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心理分析師榮格:凡你抵抗的一切,都將持續存在,且不斷壯大
2月6日,No. 37,與其抗拒內心的野獸,不如試著與她共處。
很喜歡這句話,但也不知道怎麼評析。
要討論榮格的理論,但總覺得這句話不是理想的切入點。
總之,還是先給點榮格的介紹 —— 原本是佛洛伊德的愛徒,但自立門戶,成立分析心理學(analytical psychology),更強調個案當前的心理衝突而非童年創傷,另外提出所謂「集體潛意識」的概念,至於理論細節的部分,有機會我們再聊。
我們所抵抗、逃避的,往往是那些內心的恐懼與醜陋,而我們越抵抗,對內心的這些想法,就越陌生,而陌生正是恐懼與焦慮的養分
怎麼辦呢?極端的方式,就是蝙蝠俠。
布魯斯・威恩(Bruce Wayne)從因故對蝙蝠有陰影與恐懼
但為了克服恐懼,成為了恐懼本身,化身為蝙蝠俠
一般人大抵沒有這樣鋼鐵的意志,也沒有忍者大師領進門克服恐懼
我們能做的,是辨識、承認我們所抵抗的,究竟是恐懼失敗,還是害怕成功?
是怕受傷,還是抗拒如影隨形的愧疚感?
對我而言,處於「無知狀態」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畢竟知識好處太多,「知識就是力量」
而無知的害處無窮,好像也不用多做解釋。
但是「抗拒無知」這件事情,本身就是窮盡一生也無法完成的任務
畢竟「生有涯,而知無涯」,拿有限的生命去追無窮的知識,就如同薛西弗斯(sisyphean)的詛咒,徒勞無功罷了。
當然可能正面的說,「學海無涯苦作舟」
不斷地追尋、建構自己的知識,
以為可以遠離無知多一點,就可以比較安心
只是,知識是個黑洞啊!知道的越多,更覺得自己無知,而因為自己的抗拒,「無知狀態」的恐懼與焦慮越強,最終陷入死循環,不得超生。
我給自己的藥方是,承認自己的無知,以及接受伴隨無知必然發生的錯誤與失敗,學著與無知共處。
唯有找到內心抗拒的源頭,才能開始停止餵養內心的野獸。
既然沒辦法像蝙蝠俠一樣,成為自己恐懼的一部分。我們或許可以像少年Pi一樣,與內心的老虎,共處在一艘船上。
當你看清楚他的模樣,可能他也不過是可愛的小貓,才不是什麼野獸呢!
What you resist not only persists, but will grow in 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