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不需要被管理的人:績效考核系列#2/程天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需要被管理的人」將成為未來勞動力的主流,連大企業都將大量雇用。為因應這個趨勢,組織架構必須由金字塔模式走向網路化、扁平化、流程化、虛擬化;而平衡計分卡式的KPI,自然就會被目標管理導向的OKR所取代了。

raw-image

Facebook上的朋友王聖皓在轉貼我的〈KPI,還是OKR?:績效考核系列#1〉一文時,評論說了如下這段話:

企業每個階段所需要的人不同,而每個人不同階段所需要的企業也不同。慢慢地理解為何大公司、大醫院在找員工時,「團結性」、「順從性」優先於能力,找的主管也不一定需要能力。

當突破開拓期,進入穩定期時,個人開創性的重要性會大幅遞減、貢獻比重也會越來越低;「高成長動機」與「高創造力」的人格特質,經常與「不安定性」有正相關性,與團隊合作性不能並存。

由常態分佈圖來看,無論智商或能力,在位於兩端的極端值時,太低是一種病態,太高也是一種病態;只有位於中間的95%,才有互相理解、以及進行團隊平等合作的可能。

瞎貨基層主管則可有效吸引砲火,將員工的不滿連結到主管本人身上,而非企業或制度本身。就彼得定律而言,一個人將一直被拔擢至一個無法勝任的位置為止;然後企業將無可避免的,在這個階段由成長轉為停滯,然後開始走向衰敗。

造物者對人性的設計算是諷刺嗎?對個體來說是殘忍的。一間企業或一個人,慢慢地成長至巔峰,而又慢慢地衰敗至原點,從無例外;但也是如此,其他生命才有了生存的空間。

也許符合道家的興衰更迭,才能循環不息,是對世界的另一種溫柔。

(編按:以上留言在無更動原意的前提下,經過編輯小幅潤飾。)

