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當矽谷的小孩回到木質玩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凡事「物極必反」,當科技無止境發展後,人們開始想找回失去的生活。

美國矽谷的小孩教育和生活,開始回到木質玩具及真人互動,在富裕社區的幼稚園裡,走向無螢幕的互動遊戲與教學,回歸自然與手作成為「懷舊新顯學」。越是高收入的家長越有覺醒,他們希望孩子與數位工具保持距離;過去的數位落差是指使用與接收上的,如今演變為「限制」上的差異。矽谷的兩名傳奇人物:比爾蓋茲(Bill Gates)與賈伯斯(Steve Jobs),都非常嚴謹限制自己孩子對3C 產品的使用,蓋茲甚至不讓兒女在14歲前擁有手機。

貧富差距也反應在兩項新的數位落差: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與內容。美國非盈利組織Common Sense Media 在2015年的調查發現,美國低收入家庭(年收入少於3.5萬美金)的青少年平均每天上網時間為8小時7分鐘,而高收入家庭(年收入大於10萬美金)青少年的時間只有5小時42分鐘。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在2016年,針對40個國家的青少年的調查,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使用電子產品多半是玩遊戲,而高收入家庭的同齡者較多是用在搜尋或閱讀,少用在純娛樂。

貧窮家的孩子,更依賴螢幕陪伴成長。
raw-image

成大教授蘇文鈺,近年來深入20多所偏鄉國中小,當志工教孩子寫程式,希望給他們將來一個脫貧的技能。但隨著手機上網的普及,越來越多學生缺席,近日他在臉書無奈發表:他以前會希望孩子努力學程式,以後當工程師,不要用電腦玩遊戲‧‧‧‧‧‧「現在只要你們願意來上課,不要只是在家裡玩手機就好了。」

不只在偏鄉,都會區的孩子也是普遍人手一機,部分家長甚至捨得給高價智慧機,搭配上網吃到飽,似乎用手機彌補教養上的匱乏感。

從事網頁設計工作多年,我深感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對健康的危害,家裡沒有iPad、Wii或是其他遊戲機,孩子上高中才給智慧型手機並且限制上網時間,全家相處時也不讓手機取代我們的互動。孩子在國小高年級以後,每周開始得以使用電腦半小時(常常會寬容多十幾分鐘),在校測驗電腦打字,兩兒子都曾經抱怨速度大不如人;但從國中起,大兒子自學組裝電腦、寫程式,許多同學卻沉迷於線上遊戲。

不過,隨著兩兒子漸長,對電腦和手機的黏著度也漸高,現代親子關係中,3C產品像是天使也像魔鬼,對有警覺的家長多了一個費心的考驗。

覺醒的不只是家長和學校,法國政府規定2018年九月新學年起,包含國中以下的學生不可在校內使用手機,或任何有上網功能的電子產品。然而,被手機「精神綁架」的不只有孩子,大人也比比皆是;幾年前,巧遇一位失聯多年的好友,他主動加我臉書,勤於對我的貼文按讚,卻拒絕見面邀約,讓我不禁聯想到高中生賴佳瑜,給了「益者三友」在e世代的新註解:「有讀,有回,有按讚」。

數位產品只是工具,熟用不代表能力,
教學的核心應該是老師。

面對人工智慧的巨浪來襲,許多家長或老師急著讓孩子學程式,深怕「輸在起跑點」,但數位軟硬體都只是工具,學會不代表能力,許多科技大公司的選才,更重視創造性與人文素養。孩子從小的栽培,應該首重感官接觸、多元探索與創意學習,找到適合自己的跑道,不要怕跌倒,起跑可以慢一點,但要能跑到終點

「沒關係,慢慢來,老師等你,我們也為你準備機會。」
~ 簡媜《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在數位時代下,老師應該帶頭先學習面對變革。太太任教於國中,她總花費多於上課的時間備課,用心製作簡報來輔助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益和興趣;但有些正職老師直接用書商附贈的光碟照本宣科,這類老師對教學缺乏熱誠,對自己也少了進步的動能。

家裡有一套木製火車組,兩兒子年幼時在地板上拼接軌道,擺設周邊物品,小手推火車,嘟囔著汽笛聲,直線加速過彎減速。孩子的心靈自由奔放在自己的感官上,隨著創意以及人際互動盡情變化,而不是獨自禁錮在螢幕方寸間,任聲光刺激填滿歲月的痕跡,成長變調為遊戲的進級或硬體的升級。

