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第一次的叛逆期:2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unsplash: Alexander Dummer
腦寶即將兩歲了,許多兩歲的叛逆期徵兆已經一個一個顯露出來了這個時間點的孩子,常被形容為「貓狗都嫌」,也常讓爸媽們傷透腦筋。這個時間點的孩子最常見的特徵包括: #容易突然暴怒或大哭
這時期的孩子 #情緒調節 尚未成熟,仍需要透過大人的指引,不過卻不像2歲以前這麼容易讓大人控制(?!)了。因為2歲時,孩子發展出強烈的 #自主權,尤其是身體有更好的控制,但心智卻尚未發展出「原來你和我會有不同的地方」,所以孩子往往會認為「我有的想法,全世界都與我一樣,你怎麼會不懂?」加上,孩子的 #語言能力 還無法完全表達,所以一急之下,就容易大哭大鬧!
既然孩子的「#同理心」還沒發展成熟,那爸媽們就需要多包涵了,但腦媽還是希望爸媽的 #心理健康,也不希望爸媽強忍到內傷,所以提供一些小撇步希望能幫助父母渡過這個難關喔~
1. #寶寶手語
在腦媽先前的文章中,有提到寶寶手語的好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連結)大約在8個月左右就可以先教小朋友簡單又常用的手語(譬如:喝奶、肚子餓、還要、等一下……)。等到兩歲時,你就會發現寶寶手語能有效幫孩子表達自己。當孩子口語能力還趕不上想要的事情時,就會開始大哭,然後情緒激動起來,就沒有人聽得懂了,但如果寶貝還會有另一種熟悉的語言,那他就多一種溝通管道。
2. #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
很多育兒專家都有說到,遇到孩子大哭大鬧時,一定要「#同理」他的感受,譬如說:「我知道你很難過/生氣,那我們一起……(做某件事)」。
理解小孩、站在小孩的角度想事情,是非常強大的支持,也能讓孩子情緒變穩定。但是,首先你 #要先知道孩子的情緒是什麼。如果孩子明明是難過,你卻說「我知道你很生氣」,孩子也會覺得這不是真的理解。所以,我們需要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
大約一歲時,我們可以做「#表情卡」,嬰幼兒最常遇到的情緒為 #開心#難過#生氣#害怕,然後教孩子認識這些情緒(譬如,開心會哈哈哈、難過會想哭哭,或是利用 #繪本 的情境讓孩子瞭解這些情緒的意思)。
大約在1歲半時,孩子就能 #指認情緒(意思是,當父母問「哪個是開心?」孩子會指出對應的卡片,或是當父母問「你今天心情如何?」孩子會指出相對應的卡片),雖然孩子不見得每次都能指認正確,但父母可以從中引導。(這樣的訓練有延伸的好處,如果你的孩子剛好在保姆或托嬰中心照顧,就能透過指認的方式瞭解托嬰的狀況)
到了快兩歲時,遇到大哭大鬧時,我會先抱抱腦寶說:「你不要急,慢慢說,媽咪聽得懂,你可以先跟我說你現在時難過還是生氣嗎?」有次腦寶還跟我說:「很生氣!」,真的讓我印象深刻。
3. #同理孩子
如同前面說的,孩子無法同理別人,那父母就做同理的角色。雖然很多時候,我也不知道腦寶在想什麼,我們可能也無法完全同理,但至少做父母的……我們要「裝」一下。
記得我上面怎麼和腦寶說的話嗎?我說「慢慢說,#媽咪能聽得懂」而不是說「你一直哭,我聽不懂」。
在我們的實驗室裡,我們刻意讓媽媽和18-24個月的小孩分開在不同空間,但是能透過銀幕看到彼此,通常孩子會開始表現 #不安、想找媽媽,然後八成的媽媽都會說:「寶貝,媽咪在這啊,你看得到我嗎?」但寶貝還是哭了。
但當媽媽換成:「寶貝,沒關係,我看得到你,你很好喔,我們一起玩吧!」寶貝就穩定了。
中間的差別就是,父母要去同理孩子的情境,他當然看得到你,但孩子卻不知道媽咪看不看得到他。
這個時期的孩子,不瞭解為什麼大人不理解他,又太急著想溝通,所以才會又哭又鬧,只要我們提供孩子 #安全又容易#表達管道,再加上大人多一點的 #耐心#理解,孩子就會穩定下來囉 :)

▌關於大腦媽媽 ▌

(兒童認知心理學科學家 + 媽媽)的綜合體
畢業於認知神經科學所、視覺藝術研究所,並修習藝術治療、創作、幼兒玩具設計與研究。曾於澳洲Marcs Institute for Brain and Development的寶寶研究室(Baby Lab)擔任交換研究人員,研究寶寶大腦的聽覺與語言發展。目前為紐西蘭奧克蘭大學早期學習實驗室(Early Learning Lab, Auckland)博士生,主要研究幼兒的情緒發展。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5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腦媽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兒童發展實驗中最著名的其中之一就是「棉花糖實驗」了!1972年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Walter Mischel邀請4-6歲的小朋友進入一間房間
腦媽上一篇提到兩種不同的戒尿布方法(複習請往這邊→《原來有這麼多不同的戒尿布方法,到底哪種比較有科學根據呢?》),接著我們再看看其他方法,讓各位把麻能選擇最適合你們家的戒尿布方法!
