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全球化下,國族主義必然興起

2018/11/0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全球化、國際流動早已經不是新議題,但和某些對國家間融合的預期相反,國家內的國族主義(民族主義)反而興起。這是有經濟上的因素,還有國族主義自身的特性。
當代的自由貿易已不僅是商品流動,還形成跨國、跨文化的國際服務。這些服務業要如何提供有效的服務?最直接的答案不是訓練本地人,而是使用外面文化的人,也就是移民或者外國人。
這裡就產生了一個非常基礎的問題,就是這些產業產生的利益,自然也會落在這些外來人口的口袋裡。這些產業越發達、越重要,那這些外來人口自然也會越富有,或者至少佔經濟收益的比重越高。
而這些收益並不會流進本地人口處。那本地人要怎樣辦?他們不可能就這樣突然消失。這些本地人口,或者說,非國際化人口,要何去何從?他們的經濟要如何支撐?
真正能在國際流動的人口,只是少數,絕大部分人,都是依賴本地經濟生存。如果他們無法得到相關的利益,甚至連生計都有困難,社會自然就會產生動盪,引起政治的劇變。
這點在這幾年甚至已經是事實。在二十世紀大英帝國的瓦解,各國就從全球化的自由貿易退出來,因為每個國家大部分的平民都發覺,無法縱橫國際的他們生活困苦,甚至根本沒有辦法謀生。就像一輩子在鐵器廠工作的人,一旦工廠因為全球化而倒閉或外移,那,他之後的人生要怎樣辦?
要他們變成程式員嗎?變成妓女?都不可能吧。
會走向保護主義、國族極權主義、以及共產主義的興起,都是為了解決同一個問題,就是大部分人,都只是這個國際市場的底層。
強國的保護主義是進一步趕絕弱國,去維護自己的貧民;國族主義,則是透過強化本土,抵抗經濟入侵,犧牲他國去成就自己;共產主義,則是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將既得資產階級瓦解,讓財富平均分配。
不解決這些「不能國際化的人的生計」,問題終會爆發。
川普的當選,顯示美國也處於這種趨勢。Source: Gage Skidmore@flickr CC BY-SA 2.0
而歷史是,興起的其實就是國族主義。哪怕是共產主義,最終也會變回國族主義,因為國族主義相比起其他思想,更適合應付動亂和戰爭;因為窮人們根本完全沒有出路,而且國族主義也很容易和其他意識形態混合用。納粹黨把凱因斯經濟拿來作經濟計劃,而蘇聯共產黨也去宣傳俄羅斯國族主義,國族主義跟其他思想的相容性,其實出奇的大。
人類不是第一次走向全球化,蒙古帝國也好、大英帝國也好,都是一種全球化,但結果都是陷入戰亂。因為並不是每人都有資格參與全球化的。一個在山區裡只懂得種豆的貧窮農民,全球化對他來說,比天災更可怕。而人類的社會體制到今天都未進化到有辦法解決這問題。
故此我的看法,和認為全球化會帶來融合,是相反的。如果全球化的極端,是國際化產業稱霸的話,而事實是大部分人又沒有能力走向國際,那最終的結果,就是大家一起將這個全球化再一次終結。
國族主義便從這個全球化的骨灰中興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鄭立
鄭立
鄭立,網名Cheng Lap、九龍帝國、無想流流星拳,尊稱C大、鄭夫子,香港理工大學電子計算學系學士、香港中文大學比較史與公眾史學碩士,政治評論家、專欄作者、遊戲開發者,曾在中學任教,代表作為遊戲《民國無雙》、《中山立志傳》及政治隨筆集《有沒有XX的八卦》等;參與製作的手機遊戲《光輝歲月》亦已推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