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從信任圈談政治上的連動(1):怎麼看信任圈?

2020/08/11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些年來,筆者深深覺得,多數人在探討政治問題的時候,重理論輕實作,尤其是把中學課本的政治概念,以及傳統道德束縛,加上個人自私想法,把政治看得非常簡單。這結果就是,好一點的是把政治看成派系運作,大玩三國志版圖攻防,差一點的就是被圈粉成為狂熱支持者,把師父的話都當真理去字字推敲,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成為獨裁的幫兇。
所以,筆者在專欄花一點時間,把政治的最基本,信任圈的概念做一點解釋。這也不僅僅用在政治上,嚴格說就是所有組織都會碰到的管理問題,既然你會覺得公司上層鬥來鬥去都沒有好人,怎麼在政治上就認為有一個聖人可以替大家做事?
本篇照例,儘量用圖解,便於快速認知狀況,同樣的也想讓讀者先了解一件事情,筆者沒有指涉任何現在政治界的人物,若有一定指名道姓,出現在範例中的代名詞,純粹是以出現過的通案作解釋。
這張圖應該不難理解,第二篇會正式談

「信任」遠比你想像中要難

信任圈是什麼?沒甚麼複雜的,就是你信任誰而已。
信任兩字說來簡單,實際做到非常的困難,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覺得朋友彼此信任不是很合理嗎?這純粹是「你很窮」。
精準的說法是,大家都沒錢沒勢,背叛朋友的獲利非常少,而失去朋友之後的代價又很高,所以沒有背叛親友的必要。人是群體的生物,為了生存必須攜手合作,合作的實踐產生了習俗,這就是古老傳統的來由,進入到現代社會後,巨型國家組織內太多人彼此不相識,傳統與習俗逐漸演進成為契約,也就是法律基礎。但無論是在部落中的習俗,還是社會運作的契約,都需要強制力來執行。
違反習俗,很可能讓你在親戚與家鄉混不下去,違背契約在現代就是違法,直接就有警察跟法官會處理你。讀者千萬不要以為,背刺朋友賺個幾百萬後遠走高飛,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離鄉背井也代表你失去一切人脈關係,純粹依靠金錢,去異地打造新的社會資本,包含時間的總成本很高。
總之,無論是鄉里親友的社會壓力,還是法律上的制裁力,或是經濟學下精心計算後的成本考量,一定會有某種神奇的力量,讓你不敢為了謀求私利,輕易地出賣身邊的人。而我們的社會制度,大體上會架在這個基礎,形成一個穩定的結構。
這也是為何當老闆的看來都很防員工,資本家更像是防賊,政客每一個都壞心眼。因為掌權者手握夠多的資源,身邊的人想透過背叛來牟利的誘因就會變大,為了避免這些問題,需要非常嚴格的制度去遏止。歷史告訴我們,一種米養百樣人,出賣他人來牟利的最低道德要求即使拉的很高,一樣會有人想要賭這一把,而只要有少數人願意出賣隊友,就會對整體的信任感造成很大的破壞。
「同事合購威力彩可能被獨吞」的新聞,也是這種故事
上圖的狀況,還蠻常出現在實際產業界中,每個人的利益都是10的時候,你背刺大家一刀,讓其他人都變成5,自己獨吞到30的份額。這在個人心理壓力上不見得很大,因為若利益只有5仍然可以讓其他人過著還不差的日子,你就會有很大的理由,說服自己「功勞較多拿得多,其他人拿著太少也不會餓肚子」。(「他們也還賺一百萬,很不錯了啦」)
讀者切記,不管是看產業界的大老自傳,還是政客的回憶錄,都要對這種利益損害等等,看得非常仔細,千萬不要被他們的單方面說詞給騙了。更多時候只是話術,要合理化他自己的行為,好比上圖的背叛利益,換成政客的說詞,可以是這樣:
「當年我決定投票支持另一個案子,是因為對大眾而言較有利,同黨的損害不多,而且改革本就要承擔,我認為身為公眾人物要有良知,政治利益稍微少了一點,並沒有甚麼關係,些許的付出與犧牲,能換得更大的公利是必要的。」
他所謂的犧牲,指的是同志得票不過少了2,000票,他自己多拿了其他四人8,000票,所以他自己當選,其他四個落選了。他還有更多的解釋,諸如「A忽略勞工需求所以掉票」、「B沒有做好那個社區營造的案子」、「C忘了……」,總之只有他自己在乎群眾。
同樣的說詞用在資本家,你一定會覺得他在牽拖,什麼「供應商少賺一點」、「代工廠少拿一點」、「我訂單變多大家自然也賺更多啊」、「都不考慮整體利益的嗎」,有沒有覺得是在講幹話?他要其他人營收短少,自己報價更高,正常人會接受這種說詞?不會,但在政治上多的是支持者會這樣想,這就是話術。

