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文化

含有「組織文化」共 2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我們常以為招募面試是單向的面談,其實這也是你觀察未來主管與文化適配度的黃金時機。這篇文章分享如何從面試前的準備、當下的互動到結束後的觀察,判斷主管的管理風格,並思考自己是否能適應。與其在到職後才發現「不適合又不好走」,不如在一開始就幫自己過濾出對的合作對象。
Thumbnail
當我們在組織中不斷成長、面對越來越多挑戰時,會發現光是「看得懂」問題還不夠。這篇文章從與一位思辨力強的夥伴對談出發,回顧自己十年前在職場上的稜角與轉變,分享如何從聰明的表現者,轉化為懂得陪伴與等待的領導者。真正的成熟,是看見問題後,懂得忍住不說,等到對的人、對的時機,再出手。
Thumbnail
AK-avatar-img
2025/04/07
Hi Ken, 很喜歡你這篇文章,也很有共鳴。 這讓我想起前陣子在王文華先生作品《積木與黏土》談及一間公司的成功是看組織內最弱的那一位。 我也曾在這樣的情況下做過你提及的行為,或是離開一個職場環境。我想這是每個人都會經過的路,有的人也許會等待,也有的人仍想闖關。
KenHua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7
AK 感謝您的反饋,人很奇妙,小時候追逐特別,認為這世界上大概只有自己如此;長大後找尋相近的故事,試圖找出規律。我最近的心得是看別人的踩坑指南無法讓自己不要踩到坑,但可以幫助我們(有一天)意識到,原來這就是在坑的感覺,該踩的這輩子沒踩個夠就不知道需要迴避,或許這就是有些人還想闖關的原因吧~~
這書探討「定型心態」與「成長心態」對個人和組織的影響。文章重點闡述成長心態文化對組織績效的提升作用,並提出五個影響心態文化的行為參考準則:合作、創新、冒險與韌性、誠信與道德行為、包容性。此外,文章也分析了四種心態誘因(評價情境、高強度情境、批評性回饋、他人的成功),以及如何在這些情境中培養成長心態。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在職場,不只是要做好自己的事,還要看懂整個局勢。 本文分享觀察職場權力結構,提升影響力的關鍵視角。
Thumbnail
是露出本性?而已🤣
Carry Kuo-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09
身障作家/左邊女孩 我會不把其做為看作本性,而是看作該位置的"角色"需求,每個人都是在自己位置上扮演好那個位置該做的事~
█不勞而獲好輕鬆?你身邊也有free rider嗎?本篇文章分享「free rider」的成因及造成的影響,並提供一些杜絕free rider現象的方法,幫助團隊成長的同時,也讓大家思考組織文化的重要性。此外,文章中還評析了賴婷婷的《複利領導》一書,探討如何藉由重複簡單的行為來培養領導力及個人成長。
Thumbnail
5/5複利領導_簡單的事重複做就會有力量
付費限定
向上考核有著提升管理效能的潛力,但在企業中面臨許多的挑戰。 透過本文的設計建議,讓高層了解基層真實狀況,促進雙向溝通。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4/10/02
覺得這個很重要!
Carry Kuo-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02
宇牛 是啊!
本書指出,工作上的人際關係是評估一個職場是否健康的重要關鍵。同事間負面的互動關係,淺則破壞我們原先對人的安全感與信任感,損害工作績效與創造力;重則斲傷我們對自我天分、能力和理性的認知。作者因此綜整出8種「棘手同事」的原型,希望幫助人們在職場上識別這些人群,採取相應的互動策略,建立人際關係上的韌性。
Thumbnail
主管給我們的回饋,都會成為我們繼續在組織中生存下去的經驗,對嗎?
Thumbnail
離職員工的爆料,讓綠藤生機的品牌形象毀於一旦,凸顯了雇主品牌的重要,以及與產品品牌的緊密關係
Thumbnail
一個高效能的組織,成員們必須具備「去中心化」的思維,但學校的行政體系在設計時就是以科層體制為藍圖,且組織架構是固定的,改變不太容易。
讓團隊擁有上位思考的習慣,除了具備對應的能力之外,領導者是否倡議也是營建這種文化的關鍵因素。
Justin的教育想像-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06
Loeb的屁孩爸爸 沒錯⋯最大的阻礙是,上位者覺得這種行爲是「越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