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以後,更懂得愛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非當事後媽
滿馬路打媽媽族群的廣告都有類似以下的標語:
「多久沒有享受屬於自己的時光?」
「擦上口紅,發現你依舊是當年那個少女」
之類的,呃我文案就超爛的啊不要這樣看我 xD
我以前都不相信擁有 “ Me Time “ 是多困難的一件事,
我就想說:啊小孩去忙他自己的我就去做我自己的事情啊?很難嗎?
Gan!還真的超難!因為小孩沒有要忙他自己的,他要你跟他一起忙他要忙的 ._.
〈我在27歲的時候成了五歲小孩的後媽〉這篇裡我也有提到,
兒童根本是時間與自主權剝奪怪物,
在我們做家長的時刻提醒自己小孩是一個獨立個體之時,
他們卻完全忘記爸媽也有自己的人生。
自我中心的人總是這樣的,認為別人的目標需要包含自己的需求。
但 HELLO???? 這是我的人生,我的目標,你願意的話就支持,喜歡的話就跟上,
不是「要我去達成你的目標」,自己的目標自己努力,懂?
(對,我順便在罵我前男友 xD)
我非常喜歡本台作家盧駿逸〈【親職考古題】01:講都講不聽〉這篇文章裡寫的
「照顧者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照顧者」
是啊,就跟我們常聽到的「先愛自己,才會有人愛你」一樣,
當我們已經沒有自己的時候,又該如何成為一個能夠接受和給予的個體呢?
我實在是太害怕沒有自己的人生了,畢竟沒有人能為我的人生負責,
那我應該要自己好好把握好好過。
從育兒的第一天起(真的是第一天,因為我有強烈的危機意識),
我就不斷在向小孩透露一種訊息——老娘沒有義務滿足你。
人類的幼崽相較於其他動物真的算是非常廢的,
所以出生以來就習慣身邊的照顧者會理所當然地滿足他們的需求。
只要靠該一下就有奶可以喝、只要靠該一下就可以抱抱。
孩子的基本安全感和生存需求我當然會盡力滿足,
只是我會告訴他「這不是我本來就應該做的」,
而是因為我現在願意,而且我高興這麼做。
其實不管在伴侶或是家人關係當中也是一樣的,常常自己願意幫忙的事情,
做久了對方卻覺得你應該,更何況你現在面對的是一個極度自我中心的兒童啊!!
很多人可能會害怕這樣的親子關係會疏離,孩子會感受不到爸爸媽媽的愛。
不過至少在我們家,狀況是恰恰相反。只要先告知與溝通,日以繼夜的洗腦,
孩子都是能理解的。與小孩相處半年多了,他非常尊重我有自己要做的事,
因為他知道只要我有空,我就會全心投入的陪他。他不會有我不理他的焦慮、
更是會珍惜他跟我相處的時間,自然就不會亂發脾氣。
反而像他爸是不會專心陪他的,不管何時都是用敷衍、人在心不在的狀態,
小孩會一直無法得到心靈上的滿足,靠該起來大人又覺得煩,就會搞得親子關係不好(糗)。
我明白現代家長大多忙碌,對於陪小孩的時間不夠多會有罪惡感,
但真的重質不重量,質好不好,孩子是馬上有感受的。所以我的原則很簡單,
把我想做的事情時間安排好,空閒時就專心陪小孩玩或學習。
如此一來不僅有了自己的時間、空間,陪小孩的質量提升了,跟孩子的關係也更好。
同時,我也超怕自己變成黃臉婆的,一開始怕小孩拉耳環、手摸了化妝品又吃手,
就開始不打扮。後來覺得我實在是不想再邋遢下去了,與其逃避問題,
不如好好跟小孩立規範:耳環就是不能拉,因為老娘會痛、媽媽的臉就是不能摸,
除非你想中毒(翻白眼)。
只要能堅持挺過磨合期,現在我也是每天以辣媽之姿接送小孩,
一家大小都有面子(驕傲)。
不要忘了你還是你,讓一個小鬼(或是 TMD 不懂尊重的爛男人)沒了自己,
不是一件最笨最可惜的事嗎?
Happy mom, happy child; happy wife, happy life.
