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負面情緒,常被叫做情緒垃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因為承受、處理別人的負面情緒真的很消耗人,所以我們會本能性地想遠離那些負能量的人。


面對別人負面情緒最好的方式,當然是離他遠遠的。眼不見,心不煩。可不是每個傳遞負情緒的人,我們都能在物理上進行隔離。


這時候,保護自己就是件非常重要的事。


怎麽保護呢?


最重要的就是界限。而界限的第一步就是尊重,允許別人情緒自由。


別人有什麽樣的情緒,是他的自由。他憤怒、傷心、抱怨、失望、難過、可憐,是他的事情。而要不要吸食他的這些情緒,就是你的事情了。


你有沒有想過:別人的情緒,為什麽會影響到你?


人之所以被影響到,不是因為別人有情緒,而是自己沒界限。他們總想安撫別人的情緒,為別人的情緒負責。想拯救別人的難過,消除別人的憤怒。


這些想不開的人,就會把自己弄得特別累。我把這種患者的病,叫:


『看不得別人不開心綜合症』


這種病具體是什麽樣的?


給大家說幾個案例吧。



J是一個媽媽,她覺得育兒很痛苦。典型的故事就是跟兒子之間的手機爭奪戰。

有次她跟兒子約好了玩遊戲一小時,然而一小時後,兒子要求加時十分鐘打完這一局。J出於寬容和理解,同意了。打遊戲嘛,戛然而止是痛苦的,J懂。


十分鐘後,兒子依然拒絕交出手機。J就有意見了:不是說了一小時,而且還額外寬容了你十分鐘嗎?


在J的強烈要求下,兒子交出了手機,並開始生氣,罵媽媽壞。然後賭氣把自己關在房間裏。


J就憤怒了:你還氣上了?你自己說了一小時,不守規則;給你寬容了十分鐘,你沒底線;我執行了規則,你還生氣?J說,她好想把門踹開拉他出來打一頓。


我問J:當你奪過手機,規則已經執行了,他也停止玩了,你的目的也達到了。你在生氣什麽呢?


J說,但是他一副不願意的樣子啊。


我問J:你在期待什麽呢?期待他自覺、自願、開心、積極地停止遊戲,心滿意足感恩戴德地交給你手機?


J說:起碼態度要好點吧。


我反饋了J:所以你不僅要兒子執行規則,還要他態度很好地執行規則。


J的期待,是非常高的。執行規則這事,除非規則是有利於自己的,不然很少有人能覺悟高到態度良好地去執行。


比如紅燈這事,你趕時間的時候遇到了紅燈,你就會抱怨。你會說怎麽這麽倒黴,交通怎麽這麽差,城市規劃怎麽這麽糟,甚至會伴隨著很多臟話。可是你還是會執行規則,踩剎車,乖乖地停在紅燈面前,無論你多麽不願意。


規則這事,能被執行,就完成了使命。要求別人快樂地執行對自己不利的規則,未免苛刻了點。


我問J:你好像看不得孩子生氣。


我們探討後發現,J的憤怒,是因為對孩子的憤怒有內疚。


她感覺自己這麽強硬地奪手機,傷害到了孩子。孩子的憤怒,在表達他很受傷。所以J很內疚,覺得自己是個壞媽媽。


J的憤怒在說:我不想看到你憤怒。我很想做到不傷害你,讓你不憤怒,但是我又沒這個能力,我很挫敗。J消化不了這種內疚和挫敗,就會以一種憤怒的形式表達出去。


這也是很多媽媽的一個通病:


