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最難拒絕誘惑的時刻:避免挑戰大腦設定的人性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最近讀到一個很有趣也很重要的概念,對許多產業、對許多人可能都會很有幫助,但台灣中文網站似乎沒有太多介紹,所以整理一下。

讀者首先需要知道的是「決策疲勞」(decision fatigue)的概念。這裡的「決策」不必是企業經營、買賣、醫療等事關重大的決定,只要像是「早上去7-11還是全家」、「早餐吃蛋餅還是漢堡」、「要直接去上班還是要先繞去星巴克」,這都是「選擇」,都包括在上述的decision裡。

raw-image

人類的大腦是血肉做的,能承受的「認知負擔」有限,所以當一天勞累工作八小時後,決策品質會下降,思考內容會簡單化,這會影響醫院裡的醫師、護理人員,也會影響法官,甚至會影響下班到超市購物的選擇。所以,長時間高強度工作需要中場休息,萬一不得不加班,最好也要有充足休息後再上場。

延續「決策疲勞」的概念,Kouchaki在二〇一三年發表「晨間道德效應」(morning morality effect),他用一些「自我報告」(self-report)的小實驗,創造一些說謊可以多得到一點好處的情境,來偵測謊報的機率。結果發現,到了下午,欺騙、說謊的比例就會增加。研究者推論,堅持某個倫理原則抗拒誘惑,這樣的決策需要耗費腦力,在精神奕奕的大白天比較做得到。到了下午,疲勞的大腦就很難抵禦誘惑。

二〇一四年時,Guniau又再把Kouchaki的概念翻新。他認為並不是所有人都是「晨型人」,有些人是早上昏沉,下午以後才有勁。他重新設計實驗後發表,如果是針對這些「白天沒勁」的人,他們在早上說謊、欺騙的比例,竟然是傍晚的三倍!這叫做「時間型道德效應」(chronotype morality effect)。

這些研究帶來一些想像空間。比如說,別有企圖的企業員工,如果想誘惑主管感情出軌,最初的邀約在傍晚進行,成功率可能會比一大早就講高許多。但如果主管不是晨型人,趁他(她)白天腦力不濟時出手,就比較會半推半就糊塗答應。

若再認真說,許多行業是在遊說、吸引某些人從專業倫理的灰色地帶做些小突破開始。比如小廠業務希望大廠下訂單會給PM回報一些好康,產業說客希望邀政治人物的重要幕僚出來跟大老闆吃飯唱個歌聯誼一下。就如《錯不在我》這本書裡提到的「金字塔理論」,許多倫理上的問題,都是從先鑿開一個小縫開始;只要有個起頭,當事人(拿到好處者)就會開始合理化自己的行為,然後洞就越來越大,最後有些就變成被起訴的媒體醜聞。

這些「灰色地帶」的業務或說客,如果能瞭解「客戶」keyperson的「時間型」,是早上有精神或下午有精神,就更能提高讓這個人做出「不道德行為」(unethical behavior)的成功率。那企業、組織能怎麼辦?最基本的,不要讓你的員工、主管在大腦疲累的狀況下面對太多倫理挑戰。身心俱疲的人,本來就比較難抵擋一些小利的誘惑,不是嗎?

(寫文辛苦,歡迎按讚與分享喔)