建議你可以印成對聯貼在家裡提醒全家人 xDDD
我們一起加油!!下次聊 😄
文章推薦:
avatar-img
6會員
5內容數
我的繼女今年要上小學了,他上的幼稚園很爛,只會叫家長自己做幼小銜接。 但孩子爸忙於工作,又對教育沒什麼想法跟概念(再加上很多恐怖的老觀念), 幼小銜接的工作,自然就落到我這個學霸後媽的頭上了(攤手)。 不過不要誤會我這是多麼犧牲多麽為了孩子好,看完我的分享,你會發現幼小銜接是為了家長跟孩子雙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後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俗話說三歲貓狗嫌,五歲的孩子更是讓人神共憤。 這時候的他們不只是叛逆,更發展出了各種威脅、恐嚇、 情緒勒索他人的技能,作為滿足自己慾望的手段。 避免小鬼的勒索,我們要堅強起來!!(握拳)
半年多了,還是經常在每日初醒之時感到一陣困惑 — 「為什麼有一個小孩在我旁邊喊媽媽???」 交往、懷孕、結婚(也許)、生產......... 這些大多數人會如此經歷的「樣板程序」完全沒有在我身上發生,我只是想談個戀愛,怎麼就當媽媽了?
俗話說三歲貓狗嫌,五歲的孩子更是讓人神共憤。 這時候的他們不只是叛逆,更發展出了各種威脅、恐嚇、 情緒勒索他人的技能,作為滿足自己慾望的手段。 避免小鬼的勒索,我們要堅強起來!!(握拳)
半年多了,還是經常在每日初醒之時感到一陣困惑 — 「為什麼有一個小孩在我旁邊喊媽媽???」 交往、懷孕、結婚(也許)、生產......... 這些大多數人會如此經歷的「樣板程序」完全沒有在我身上發生,我只是想談個戀愛,怎麼就當媽媽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 這裡的『人』,可能是個孩子,也可能是個大人。 有許多人,對自己很沒自信,不管他(她)現在幾歲了。 我不喜歡自己,也沒有自信。請問我該怎麼辦? 親愛的,你真的可以對自己有自信! ∣菜b導日記∣倒數898天 ❦ 『自己』是跟自己相處最久的人。 所以,與其這麼做↓↓↓ 如何引導孩子對自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看這篇好累喔!需要點時間去想想,先節錄最後面的幾段:   「三個鍛鍊愛的途徑或指標 因此,我們要從「自愛」走向「成熟的愛自己」,同樣要有三個要素: (1)內在(主詞與受詞)自我的距離與獨立。我們能不能檢視那種認同父母的愛的方式,它到底是不是真實的愛,以及那個嬰兒自我(有些人稱為內在小孩)的需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經過了十個月,終於我讓孩子可以好好離開我,獨立參加兒童主日。 身為一個媽媽,陪伴小孩是理所當然,因為我們愛孩子,媽媽的愛有時是犧牲的愛,把自己放在很後面,看著孩子逐漸長大,成為一個能好好與我分離的個體時,就要放手,讓他獨自面對現實環境中的一切。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親人,也是最親的親人,自然也是影響最深的親人。不過,人生是階段性的;孩子也是會成長的。大多數的父母並不會突然就意識到孩子逐漸成為「自己的」而非「你的」的孩子,如同大多數父母是在成為父母才逐漸意識到父母的角色及責任。 在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生產後,一開始還有辦法認真地執行瘦身和運動計畫,還記得當媽媽外,我還是我自己,也是我先生的太太。 但,照顧孩子哪有那麼容易? 我們連照顧自己都來不及了 遑論照顧關係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 這裡的『人』,可能是個孩子,也可能是個大人。 有許多人,對自己很沒自信,不管他(她)現在幾歲了。 我不喜歡自己,也沒有自信。請問我該怎麼辦? 親愛的,你真的可以對自己有自信! ∣菜b導日記∣倒數898天 ❦ 『自己』是跟自己相處最久的人。 所以,與其這麼做↓↓↓ 如何引導孩子對自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看這篇好累喔!需要點時間去想想,先節錄最後面的幾段:   「三個鍛鍊愛的途徑或指標 因此,我們要從「自愛」走向「成熟的愛自己」,同樣要有三個要素: (1)內在(主詞與受詞)自我的距離與獨立。我們能不能檢視那種認同父母的愛的方式,它到底是不是真實的愛,以及那個嬰兒自我(有些人稱為內在小孩)的需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經過了十個月,終於我讓孩子可以好好離開我,獨立參加兒童主日。 身為一個媽媽,陪伴小孩是理所當然,因為我們愛孩子,媽媽的愛有時是犧牲的愛,把自己放在很後面,看著孩子逐漸長大,成為一個能好好與我分離的個體時,就要放手,讓他獨自面對現實環境中的一切。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親人,也是最親的親人,自然也是影響最深的親人。不過,人生是階段性的;孩子也是會成長的。大多數的父母並不會突然就意識到孩子逐漸成為「自己的」而非「你的」的孩子,如同大多數父母是在成為父母才逐漸意識到父母的角色及責任。 在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生產後,一開始還有辦法認真地執行瘦身和運動計畫,還記得當媽媽外,我還是我自己,也是我先生的太太。 但,照顧孩子哪有那麼容易? 我們連照顧自己都來不及了 遑論照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