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日記2】五秒法則

2021/06/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改變自己改變人生
距離完全不同的人生,你只差一個決定~
或許每個人總期待自己擁有不同的人生,
這是我選擇這本書的原因!
五秒法則,說的就是勇氣
有勇氣去行動,有勇氣去改變,有勇氣去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作者梅爾.羅賓斯(MEL ROBBINS)在四十一歲時,面臨許多人生困境,包括工作、金錢和婚姻,但靠著這個法則,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就像火箭發射倒數一樣—5、4、3、2、1…….just do it!
也許有人認為這不就是不假思索,跟著直覺去行動?但作者指出,根據亞利桑那大學與康乃爾、杜克大學共同合作的新研究指出,大腦和行動的直覺有強烈的連結,當你接近幫你達成目標的事物時,大腦的前額葉皮質就會活躍起來,給你訊號去完成,而你唯一要做的,便是接受這個直覺,並勇敢地去實踐它。
如同作者在書中所述知名的冰上曲棍球員韋恩.格雷茨基(Wayne Gretzky)說過:「對於你沒有射出去的球,不進的機率是100%。」用盡力氣打出去的球,不管結果如何,比起從沒有勇氣去做,後悔的味道,少了很多。
書中也告訴我們,每一個偉大作品在完成前,也都會經歷自我懷疑的歷程,舉例而言,當教宗在一五0六年要求米開朗基羅畫西斯汀教堂時,米開朗基羅不止想等一等,甚至還逃到佛羅倫斯去躲起來,教宗得跟蹤他,足足煩了他兩年,才終於讓他同意作畫。在書中這類成功前與自我懷疑奮戰的例子不勝枚舉。
因此,當我們以五秒法則當成一個改變行為的起始模式,它便能跨越大腦容易放棄的念頭,並透過實際行動,去改善健康,提昇專注力,解決拖延的問題,進而達成自己的目標。
但這個法則並不是一直要我們向前衝刺,作者也表示,有時適度的休息也是需要這個法則來協助練習,書中提到的「帕金林定律」:「不管你給一項工作多少時間,都會填滿那段時間。」所以要給自己的一天工作訂下截止時間,這個截止時間對耐力和身心健康都非常重要,會迫使你專心,並且認真看待工作的休息時間。
作者也指出拖延和壓力有關,因為解決拖延首要不是行動,而是原諒自己的拖延,有個研究指出,學生若是原諒自己的拖延行為,下次考試就比較不容易拖延,心理學家發現,這些拖延者一開始都對自己非常嚴厲;所以五秒法則在自己壓力大時,或許也是一種轉念的起始,藉由原諒自己而穩定自己的身心狀態,然後想像未來成功的樣子,接下來,就是以行動去完成它了。
總之,五秒法則是一種轉念,是一種行動,是一種改變;它容許了許多可能性,創造了許多未來性,告訴我們自己是可以藉由即知即行的信念,去形塑自己想要的人生。

你有想要做的事嗎? 5、4、3、2、1…….GO!!

7會員
1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