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大缺工時代?主管們必須學會「拆工作」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即使科技業招募趨緩,但許多產業還是招募不到員工。

幾年前,Linkedin的創辦人Hoffman所著《聯盟世代》一書已揭示了矽谷新的工作趨勢,例如相互契合利益的工作任務、善用員工人脈情報網路、企業校友會、勞資聯盟關係的雇傭模式、鼓勵員工發展個人品牌等,在當時對台灣的企業來說都是相當創新的概念。

近年在大招募時代缺工加劇下,書中的預言都一一成真。

然而,《聯盟世代》這本書給我的啟示除了上述勞資對等關係外,對於有製造業背景的我,則更為留意其中有關「工作任務分類」的概念

尤其是在大招募時代,人永遠無法即時補齊的情形下,要如何維持業務的運作,管理者都必須要去思考如何「拆工作」。不要想招募一名員工去做所有性質的工作。全局型人才不是薪資很高、就是市場上很搶手、Talent Pool很稀少,等補到人工作都不用做了。

raw-image

「拆工作」的三種任務類型

與過去終身雇用制,員工來就訓練到上手、肩負重任,最後一路在公司從一而終的升遷不同,Hoffman在《聯盟世代》中依據任務契合度、任務期間、任務重要性將工作任務區分為三種類型:

1.輪調任務:並不會為個別員工量身訂做,通常很容易換人。

第一種輪調任務是幫助新員工過度到職場或是舊公司過渡到新公司的學習。

第二種是適合所有職涯階段員工,具備高度系統化、計畫性,可以隨時輪調的藍領工作。

2.升級任務:為個別員工量身訂做。升級任務重視完成特定重大任務,而非一段固定的工作時間。

這種任務大多是與部屬一對一討論出來的。升級任務有機會改變個人與公司,讓彼此有所成長。升級任務大多介於2-5年。由於是量身訂做,彼此契合度比輪調任務高。

3.骨幹任務:公司已成為員工事業以至生命的骨幹,而員工也成為公司部份的骨幹。

骨幹任務不只是公司高階主管,負責公司員工在任何組織位置上,提供經驗、文化、價值觀、知識傳承任務的人,都算是骨幹。一般來說是在公司任職許多的資深員工。

raw-image

「拆工作」:以製程工作為例的任務分類

在我的理解,輪調任務像是專業技術門檻較低的工作(例如:搬運、輸入、檢查),而升級任務則是重要專案性質的工作(例如:生產改善、自動化),骨幹任務則是與營運穩定性息息相關的工作(例如:參數操作、維護、維修)。

照理說,一個組織輪調任務與骨幹任務佔70%-80%、升級任務的工作頂多占20%-30%,才算是營運穩定的業務。如果組織內的工作超過50%都是升級任務,要嘛你就是專案單位或新單位,要嘛就是運作有問題。

當今天主管有方法將工作拆分,確認目前欠缺的作業性質,那麼就能夠更加迅速地找到相符的員工,讓業務持續營運。同時將招募心力放到升級任務的人選條件,或是請獵頭公司協助。而不是一直想找一個所有任務性質都符合的員工。

舉個例子:

在製程價值鏈中,員工A需要將原料搬至B站點,由B加工後形成半成品,再由C搬至下一個價值鏈。D則是負責整段製程改善研究。

在這之中A、C是負責輪調任務,上手快取代性高、而B則是負責主要加工的骨幹任務。D則是升級任務,負責讓製造效能提升。

只要少了B,半成品就無法製作,影響接下來的主要產品生產。但即使少了D,也只是讓製程效率無法提升,可是不會到影響製程的運作。但少了A、C呢?也還好吧!

在缺工時,A、C的任務都已高度標準化、就算人員流動,也可以在極短期的學習曲線內獨立運作、隨時可以找人替補或自動搬運。除去內隱知識的影響,B的工作一定也要逐漸標準化制定SOP,讓A、C透過教育訓練去學B的作業,或是經由B的教導讓兩人的技能提升。原本A、C的工作則可透過外包去解決人力問題。

如果教育訓練越落實,缺工對於業務運作的影響就會越小。

raw-image

「拆工作」是AI時代運算思維的運用

可能有人會說,SOP以及標準化是不是工廠生產線的舊觀念?

