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食物對減脂的重要性

更新於 2021/09/0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

螢幕前肥胖的你在GOOGLE上查詢各種減肥法資訊時也許常常會看到吃原型食物能減肥、減肥就是要吃原型食物等言論。原型食物真的那麼神嗎?為什麼有許多人只是把食物種類改變一下,體重就開始下降了。而自己嘗試了各種減肥法卻每天餓得要死,吃完一餐開始期待下次進食,忍到後面忍不住就開始爆吃一頓,然後看著體重計上怎樣也降不下來的數字感到自責與愧疚呢?本篇文章就來探討原型食物對減脂的重要性,讓我們開始吧!

為什麼我在減脂時常常感覺到餓

減脂時最困難的事情就是讓自己能夠在吃完飯後不感到飢餓。在限制熱量與營養素的條件下,還要能個每餐都吃飽簡直不要太困難。這時候就該將食物來源轉換成原型食物,在相同營養價值的情況下一杯高蛋白與一塊舒肥雞胸帶來的飽足感絕對是不一樣的。因此,如果你在減脂時常常動不動就感到飢餓,把各種食物來源換成原型食物能夠帶給你更多的飽足感。例如:早餐的主食從白吐司換成地瓜,果汁換成水果,火腿片換成水煮蛋,再加一入把生菜就能做成飽足感大幅提升的三明治。午餐晚餐也能用同樣的邏輯來替換食材,像白飯換成糙米飯,甚至是南瓜、地瓜等纖維含量高的主食,能夠讓飽足感延長更久。

可是原型食物口感好差 該怎麼辦

原型食物口感差這個理由常常從減肥中的人口中聽到的。其實也不難想像,畢竟都在減脂了,每天的精神跟體力都會變差一些,想透過吃喜歡的食物來讓心情好一點是理所當然的。但在減脂時我們最需要注重的點應該是這個減脂計畫能不能夠持續下去。也因此飽足感才會這麼重要,原型食物們通常具有高纖維、食物體積較大等特點。高纖維的食物需要花較多的時間咀嚼,咀嚼的過程能夠喚醒我們的副交感神經,讓你感受到飽足感,進而抑制食慾,讓你一餐中攝取的熱量不會過高,不過依舊不改它難吃的事實。那該如何改善原型食物口感差這件事,以下提供三種方法給大家。
烹調方式的改變
一種食物若是讓你感到難吃,有時候並不是食材本身的問題。有可能是用錯了烹調法讓食物變得難以入口,這時候就能試著改變烹調方式啦!我自己也嘗試過這個方法,除了讓食材有不同的味道跟口感,也能帶來不同的驚喜,讓壓力不會這麼大。
食材的改變
第二個方式就是改變食材,因為就算是原型食物,還有有非常多樣化的食材能夠做選擇的。你可以今天吃地瓜,明天吃糙米,後天吃馬鈴薯。不同食材會有不同味道,我們可以挑選出自己喜歡的來讓減脂餐不會太乏味,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減脂方式可以持續比較久。
轉念法
最後一個方法比較特殊,比較偏向心理方面的改善。可以在規劃減脂計畫時就用這個方法增強我們對計畫的信心。透過轉變自己的想法,讓自己更容易堅持下去。例如:開始規劃減脂菜單的時候,我會告訴自己吃某個原型食物與精緻澱粉相較之下的好處。為什麼原型食物比較好,因為原型食物能為我帶來更好的營養成分與飽足感。當你能認知到什麼食物對身體或對計畫比較好的時候,往往就能讓大腦下意識地去選擇相較之下更優良的一方,進而讓計畫成功進行。

