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別人看不見你沒關係,你不能不看重自己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一陣子我感到特別喪氣,當時我仍會陷入低迷的狀態,情緒低落、感到無力無望、什麼都不想做。通常這時都躺在床上一整天,從早晨到晚上,不吃不喝。是因為沒有起床的慾望、身心無力又疲憊,只想躺著休息。可是父母就看不下去,母親下班後發現我不吃不喝躺在床上整天,就會跑到面前很兇的叫我起床。
治療過程中,狀態起起伏伏很正常,但只要每一次掉下谷底的情況輕微一點,就算極大的進步。可惜除了自己和醫生以外的人都看不到這種進步,他們看到的是一樣躺在床上的我、一樣沒去上班、一樣狀態不好。因此他們覺得是不是治療無效,該換個醫生看看。母親那陣子常推薦我去看另一位醫生,說認識的人在那邊就診,覺得很不錯。我很清楚他們心底有個想法是:我沒有進步。
這讓我感到非常喪氣。
回診時和醫生會談,我並沒告訴他家人要我換醫生,但他明白我的沮喪。他總是用充滿邏輯和理性的話告訴我哪裡有所進步,進而鼓勵我。醫生那時最常說的是,即便外在沒有變化,但我所有的努力,就已經是件很有價值的事。那時候還無法體會「努力」的價值,只為別人的「看不見」而沮喪。
這些看不見的進步也許是以前狀態掉到10分,現在掉到15分,但外在的表徵看起來差不多。進步也可能是越來越有自己的力量能夠支持自己,以前會因為某些因素陷入憂鬱,而現在不會了。進步也或許只是腦袋裡的負面想法減少,或是當負面想法出現,能夠有辦法排除或消滅它,不因它而消沉。這些都是很大的進步,但沒有好好對談、了解,是很難發現的。不過往往連家人、最親密的人也無法做到這點。
一直到我的進步表現在外在行為,例如狀態不好會請假休息幾天後就回去上班、穩定不發病的時間越來越長,症狀越來越輕微、整個人感覺有自信很多等等,家人才感受到我的努力和改變,但我已經不會很在意他們是否有看見了。
很多自己內在的東西,「別人」本來就看不見。我一直希望他們看見,是因為需要他們的肯定,迫切地想告訴他們:我已經不一樣了。但最終,我得到了自己的肯定,而那才是最重要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7會員
120內容數
我是一位憂鬱症患者,二十歲左右發病,現在已經過了十多年。有鑑於社會對精神失序者的不了解,我願與你分享生活點滴、所思所想。你將會發現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憂鬱症患者的情緒低落和非憂鬱症患者不同,常常我要向他人描述自己的「狀態不好」,是件很困擾的事。後來我總用「情緒低落」來向他人表述,但這裡面包含的並非只是心情不好,是一種無來由的鬱悶、身體和心理皆感到無力、什麼事情都不想做、情緒麻木空白或是痛苦不已的「狀態」。
憂鬱症患者的情緒低落和非憂鬱症患者不同,常常我要向他人描述自己的「狀態不好」,是件很困擾的事。後來我總用「情緒低落」來向他人表述,但這裡面包含的並非只是心情不好,是一種無來由的鬱悶、身體和心理皆感到無力、什麼事情都不想做、情緒麻木空白或是痛苦不已的「狀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書中的悄悄話: 於是奇奇和小歐靜靜待在那裡,享受著沒有東西,和一切東西。 奇奇想送禮物給小歐,卻發現小歐什麼都有了,於是奇奇開始思考要送除了「什麼都有」的東西,最後奇奇決定送「沒有東西」給小歐。
Thumbnail
可能很多人都有這個問題,自己每天發的文,寫的文沒人看?因爲沒人看,所以沒有堅持下去,發著發著,就嘗試斷更了1天,然後發現也沒有什麽,於是就斷更幾天,慢慢的就斷了,其實這個問題,不管是誰,我想都有,唯一的差別就是,你半途而廢了,人家就是靠著寫作賺了人生第一桶金,第二桶.....反正就是變現成功了,
Thumbnail
我想,我算是蠻幸運的。從小,在我的家庭中,我的父母都是很溫和的人,大部分的言語都是比較正向或不帶評價的,因此很少見識過什麼吵架的畫面,對「被羞辱」或「羞辱別人」的行為是很陌生的。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出社會工作之後,我才有機會見識到,原來「羞辱別人」是這張嘴臉,又或是原來「被羞辱」是如此不堪的感覺
