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後才是真正努力的開始-談憂鬱症藥物治療與「心理復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談到憂鬱症的治療方法,一定會提到藥物治療。事實上,憂鬱症一般依嚴重程度區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對重度憂鬱症患者來說,藥物治療是相對必須的治療方式。但憂鬱症的治療並非吃了藥就會「痊癒」,必須還要輔以其他治療和付出極大的努力,生病的情況才會真正有所轉變。

最新一期的天下雜誌(694期)用了幾篇文章和不少頁數作憂鬱症相關的報導,除了最近藝人在綜藝節目上透露出大眾對憂鬱症的誤解而引起不少風波外,大專院校也接連有學生自殺,顯露出憂鬱症議題對臺灣社會來說是相當重要的。雜誌內⟨頂大生接連自殺 青年憂鬱症:最燦爛的年華,最心痛的損失⟩這篇報導綜觀闡述和分析臺灣青年從校園到職場的憂鬱狀況,以及臺灣憂鬱症患者在治療上看診和回診率的低落,文中也引述幾位憂鬱症患者的話語和狀態來相互映照這些分析。其中有位娜娜形容吃完藥,心情穩定卻像沒有靈魂的機器人,覺得吃藥治標不治本,並沒有改變對事情的看法。不得不說,她說的是對的。但這並非表示吃藥沒用,而是吃藥之後我們有沒有做了什麼來改善憂鬱症的成因,若是沒有,我們當然就會只有像機器人般的改變。所以,吃藥後才是真正努力的開始。

吃藥後所做的努力是治療的關鍵,吃藥則是讓我們能夠開始努力。憂鬱症患者發病時常心力交瘁,心理動力不足,行為能力困難,大概起床就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如何能夠做些需要腦力或體力的努力?這便是藥物治療的重點,藥物治療能夠讓我們恢復心力,站在和他人一樣的起跑線,能夠「有力氣」和「有精神」為自己做點什麼。我們必須認知到,很少有憂鬱症只因單單接受藥物治療而痊癒。我認為,不能只吃藥而沒有做些其他努力,這樣憂鬱症是好不起來的呀!

為什麼單單做藥物治療好不起來?這就要回過頭來看憂鬱症的成因。⟨頂大生接連自殺⟩這篇報導中,替我們將成因分類成簡單的三大類,生物因素、心理社會因素及基因遺傳。文中更引述台大醫院精神部身心科主任的話:「若將憂鬱症成因分為細胞內和細胞外,細胞內是指體質因素,約佔40%,其他60%都是細胞外的事情。」藥物治療能做的是針對生理部分,因此有60%的心理社會因素是無法以藥物作改善的,這便是為什麼只有藥物治療是不行的。

換個角度想,這些藥物治療作用不到的地方,正是我們能努力的地方。藉由改變想法認知、改善社會環境等等改善憂鬱狀態的行為,我喜歡稱作「心理復健」。就像生病中風,治療後半段我們需要做些復健,讓身體機能恢復正常。憂鬱症病發就是大病一場,對我們身心都造成巨大的衝擊和影響,吃藥恢復四成,還有六成要靠心理復健。

普遍來說,藥物治療相對的就是心理治療,但心理治療的方法其實有很多種,不同的心理師或是患者本身不同的狀況可以使用較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做治療。也有人沒做正式的心理治療,但自己閱讀心靈成長書籍,練習覺察自己、改變認知,或是運動、登山,藉由宗教信仰的力量、親朋好友的支持而突破憂鬱屏障,恢復健康的身心。每位患者形成憂鬱症的因素不同,也許是職場壓力,也許是童年創傷,也許是親人過世,這是我們必須去探究地方,了解後去克服、去調整,我們才有真正轉變的可能。

我在大學時期藉由禪修化解對家庭、對母親心理的結,同時也藉由諮商會談不斷大量的探索自我。出社會後,精神科醫師教我許多因應壓力和焦慮的方法,我也逐漸改變對自己負面的想法,加強對自己的信心。知道身體過於勞累會引發憂鬱情緒,就讓自己有足夠的休息和調適情緒的時間。家庭負荷造成莫大壓力,也學會將責任歸還給父母,適時放下或不接觸。後來,我還請醫師幫我轉介給心理師,固定每月一次的會談,做更多的探索和調整,期望自己憂鬱狀況不會再復發,穩定心情、穩定工作,進而自由自在的生活。這些都需要大量的努力和時間,因此治療大部分都以「年」來計算。

