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就夠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要上甚麼?」變成了每天起床後準備開始的第一句話

這時候會想:如果沒有課表還會這樣問嗎? 自學計畫的要求裡面有課表這一項,所以才寫上去,如果沒有寫這一項的話,那會怎麼說?!

「那個課表是因為教育處審查時候有的要求,但我比較在意你自己想要怎麼安排你的自學生活,所以你可以自己決定你想要怎麼開始。如果你都不知道,再參考那個就可以了。也可以不管那個課表,就算沒事想做也沒關係啦就躺在地上好了。」

天回的方式不太相同,但大意差不多就是這樣,「你想做甚麼?」、「你想怎麼安排時間」、「這件事我沒有特別覺得要怎麼做,你想怎麼做」...。

然後,開始的幾天小孩就會出現很奇怪地漫無目的游走。

自學開始,沒有了規定以後,小孩似乎就出現了所謂""無所適從""的樣貌,從這個面向看的時候,想到這樣好像很符合有些人在說的﹝要有適度地限制才會讓孩子有安全感﹞,所以合理化許多因應校園管理而生的威權教育,也崇尚適度地威權教育是扶助孩子學習步調的方式。如果真如他們所言,那麼眼前這個孩子接下來會怎麼發展,實在很令人好奇。

想要看見這件事情的發展,似乎更需要努力的不是小孩,而是大人。如何能夠先把自己擺在小孩的後面、如何能夠不露痕跡地先穩住自已的擔心和緊張、如何能夠先看見並等待小孩的自主性,然後陪伴並適當地協助學習。

常常想著,

如果可以在草地上奔跑,會有小孩想在教室裡走路嗎?

如果可以在自然裡爬樹,會有小孩想在家裡爬樓梯嗎?

如果可以在生活裡看見動植物,動物園、植物園還會變成景點嗎?

如果可以自由,會有人真的想逃避自由嗎?

如果有規定這麼煩人,沒有規定就真的比較好嗎?

沒有規定,真的會自己主動做嗎?

然後每想一個問題的時候,就先問自己一次「如果我...」,每每這樣的時候,就能更堅定自己的心情,更能夠等待並且陪伴自學的路。

小孩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拿起2年前買給他的相機,說要練習使用相機照相和錄影。

有時候趴在地上拍玩具、有時候對著人拍。

問「你有想要拍的故事嗎?」(搖頭)

「只是練習使用相機」

「相片可以說很多故事,拍真實的畫面,也可以因為距離不同製造假象。」

然後找出平凡人平凡事的臉書看一看,一陣嘩然之後,小孩自己開始玩。

邊玩邊想、邊玩邊調整、邊玩邊問、邊玩邊笑,就這樣又一個下午被玩掉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玩夠了說:「對焦好難,自動對焦根本就拍不好」、「軌道玩具這裡凸起來的地方,就會被發現是假的了」、「唉唷,反正皮卡丘也是假的」、「相片都不一定是真的,雖然拍的東西是真的有的東西,可是相片就可能看起來想是真的的假的」...