但實際上工作的拆分、重構、流程、規則化就是具備演算法的運算思維,AI人工智慧正在做這件事情,而很多人應該還不會寫SO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衛斯理 Wesley的沙龍
132會員
148內容數
HR Lab
2025/04/28
提升履歷投遞數3倍、瀏覽數8倍的餐飲業招募策略,重點在於:重寫招募文案,將職缺描述視為品牌的一部分;建立高效的履歷處理流程,快速回覆並記錄處理狀態;選擇有效的招募管道,將訊息傳遞給目標人才。
Thumbnail
2025/04/28
提升履歷投遞數3倍、瀏覽數8倍的餐飲業招募策略,重點在於:重寫招募文案,將職缺描述視為品牌的一部分;建立高效的履歷處理流程,快速回覆並記錄處理狀態;選擇有效的招募管道,將訊息傳遞給目標人才。
Thumbnail
2025/04/05
本文探討如何建立一套有效且公平的績效評估制度,分享如何透過適當的回饋形式、績效改善計畫(PIP)以及高績效員工發展計畫,提升員工表現並推動組織成長。
Thumbnail
2025/04/05
本文探討如何建立一套有效且公平的績效評估制度,分享如何透過適當的回饋形式、績效改善計畫(PIP)以及高績效員工發展計畫,提升員工表現並推動組織成長。
Thumbnail
2025/04/01
資深與資淺的區別不在年資,而在於做事方式。文章從「資淺的天花板」出發,點出許多資淺工作者可能遇到的困境,例如只完成任務、解決問題不夠聰明、影響力小等,並提出三個方向幫助讀者提升至資深。最後,以「能否獨立完成並優化專案」為檢核點,鼓勵讀者積極改變做事方法,展現專業深度。
Thumbnail
2025/04/01
資深與資淺的區別不在年資,而在於做事方式。文章從「資淺的天花板」出發,點出許多資淺工作者可能遇到的困境,例如只完成任務、解決問題不夠聰明、影響力小等,並提出三個方向幫助讀者提升至資深。最後,以「能否獨立完成並優化專案」為檢核點,鼓勵讀者積極改變做事方法,展現專業深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招募往往都是人資入門的第一個工作,近期又因為假性「大缺工」,企業開始重視人資招募的專業,期待一個專職招募可以解決招聘與人才流失的問題。 如果你是想要做內勤類的人資,這篇也是揭露人資招募在做什麼,他可能與你想的不同,而如果是想要做人資但不知道招募在幹嘛的朋友,這篇推薦給你。
Thumbnail
招募往往都是人資入門的第一個工作,近期又因為假性「大缺工」,企業開始重視人資招募的專業,期待一個專職招募可以解決招聘與人才流失的問題。 如果你是想要做內勤類的人資,這篇也是揭露人資招募在做什麼,他可能與你想的不同,而如果是想要做人資但不知道招募在幹嘛的朋友,這篇推薦給你。
Thumbnail
本書重點 1.企業如何與員工建立信任與忠誠的關係 2.聯盟關係應該運用在不同類型的員工和種類 3.企業如何與創業型員工建立關係 4.企業應該允許員工做那些拓展人脈和塑造個人品牌故事 5.運用企業校友會的網絡關係
Thumbnail
本書重點 1.企業如何與員工建立信任與忠誠的關係 2.聯盟關係應該運用在不同類型的員工和種類 3.企業如何與創業型員工建立關係 4.企業應該允許員工做那些拓展人脈和塑造個人品牌故事 5.運用企業校友會的網絡關係
Thumbnail
即使科技業招募趨緩,但許多產業還是招募不到員工。幾年前,Linkedin的創辦人Hoffman所著《聯盟世代》一書已揭示了矽谷新的工作趨勢,例如相互契合利益的工作任務、善用員工人脈情報網路、企業校友會、勞資聯盟關係的雇傭模式、鼓勵員工發展個人品牌等,在當時對台灣的企業來說都是相當創新的概念。
Thumbnail
即使科技業招募趨緩,但許多產業還是招募不到員工。幾年前,Linkedin的創辦人Hoffman所著《聯盟世代》一書已揭示了矽谷新的工作趨勢,例如相互契合利益的工作任務、善用員工人脈情報網路、企業校友會、勞資聯盟關係的雇傭模式、鼓勵員工發展個人品牌等,在當時對台灣的企業來說都是相當創新的概念。
Thumbnail
領導者在經營管理的專業上,要不斷跟隨趨勢成長,確保自己的地位跟收入。
Thumbnail
領導者在經營管理的專業上,要不斷跟隨趨勢成長,確保自己的地位跟收入。
Thumbnail
履歷這麼多,卻找不到合適人選嗎? 招募徵才其實沒有這麼難! 這一篇【招募徵才必看! 教你如何快速找到對的人!】從三大議題教你如何快速找到適合的人才。一、招募不該都交給HR人資的三個原因! 二、招募前中後部門主管該注意什麼? 三、主管想找到適合的人選 招募就該自己來! 最適合HR人資、主管的一門人力資
Thumbnail
履歷這麼多,卻找不到合適人選嗎? 招募徵才其實沒有這麼難! 這一篇【招募徵才必看! 教你如何快速找到對的人!】從三大議題教你如何快速找到適合的人才。一、招募不該都交給HR人資的三個原因! 二、招募前中後部門主管該注意什麼? 三、主管想找到適合的人選 招募就該自己來! 最適合HR人資、主管的一門人力資
Thumbnail
每個月在人資小周末交流群組中固定會出現的求助便是招募問題。但看到大家給的建議無非是加薪、增加招募管道,進階一點的會教你做雇主品牌、社群行銷。可是遇到老闆不加薪就沒其他方法了,或是花了許多時間與人力四處張貼職缺訊息、參加招募活動,單純只在做重複性沒有效率的行政工作,真的非常可惜。
Thumbnail
每個月在人資小周末交流群組中固定會出現的求助便是招募問題。但看到大家給的建議無非是加薪、增加招募管道,進階一點的會教你做雇主品牌、社群行銷。可是遇到老闆不加薪就沒其他方法了,或是花了許多時間與人力四處張貼職缺訊息、參加招募活動,單純只在做重複性沒有效率的行政工作,真的非常可惜。
Thumbnail
過去在幫客戶找HR人選時, 總是會先詢問客戶: 請問這個崗位你們有期望合適的人選必須要有什麼樣的經驗或能力,以及需要這個人選加入後最優先解決的問題或目前遇到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呢? 以下我們會依序跟大家分享 HR有哪幾種不同的角色? 企業有哪幾些不同的發展階段?每個階段各有哪些優先任務? —---
Thumbnail
過去在幫客戶找HR人選時, 總是會先詢問客戶: 請問這個崗位你們有期望合適的人選必須要有什麼樣的經驗或能力,以及需要這個人選加入後最優先解決的問題或目前遇到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呢? 以下我們會依序跟大家分享 HR有哪幾種不同的角色? 企業有哪幾些不同的發展階段?每個階段各有哪些優先任務?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