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好難啊怎麼辦?

2018/07/08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前兩天的「小孩好難教?──給百種小孩的百種養殖攻略」講座裡,有開放一個線上提問的網址,這篇是對現場來不及提問的兩個問題來回應。
我先從下面這個比較長的問題開始:
某一天看到你的貼文有感:「你不必一定要有理由,你可以就是想要,但沒有理由。」

強調理性的討論→強辭奪理的競技場。我們對小孩可以用這種方式,但是對大人也是這樣嗎? 是不是有點一樣,又不一樣?

例如:小孩(或大人)可能還無法學會「隨時」理性討論,因為當時的生理或心理狀態不穩定,導致有時候做出看似「賴皮」的舉動。

我想到,我以前公司的會議討論裡面,當會議的意見相左時,雙方人馬各有堅持,最後老闆(主席)跳出來,宣佈用哪個方案,或是進行表決。

同樣的,當台灣的代議政治進行時,也常見意見分歧,A說他的,B說他的,然後各自跳針迴圈。接著,政黨協商,或進行表決。

我想問的是:
1. 如何從小孩子的討論改變,讓「未來」的討論有比較好的發展。
2. 面對意見分歧,對方跳針迴圈的說明自己的意見,無法接受你的討論,你會怎麼辦?
以下是我的回答:
有一些心理學的實驗結果,認為人大多數時候所下的決定,以及因此所說出的理由,都不是「理性」的,而是「先有直覺判斷,再找理由」(類似於合理化)。
這一點在小孩身上很常看到。假如小孩認為有權力的大人「已經決定了」,為了要說服大人改變他的決定,小孩常常會立刻開始找理由,有些理由看起來很像一回事,有些理由我們一看就知道是即時亂掰的。

先惜惜再講理

所以,假如我們希望跟小孩展開真正的理性討論,而不是「兩個不同的直覺判斷在用各種假理由辯論」,那首先我們要試著檢驗自己是否太常使用權力去決定我們跟小孩之間的事情,或者幫小孩決定太多事情,以至於我們跟小孩時常陷入這種權力爭奪的言詞爭辯裡。我在實驗你的心:你說有光就有光?這篇文章裡有提到這些實驗。
我覺得最好的做法,是在有情緒的時候都先不要講道理,大人可以的話就惜惜小孩,大人自己有情緒就先找別人惜惜自己,有力量以後再去惜惜小孩。在雙方都真正冷靜下來之後,再展開討論跟協商。通常這也都不是在「現場」了。另外,有一個比較事不關己的冷靜第三方來協助雙方辨認自己是不是被直覺「綁架」,也會有幫助。
至於跟大人之間的溝通,我覺得可以分成兩種面向來討論。第一種是要實質成果,另一種是希望真的有溝通。這用社會運動來比喻的話,前者就是要拿到實際上的進展,比方說立法進度或制度改變。這種時候的重點其實不是溝通,而是政治上的角力以及結果。
第二種是真心想要達到某種雙方都甘願的共識,我覺得把「溝通」的定義限定在這個範圍裡,會比較容易討論。在這種情況裡,我覺得面對大人就跟面對小孩沒兩樣了。至少有一方要有能力分辨對方當前是在「直覺判斷,再找理由」,還是真正有深思熟慮之後的「理性」。當發現對方只是在直覺判斷時,就要想辦法暫停對方的直覺,或者修改對方的直覺,而後者是一個很複雜浩大的工程。
暫停直覺,就是我前面說的「先惜惜再講理」。比方說我前天提到,有時伴侶之間的衝突不是真正的意見不合,而是覺得被冷落了,而找很多理由抱怨。在這種情況下,有用的做法是去親他(就是kiss),親到他的直覺軟軟的而更有彈性,在那之後再講道理就會比較有用,而不是在一開始就想要直接講道理分個勝負。

考慮對方的需求

直接講道理的話,對方的直覺會一直找理由,最後會發現根本無法討論。所以要先設法讓對方知道「我們是一國的,雖然我們現在的意見看起來不合,但至少我想要跟你一國,你可以相信我,而且我也願意作出退讓」。
我認為在這種狀況下,才有可能形成有效的溝通。我在【親職考古題】:惜惜治百病也有提過關於「先惜惜再講理」的建議。而我這裡「同一國」的意思,是想要達成共識的意思。也就是「除了考慮自己的需求,也會願意考慮對方的需求」
阿果小時候
以前天現場的狀況來舉例。我在一開場時積極傳達「我想要跟安靜聽演講的朋友同一國」的訊息,同時也試著傳達「我也想跟帶小孩來的朋友同一國」的訊息。然後我再表達「我希望兩邊的朋友可以一起同一國」的訊息。雖然最後效果可能有限,但大致上是這個意思。一個「我們一起為了我們每一個人的舒適而妥協一點,好嗎?」的訊息。
另外還有個人提問:
要跟小孩雙向溝通,但是小孩現在還沒有很多的詞彙,那要怎麼溝通?
我還是想強調「惜惜治百病」的建議,溝通並不只是言語的交流,親親或抱抱也有促進溝通的效果。在小孩比較小、詞彙比較少的階段,大人更可能行使自己的權力,去為孩子決定事情,這時也要提醒自己,這樣做真的是對小孩「好」的嗎?對你和小孩的關係是「好」的嗎?
我前天也提過一個例子,在阿果還小的時候,他很不喜歡刷牙,所以我最後做的決定是「求他讓我幫他刷牙」。強迫他刷牙只會讓他反感,但放著讓他蛀牙不好,他不想要牙痛,我也不想讓他蛀牙,所以最後是我幫他刷。雖然常常也覺得不開心,但這樣做結果是好的。我在彼此衝突的真實利益有談過這段經驗。
等到他再大一點,可以「順利溝通」、瞭解為什麼要刷牙以後,我就不管他了,這是他的事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盧駿逸
盧駿逸
從2008年開始,我持續待在光合人文/教育工作室的合作式教育場域裡,這是一個師生比大約1:4的教育現場,我陪小孩一起工作的主題包括社會議題、科學、歷史、創作、自助旅行等等。除了陪伴小孩之外,我也和父母一起面對教育上的各種難題,像是自主學習、親子關係、兒童發展困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