「你們要收好這套木製火車,最好能交接給你們的孩子。」不同於3C產品的推陳出新,木製玩具有其歷久不衰的特質。「玩具恆久遠,木質永留傳」,在講究求新求快的世代,希望能保存那緩慢懷舊的原味。

感謝《思想坦克》刊載於2018/12/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詹宇的沙龍
152會員
145內容數
「HomeBa」是我29歲在布里斯本遊學時,同校的台灣小女生給我的暱稱。從2000年起在家工作至今,也成為了兩個孩子的爸,當時的綽號到現在也很貼切。教養的長路上我與太太拿全勤獎,「成績」還看不到,但我們努力去做好。連同自己的成長經驗,這裡有許多家庭小故事與大家分享。
詹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8
沒想到我也會登上被造謠的版面。 去年底以來,我都只是在可以抽身時去幾個罷團插個花。週二晚上我到A9捷運站外,為罷洪小蜜蜂湊個人頭也幫忙瞻前顧後,竟然被拍了照片並貼上Threads,但這不是一篇送暖文。 3/18 (剛好是太陽花學運紀念日) 18:30我們集合在A9捷運站「出口外的人行道上」,
Thumbnail
2025/03/28
沒想到我也會登上被造謠的版面。 去年底以來,我都只是在可以抽身時去幾個罷團插個花。週二晚上我到A9捷運站外,為罷洪小蜜蜂湊個人頭也幫忙瞻前顧後,竟然被拍了照片並貼上Threads,但這不是一篇送暖文。 3/18 (剛好是太陽花學運紀念日) 18:30我們集合在A9捷運站「出口外的人行道上」,
Thumbnail
2025/02/17
有些好奇,至今如果還有人看不清楚或漠不關心國會正在發生甚麼事,那麼,這些人是怎樣在過日子? 最近尤其想過和一些「知識藍、經濟藍」的異溫層親友聊聊,但心裡預演的劇場總讓我們打消念頭,不談政治的還是不跟你談,而溫和的會哼哈幾句,有戰鬥力的可不會客氣。 當人們聊到政治的是非,意識形態與立場便可能凌駕一
Thumbnail
2025/02/17
有些好奇,至今如果還有人看不清楚或漠不關心國會正在發生甚麼事,那麼,這些人是怎樣在過日子? 最近尤其想過和一些「知識藍、經濟藍」的異溫層親友聊聊,但心裡預演的劇場總讓我們打消念頭,不談政治的還是不跟你談,而溫和的會哼哈幾句,有戰鬥力的可不會客氣。 當人們聊到政治的是非,意識形態與立場便可能凌駕一
Thumbnail
2024/12/30
台北馬賽後大家曬佳績比英雄,而我卻是,怕在第一點就被關門的那一種 。半馬限時三小時沒問題,只是排在最後的D區過門前會耗上十幾分鐘,7.1K的第一點表定8:00關門,對我而言是要開外掛才能過關的。
Thumbnail
2024/12/30
台北馬賽後大家曬佳績比英雄,而我卻是,怕在第一點就被關門的那一種 。半馬限時三小時沒問題,只是排在最後的D區過門前會耗上十幾分鐘,7.1K的第一點表定8:00關門,對我而言是要開外掛才能過關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自從去年底ChatGPT橫空出世,AI的話題一直沒有少過,有些人開始積極利用這些工具,增加自己的工作效率;有些人則陷入焦慮,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能撐到哪一天。在許多人不斷地思考自己的職涯該如何應對AI浪潮時,似乎有點忽略了一件事:「現在還是學生的孩子,該如何為了未來做出改變?」   作者Eral D
Thumbnail
自從去年底ChatGPT橫空出世,AI的話題一直沒有少過,有些人開始積極利用這些工具,增加自己的工作效率;有些人則陷入焦慮,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能撐到哪一天。在許多人不斷地思考自己的職涯該如何應對AI浪潮時,似乎有點忽略了一件事:「現在還是學生的孩子,該如何為了未來做出改變?」   作者Eral D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出生成長的孩子,跟長輩的確有很多的差異,單以認知學習方面來說,他們能快速地在網路上搜尋訊息,瀏覽掃描與快速辨識選擇的能力也遠遠超過長輩,常打電玩的孩子周邊視野以及偵測物件的能力也較好,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些好處是否重要到值得犧牲大腦在閱讀、持續專注力與思考力……這些領域的發展呢?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出生成長的孩子,跟長輩的確有很多的差異,單以認知學習方面來說,他們能快速地在網路上搜尋訊息,瀏覽掃描與快速辨識選擇的能力也遠遠超過長輩,常打電玩的孩子周邊視野以及偵測物件的能力也較好,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些好處是否重要到值得犧牲大腦在閱讀、持續專注力與思考力……這些領域的發展呢?   