到底何時戒尿布比較適合?到底何種戒尿布的方式比較有效呢?以發展來說,「戒尿布」算是一個指標性的里程碑,包括認知功能、肢體功能、心理建構、腸胃膀胱控制與社交能力,都與戒尿布息息相關。
大約在腦寶剛學會走路時(約一歲初),我們收到托嬰中心老師的訊息「腦寶最近喜歡拿著玩具走路,但因為怕腦寶跌倒,所以學校會請腦寶把玩具放下來再走,希望媽咪在家裡也能提醒腦寶不要邊走路邊拿玩具喔!」
腦寶不算太快會走路,算是平均值的孩子,大約一歲一個月左右就走得滿好的,開心地時候還會快步走起來,偶爾仆街的情形也是有的。最近,我們帶腦寶去空曠的草地玩,發現雙腳一落地的瞬間,腦寶就開始哭著討抱抱,完全拒絕前進。
腦媽很喜歡藝術,所以在腦寶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讓藝術介入他的生活。挑選的條件除了 #無味、#安全、#好洗 之外,拔拔麻麻還需要注意什麼呢?
兒童發展實驗中最著名的其中之一就是「棉花糖實驗」了!1972年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Walter Mischel邀請4-6歲的小朋友進入一間房間
腦媽上一篇提到兩種不同的戒尿布方法(複習請往這邊→《原來有這麼多不同的戒尿布方法,到底哪種比較有科學根據呢?》),接著我們再看看其他方法,讓各位把麻能選擇最適合你們家的戒尿布方法!
到底何時戒尿布比較適合?到底何種戒尿布的方式比較有效呢?以發展來說,「戒尿布」算是一個指標性的里程碑,包括認知功能、肢體功能、心理建構、腸胃膀胱控制與社交能力,都與戒尿布息息相關。
大約在腦寶剛學會走路時(約一歲初),我們收到托嬰中心老師的訊息「腦寶最近喜歡拿著玩具走路,但因為怕腦寶跌倒,所以學校會請腦寶把玩具放下來再走,希望媽咪在家裡也能提醒腦寶不要邊走路邊拿玩具喔!」
腦寶不算太快會走路,算是平均值的孩子,大約一歲一個月左右就走得滿好的,開心地時候還會快步走起來,偶爾仆街的情形也是有的。最近,我們帶腦寶去空曠的草地玩,發現雙腳一落地的瞬間,腦寶就開始哭著討抱抱,完全拒絕前進。
腦媽很喜歡藝術,所以在腦寶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讓藝術介入他的生活。挑選的條件除了 #無味、#安全、#好洗 之外,拔拔麻麻還需要注意什麼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孩子的規律性之我的觀察 我的孩子很規律性的七個月、一歲七個月、兩歲七個月左右都會有一段讓我時時腦充血時期,有人說是敏感期也有叛逆期的說法,但每年這時期後,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總會陡坡快速成長,因此猜測這個內在與行為的需求可能在整合過去的種種蓄積能量。大家可以觀察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也有這種週期,相信每位
Mero是一隻即將滿兩歲的寶寶,最近正巧進入了人生第一個叛逆期,口頭禪是不要不要,興趣是跟我們大人做對。   沒錯,她正進入了讓所有爸媽都聞之色變的──trouble 2!   因為她在這個階段開始產生自我意識與獨立的想法,她正在嘗試脫離父母的保護傘之下,想要區分出你跟我,區分她是個獨立有自
Thumbnail
嬰兒期的失控 孩子失控時,都會歸罪於外部世界   筆者曾看過一部短影片,一隻叫做Buck的小小狗打了兩次嗝,之後牠開始吠叫,而且叫的時候似乎感覺外面世界有敵人,牠是在對那個敵人吠叫的。依照精神分析理論來看,在小動物、嬰幼兒,包括部分還停留在嬰兒期心理發展水準的成年人身上,可以看到以下現象...