藥物治療與後續的「心理復健」相輔相成,藥物治療使我們能夠做心理復健,而也許當心理復健成熟,有一天我們可以不需要藥物,也能維持在一般的心力水平上,那麼藥物就功成身退了。心理復健幫助我們復原,也幫助我們以更堅強的姿態迎接未來的每一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Z T-avatar-img
2021/06/16
現在正受困於憂鬱症吃藥治療中,很多人說要運動培養興趣.但是就完全不想動.上班也是強迫自己去的.一周都至少休一天. 但是讓自己去運動這件事情真的很難 有時間我只想靜靜的躺著
安妮-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0/25
抱歉,我在一年後的今天才看見你的留言。 運動對我來說也很難,尤其病發時,我也比較想躺著休息。不必勉強自己,做適合自己的事情來幫助自己。
avatar-img
安妮的沙龍
78會員
120內容數
我是一位憂鬱症患者,二十歲左右發病,現在已經過了十多年。有鑑於社會對精神失序者的不了解,我願與你分享生活點滴、所思所想。你將會發現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
安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09
近一兩年因沒有了工作壓力,情緒算是非常穩定,因此想要試試看減藥,當然也諮詢了醫生。 因憂鬱症開始服用藥物也將近十年了,從不想吃藥到服藥也走了一段路
Thumbnail
2023/12/09
近一兩年因沒有了工作壓力,情緒算是非常穩定,因此想要試試看減藥,當然也諮詢了醫生。 因憂鬱症開始服用藥物也將近十年了,從不想吃藥到服藥也走了一段路
Thumbnail
2022/10/21
休學兩年,延畢一年,大學我花了七年的時間才終於畢業。 大一上學期的後半,我迷失自我、迷失方向、靜不下心讀書、逃避期中考試、情緒開始起伏不定,還自己一個人跑去花蓮、宜蘭旅行,試圖找到什麼可以改變的力量。
Thumbnail
2022/10/21
休學兩年,延畢一年,大學我花了七年的時間才終於畢業。 大一上學期的後半,我迷失自我、迷失方向、靜不下心讀書、逃避期中考試、情緒開始起伏不定,還自己一個人跑去花蓮、宜蘭旅行,試圖找到什麼可以改變的力量。
Thumbnail
2021/01/26
我的憂鬱症經藥物治療五、六年,大致上已不會再強烈的發作。經過一番努力,低潮和憂鬱的頻率慢慢減少,從糟糕的狀態復原的速度愈來愈快,總算在這半年間,體會到身心平衡、心情愉快,以及可以像一般人穩定的生活。
Thumbnail
2021/01/26
我的憂鬱症經藥物治療五、六年,大致上已不會再強烈的發作。經過一番努力,低潮和憂鬱的頻率慢慢減少,從糟糕的狀態復原的速度愈來愈快,總算在這半年間,體會到身心平衡、心情愉快,以及可以像一般人穩定的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接續上一集分享的錯誤轉念運用方法,今天要跟大家分享,我是經歷什麼樣的過程,才真正領悟轉念是結果。
Thumbnail
接續上一集分享的錯誤轉念運用方法,今天要跟大家分享,我是經歷什麼樣的過程,才真正領悟轉念是結果。
Thumbnail
接下來的章節將進入本書最重要的主題:治療。 先來談談治療為什麼重要。其實這和上一章談到的「自律神經檢查」有關,與坊間許多似是而非的醫學觀念也脫不了關係。 首先,會到身心科看診當然是因為有症狀、有疾病,而就診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治療這些困擾。
Thumbnail
接下來的章節將進入本書最重要的主題:治療。 先來談談治療為什麼重要。其實這和上一章談到的「自律神經檢查」有關,與坊間許多似是而非的醫學觀念也脫不了關係。 首先,會到身心科看診當然是因為有症狀、有疾病,而就診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治療這些困擾。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在憂鬱症的治療過程中,藥物就像是一到天塹。憂鬱這種情緒,在臺灣社會,即便是21世紀的現在,也被許多年輕人當作是負面的經驗。從「憂鬱」到「憂鬱症」之間,充滿許多自我懷疑與抗拒。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簡單討論一下憂鬱症治療的三個基礎。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在憂鬱症的治療過程中,藥物就像是一到天塹。憂鬱這種情緒,在臺灣社會,即便是21世紀的現在,也被許多年輕人當作是負面的經驗。從「憂鬱」到「憂鬱症」之間,充滿許多自我懷疑與抗拒。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簡單討論一下憂鬱症治療的三個基礎。
