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全球化下,國族主義必然興起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全球化、國際流動早已經不是新議題,但和某些對國家間融合的預期相反,國家內的國族主義(民族主義)反而興起。這是有經濟上的因素,還有國族主義自身的特性。

當代的自由貿易已不僅是商品流動,還形成跨國、跨文化的國際服務。這些服務業要如何提供有效的服務?最直接的答案不是訓練本地人,而是使用外面文化的人,也就是移民或者外國人。

這裡就產生了一個非常基礎的問題,就是這些產業產生的利益,自然也會落在這些外來人口的口袋裡。這些產業越發達、越重要,那這些外來人口自然也會越富有,或者至少佔經濟收益的比重越高。

而這些收益並不會流進本地人口處。那本地人要怎樣辦?他們不可能就這樣突然消失。這些本地人口,或者說,非國際化人口,要何去何從?他們的經濟要如何支撐?

真正能在國際流動的人口,只是少數,絕大部分人,都是依賴本地經濟生存。如果他們無法得到相關的利益,甚至連生計都有困難,社會自然就會產生動盪,引起政治的劇變。
raw-image

這點在這幾年甚至已經是事實。在二十世紀大英帝國的瓦解,各國就從全球化的自由貿易退出來,因為每個國家大部分的平民都發覺,無法縱橫國際的他們生活困苦,甚至根本沒有辦法謀生。就像一輩子在鐵器廠工作的人,一旦工廠因為全球化而倒閉或外移,那,他之後的人生要怎樣辦?

要他們變成程式員嗎?變成妓女?都不可能吧。

會走向保護主義、國族極權主義、以及共產主義的興起,都是為了解決同一個問題,就是大部分人,都只是這個國際市場的底層。

強國的保護主義是進一步趕絕弱國,去維護自己的貧民;國族主義,則是透過強化本土,抵抗經濟入侵,犧牲他國去成就自己;共產主義,則是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將既得資產階級瓦解,讓財富平均分配。

不解決這些「不能國際化的人的生計」,問題終會爆發。

raw-image

而歷史是,興起的其實就是國族主義。哪怕是共產主義,最終也會變回國族主義,因為國族主義相比起其他思想,更適合應付動亂和戰爭;因為窮人們根本完全沒有出路,而且國族主義也很容易和其他意識形態混合用。納粹黨把凱因斯經濟拿來作經濟計劃,而蘇聯共產黨也去宣傳俄羅斯國族主義,國族主義跟其他思想的相容性,其實出奇的大。

人類不是第一次走向全球化,蒙古帝國也好、大英帝國也好,都是一種全球化,但結果都是陷入戰亂。因為並不是每人都有資格參與全球化的。一個在山區裡只懂得種豆的貧窮農民,全球化對他來說,比天災更可怕。而人類的社會體制到今天都未進化到有辦法解決這問題。

故此我的看法,和認為全球化會帶來融合,是相反的。如果全球化的極端,是國際化產業稱霸的話,而事實是大部分人又沒有能力走向國際,那最終的結果,就是大家一起將這個全球化再一次終結。

