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的評量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何評量自學生的學習成果」這題的詢問度大概是僅次於「他不適應學校生活才自學嗎?」的提問,也是標準問題之一。
在想要不要、要怎麼評量時,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考試,但考試的結果不必然代表學生對於學習過程的成果,那麼評量要與學習者做甚麼樣的連結?
又想或者是除了考試(默背默寫)我們還能有甚麼其他方式:像是分組報告、搶答遊戲、分科小老師、回覆示教…。但這些如果都是所謂評量,那麼為什麼我們要單一選擇? 評量真的有所謂其標準值嗎? 評量結果真的能夠作為量化所謂學習標準的代表嗎?
有時候討論到這些,就會卡住了,畢竟許多大人對於所謂的評量認識都太過單一,也太過被教育考試制度綁架住。
想著如果今天討論這題的,是已經在自學的路上的同溫層朋友,在討論彼此家庭對於自學在這個議題的作法時,我猜大部分會是就”自學計畫裡需不需要放評量”以及甚麼樣的評量這個方向的討論。會把討論的內容放在對方對於自學計畫的整體概念和預期結果之間討論,去想評量的必要性,確認需要後,再去找到評量在對方的計畫裡面,怎麼定位可能才是符合這份學習計畫的初衷。
不過目前還沒有遇過這樣的討論,在寫個人實驗計畫書的過程時都是各自練功;也或者是因為身邊自學的家庭多半都已經是成熟度相當高的,也可能他們都有自己可以討論的對象,所以沒有機會參與。 (啊~我朋友好少啊)
不過有的時候也想,如果有其他的自學家庭的作法,是否真的能夠作為自己家庭的自學模式比照?想過後發現其實是困難的,畢竟每一個家庭的自學計畫內容是完全不同的,科別的配比、教學的方式、自學生的個人特質、自學生的學習樣貌…,都可能讓整個自學的態樣不同,評量的方式自然很難比照辦理。
別說自學家庭之間很難比照,甚至有的時候想,就算是使用同一套教材,自學生的學習結果要與學校教育制度下的學生在同一個系統下登錄(若是沒有特殊的註記或排除機制)﹑其在根本上就是一件弔詭的事情。
在現行的體制下,教育部局處在每個學期都需要有一個所謂的”分數”(數字),作為全國學習資料建檔,作為學生在教育學習上的數據紀錄。過去我們可能以為學生考試的成績,僅僅作為這一個學生的學習結果來看待;但是在這樣系統性的登錄後,是不是很有可能這些原始數據被擷取後做為教育研究、學習相關研究的數據、也很可能作為一個教育學習政策改變後的現況數據、各級學校的成果評估數據、甚至還有許多想不到的用處。
即便我們在理智上很清楚地知道,學校中的”成績”對於一個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結果的真相無法作為指標;但在目前這一個制度下,考試的分數就是一個依據,作為判斷一個人在這一群人裡的相對位置。而這個時候,如果在系統裡加入了即使是同一套教材但非使用同一套評分標準下的自學生的”成績”,先不說其他的學生(或老師)怎麼看待這一件事情的公平性,光是進到系統中的分數本身就很可能讓整個系統的數字失去了參考價值。
會想要談到這一件事情,也是因為在這一次的自學計畫審議會議上,向審議委員提出了疑問,問及「學籍學校要求以”分數”作為每個學期的成績上繳,這部分因為在實驗教育三法中並沒有詳載,局處是否能在學校系統中將自學生的成績部分排除,也不因此限縮了自學生的評量方式」。當然,討論仍僅止於討論,最後也以「這部分還是要配合依照各學校的要求」作為結論結束這一局。
只要自學(咦)
在這個情況下,即便個人對於使用數字分數做為評量結果這一件事情很不認同,但溝通無效的結果下,也只好繼續打高分給小孩惹。
(這樣到底是對誰不公平)
題外話:(學習到底為什麼要問公不公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別問兒子是誰的馬麻
    別問兒子是誰的馬麻
    人生總在超越自己的現況中又往前走,一點一點兒地從厭世人生中,走向陪孩子迎向自學的日子。回頭看看這些年來的育兒點點滴滴,都將成為走向下一個階段的養分,開啟陪孩子自學的嚐試,能走多久?多遠?多深?真是走入謎樣的人生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