Thumbnail
第一件事情是你必須有病識感,知道自己生病了,並且鼓起勇氣去看醫生,才會進階到是否有需要使用藥物的議題。別擔心,當你願意踏入診所/醫院的剎那,其實已經是跨出了一大步。 幸好醫生很溫柔,安撫我的情緒失控後,開始透過聊天的方式確認狀況,也很清楚說明有三種方式可以治療我的病況:
Thumbnail
第一件事情是你必須有病識感,知道自己生病了,並且鼓起勇氣去看醫生,才會進階到是否有需要使用藥物的議題。別擔心,當你願意踏入診所/醫院的剎那,其實已經是跨出了一大步。 幸好醫生很溫柔,安撫我的情緒失控後,開始透過聊天的方式確認狀況,也很清楚說明有三種方式可以治療我的病況:
Thumbnail
不要去管好了沒 怎麼樣才能痊癒不吃藥? 我知道有在看我影片的人少,所以我在這邊再說一次 會不會完全不用吃藥? 藥要吃多久這個問題我也糾結很久, 直到遇到良心的醫師, 我才知道, 很多停藥以為好的人,其實是因為現實狀態開始變好(例如:事業開始順了,找到好的另一半,遇到好事情...等)後來因為開始不順了
Thumbnail
不要去管好了沒 怎麼樣才能痊癒不吃藥? 我知道有在看我影片的人少,所以我在這邊再說一次 會不會完全不用吃藥? 藥要吃多久這個問題我也糾結很久, 直到遇到良心的醫師, 我才知道, 很多停藥以為好的人,其實是因為現實狀態開始變好(例如:事業開始順了,找到好的另一半,遇到好事情...等)後來因為開始不順了
Thumbnail
     第一次來做諮商/ 心理治療的來訪者,常常提出這個問題。他們跟你我都一樣,每天為了生活而努力工作。沒錯,事情是會有一些不如意,但從來沒想到過,自己會失去控制,會沒有辦法處理自己的情緒。更多人,是等到壓力與情緒影響生活,直到 #失眠問題、#沒有食慾和 #失去工作動力 時,才會發覺自己好像快要撐
Thumbnail
     第一次來做諮商/ 心理治療的來訪者,常常提出這個問題。他們跟你我都一樣,每天為了生活而努力工作。沒錯,事情是會有一些不如意,但從來沒想到過,自己會失去控制,會沒有辦法處理自己的情緒。更多人,是等到壓力與情緒影響生活,直到 #失眠問題、#沒有食慾和 #失去工作動力 時,才會發覺自己好像快要撐
Thumbnail
我想要的不是結束生命,而是結束痛苦。 我今年夏天才會滿24歲,約莫在高中時被診斷有重度憂鬱症。 罹患憂鬱症的元素眾多,這邊就不多花篇幅解釋我的原因,若之後有機會會再另做分享。 曾經住過長庚精神科病房、也持續服用藥物,出院後中間有一段時間我過著平凡的生活,我單純地以為我對
Thumbnail
我想要的不是結束生命,而是結束痛苦。 我今年夏天才會滿24歲,約莫在高中時被診斷有重度憂鬱症。 罹患憂鬱症的元素眾多,這邊就不多花篇幅解釋我的原因,若之後有機會會再另做分享。 曾經住過長庚精神科病房、也持續服用藥物,出院後中間有一段時間我過著平凡的生活,我單純地以為我對
Thumbnail
我的憂鬱症經藥物治療五、六年,大致上已不會再強烈的發作。經過一番努力,低潮和憂鬱的頻率慢慢減少,從糟糕的狀態復原的速度愈來愈快,總算在這半年間,體會到身心平衡、心情愉快,以及可以像一般人穩定的生活。
Thumbnail
我的憂鬱症經藥物治療五、六年,大致上已不會再強烈的發作。經過一番努力,低潮和憂鬱的頻率慢慢減少,從糟糕的狀態復原的速度愈來愈快,總算在這半年間,體會到身心平衡、心情愉快,以及可以像一般人穩定的生活。
Thumbnail
談到憂鬱症的治療方法,一定會提到藥物治療。事實上,憂鬱症一般依嚴重程度區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對重度憂鬱症患者來說,藥物治療是相對必須的治療方式。但憂鬱症的治療並非吃了藥就會「痊癒」,必須還要輔以其他治療和付出極大的努力,生病的情況才會真正有所轉變。
Thumbnail
談到憂鬱症的治療方法,一定會提到藥物治療。事實上,憂鬱症一般依嚴重程度區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對重度憂鬱症患者來說,藥物治療是相對必須的治療方式。但憂鬱症的治療並非吃了藥就會「痊癒」,必須還要輔以其他治療和付出極大的努力,生病的情況才會真正有所轉變。
Thumbnail
如果時間可以倒轉,我願意在更早的時候接觸藥物,讓求學的路不必那麼辛苦。 我的憂鬱症始於十年前,但直到第六年的時候才開始藥物治療。前五年持續都有找諮商心理師會談,沒有間斷,但覺得吃藥後才算是治療的開始。
Thumbnail
如果時間可以倒轉,我願意在更早的時候接觸藥物,讓求學的路不必那麼辛苦。 我的憂鬱症始於十年前,但直到第六年的時候才開始藥物治療。前五年持續都有找諮商心理師會談,沒有間斷,但覺得吃藥後才算是治療的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