結語

最後來總結一下原型食物對減脂的重要性到底在哪。一個減脂計畫要成功,最重要的就是能夠讓你堅持下去。如果你常常因為飢餓感來的太快而讓你多吃了一些宵夜或是暴食,這時請不要猶豫地將一些主食或點心換成原型食物,高纖維、低熱量的東西對降低飢餓感是非常有幫助的。但如果你就算不吃原型食物也能維持飽足感,那原型食物就不是一個必要的東西,終究要看你的減脂計畫在哪個環節卡住,對症下藥才能夠持續進行減脂計畫,堅持下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肥胖是現代的文明病。因為科技的進步,我們的生活型態從體力勞動逐漸變成久坐、高壓力的辦公室生活,這讓我們的日常活動量下降了非常多。生活壓力大,又沒有運動作為紓壓管道,我們也就很自然地把目標變成大吃一頓,讓我們的熱量攝取提高了很多。熱量攝取過多又缺乏運動,這樣一來一往的循環下,脂肪就很自然地在我們的身上
坊間有著各式各樣的減肥法,有的說可以無痛減脂,有的說不能吃這個不能吃那個,有的說吃我家的什麼什麼藥就能快速減脂,讓很多想減肥的人趨之若鶩。我們今天就來談談我們在減脂時該用什麼心態來看待這件事。
前言 在安排完你每週的訓練課表後,我們可以開始選擇要將哪些動作安排到課表中了。在這篇文章中,我會介紹六種高CP值的健身動作,這些動作不只能讓你開始培養基礎肌力,還能讓你進步的飛快。不論是剛進健身房新手還是健身許久的巨巨都非常適合使用喔!
前言 在了解自己一周有幾天能訓練之後,訓練日的課表安排什麼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動作順序選擇錯誤,可能會讓了解自己成長的幅度降低。在這篇文章中,我會用我自己的課表帶你了解一個課表的組成與安排邏輯,帶你輕鬆安排一個屬於你的課表,那就讓我們開始吧!
前言     在健身房櫃台辦完月卡,專員帶著你參觀完整個健身房的環境後。你回到家,迫不及待地開始想像未來的自己會變得有多麼迷人,碩大的胸肌、整齊的腹肌、粗壯的手臂又或者是讓人血脈噴張的身體曲線,但俗話說得好「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不論你的目標多麼壯大,我們都必須從最初的起點開始規劃…
前言     不論高、矮、胖、瘦、年輕或老,總會有許多事情是你在開始健身之前必須要先瞭解的。在知道怎麼練之前,我們要先知道怎麼吃、怎麼睡、怎麼練,還得先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了解你一週所能訓練的時間、天數,才能讓你在開始健身後一帆風順。以上這些我都會在這篇文章中告訴你,那就讓我們開始吧!
肥胖是現代的文明病。因為科技的進步,我們的生活型態從體力勞動逐漸變成久坐、高壓力的辦公室生活,這讓我們的日常活動量下降了非常多。生活壓力大,又沒有運動作為紓壓管道,我們也就很自然地把目標變成大吃一頓,讓我們的熱量攝取提高了很多。熱量攝取過多又缺乏運動,這樣一來一往的循環下,脂肪就很自然地在我們的身上
坊間有著各式各樣的減肥法,有的說可以無痛減脂,有的說不能吃這個不能吃那個,有的說吃我家的什麼什麼藥就能快速減脂,讓很多想減肥的人趨之若鶩。我們今天就來談談我們在減脂時該用什麼心態來看待這件事。
前言 在安排完你每週的訓練課表後,我們可以開始選擇要將哪些動作安排到課表中了。在這篇文章中,我會介紹六種高CP值的健身動作,這些動作不只能讓你開始培養基礎肌力,還能讓你進步的飛快。不論是剛進健身房新手還是健身許久的巨巨都非常適合使用喔!
前言 在了解自己一周有幾天能訓練之後,訓練日的課表安排什麼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動作順序選擇錯誤,可能會讓了解自己成長的幅度降低。在這篇文章中,我會用我自己的課表帶你了解一個課表的組成與安排邏輯,帶你輕鬆安排一個屬於你的課表,那就讓我們開始吧!
前言     在健身房櫃台辦完月卡,專員帶著你參觀完整個健身房的環境後。你回到家,迫不及待地開始想像未來的自己會變得有多麼迷人,碩大的胸肌、整齊的腹肌、粗壯的手臂又或者是讓人血脈噴張的身體曲線,但俗話說得好「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不論你的目標多麼壯大,我們都必須從最初的起點開始規劃…