Thumbnail
兩歲的小小孩,因為語言發展尚未成熟,無法拿捏身體的協調性,社會化也較不足,與外界的互動還不夠,尚處於「自我中心」發展階段。文章提供了父母應對小孩打人行為的方式,建議利用模擬遊戲與情緒卡等方式來理解小孩的想法和情緒,並引導小孩找出打人行為背後的真正意涵,以及替代行為的方式。
可能是小時候家庭教育的關係 總是教導著應該成為他們理想的樣子 要能言善道、要出類拔萃、要吃苦耐勞 就是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傷 但也是因為這樣在心裡種下反骨的種子 渴望自由及為自己做選擇 也常常撞個頭破血流,默默療傷(此處不是指真的撞,畢竟我怕痛。) 在經歷過誰跟誰好誰跟誰不好的那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以前對小孩極度仇恨,然而隨著孩子的出生,作者深刻體會到了孩子過程,自己也深刻的成長。
孩子2~3歲的時候 開始進入不要不要期 這也不要 那也不要 有時候生氣還會亂丟東西和打人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孩子的規律性之我的觀察 我的孩子很規律性的七個月、一歲七個月、兩歲七個月左右都會有一段讓我時時腦充血時期,有人說是敏感期也有叛逆期的說法,但每年這時期後,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總會陡坡快速成長,因此猜測這個內在與行為的需求可能在整合過去的種種蓄積能量。大家可以觀察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也有這種週期,相信每位
Mero是一隻即將滿兩歲的寶寶,最近正巧進入了人生第一個叛逆期,口頭禪是不要不要,興趣是跟我們大人做對。   沒錯,她正進入了讓所有爸媽都聞之色變的──trouble 2!   因為她在這個階段開始產生自我意識與獨立的想法,她正在嘗試脫離父母的保護傘之下,想要區分出你跟我,區分她是個獨立有自
Thumbnail
嬰兒期的失控 孩子失控時,都會歸罪於外部世界   筆者曾看過一部短影片,一隻叫做Buck的小小狗打了兩次嗝,之後牠開始吠叫,而且叫的時候似乎感覺外面世界有敵人,牠是在對那個敵人吠叫的。依照精神分析理論來看,在小動物、嬰幼兒,包括部分還停留在嬰兒期心理發展水準的成年人身上,可以看到以下現象...
Thumbnail
兩歲的小小孩,因為語言發展尚未成熟,無法拿捏身體的協調性,社會化也較不足,與外界的互動還不夠,尚處於「自我中心」發展階段。文章提供了父母應對小孩打人行為的方式,建議利用模擬遊戲與情緒卡等方式來理解小孩的想法和情緒,並引導小孩找出打人行為背後的真正意涵,以及替代行為的方式。
可能是小時候家庭教育的關係 總是教導著應該成為他們理想的樣子 要能言善道、要出類拔萃、要吃苦耐勞 就是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傷 但也是因為這樣在心裡種下反骨的種子 渴望自由及為自己做選擇 也常常撞個頭破血流,默默療傷(此處不是指真的撞,畢竟我怕痛。) 在經歷過誰跟誰好誰跟誰不好的那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以前對小孩極度仇恨,然而隨著孩子的出生,作者深刻體會到了孩子過程,自己也深刻的成長。
孩子2~3歲的時候 開始進入不要不要期 這也不要 那也不要 有時候生氣還會亂丟東西和打人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