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問過我,妳那麼多生活規定、原則,不累嗎?但我覺得,沒了這些,我才累。
大家愛小確幸,小確性的美好,不就在於生活就算再爛,遇到的事再鳥,不論是午後的一杯咖啡、晚飯後的一塊巧克力,至少還有這個一刻屬於自己,還能選擇感受美好,還能有一小部分掌握在手裡,還能為自己的生活下點決定。
疫情時,大家說生活要有儀式感,儀式,難道不是我們還有能力,為自己的生活打造真實感?那是我們不願讓環境、讓別人來左右自己的價值、不願生活如浮木,載浮載沉失去踏實感。
對我來說,這些原則、這些規定,讓我找到生活的著力點,讓生活中不斷被人衝撞後,還是能有一點甚麼保留給自己,是對自己美好生活的堅持,也是讓我得以隔絕來自外在的干擾,保有能夠主宰的小空間-我的日常。
規律有甚麼用?
為了保住那份確定感、踏實感。我們的大腦,最是厭惡不確定性。投資市場裡,當不確定性增加,恐慌便出現,市場價格隨之出現大幅的波動;當老闆臨時告知會議提前,大腦陷入不確定的恐慌,思考罷工,讓生氣、焦慮盤據心中,拖累一切行動任務。而規律、原則,就是用來提醒自己的大腦,至少還有點甚麼是我們能控制住的,把恐懼外殼拿掉,讓大腦安定、正常思考。
有規律代表沒彈性嗎?如果有人破壞了規律怎麼辦?我曾經寫的
完美主義者的不完美練習,說著我也是那個規律被破壞後,會生氣、會埋怨那個來搞破壞的人,但最後仍就是靠著規律,拉著我走出來。我並不想否定我的規律是生活的絆腳石,真正的規律,目的是要在生活起伏擾動時仍能維持平靜,而不是變成讓自己暴露在外的弱點,別人可以瞄準的箭靶。
規律與彈性並非互斥,建立規律,本就是為了適應擾動。
臨時加班開會,有規律者,可以事先在腦海迅速調動往後的流程,晚餐時間縮短,取消運動時間,試著在同一時間上床睡覺,不致生活亂了調;沒有規律者,晚餐行程照舊、甚至加入了耍廢行程,一不小心拖太晚,錯過了睡眠時間,接著失眠,整夜反覆後,隔天累得半死,難以專注任何事務,導致效率下降,又得增加工作時間,接著拖到了下班時間,前一天的失誤重演,一次次,這樣的生活才是真正失了彈性,失去了選擇,被環境、被他人推著走。
規律是建立日常準則,有例可依,讓生活運作無虞,是讓一旦平衡被破壞,我們能快速找到新平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