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數學老師,《我們與惡的距離》怎麼算?

2019/04/2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篇無雷好評。

標籤間「的距離」

在國中數學裡,我們都學過上面這個用來計算平面上AB兩點的距離公式;然而,我們卻沒有學會如何計算《我們與惡的距離》(The World Between Us)。這部臺灣公共電視(2019年)推出的社會寫實劇有許多的關鍵字,更以媒體的視角切入民眾對新聞事件主角的討論/輿論/標籤。
「標籤」概念源自1938年《犯罪與社會》,作者Frank Tannenbaum主張青少年的「犯罪行為」是社會給青少年的「錯誤行為」貼上「不良青少年」標籤後才逐漸形成的;這種用社會標籤解釋青少年走上犯罪行為絕路的論點,開啟了後來「標籤理論」的發展,亦成為現代人常使用的詞彙。
社會團體都會設定一些規則,一旦違反就會被當作偏差,並把違反規定的人貼上局外人(outsider)的標籤,就這樣製造出偏差——貝克(H. Becker)

「我們」沒有人是局外人

雖說在經典標籤論的討論中,標籤往往是負向的,用來標示(highlight)那些常被否定的特徵;然而,即便是正向特徵 — — 如「資優生」、「合格品」,它們也可以視為是一張分隔他者、與我群的標籤。
我要講的不是「惡」,而是大寫的「我們」 — — 導演,林君陽。
在本劇裡,你真的很難去討厭任何一個人。「沒有人是局外人(No outsider)」不僅反應在劇情,也因為本片每個角色都有足夠擔當主角的質與量:《我們與惡的距離》用力地呈現每種行為的脈絡、情境與動機,讓我們即便厭惡(例如凱子、學長)、也能理解他們為何這麼想、這麼行動,更能在他們構成的人際網絡裡思考:真實世界的自己在人群中展演是什麼模樣?
因為惡,是在我/我們之中的。

結語:《與惡》以後

回到本篇評論一開始提出的問題,「與惡」的距離能夠計算嗎?
從範數(norm)的觀點來看,其實只要想辦法「量化」,我們就能夠計算「距離」 — — 縱使人的內心可能不是平面,但我們也在高中學過三維空間、甚至也能將這樣的概念推導到 n維空間中(而且公式相同/相近)。
這樣的距離,只要「貼上一張標籤」,分出你/我、以及如何不同的程度,便就能夠計算。
然而,距離往往造成不理解、不理解容易造成恐懼,我們容易憑著情感投射、主流觀點、媒體風向去輕易論斷一個人。然後,選擇將他消失。
刪掉點其實很容易/製圖軟體Geogebra
消失的不會只有他,還有與他連結的我們。
《我們與惡的距離》面對死刑議題,看似以「要了解加害者背後的『為什麼』」作為反死刑的主要理由,但更深一層的意義是即便槍響,之後的我們並不因此而活得更輕鬆。
經歷過多次無差別事件的臺灣人,還記得傷痛嗎?
《與惡》記得了,用戲劇的方式告訴我們:要一起面對它、處理它,希望就在雲背後。
取自《我們與惡的距離》官方臉書頁
那麼,下篇評論見囉。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讓你「有收穫」,請為這篇文章按下愛心,讓我為你寫出更多這樣的文章。
★如果你希望穩定收看我的後續作品,請追蹤我!
★若有希望老師評論的影視作品、或是娛樂體驗,歡迎留言或與我聯繫委託。
★歡迎申請加入社團「老師的放映後討論室」一起討論電影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21會員
170內容數
我相信:「學習」才不是一件無聊的事,只是你缺少好的「素材」、「管道」、以及「觀點」! 在【家安老師的娛樂評論室】,陪你一起從電影、商業閱讀、以及生活日常學習之前在教室裡沒搞懂的點點滴滴。 在放課後的時間裡,一起學習新知吧—— 同學,上課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