本文主要引用文獻

  • The Morning Morality Effect: The Influence of Time of Day on Unethical Behavior
  • The Morality of Larks and Owls: Unethical Behavior Depends on Chrontype as Well as Time of Da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6K會員
595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我們習慣在生病時服藥止痛、退燒、消炎,卻很少有人注意,這些日常藥物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的大腦功能。最近一項發表於《Brain and Behavior》的大型研究指出,某些廣泛使用的藥物,與大腦認知功能之間存在微妙的關聯。研究團隊提出「認知足跡」(cognitive footprint)這個全
Thumbnail
2025/04/25
我們習慣在生病時服藥止痛、退燒、消炎,卻很少有人注意,這些日常藥物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的大腦功能。最近一項發表於《Brain and Behavior》的大型研究指出,某些廣泛使用的藥物,與大腦認知功能之間存在微妙的關聯。研究團隊提出「認知足跡」(cognitive footprint)這個全
Thumbnail
2025/04/22
不吃藥來改善睡眠的方法,可以搜尋「睡眠衛生」,就可以找到許多方法來嘗試。 不過,有些方法是「知易行難」,大家都知道,但不見得做得到,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失眠的人。
Thumbnail
2025/04/22
不吃藥來改善睡眠的方法,可以搜尋「睡眠衛生」,就可以找到許多方法來嘗試。 不過,有些方法是「知易行難」,大家都知道,但不見得做得到,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失眠的人。
Thumbnail
2025/04/16
最近有個熱門的研究領域:人們是否有可能在不運動的情況下維持健康? 如果沒有很正式的運動習慣,如每星期都去健身房、或在戶外慢跑50分鐘,但又想稍稍「動一動」,改善未來身體健康、強化心血管功能......
Thumbnail
2025/04/16
最近有個熱門的研究領域:人們是否有可能在不運動的情況下維持健康? 如果沒有很正式的運動習慣,如每星期都去健身房、或在戶外慢跑50分鐘,但又想稍稍「動一動」,改善未來身體健康、強化心血管功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你是否看過一些人每天加班到12點?又或者你就是那個每天加班到12點的人? 那你可能是職場裡面的「高風險族群」,這樣子的做法可能會讓你沒有「彈性」,如果遇到任何「意外」就慘了!你可能會回我:「我事情就是那麼多啊!」,因為我已經聽過太多次這樣的話了,但我還是覺得只是想不想改變的問題。因為思
Thumbnail
你是否看過一些人每天加班到12點?又或者你就是那個每天加班到12點的人? 那你可能是職場裡面的「高風險族群」,這樣子的做法可能會讓你沒有「彈性」,如果遇到任何「意外」就慘了!你可能會回我:「我事情就是那麼多啊!」,因為我已經聽過太多次這樣的話了,但我還是覺得只是想不想改變的問題。因為思
Thumbnail
早起不只是習慣養成,還是個好工具。和學習語言一樣,需要每天固定時間、反覆練習不間斷。並相信熟能生巧,明天會比今天做得更好。
Thumbnail
早起不只是習慣養成,還是個好工具。和學習語言一樣,需要每天固定時間、反覆練習不間斷。並相信熟能生巧,明天會比今天做得更好。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2.06.17 作者:FAHAHA|翁順法 你是個「理性的人」嗎?你覺得自己決策的過程「充滿理性」嗎?那,你覺得「人是理性」的嗎? 本文重點: 1. 人是不理性的嗎?有什麼證據? 2. 為什麼我們總認為自己是理性的? 3. 知道這件事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2.06.17 作者:FAHAHA|翁順法 你是個「理性的人」嗎?你覺得自己決策的過程「充滿理性」嗎?那,你覺得「人是理性」的嗎? 本文重點: 1. 人是不理性的嗎?有什麼證據? 2. 為什麼我們總認為自己是理性的? 3. 知道這件事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Thumbnail
健康是一顆空心玻璃球,一旦掉下去就會粉碎;工作只是一個皮球,掉下去後還能再彈起來。 在現在有很多年輕人習慣性熬夜,晚上睡得少,白天無精打采,雖然天天說要早睡早起,可是一到晚上躺在床上,還是忍不住刷手機。如何克服睡眠時間不足的問題?
Thumbnail
健康是一顆空心玻璃球,一旦掉下去就會粉碎;工作只是一個皮球,掉下去後還能再彈起來。 在現在有很多年輕人習慣性熬夜,晚上睡得少,白天無精打采,雖然天天說要早睡早起,可是一到晚上躺在床上,還是忍不住刷手機。如何克服睡眠時間不足的問題?
Thumbnail
「當社會都在躺平,你只要有份工作就會顯得特別。」
Thumbnail
「當社會都在躺平,你只要有份工作就會顯得特別。」
Thumbnail
再過幾小時虎年就開工了,通常開工前兩天FB塗鴉牆會出現很多恐慌文、焦慮文與「收心文」,其中一個常見的收心說法,就是「恢復平常的生活與工作習慣」。 這方法算是很不錯的,因為人本來就是個習慣動物。 好,就算他真的認同你了,但最後他自己的「心服,潛意識不服」,前幾天有改變動力,過幾天又打回習慣的原型。
Thumbnail
再過幾小時虎年就開工了,通常開工前兩天FB塗鴉牆會出現很多恐慌文、焦慮文與「收心文」,其中一個常見的收心說法,就是「恢復平常的生活與工作習慣」。 這方法算是很不錯的,因為人本來就是個習慣動物。 好,就算他真的認同你了,但最後他自己的「心服,潛意識不服」,前幾天有改變動力,過幾天又打回習慣的原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