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物極必反」,當科技無止境發展後,人們開始想找回失去的生活。
美國矽谷的小孩教育和生活,開始回到木質玩具及真人互動,在富裕社區的幼稚園裡,走向無螢幕的互動遊戲與教學,回歸自然與手作成為「懷舊新顯學」。越是高收入的家長越有覺醒,他們希望孩子與數位工具保持距離;過去的數位落差是指使用與接收上的,如今演變為「限制」上的差異。矽谷的兩名傳奇人物:比爾蓋茲(Bill Gates)與賈伯斯(Steve Jobs),都非常嚴謹限制自己孩子對3C 產品的使用,蓋茲甚至不讓兒女在14歲前擁有手機。
貧富差距也反應在兩項新的數位落差: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與內容。美國非盈利組織Common Sense Media 在2015年的調查發現,美國低收入家庭(年收入少於3.5萬美金)的青少年平均每天上網時間為8小時7分鐘,而高收入家庭(年收入大於10萬美金)青少年的時間只有5小時42分鐘。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在2016年,針對40個國家的青少年的調查,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使用電子產品多半是玩遊戲,而高收入家庭的同齡者較多是用在搜尋或閱讀,少用在純娛樂。
成大教授蘇文鈺,近年來深入20多所偏鄉國中小,當志工教孩子寫程式,希望給他們將來一個脫貧的技能。但隨著手機上網的普及,越來越多學生缺席,近日他在臉書無奈發表:他以前會希望孩子努力學程式,以後當工程師,不要用電腦玩遊戲‧‧‧‧‧‧「現在只要你們願意來上課,不要只是在家裡玩手機就好了。」
不只在偏鄉,都會區的孩子也是普遍人手一機,部分家長甚至捨得給高價智慧機,搭配上網吃到飽,似乎用手機彌補教養上的匱乏感。
從事網頁設計工作多年,我深感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對健康的危害,家裡沒有iPad、Wii或是其他遊戲機,孩子上高中才給智慧型手機並且限制上網時間,全家相處時也不讓手機取代我們的互動。孩子在國小高年級以後,每周開始得以使用電腦半小時(常常會寬容多十幾分鐘),在校測驗電腦打字,兩兒子都曾經抱怨速度大不如人;但從國中起,大兒子自學組裝電腦、寫程式,許多同學卻沉迷於線上遊戲。
不過,隨著兩兒子漸長,對電腦和手機的黏著度也漸高,現代親子關係中,3C產品像是天使也像魔鬼,對有警覺的家長多了一個費心的考驗。
覺醒的不只是家長和學校,法國政府規定2018年九月新學年起,包含國中以下的學生不可在校內使用手機,或任何有上網功能的電子產品。然而,被手機「精神綁架」的不只有孩子,大人也比比皆是;幾年前,巧遇一位失聯多年的好友,他主動加我臉書,勤於對我的貼文按讚,卻拒絕見面邀約,讓我不禁聯想到高中生賴佳瑜,給了「益者三友」在e世代的新註解:「有讀,有回,有按讚」。
數位產品只是工具,熟用不代表能力,
教學的核心應該是老師。
面對人工智慧的巨浪來襲,許多家長或老師急著讓孩子學程式,深怕「輸在起跑點」,但數位軟硬體都只是工具,學會不代表能力,許多科技大公司的選才,更重視創造性與人文素養。孩子從小的栽培,應該首重感官接觸、多元探索與創意學習,找到適合自己的跑道,不要怕跌倒,起跑可以慢一點,但要能跑到終點。
「沒關係,慢慢來,老師等你,我們也為你準備機會。」
~ 簡媜《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在數位時代下,老師應該帶頭先學習面對變革。太太任教於國中,她總花費多於上課的時間備課,用心製作簡報來輔助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益和興趣;但有些正職老師直接用書商附贈的光碟照本宣科,這類老師對教學缺乏熱誠,對自己也少了進步的動能。
家裡有一套木製火車組,兩兒子年幼時在地板上拼接軌道,擺設周邊物品,小手推火車,嘟囔著汽笛聲,直線加速過彎減速。孩子的心靈自由奔放在自己的感官上,隨著創意以及人際互動盡情變化,而不是獨自禁錮在螢幕方寸間,任聲光刺激填滿歲月的痕跡,成長變調為遊戲的進級或硬體的升級。
「你們要收好這套木製火車,最好能交接給你們的孩子。」不同於3C產品的推陳出新,木製玩具有其歷久不衰的特質。「玩具恆久遠,木質永留傳」,在講究求新求快的世代,希望能保存那緩慢懷舊的原味。
感謝《思想坦克》刊載於201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