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大學建築學系樓底學誌】 第一卷:早放棄影子政府運作之可能性

【金門大學建築學系樓底學誌】 第一卷:早放棄影子政府運作之可能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反覆辯證與聽取見解的過程裡,我始終明白自己不甚適合站在台前受他人注目與崇拜支持,一方面拜自己的高度道德所賜,使我經常直言不諱地提出見解,另一方面則是玩笑時已經被貼上好辯的標籤。因此我十分明白並不甚情願站在台前,似乎更適合做為一名獻策者與智庫,一名執行者。

老師對我的評價也是如此,希望有其他明星級的在台前當會長,
而我應該身為智庫委身陰影之中,

但老師們並不明白,我是非常清楚這個狀況的,通常他們不會、也不必花太多時間在了解這些事情上,在有些人的思考字典裡(或是行銷書裡),領導應是有標準答案,而我沒有。

領導的過程是彈性的,是共識的,尤以學生團體,各人身分相近,全無高低,科層難斷,沒有特效藥也沒萬靈丹,沒有最好的領導辦法,僅有最適合此團體內部組成的。(在一年工作經驗的洗禮後,發現即便有金錢的科層也相當難為)

因此,更令我清楚的事情是,我所理解身邊的明星們,他們都想要自己成為那個意見領袖,系學會任期僅有短短的1年,要改變事項者眾,未來幾彈會再做詳述,在這個狀況下又如何以獻策執行的姿態引導系上自治組織運作,明星的自尊從來都是不可挑戰的,他們也通常對某些繁雜事務無感甚至嫌麻煩並表示不屑,以我多年的獻策經驗皆是如此,一但木偶想要擺脫操偶師,同時不具備有相對應的風度與智慧,操偶師便會被遠遠的拋下,甚至成為眾矢之的,最終喪失熱情。

堅持做我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即便成為眾矢之的、偶爾形成反效果,我都要做,因為沒有衝撞,不會對話,雲淡風輕一年的時間是不會有甚麼改變的,更何況,後繼根本也就不怎麼在乎我的想法。

  • 畢竟是當濫好人,為了理想衝撞也不是甚麼太新奇的事情。
  • 系會費的收費正當性無人會質疑,因為是傳統。
  • 講座錄影的無形資源無人會在意,因為也沒人在看。
  • 想盡辦法找人組織團隊讓系圖常設開放過沒兩屆就變得理所當然,因為做得太快。
  • 拉贊助強調對價關係顯得像在找碴,因為同學們自認學生就是些乞丐。
  • 探討學生自治的意義滿是反彈,因為同學們深怕自己領不到補助,卻不在意自己的錢花在哪裡,亦不願去理解制度的問題,既使總是在台面上討論,提出數據,依然摀著耳朵故我,甚至是說人獨裁。

我依然相信自己的判斷是當代最佳解,卻往往在針對性的謾罵下偶爾介意了起來,作為第一彈,或許就先聊到這,來慢慢的敘述屬於我的綜合大樓底的學權誌。

avatar-img
糟了!是世界奇觀的沙龍
12會員
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終於把不小心成行的海外研討會收尾了,趁這個機會想要透過遊記來好好感謝會後我跑去馬來西亞跟新加坡時,熱情接待我的朋友,一個讓我吃到撐死,一個讓我逛到累死,身心靈皆獲得超出原先計畫的大滿足,真的很感謝他們。
近期與身邊的伙伴們談起什麼是地方創生,總覺得需要留下一些簡單的紀錄做為未來的參考使用。 首先是「定義」為何;另外就是近年興起的地方創生品牌顧問的「品質保證」甚至獲得各大企業基金會的聘僱肯認與提供不少資源。除了社區總體營造資源左手換右手的問題之外,後者的狀況也顯示各方基金會高度需要地方創生相關績效。
並不是每一個建築演講都值得你聆聽與記得,才華洋溢的建築論述很可能是事後的包裝與潤飾,如果非得要為建築明星的演講為學生們給予一劑預防針的話,我想應該是: 「專注在這場演講帶給你的啟發,並淡化這個個人。」 明星化個人容易使人陷於誤區當中,進而美化這個人其他行為中的惡意。
終於把不小心成行的海外研討會收尾了,趁這個機會想要透過遊記來好好感謝會後我跑去馬來西亞跟新加坡時,熱情接待我的朋友,一個讓我吃到撐死,一個讓我逛到累死,身心靈皆獲得超出原先計畫的大滿足,真的很感謝他們。
近期與身邊的伙伴們談起什麼是地方創生,總覺得需要留下一些簡單的紀錄做為未來的參考使用。 首先是「定義」為何;另外就是近年興起的地方創生品牌顧問的「品質保證」甚至獲得各大企業基金會的聘僱肯認與提供不少資源。除了社區總體營造資源左手換右手的問題之外,後者的狀況也顯示各方基金會高度需要地方創生相關績效。
並不是每一個建築演講都值得你聆聽與記得,才華洋溢的建築論述很可能是事後的包裝與潤飾,如果非得要為建築明星的演講為學生們給予一劑預防針的話,我想應該是: 「專注在這場演講帶給你的啟發,並淡化這個個人。」 明星化個人容易使人陷於誤區當中,進而美化這個人其他行為中的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