Thumbnail
每年7月,許多學生殷殷期盼的暑假來了,各式各樣的夏令營與課程也如火如荼展開。近期與朋友聚會,意外得知幾位科技公司高階主管與創業家,都禁止孩子使用智慧型手機與電腦。
Thumbnail
每年7月,許多學生殷殷期盼的暑假來了,各式各樣的夏令營與課程也如火如荼展開。近期與朋友聚會,意外得知幾位科技公司高階主管與創業家,都禁止孩子使用智慧型手機與電腦。
Thumbnail
這一代的孩子是在智慧型手機的世代長大的,手機世代的孩子就是不管父母是否提供手機,他都一定會使用手機,所以不需要因為擔心孩子不會用手機,跟不上時代而提供手機。一般在國中階段以前都不建議提供智慧型手機,如果需要聯絡,可以使用功能型足以聯絡使用得手機。一方面在這個階段的孩子自制力較差,另一方面我們希望這個
Thumbnail
這一代的孩子是在智慧型手機的世代長大的,手機世代的孩子就是不管父母是否提供手機,他都一定會使用手機,所以不需要因為擔心孩子不會用手機,跟不上時代而提供手機。一般在國中階段以前都不建議提供智慧型手機,如果需要聯絡,可以使用功能型足以聯絡使用得手機。一方面在這個階段的孩子自制力較差,另一方面我們希望這個
Thumbnail
這次到台北青發家教中心分享預防網路成癮,有志工夥伴舉手發問: 「常看到很多爸媽自己手機滑不停,導致小孩子有樣學樣,該怎辦才好?」 這邊把我的回答打成文字:
Thumbnail
這次到台北青發家教中心分享預防網路成癮,有志工夥伴舉手發問: 「常看到很多爸媽自己手機滑不停,導致小孩子有樣學樣,該怎辦才好?」 這邊把我的回答打成文字:
Thumbnail
身為21世紀的父母,您是否擔心小朋友暴露在各類3C產品的環境,會對他們的身心造成影響?但在這個AI強勢席捲全球的年代,我們又不希望孩子們太晚接觸資訊科技。究竟電子產品禁與不禁,成了家長們最頭痛的問題之一。 今天的艾倫戴爾育兒知識交流,我們就來聊聊國外專家是如何看待這件事情。
Thumbnail
身為21世紀的父母,您是否擔心小朋友暴露在各類3C產品的環境,會對他們的身心造成影響?但在這個AI強勢席捲全球的年代,我們又不希望孩子們太晚接觸資訊科技。究竟電子產品禁與不禁,成了家長們最頭痛的問題之一。 今天的艾倫戴爾育兒知識交流,我們就來聊聊國外專家是如何看待這件事情。
Thumbnail
文/王郁君諮商心理師 不知道面對世代的變化與科技日新月異的進展之下,大家最擔心的部分是甚麼呢? 孩子玩手遊的時間無法控制? 孩子接觸不當色情、暴力網路資訊? 孩子因為成天看3C產品導致視力損傷? 孩子花太多時間在手機上而無法專心念書? . . . . . . . . . .
Thumbnail
文/王郁君諮商心理師 不知道面對世代的變化與科技日新月異的進展之下,大家最擔心的部分是甚麼呢? 孩子玩手遊的時間無法控制? 孩子接觸不當色情、暴力網路資訊? 孩子因為成天看3C產品導致視力損傷? 孩子花太多時間在手機上而無法專心念書? . . . . . . . . . .
Thumbnail
其實學齡前孩子最重要的學習就是玩耍,自由自在地在安全的環境裡玩耍,以雙手去探索世界,以五官去感覺周遭,有歌可以唱,有故事可以聽,有同伴可以聊天一起玩遊戲。 因為疫情,社區的小公園與兒童遊樂區封閉,我相信這段時間,為了避免與「不特定」的其他人有接觸,公共場所可以供兒童自由活動的空間也都進行不同程度的管
Thumbnail
其實學齡前孩子最重要的學習就是玩耍,自由自在地在安全的環境裡玩耍,以雙手去探索世界,以五官去感覺周遭,有歌可以唱,有故事可以聽,有同伴可以聊天一起玩遊戲。 因為疫情,社區的小公園與兒童遊樂區封閉,我相信這段時間,為了避免與「不特定」的其他人有接觸,公共場所可以供兒童自由活動的空間也都進行不同程度的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