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職涯探索工具- MBTI 人格測驗新詮釋

2018/12/0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做 MBTI 人格測驗時,應該注意些什麼?以免測出來不準確?
本文討論出自職場丼成員:邱宥琳

前言,介紹一下自己:

介紹一下我自己的背景:我 2012-17年自己創業做線下娛樂產業,2018年初大轉職,現在在網路產業做 PM。當初,職涯大轉彎時,『MBTI測驗』這個工具幫助我非常大。最近要年底又有一批轉職潮,超多朋友都跑來問我心路歷程,稍微整理之後,覺得也可以分享在這個社團給大家!希望對最近在思考轉職的大家有幫助~

MBTI 測驗?做過超多次但好像沒用?

相信大家都一定做過 MBTI 測驗,但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譬如每次做過超多版本題目都不太一樣、選的答案都有點遲疑,導致做出來的人格結果都會不同...
這邊主要想跟大家分享,怎麼更有效地利用這個測驗,還有怎麼做會更準確

測驗時應注意的 Tips

1. 首先要瞭解這個測驗的假設跟意義:

MBTI 理論利基在於每個人具有的天命與本性,致力找出每個人性格中,經過社會化,但不會全然改變的部分。有了這個思維才能理解為什麼以下其他要點是很重要的。

2. 拋棄「政治正確」的社會價值觀:

在台灣教育下,我們做出來的結果格外不準,因為我們被教育有一定成功的模式與範本,我們會傾向選擇「正確」的選擇,而不一定選擇反應自己人格特質的選項

3.思考自己在順境中的經驗而非逆境:

測驗中會問你一些,如何做決定的經驗等等,要盡量去回想自己順境中的選擇,因為人在逆境的時候會選擇隱藏自己的本性,下意識覺得自己是某項特質不好導致逆境。

4.找朋友幫忙一起測:

不要只自己做,請2-3位身邊的朋友幫你一起做,從他們的角度看你在處事跟工作的專長跟傾向。找的朋友也盡量是在順境中認識的,甚至是年少一點認識的朋友可能更純粹。

5. 從第四點的結果去反思,對照自己應該是什麼特質:

如果某個特質跟朋友們做出來的相差太大,可能是在某些情境下太過於突顯 or 隱藏自己的本性,可以去反思兩種可能以釐清自己真正的本性:
(A)是否在測驗中誤選了「理想我」的特質?我們會因為嚮往某種自己沒有的特質,或想成為某種人而選擇某些答案。
(B)是否在測驗中避開「非理想我」的特質?我們會因為不想成為某種人,而下意識抗拒承認自己的本性,去選反面的答案。

6. 試著回想日常生活或是小時候

通常在面對日常生活的選擇時,比較沒有其他壓力,更是順應本性的行為,小時候或是求學時的經驗也是。舉例來說,假日的時候你會不會規劃週末的行程?還是起床就看今天想幹嘛,沒幹嘛過一天也不會覺得虛度光陰而挫折?從這個小地方就可以看出來你是屬於 J 或是 P 的人格~

四個面向各代表什麼?更有益的新詮釋與使用方式。

不知道大家往常使用這個工具,是不是就看測驗結果的建議職涯或是工作類型總稱?(ex: ESTP 企業家 or ISFP 藝術家...)
我其實認為分開看『四個象限』更能幫助自己思考職涯與產業:
外向 E — 內向 I(生活從哪裡獲得動力&正能量?)
實感 S — 直覺 N (獲取資訊的方式)
思維 T — 情感 F(做決定的方法)
判斷 J — 知覺 P(對未知&選擇的容忍度)
若是做出來是 E(外向),那就可以很清楚知道,如果做行政、內勤、不會跟人接觸的工作,你一定會覺得每天工作沒動力;若是你是 J(判斷),那去新創產業甚至是自己創業,每天要面對的未知與彈性太多,可能會讓你容易挫折,因為你更喜歡明確的執行帶來的成就感。
因此更去了解每個面向所代表的意義,其實才能幫助你更細節地去思考什麼樣的職涯適合自己的「本性」。

關於四個象限的頗析,網路上都有很多分享,我覺得這篇蠻值得參考:
MBTI 人格面向剖析(中文)
MBTI 人格面向剖析(英文)
不知不覺就寫得有點多了XD有空再跟大家分享更多轉職思考的心路歷程
歡迎大家對 MBTI 測驗有其他心得可以一起分享交流!
另外,補充其他參考資料(by 侯智薰):
  • 簡單易懂且介面好看的人格類型分析
  • 看看有哪些名人跟你同一個類型吧?

我們都在職場丼交流職場經驗,你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職場丼
職場丼
職場丼是臉書上最大的「提升向內管理、職涯生產力」的學習性社群。   藉由社群內的交流,培養出更多新時代的主管,也讓想提升自己的職場新鮮人有更多經驗可以參考、夥伴可認識。 ▍臉書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42356639533507/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