前言     不論高、矮、胖、瘦、年輕或老,總會有許多事情是你在開始健身之前必須要先瞭解的。在知道怎麼練之前,我們要先知道怎麼吃、怎麼睡、怎麼練,還得先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了解你一週所能訓練的時間、天數,才能讓你在開始健身後一帆風順。以上這些我都會在這篇文章中告訴你,那就讓我們開始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家長最常問的問題之一是:『這個(病)什麼時候會好?』 除了吃藥,回家之後的照顧才是左右病情好壞的關鍵。而直接影響痊癒速度的是孩子的體質,想打造好體質,有賴平日的累積……
Thumbnail
儘管距離遙遠,文化差異也很大,遙遠大洋中的夏威夷也注意到阿伊努人的博物館了。《檀香山星廣報》於 1 月底報導阿伊努博物館,並引述阿伊努協會加藤忠理事長的發言,說「雖然〔跟政府之間〕還有一些問題要處理⋯⋯但我們還是感謝〔政府〕在疫情期間為復振阿伊努文化所做的努力。」
Thumbnail
昨天發了《為什麼是媽媽?日本女高中生發起連署要求全家便利商店便菜系列更名》這一篇文後,有網友談到「慎吾媽媽(慎吾ママ)」這個角色,才發現自己當時在寫文時,忽略了香取慎吾在這一系列廣告中背後代表的涵意。我認為網友們在這件事情上提出的質疑很重要,香取慎吾確實在日本的文化脈絡中有他特殊的地位在⋯⋯
Thumbnail
為什麼人為什麼那麼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呢?因為我們容易焦距失去的事物? 這種不斷焦距失去的感覺,我們稱之為「匱乏感」,這種匱乏感讓我們扭曲了事實,我們會為了讓自己好過一些,會去彌補自己的匱乏感或是找到一個大魔王去責怪。 匱乏感源自於人類生存的三個天性:一、預期感、二、悲觀天性、三、愛講故事。
Thumbnail
 換句話說,人的定義在新時代面臨改寫,適用的形容詞彙也該進行改組,我們不只是單純心智情緒和肌肉骨骼神經的組合體,更夾藏了上述眾多物性:器物乃人類行為的延伸,生活面貌的繼起創造、彼此交際溝通的嶄新語言,於焉,瑕疵用於人類就不再只是譬喻,而是實指那因電子流竄異常的切身障礙。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家長最常問的問題之一是:『這個(病)什麼時候會好?』 除了吃藥,回家之後的照顧才是左右病情好壞的關鍵。而直接影響痊癒速度的是孩子的體質,想打造好體質,有賴平日的累積……
Thumbnail
儘管距離遙遠,文化差異也很大,遙遠大洋中的夏威夷也注意到阿伊努人的博物館了。《檀香山星廣報》於 1 月底報導阿伊努博物館,並引述阿伊努協會加藤忠理事長的發言,說「雖然〔跟政府之間〕還有一些問題要處理⋯⋯但我們還是感謝〔政府〕在疫情期間為復振阿伊努文化所做的努力。」
Thumbnail
昨天發了《為什麼是媽媽?日本女高中生發起連署要求全家便利商店便菜系列更名》這一篇文後,有網友談到「慎吾媽媽(慎吾ママ)」這個角色,才發現自己當時在寫文時,忽略了香取慎吾在這一系列廣告中背後代表的涵意。我認為網友們在這件事情上提出的質疑很重要,香取慎吾確實在日本的文化脈絡中有他特殊的地位在⋯⋯
Thumbnail
為什麼人為什麼那麼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呢?因為我們容易焦距失去的事物? 這種不斷焦距失去的感覺,我們稱之為「匱乏感」,這種匱乏感讓我們扭曲了事實,我們會為了讓自己好過一些,會去彌補自己的匱乏感或是找到一個大魔王去責怪。 匱乏感源自於人類生存的三個天性:一、預期感、二、悲觀天性、三、愛講故事。
Thumbnail
 換句話說,人的定義在新時代面臨改寫,適用的形容詞彙也該進行改組,我們不只是單純心智情緒和肌肉骨骼神經的組合體,更夾藏了上述眾多物性:器物乃人類行為的延伸,生活面貌的繼起創造、彼此交際溝通的嶄新語言,於焉,瑕疵用於人類就不再只是譬喻,而是實指那因電子流竄異常的切身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