信任圈的建立:利益共享、確保不會被出賣

所以,信任圈怎麼建立的,你要怎樣確定這個人可以信任?
信任要長時間培養,所以常見的是多年好友、老同學、老同事等等,用人唯賢在現實中不會成立,一定是先用人唯親,原因無他,一次背叛的傷害遠遠超過多年合作的利益。通常信任圈中的意識形態會很接近,純粹事務性的合作,或是利益的結合,無法產生緊密、長期的關係。而且這種關係需要淬鍊,可以共患難而不能共富貴的案例太多了,不僅僅是危難時產生的革命情感,利益共享的分配藝術,通通需要時間考驗。
故越複雜的社會,為了避免常態性事務被私人關係箝制,就會成立越複雜的官僚機構,好用來處理一般事務,這類常態事務被切割很細,可以透過行政訓練培養,每一個人都只需要負責自己的業務,非常的功能性,故可以用人唯賢。用現代的講法就是,考試跟考核就可以保證一般行政人員可以把事情做好,又不會亂搞。
而進入現代管理後,模組化的組織,讓功能進一步單純化,任誰都可以承接常態性業務,而不會產生太多的延遲。有一些大型企業,甚至可以讓中下級的管理性業務也能做到,但副作用就是,常常讓人抱怨「沒有溫度」。這就是兩難,沒有人喜歡被當成機器,但只要人的聯繫變高,組織內出現弊端的可能就越高。而且現狀是,人類還沒有辦法讓管理變成純粹的機械化、模組化工作,分配資源的權力還是要依靠人來做。
這種考試任用的思維,為何越到高層就越不適用?只是因為模組化的困難度變高嗎?不完全是。
這回到文章一開始,當你擁有的權力越大,可以處置的資源越多,自然就會有越多人想要出賣你。越是無法被模組化的工作,參與者對於自己的貢獻度就越難以明確化,一旦無法被精準定義貢獻度,就會有參與者心生不滿,破壞組織與出賣的誘因就增加了。
出賣的意思不見得只是金錢,還有權力伴隨的名聲、薪資、地位,壞一點的就是回扣之類,分配資源的權力越大,背刺他人的誘因也會更大。這對外人來講,賄賂身為權力者的你,來謀求利益實在太誘人了,他行賄一次10萬,換包到100萬的利益,大家的良心又能值多少?各位可以自己摸著良心想想,多大的回扣比例,你會願意做,相對被抓包的機率有多大,你不敢做。
假想題:「賣台的價碼多少,開到多高你會願意?」
請自己想想,會說無限高,自己絕不可能出賣國家的,絕大多數都是因為不值得被中國開出價碼,或者嫌價碼太低。出賣良心的例子社會版常常出現,不要以為社會上的公知,一定不會這樣做,通常你堆一疊鈔票在他眼前,就可以賣了。
風險不是只有獲利與失手後的懲罰,同事會抓你,下屬也會舉報你,親友更可能檢舉你,理由千奇百怪。失敗後除了可能的法律懲罰,還有社會的壓力,背叛自己的專業項目,會連同業都瞧不起你,失去容身之地。
這些理由攤開來都是為國為民,實際上又有多少人只是為了搶奪你原有的職權。有沒有可能捏造證據,或是共謀陷害?當然有,歷史上的紀錄多不勝數,這也是任何一個高層的掌權者,為何對素不相識的人戒心比天高,連對於同黨同派的疑慮都跟海一樣深。

任何「公利」都是由「私利」組成

請各位讀者切記切記,沒有什麼為國為民的理由,國家由人民組成,任何公利都是人民的私利所組成。
一般人所謂的公利,講述的幾乎都是他自己身邊的利益,不然舉個最常見的戰南北例子,同樣是拿國家大筆預算蓋捷運,為何蓋台北有充分理由,蓋高雄就是什麼理由都不充分?大家可以拿各造立場比對,會發現人性,就是談論自己的利益時像是被壓榨的勞工,多麼卑微期望能再多一點點,而對於他人的利益則是如慣老闆,多出一塊加班費都是浪費。
顏色代表利益原本的多元性,這些多元性在談「公利」時往往是被忽略的
我們談論某個公利很模糊,是因為我們對這項公利其實所得不多,或只是情感上的得失。但被針對的群體,很可能有極大的得失,有充足的理由斤斤計較。先站在這些利益群體的角度上思考,才會明白這項公利到底是不是真的,還是純粹是政治話術。
針對焦點,在政治上就是如此,在談論公眾利益還是私人利益時,都得要有明確的指稱方向,利益越精準明確,就越沒有模糊空間。反之越是用模糊的概念去指稱,這應該多是所謂的意識形態問題,若也不是意識形態,而這個人談具體利益時沒有確認對象,改用模糊的公利去套用,多半都有鬼。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5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