想來,夠了,這樣就夠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別問兒子是誰的馬麻的沙龍
40會員
39內容數
2021/03/31
我想著,以前只懂得欣賞一個有理念的老師,一個能堅持的老師。最近又在想,每一個老師都可能有他的堅持,對,每一個老師都有。只是,究竟他們各自在堅持什麼?他們各自的理念是什麼?
Thumbnail
2021/03/31
我想著,以前只懂得欣賞一個有理念的老師,一個能堅持的老師。最近又在想,每一個老師都可能有他的堅持,對,每一個老師都有。只是,究竟他們各自在堅持什麼?他們各自的理念是什麼?
Thumbnail
2021/03/29
昨天有個家長來身邊悄聲說「你兒好厲害」,將剛剛發生的事情說了一下,他說「妳兒跟我說讓我在門口等一下先不用進去,他去處理。然後我就站在門口看,看他站在兩個人中間,繼續吵架的兩個人他們各自進行的活動,然後就沒事了。怎麼這麼厲害? 可是我看不懂耶,為什麼會這樣」。過了一下子,我問自學生發生甚麼事,他一派輕
Thumbnail
2021/03/29
昨天有個家長來身邊悄聲說「你兒好厲害」,將剛剛發生的事情說了一下,他說「妳兒跟我說讓我在門口等一下先不用進去,他去處理。然後我就站在門口看,看他站在兩個人中間,繼續吵架的兩個人他們各自進行的活動,然後就沒事了。怎麼這麼厲害? 可是我看不懂耶,為什麼會這樣」。過了一下子,我問自學生發生甚麼事,他一派輕
Thumbnail
2020/05/10
幾乎要半年了,這一段時間完全沒有辦法寫文章,無法寫下任何一件關於自學的事。這一段時間的自學日子,就好像是進入了一種幾乎見不到光的暗房,雖然沒有光卻還是看得見東西在移動搖晃,雖然看不清楚卻還是能夠辨識出物體的存在。物體就是自學的樣態,搖晃著、移動著,卻看不清楚方向。
Thumbnail
2020/05/10
幾乎要半年了,這一段時間完全沒有辦法寫文章,無法寫下任何一件關於自學的事。這一段時間的自學日子,就好像是進入了一種幾乎見不到光的暗房,雖然沒有光卻還是看得見東西在移動搖晃,雖然看不清楚卻還是能夠辨識出物體的存在。物體就是自學的樣態,搖晃著、移動著,卻看不清楚方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當小孩擁有自主支配的時間,他會學到與自己共處,學會為這段時間負責任,更重要的是,他可以紓壓。 有時候小孩的電不是放不完,而是放過頭了,大腦靜不下來。或者是因為他還沒有做夠他真心喜歡的事。
Thumbnail
當小孩擁有自主支配的時間,他會學到與自己共處,學會為這段時間負責任,更重要的是,他可以紓壓。 有時候小孩的電不是放不完,而是放過頭了,大腦靜不下來。或者是因為他還沒有做夠他真心喜歡的事。
Thumbnail
今天在車上聽《下一本讀什麼》是關於 #遊戲化教學的技術 的作者訪談,裡面提到要用獎勵、點數、排名的遊戲化去讓教學變有趣,這種兌換獎品的制度其實很常見,但效果不是不持久,就是新鮮感不夠,吸引力不夠。那還有什麼新把戲呢?
Thumbnail
今天在車上聽《下一本讀什麼》是關於 #遊戲化教學的技術 的作者訪談,裡面提到要用獎勵、點數、排名的遊戲化去讓教學變有趣,這種兌換獎品的制度其實很常見,但效果不是不持久,就是新鮮感不夠,吸引力不夠。那還有什麼新把戲呢?
Thumbnail
(其實這是一篇於2020年8月7日發表在臉書社團的貼文,兩年來收到五百多位網友的讚及留言回覆,直至今日仍陸續收到反饋,於是選擇讓其以文章的形式呈現) NG問話: 1. 明天還要去上學嗎? (這不是擺明要孩子說不要嗎?) 2. 學校的飯菜好吃嗎?有吃完嗎? 3. 有很想爸爸媽媽嗎? 我的問話:
Thumbnail
(其實這是一篇於2020年8月7日發表在臉書社團的貼文,兩年來收到五百多位網友的讚及留言回覆,直至今日仍陸續收到反饋,於是選擇讓其以文章的形式呈現) NG問話: 1. 明天還要去上學嗎? (這不是擺明要孩子說不要嗎?) 2. 學校的飯菜好吃嗎?有吃完嗎? 3. 有很想爸爸媽媽嗎? 我的問話:
Thumbnail