Thumbnail
這篇的視角是先受視角再攻視角,所以可以清楚知道雙方的想法與誤會,看的過程中也讓我覺得非常揪心。到後面作者也把成洲的心境描述出來時,才知道其實成洲內心有多麼自卑與不快樂,才瞭解其實他從路見嶼開始追求他時,內心就騷動不已。
偶爾面對現實會給我們帶來好處。恰當的例子:有時候你會做或不做想要的事情,因為你擔心別人的想法。它阻止了你。 為什麼我們如此關心別人的意見,甚至是完全陌生人的意見? 為什麼因為我們希望別人做出反應而做事或不做事? 無論事實為何如此“真相”,我們在某些​​時候都將行動和決策建立在我們期望別人如何看待我們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的是《以為長大就會好了》中的其中一個篇章<給刻意不幸,總是憂鬱的你--憂鬱性人格>,說的是那些沒辦法坦然接受幸福的人所遇到的困擾,我引用了物語系列的一名角色:老倉育來帶入整個憂鬱性人格可能擁有的狀況,寫了這篇文章是希望有這樣困擾的大家都能漸漸讓自己成為能夠接受幸福的人。
Thumbnail
我是個很害怕過生日的人。 從小我就特別嚮往過生日時有很多朋友陪伴祝賀、收到許多禮物的畫面。我的家人都不太記得我的生日,也不會怎樣為我慶祝。即使以慶祝為名外出吃個飯吧,也總是在抱怨自己的生活遭遇,讓我感到相當煩厭。我很早就知道家人是無法改變的,所以為了改善自己的境況,在交朋友上花費很多心神。 我會當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書中的悄悄話: 於是奇奇和小歐靜靜待在那裡,享受著沒有東西,和一切東西。 奇奇想送禮物給小歐,卻發現小歐什麼都有了,於是奇奇開始思考要送除了「什麼都有」的東西,最後奇奇決定送「沒有東西」給小歐。
Thumbnail
可能很多人都有這個問題,自己每天發的文,寫的文沒人看?因爲沒人看,所以沒有堅持下去,發著發著,就嘗試斷更了1天,然後發現也沒有什麽,於是就斷更幾天,慢慢的就斷了,其實這個問題,不管是誰,我想都有,唯一的差別就是,你半途而廢了,人家就是靠著寫作賺了人生第一桶金,第二桶.....反正就是變現成功了,
Thumbnail
我想,我算是蠻幸運的。從小,在我的家庭中,我的父母都是很溫和的人,大部分的言語都是比較正向或不帶評價的,因此很少見識過什麼吵架的畫面,對「被羞辱」或「羞辱別人」的行為是很陌生的。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出社會工作之後,我才有機會見識到,原來「羞辱別人」是這張嘴臉,又或是原來「被羞辱」是如此不堪的感覺
Thumbnail
這篇的視角是先受視角再攻視角,所以可以清楚知道雙方的想法與誤會,看的過程中也讓我覺得非常揪心。到後面作者也把成洲的心境描述出來時,才知道其實成洲內心有多麼自卑與不快樂,才瞭解其實他從路見嶼開始追求他時,內心就騷動不已。
偶爾面對現實會給我們帶來好處。恰當的例子:有時候你會做或不做想要的事情,因為你擔心別人的想法。它阻止了你。 為什麼我們如此關心別人的意見,甚至是完全陌生人的意見? 為什麼因為我們希望別人做出反應而做事或不做事? 無論事實為何如此“真相”,我們在某些​​時候都將行動和決策建立在我們期望別人如何看待我們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的是《以為長大就會好了》中的其中一個篇章<給刻意不幸,總是憂鬱的你--憂鬱性人格>,說的是那些沒辦法坦然接受幸福的人所遇到的困擾,我引用了物語系列的一名角色:老倉育來帶入整個憂鬱性人格可能擁有的狀況,寫了這篇文章是希望有這樣困擾的大家都能漸漸讓自己成為能夠接受幸福的人。
Thumbnail
我是個很害怕過生日的人。 從小我就特別嚮往過生日時有很多朋友陪伴祝賀、收到許多禮物的畫面。我的家人都不太記得我的生日,也不會怎樣為我慶祝。即使以慶祝為名外出吃個飯吧,也總是在抱怨自己的生活遭遇,讓我感到相當煩厭。我很早就知道家人是無法改變的,所以為了改善自己的境況,在交朋友上花費很多心神。 我會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