也需要寫作。」 事實上,越是感到時間的有限性,就越能抓緊時間的縫隙去高效完成一件事。比如我家裡沒有電視,亦沒有追劇的習慣,有一搭沒一搭的與朋友聊天也多半是交流新聞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