有時我實在也不確定,是孩子本來就會做這些事情,還是教育真的有用。難以梳理這個問題,只好找孩子的爸細細回想:在小孩脫離對媽媽的依附關係後,朝夕相處,真正陪在自學生身邊的爸爸,究竟有沒有在小孩身上做些什麼。 「嗯?這怎麼解釋?」 「說個例子來聽聽?」
Thumbnail
有時我實在也不確定,是孩子本來就會做這些事情,還是教育真的有用。難以梳理這個問題,只好找孩子的爸細細回想:在小孩脫離對媽媽的依附關係後,朝夕相處,真正陪在自學生身邊的爸爸,究竟有沒有在小孩身上做些什麼。 「嗯?這怎麼解釋?」 「說個例子來聽聽?」
Thumbnail
「愛的藝術:學會等待」 你相信小孩有能力自己創造學習環境嗎? 你相信小孩天生敏銳可以看出事情的端倪嗎? 你相信小孩有辦法解決問題嗎? 如果你相信的話,你願意等待嗎? 等待直到他願意說的時候。 不急著評價, 不急著給意見, 不急著教那認知裡所謂對的觀念, 給他時間思考、感受、體驗、找答案, ✿ ✿
Thumbnail
「愛的藝術:學會等待」 你相信小孩有能力自己創造學習環境嗎? 你相信小孩天生敏銳可以看出事情的端倪嗎? 你相信小孩有辦法解決問題嗎? 如果你相信的話,你願意等待嗎? 等待直到他願意說的時候。 不急著評價, 不急著給意見, 不急著教那認知裡所謂對的觀念, 給他時間思考、感受、體驗、找答案, ✿ ✿
Thumbnail
#小學生年度行事曆: 1. 過去:帶著小朋友看照片回憶美好(回顧) 2. 現在:清點暑假作業 3. 未來:整理書包、準備學用品 #藝術:一致性把你的想法告訴孩子 #CSI: 1. C:color(色彩):可讓孩子選顏色表達心情 2. S:symbol(象徵):物件代表心中感受 3. I:image(
Thumbnail
#小學生年度行事曆: 1. 過去:帶著小朋友看照片回憶美好(回顧) 2. 現在:清點暑假作業 3. 未來:整理書包、準備學用品 #藝術:一致性把你的想法告訴孩子 #CSI: 1. C:color(色彩):可讓孩子選顏色表達心情 2. S:symbol(象徵):物件代表心中感受 3. I:image(
Thumbnail
之前已經跟大家分享居家的動態活動、靜態活動內容,而這兩者的活動交替進行效果會最好。那一天之中,要怎麼安排這兩種活動呢?有規律的作息,小孩才知道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事情。不會等到洗澡睡覺時間,開始哭鬧著說:『我不要收玩具』、『我不要洗澡』、『我還要玩』等等讓父母抓狂的言語。
Thumbnail
之前已經跟大家分享居家的動態活動、靜態活動內容,而這兩者的活動交替進行效果會最好。那一天之中,要怎麼安排這兩種活動呢?有規律的作息,小孩才知道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事情。不會等到洗澡睡覺時間,開始哭鬧著說:『我不要收玩具』、『我不要洗澡』、『我還要玩』等等讓父母抓狂的言語。
Thumbnail
也是可以啦!如果你有自信能陪小孩克服巨大的挫折感, 或是你享受每一個吼小孩寫作業跟早起的時刻 ; 或是你有絕對的信心,認為你的孩子不會霸凌人或被人霸凌、不會遇到變態,那就不用做什麼幼小什麼銜接的啦! 
Thumbnail
也是可以啦!如果你有自信能陪小孩克服巨大的挫折感, 或是你享受每一個吼小孩寫作業跟早起的時刻 ; 或是你有絕對的信心,認為你的孩子不會霸凌人或被人霸凌、不會遇到變態,那就不用做什麼幼小什麼銜接的啦! 
Thumbnail
說到我們的自學計畫書,只能用「陽春」、「最低完成目標」的基本原則來形容⋯作計劃,本來就常發生「紙上畫畫,牆上掛掛」的悲劇,更何況是「適性發展」、「量身定做」的自學計畫?樂在學習的孩子,也不能保證自己永遠都會在某些特定領域ㄧ直保持高昂的興趣啊!
Thumbnail
說到我們的自學計畫書,只能用「陽春」、「最低完成目標」的基本原則來形容⋯作計劃,本來就常發生「紙上畫畫,牆上掛掛」的悲劇,更何況是「適性發展」、「量身定做」的自學計畫?樂在學習的孩子,也不能保證自己永遠都會在某些特定領域ㄧ直保持高昂的興趣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