覺得應該執行規則,又怕傷害到孩子。兩個期待一沖突,就把自己弄得很挫敗,最後就只能發火。


背後其實是她們想為孩子的情緒負責,為孩子的受傷感負責,為孩子的憤怒負責。



他們都有一種病,叫『看不得別人不開心綜合癥』。症狀是: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79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高質量文章【年費用戶專屬】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基爸爸的沙龍
1會員
9內容數
讓我用一年的時間,與你分享各類型的文章。 你可以省去許多時間來閱讀書籍及職場碰撞 這些麻煩事,都讓基爸爸來替你完成。 訂閱一年的時間,你可以替自己的人生改變許多 兩天就會更新一篇心的高質量內容與你分享 代表您只要每月5美元,就可以獲得高達180篇以上的文章 訂閱我的專題吧!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們的內在平靜,需要自己守護。 把自己的情緒主控權拉回自己身上,別人的,就還給對方揹。
Thumbnail
我們的內在平靜,需要自己守護。 把自己的情緒主控權拉回自己身上,別人的,就還給對方揹。
Thumbnail
這堂課是前面教過的綜合練習和深入討論。包括更多關於設界線、溝通的重點摘要、辨識情緒和源頭、愛+焦慮=控制、問題行為和非暴力溝通:區分『觀察』和『評論』。
Thumbnail
這堂課是前面教過的綜合練習和深入討論。包括更多關於設界線、溝通的重點摘要、辨識情緒和源頭、愛+焦慮=控制、問題行為和非暴力溝通:區分『觀察』和『評論』。
Thumbnail
《忿恨的囚徒》借鑒心理治療經驗,釐清認知偏誤。透過理解、釐清和修正這些過程蘊含的原始信念體系,提供相應的矯正方法。透過認知療法覺察忿恨真正要傳達的意義。
Thumbnail
《忿恨的囚徒》借鑒心理治療經驗,釐清認知偏誤。透過理解、釐清和修正這些過程蘊含的原始信念體系,提供相應的矯正方法。透過認知療法覺察忿恨真正要傳達的意義。
Thumbnail
「靠!他這樣太可惡了吧!這件事情絕不能這樣放過他!」 我想生活中或多或少,會有像上面這樣的經歷。你自己都能很好的處理負面情緒,但身邊的人遇到事件時,你想幫他出口氣卻頻頻被阻止。 「算了啦...遇到這種事情算我自己衰」 「所以你不追究?你就這樣任由他繼續囂張嗎?」你瞪大眼睛問。
Thumbnail
「靠!他這樣太可惡了吧!這件事情絕不能這樣放過他!」 我想生活中或多或少,會有像上面這樣的經歷。你自己都能很好的處理負面情緒,但身邊的人遇到事件時,你想幫他出口氣卻頻頻被阻止。 「算了啦...遇到這種事情算我自己衰」 「所以你不追究?你就這樣任由他繼續囂張嗎?」你瞪大眼睛問。
Thumbnail
「不要那麼愛生氣!這樣以後沒有人要跟你玩喔!」 「不要隨便亂發脾氣,這樣以後上學、上班還有人要跟你當朋友嗎?」 「不要對另一半那麼兇,小心他受不了跟你離婚喔!」 以上這些話,是否曾經是別人勸戒我們的台詞,亦或是從我們自己口中吐出的話語呢? 「憤怒」是一種情緒,也是普遍被認為負面並足以使旁人感到不悅的
Thumbnail
「不要那麼愛生氣!這樣以後沒有人要跟你玩喔!」 「不要隨便亂發脾氣,這樣以後上學、上班還有人要跟你當朋友嗎?」 「不要對另一半那麼兇,小心他受不了跟你離婚喔!」 以上這些話,是否曾經是別人勸戒我們的台詞,亦或是從我們自己口中吐出的話語呢? 「憤怒」是一種情緒,也是普遍被認為負面並足以使旁人感到不悅的
Thumbnail
我一直想,當這個世界告訴大家- 「別當個負面的人」、「沒有人喜歡跟負面的人來往」之外, 也許隱藏在背後,更重要是去了解或討論- 「什麼原因與事情,讓我/我們如此負面?」以及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跟總是那麼負面的人往來」?
Thumbnail
我一直想,當這個世界告訴大家- 「別當個負面的人」、「沒有人喜歡跟負面的人來往」之外, 也許隱藏在背後,更重要是去了解或討論- 「什麼原因與事情,讓我/我們如此負面?」以及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跟總是那麼負面的人往來」?
Thumbnail
#讓孩子表達情緒為什麼這麼重要 前些天,一位媽媽R問我 「我的孩子1Y多,很愛生氣、在地上滾怎麼辦?」 我回答:「就讓他生氣就好了。」 R有點驚訝、同時也不解和懷疑 這樣做對孩子是好的嗎? 前兩天看完了記錄片《Wisdom of Trauma》 我把於片中得到的啟發,與孩子的情緒教育做一個結合 與
Thumbnail
#讓孩子表達情緒為什麼這麼重要 前些天,一位媽媽R問我 「我的孩子1Y多,很愛生氣、在地上滾怎麼辦?」 我回答:「就讓他生氣就好了。」 R有點驚訝、同時也不解和懷疑 這樣做對孩子是好的嗎? 前兩天看完了記錄片《Wisdom of Trauma》 我把於片中得到的啟發,與孩子的情緒教育做一個結合 與
Thumbnail
因為承受、處理別人的負面情緒真的很消耗人,所以我們會本能性地想遠離那些負能量的人。   面對別人負面情緒最好的方式,當然是離他遠遠的。眼不見,心不煩。可不是每個傳遞負情緒的人,我們都能在物理上進行隔離。   這時候,保護自己就是件非常重要的事。   怎麽保護呢?   最重要的就是界限。而界限的第一
Thumbnail
因為承受、處理別人的負面情緒真的很消耗人,所以我們會本能性地想遠離那些負能量的人。   面對別人負面情緒最好的方式,當然是離他遠遠的。眼不見,心不煩。可不是每個傳遞負情緒的人,我們都能在物理上進行隔離。   這時候,保護自己就是件非常重要的事。   怎麽保護呢?   最重要的就是界限。而界限的第一
Thumbnail
綜觀古今中外對情緒的研究,心理學家、腦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等對情緒的論述看法,我個人覺得並沒有真正的把重點說的清楚,所以我大膽的提出來,讓大家來討論研究。從這個章節開始我將提出一套理論模型,輕鬆簡單的破解情緒是如何被意識觸發的? 要如何避免情緒的困擾?  意識如何觸發情緒? 從前面的章節解說
Thumbnail
綜觀古今中外對情緒的研究,心理學家、腦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等對情緒的論述看法,我個人覺得並沒有真正的把重點說的清楚,所以我大膽的提出來,讓大家來討論研究。從這個章節開始我將提出一套理論模型,輕鬆簡單的破解情緒是如何被意識觸發的? 要如何避免情緒的困擾?  意識如何觸發情緒? 從前面的章節解說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人際現象,有某一種人,他總是找你抱怨,說東說西,說他的感受跟想法,並且會充滿了對這個外在世界的評論跟批判,可是當你要對他說關於自己生活的遭遇時,他卻立刻地畫出界線,一副不想聽的樣子,並且不給予回應,彷彿你在說的事情,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人際現象,有某一種人,他總是找你抱怨,說東說西,說他的感受跟想法,並且會充滿了對這個外在世界的評論跟批判,可是當你要對他說關於自己生活的遭遇時,他卻立刻地畫出界線,一副不想聽的樣子,並且不給予回應,彷彿你在說的事情,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