他很好的詮釋了我的觀點:創業初期,團隊要找的成員應該是「不需要被管理」的人。新創公司應該要找的,是由「內部動機」來驅動、能夠自主獨立工作的成員。

企業就如同人類一樣,也有生命周期;從誕生、成長、成熟、到衰退,一共四個階段。

從大歷史觀的角度來看,企業總是離不開一個規律「成也是人,敗也是人」;在企業生命周期的四個階段之中,領導者必須分別重用不同個性和專業的人。

許多企業沒辦法進入下個階段,或是導致最後一個階段「衰退」、甚至「滅亡」的發生,就是因為不懂得「階段性用人」。

但是,「階段性用人」就能夠保證基業長青、永續經營嗎?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40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吐納商業評論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吐納商業評論的沙龍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組織的制度下 人們通常會通過不斷地努力來提升職位 然而提升到一定層次後 往往會達到能力極限至無法勝任的職位 職業生涯中 或多或少應該都有同事或主管無法勝任職務的經驗 這是因為該職位已超出自身經驗能力範圍 又缺乏職位所需之特定技能或個人特質 上述種種狀況已達到「不適任現象」 這種現象很可能會導致工作
Thumbnail
在組織的制度下 人們通常會通過不斷地努力來提升職位 然而提升到一定層次後 往往會達到能力極限至無法勝任的職位 職業生涯中 或多或少應該都有同事或主管無法勝任職務的經驗 這是因為該職位已超出自身經驗能力範圍 又缺乏職位所需之特定技能或個人特質 上述種種狀況已達到「不適任現象」 這種現象很可能會導致工作
Thumbnail
即使科技業招募趨緩,但許多產業還是招募不到員工。幾年前,Linkedin的創辦人Hoffman所著《聯盟世代》一書已揭示了矽谷新的工作趨勢,例如相互契合利益的工作任務、善用員工人脈情報網路、企業校友會、勞資聯盟關係的雇傭模式、鼓勵員工發展個人品牌等,在當時對台灣的企業來說都是相當創新的概念。
Thumbnail
即使科技業招募趨緩,但許多產業還是招募不到員工。幾年前,Linkedin的創辦人Hoffman所著《聯盟世代》一書已揭示了矽谷新的工作趨勢,例如相互契合利益的工作任務、善用員工人脈情報網路、企業校友會、勞資聯盟關係的雇傭模式、鼓勵員工發展個人品牌等,在當時對台灣的企業來說都是相當創新的概念。
Thumbnail
領導者在經營管理的專業上,要不斷跟隨趨勢成長,確保自己的地位跟收入。
Thumbnail
領導者在經營管理的專業上,要不斷跟隨趨勢成長,確保自己的地位跟收入。
Thumbnail
"『分別』不在別人對你的態度,而是你對自己的認知" 有時候在聚會中會聽到同業抱怨『老闆不重視HR』,當我還是菜鳥兼素人HR的時候我真的無法體會這句話,到了現在我的體會是『老闆不重視HR還是HR不重視老闆??』,今天來談談我認知的HR的定位
Thumbnail
"『分別』不在別人對你的態度,而是你對自己的認知" 有時候在聚會中會聽到同業抱怨『老闆不重視HR』,當我還是菜鳥兼素人HR的時候我真的無法體會這句話,到了現在我的體會是『老闆不重視HR還是HR不重視老闆??』,今天來談談我認知的HR的定位
Thumbnail
越來越多的優秀企業開始關注員工的各種高層次需要,從而鼓勵、支援並幫助員工實現其職業乃至人生的抱負。企業既期待員工能夠積極與企業共同發展,同時也意識到,要想吸引並留住頂尖人才,需要打造差異化的企業職場體驗。 視角一:新時代的職場人,人人都是體驗者 視角二:創造員工體驗成為人才管理的新熱點
Thumbnail
越來越多的優秀企業開始關注員工的各種高層次需要,從而鼓勵、支援並幫助員工實現其職業乃至人生的抱負。企業既期待員工能夠積極與企業共同發展,同時也意識到,要想吸引並留住頂尖人才,需要打造差異化的企業職場體驗。 視角一:新時代的職場人,人人都是體驗者 視角二:創造員工體驗成為人才管理的新熱點
Thumbnail
找新工作時,該好好思考的三個問題 [公司的規模重要嗎?] [薪水與福利的問題] [行業的選擇]
Thumbnail
找新工作時,該好好思考的三個問題 [公司的規模重要嗎?] [薪水與福利的問題] [行業的選擇]
Thumbnail
大缺工時代,人人都很容易找到工作。但求職者該如何善用大缺工時代,為自己的職涯建立有意義的經驗呢?該如何做出好選擇,讓每次異動都不只是薪酬進階,更是職涯進階呢? 身為招募者,也身為三不五十就會被獵頭找來問意願的受僱者,我想分享一點自己的觀察。
Thumbnail
大缺工時代,人人都很容易找到工作。但求職者該如何善用大缺工時代,為自己的職涯建立有意義的經驗呢?該如何做出好選擇,讓每次異動都不只是薪酬進階,更是職涯進階呢? 身為招募者,也身為三不五十就會被獵頭找來問意願的受僱者,我想分享一點自己的觀察。
Thumbnail
現在的選才面試流程跟70年代基本上是一樣的,過時的方法造成了資訊不對等的外部性,使得高失業率與高缺工率並行。
Thumbnail
現在的選才面試流程跟70年代基本上是一樣的,過時的方法造成了資訊不對等的外部性,使得高失業率與高缺工率並行。
Thumbnail
  我們被教育的方式都錯了嗎?四書五經中的世界不是以和為貴,用愛發電嗎?這次的系列是利用真實職場的例子,讓年紀在18~28之間的帥哥美女了解一下,專業跟學歷,絕對不是你能年薪百萬或職場稱王的絕對條件
Thumbnail
  我們被教育的方式都錯了嗎?四書五經中的世界不是以和為貴,用愛發電嗎?這次的系列是利用真實職場的例子,讓年紀在18~28之間的帥哥美女了解一下,專業跟學歷,絕對不是你能年薪百萬或職場稱王的絕對條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