國族主義便從這個全球化的骨灰中興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鄭立的方格子
4.9K會員
377內容數
我並不介意觸及一些可能你們覺得很敏感的問題,例如臺灣為何不是獨立國家呢?如何穩固中港臺的人的基本人權?要如何面對中國那不可定的未來,會帶來經濟、政治和主權上的種種疑問?
鄭立的方格子的其他內容
2021/05/13
在談創作產業鏈這種問題之前,我知道談這個話題的人,他們之所以想臺灣有漫畫產業鏈的原因,是希望那些大受世界歡迎的作品像鬼滅之刃甚麼的是臺灣生出來的。他們希望的是,自己更有機會在本地從事動漫產業,更容易成功,更有機會靠漫畫名成利就。 但這必須要回到根本的問題,產業鏈是什麼?
Thumbnail
2021/05/13
在談創作產業鏈這種問題之前,我知道談這個話題的人,他們之所以想臺灣有漫畫產業鏈的原因,是希望那些大受世界歡迎的作品像鬼滅之刃甚麼的是臺灣生出來的。他們希望的是,自己更有機會在本地從事動漫產業,更容易成功,更有機會靠漫畫名成利就。 但這必須要回到根本的問題,產業鏈是什麼?
Thumbnail
2020/10/20
理性上我們不能忘了過去,那個過去是甚麼?六四事件,六四事件也是一個非常感動人心的事件,當年亦投射影響全世界。不過,這些創造了時代,「輸出革命」的人,有了最差的下場。最差的下場不是死去,也不是被捕,而是在大時代之下,一朝得志後卻成為了不重要,被鄙視的小角色,甚至是閉塞的未來妨礙者。
Thumbnail
2020/10/20
理性上我們不能忘了過去,那個過去是甚麼?六四事件,六四事件也是一個非常感動人心的事件,當年亦投射影響全世界。不過,這些創造了時代,「輸出革命」的人,有了最差的下場。最差的下場不是死去,也不是被捕,而是在大時代之下,一朝得志後卻成為了不重要,被鄙視的小角色,甚至是閉塞的未來妨礙者。
Thumbnail
2020/09/26
如果北京政府很堅持要專制統治幾十年甚至再久的話,他們是不會接受香港和民主是個成功的民主體制,香港和臺灣,可以不民主,或不成功,或者既不民主又不成功,但絕不應該是民主又成功,成功的民主存在,會動搖北京政府專制下去的意識形態根基,如果這件事快要發生,北京政府就需要破壞這可能性。
Thumbnail
2020/09/26
如果北京政府很堅持要專制統治幾十年甚至再久的話,他們是不會接受香港和民主是個成功的民主體制,香港和臺灣,可以不民主,或不成功,或者既不民主又不成功,但絕不應該是民主又成功,成功的民主存在,會動搖北京政府專制下去的意識形態根基,如果這件事快要發生,北京政府就需要破壞這可能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到頭來,我們或許會發現,在價值不同,對市場尊重度不一樣的國家之間,強行用貿易開啟全球化,其後果更可能接近第一次大戰前的狀態。當時,是工業生產過剩需要多餘市場消化,殖民地是顯學,再加上多數國家確實都沒工業化,機會到處都有。
Thumbnail
到頭來,我們或許會發現,在價值不同,對市場尊重度不一樣的國家之間,強行用貿易開啟全球化,其後果更可能接近第一次大戰前的狀態。當時,是工業生產過剩需要多餘市場消化,殖民地是顯學,再加上多數國家確實都沒工業化,機會到處都有。
Thumbnail
先來談談,筆者以前念大學時講的全球化是什麼。 第一、遵守共同的市場秩序,具有相同的價值規範 第二、促成更大的經濟利益下,要照顧國內受害的族群 那現在所說的全球化呢?就這些年看起來是: 第一、市場秩序不同沒差,不尊重市場也沒差,成本低能賺錢就好 第二、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欸,這怎麼看怎麼怪吧。
Thumbnail
先來談談,筆者以前念大學時講的全球化是什麼。 第一、遵守共同的市場秩序,具有相同的價值規範 第二、促成更大的經濟利益下,要照顧國內受害的族群 那現在所說的全球化呢?就這些年看起來是: 第一、市場秩序不同沒差,不尊重市場也沒差,成本低能賺錢就好 第二、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欸,這怎麼看怎麼怪吧。
Thumbnail
在這個時代,一些新興的主義(ism)發展了起來。今天就來稍微簡短的介紹這些主義對這個時代的影響吧。
Thumbnail
在這個時代,一些新興的主義(ism)發展了起來。今天就來稍微簡短的介紹這些主義對這個時代的影響吧。
Thumbnail
看似科技發展促使全球化,本質上是思想與制度主導全球化。從人類文明發展的視角出發,不難發現掠奪、征服、侵占、殖民…等名詞,其實也是全球化初始樣態,而樣態的先發總是領頭羊的思想和既得利益者的權力。
Thumbnail
看似科技發展促使全球化,本質上是思想與制度主導全球化。從人類文明發展的視角出發,不難發現掠奪、征服、侵占、殖民…等名詞,其實也是全球化初始樣態,而樣態的先發總是領頭羊的思想和既得利益者的權力。
Thumbnail
Covid-19的疫情,可以看出全球化的緊密,短短的時間病毒散佈了,直到如今仍然未結束,但對經濟的影響,因著隔離封城等因素,造成生產運輸等問題,使得本來過剩的全球化產業,瞬間進入了原物料短缺,全球物資配送受到了限制,這時來閱讀這本《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格外有感觸,更帶來許多值得思考的議題。
Thumbnail
Covid-19的疫情,可以看出全球化的緊密,短短的時間病毒散佈了,直到如今仍然未結束,但對經濟的影響,因著隔離封城等因素,造成生產運輸等問題,使得本來過剩的全球化產業,瞬間進入了原物料短缺,全球物資配送受到了限制,這時來閱讀這本《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格外有感觸,更帶來許多值得思考的議題。
Thumbnail
東亞走向近代化的契機乃在歐洲社會自十五、十六世紀以來的殖民運動,並在十八世紀以後走向帝國主義運動,然而不論是殖民主義還是帝國主義,西方向全球的擴張都都不是哪個強權打從一開始就對全世界所進行的「擘劃」。
Thumbnail
東亞走向近代化的契機乃在歐洲社會自十五、十六世紀以來的殖民運動,並在十八世紀以後走向帝國主義運動,然而不論是殖民主義還是帝國主義,西方向全球的擴張都都不是哪個強權打從一開始就對全世界所進行的「擘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