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壞你的歷史教科書:文明認同和國家認同可以分開

2017/10/2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臺灣讀過中國史教科書的人,後來不少人發現到其中的「偏見」,也就是上一篇談到的東西,再加上現實上中國的逼迫,對中華文明的某些產物感到嫌惡,對中國史則直覺地質疑其浮誇作假,或者說根本是在自慰。
這種現象,是文明認同和國家認同混合導致的結果,但其實兩者是可以分開的。最好的例子是日本。日本的古文明認同是「中華」,你可以看到,日本人會喜歡看三國志,也會把三國志當成自己的古代史,用中華成語等。
櫻井雪館浮世繪作品《桃園結義三兄弟》。Source: Commons
但這些不會令他們懷疑自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他們有了日本這個國體後,能夠把文明認同(中華)和國家認同(日本)完全分開,正正因為如此,既不會認為自己不是日本人,也不再需要刻意「去中國化」,既不以中華歷史為榮,亦不以中華歷史為恥,卻欣然覺得關羽張飛的靈魂可以轉世為日本女高中生。
西方普遍認為自己是希臘、羅馬文明的繼承者,比方說,在希波戰爭的電影裡,會把自己代入希臘一方。但他們也不會認為自己是現代希臘人或義大利人,會把現代國家的「希臘」和「義大利」,跟古希臘和古羅馬分開。
但中華不知道是刻意還是無意的,把「中華文明」直接解讀成「一個自古以來存在的現代民族國家」,直接把文明等同民族國家,尤其在教科書裡這麼做。所以才會產生「四千年歷史的國家」、「唯一流傳至今的四大文明」、「所有分裂時期都是內戰」的說法。
這些說法導致的是,要把中華文明開始到現在的所有歷史,都要根據目前的政治需要去解釋,再加上要灌注「大一統的必然性」。所以才會變成,要不就是為整個四千年歷史為榮,背負古人的所有光榮,要不就是以此為恥,背負他們所有的罪惡。
而為了現代的政治需要,解讀有時更是很奇怪的,例如岳飛打金人,滿清殺漢人,這些問題會變得非常的尷尬。為了應付這些問題,又產生了「無差異同化論」(所謂「漢化」),就是直接認定對方被文化融解。可是這種文化消滅論自然非常刺激少數民族,並引起週邊民族的敵意。
這些都是在勾起現實政治的痛點。另一方面說,討厭中國的人,則也想把自己跟中華歷史完全割離,這又是另一種矛盾。因為中華文明對臺灣的影響是非常現實而且龐大的,如果把臺灣人說成跟中華沒有關係,也是說不過去的。
一切問題的根源,始終在於文明認同和國家認同的混合。但現實來說,不論藍綠統獨,大家對「中華」的觀點都很一致,基本上就是兩者是混合的。這使我們對古中華史的觀點,滲入太多感情和現實政治立場,不是傾向全盤肯定,就是傾向全盤否定,這兩者都不太健康。
對比起來,美國人雖然是希羅文明的繼承者,卻不需要跑去把羅馬帝國的罪惡和榮辱,攬在身上。至少他們不需要美化獨立前的歷史。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是韓國;中國的「東北工程」也引起巨大爭議。圖為朝鮮高宗袞龍袍照,現藏於波士頓美術館。Source: Commons

編輯:宅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鄭立
鄭立
鄭立,網名Cheng Lap、九龍帝國、無想流流星拳,尊稱C大、鄭夫子,香港理工大學電子計算學系學士、香港中文大學比較史與公眾史學碩士,政治評論家、專欄作者、遊戲開發者,曾在中學任教,代表作為遊戲《民國無雙》、《中山立志傳》及政治隨筆集《有沒有XX的八卦》等;參與製作的手機遊戲《光輝歲月》亦已推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