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是一位我很喜歡的作者,《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強調天賦與努力不能保證成功,開宗明義就指出「成功跟你想的不一樣」,一改常見對成功者個人特質與天賦的吹捧。作者的重點放在其所付出的努力與所處的環境、文化以及時機上,進而點出只靠自己就能成功的故事只是童話,真實的世界必須有水到才能渠成,進而大量使用數據與證明,其實本書要解答的的問題,就是「那些成功人士憑什麼可以成為少數的異數」。另一本著作《引爆趨勢:小改變如何引發大流行》也是很有趣的書,書中談到紐約的「破窗理論」(如果在一棟有窗戶破洞的大樓,沒有即時修好,會有更多破壞者把窗戶打破,甚至闖入大樓中,意圖偷竊或縱火,導致犯罪的擴散),也談及美國品牌Hush Puppies由黑翻紅的關鍵等等,討論到很多流行的散播其實就跟病毒相同,成功的關鍵往往只是一個小小的改變,和本書恰好互相呼應。
本書用一篇篇精彩的故事構成,共分兩部份,第一部份是機會(Opportunity)篇,第二部份是遺澤(Legacy)篇。機會篇的首章「馬太效應」,就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情況,例子倒是滿有趣的:例如加拿大曲棍球的年齡分級分界是每年1月1日到12月31日同一年生的人,都會在同一個組別內競爭,但在遴選代表隊的青少年時期,3月以前出生的選手很有可能會比10至12月出生的選手來得高壯許多。當其他技巧差不多的時候,高壯的身材自然增加這些孩子進入代表隊的機會,從此得到較多的關注、練習、培訓甚至鼓勵,在馬太效應的加乘下,差距就會越來越大,而這一切只不過是「生對時間」罷了。作者舉了實證資料,證明出人頭地的曲棍球選手,上半年出生的人數是下半年出生的數倍之譜。
上一段談的是生日,但下一章,作者則將努力的因素納了進來,包括莫札特、披頭四、比爾蓋茲及賈伯斯等人,其實都有練習超過一萬小時小時的歷程,同時,千萬別忽略「生對年代」的重要性,1975年正是個人電腦革命的時代開端,而也造就了許多電腦創業奇才,但這些奇才都有一個特色,亦即都在1955年前後3年內出生。因為這個世代出生,1975年恰好是這群「天才」的大學時期,這個年紀可以全力鑽研電腦,畢業或沒畢業都後可直接投入這個炙手可熱的市場,當然事前要加上一萬小時法則,作者認為披頭四樂團於1960年代初期在德國漢堡演出時花了約一萬個小時練習,比爾‧蓋茲也投注了約一萬個小時寫程式,發展出的技能才得以建立微軟、拓展企業。而葛拉威爾建議,這基本上適用於任何領域:不下功夫練習一萬小時,就無法成為專家。
這個法則非常吸引人,而且很好記,如果那些小提琴家20歲前投入的練習時間是一萬一千小時,就不那麼朗朗上口了。此外,這個說法也滿足了人對於簡單因果關係的偏好:在任何事物上只要花一萬個小時練習,便能成為高手。
上述提及的是「時勢造英雄」,但緊接論述「天才兒童」的研究,作者用了兩個天才的故事:命運多舛的克里斯藍根以及想毒死導師的歐本海默的例子,說明了「實用智能」的重要性,「實用智能」指的是非關IQ智力測驗,而著重在溝通、說服、甚至領導的內涵,就算是天才,但不懂溝通,下場一般很淒慘。
作者在「猶太律師的啟示」中,帶到更多家庭及文化背景對於孩子未來人生影響的論述,他們的富有與他們的教育程度也是成正比的,由於面臨嚴峻的生存環境,不得不依靠教育來掌握謀生技巧並提高社會地位,他們對於教育的重視沒有其他民族能出其右者,不管在哪裡,不管如何貧困,猶太人都要千方百計送子女接受教育。 真正重要的是,草莽性格的養成其實也點出猶太裔民族的特色,猶太民族世界上歷經苦難最多的民族之一,為了在苦難的夾縫中求生存,猶太人吃苦耐勞、擁有技藝但沒有土地,於是不得不設法掙錢來維持生計,該章節的主角之一是傅榮,他是成衣工廠工人的孩子,家境貧窮,還是猶太人受到嚴重受到歧視的年代他是在經濟大蕭條時期長大成人,並且很胖、其貌不揚(有人說他長得像青蛙)。他成功的關鍵在於把握機會,知道善加利用環境,勇敢做那時代大事務所不屑插手的企業併購案業務,但只靠運氣還不夠還要能把握機會肯努力並且有想像力,而且機會往往隱微不顯。
最後,作者提到了暑假對於美國兒童的影響:社會階層低的孩童,在學校期間的學習吸收程度不亞於階層高的孩童,但一個暑假過去,差距就拉開了,這其實就是階級複製:在暑假時,有錢人會將孩子帶去培養,但窮小孩只能看電視以及四處玩耍,造成了SAT測驗的差距。
以上成功案例統計和敘述的確吸引到我,但是這本經典隨著近年的世界急遽變化,有很多值得拿出來再次檢驗的論點,讓我們來一一討論 :
在評論本書之前,我想起近日被媒體瘋狂報導的跳水天才,就是14歲中國跳水參賽者全紅嬋,她出戰了2021年東京奧運10公尺女子單人跳水決賽,總分以466打破奧運歷史紀錄奪下金牌,5輪中其中有3跳拿下滿分10分,奧運奪金後媒體瘋狂的報導,稱她為「神一般的完美表現,令人歎為觀止!」還有「百年一見的跳水天才!」「橫空出世的跳水皇后!」等等標題形容,但她的教練曾表示,不希望外界宣傳她是天才少女,因為她現在的成就都是苦練出來的,「她是同齡人裡面最刻苦的,每天都要練習400多跳,每次訓練都全力以赴,她值得這個成績。」這種成功的途徑,似乎和書裡談到的論點相似。
全紅嬋來自廣東的一個農村家庭,自認不會讀書的她8歲時就被發掘作為跳水運動員,父母靠著種果樹來幫助她跳水。由於母親先前出車禍,需長期治療,她受訪時最震撼媒體及觀眾的一句話是:「我想贏得獎金,寄回去給媽媽治病。」
而德國奧會成員霍曼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雖然所有人都在稱讚這個小女孩的表現不可思議,但他卻不那麼認為:「當我看全紅嬋的第一眼,我就對於她為什麼可以參加奧運會感到驚訝,什麼時候奧運允許兒童參賽? 她是如何訓練的,她一定是被逼迫的。 」
這個故事提醒我們很多面向,也剛好可以檢視本書的說法,比如說,跳水運動員的年紀是不是一定要從未成年開始栽培?一定要身材纖細短小?努力是不是就一定有結果?努力過是不是就算是天才?而她的家庭背景是不是如同作者提到了階級的資源,少的可憐,如果不是靠國家安排、照規矩練習,才能繼續當個運動員(還要犧牲讀書或其他青少年成長期會接觸的事務和創造力 )?最後,是不是得了金牌就是成功?
首先,現今流行的大數據與統計學是當紅炸子雞,但也不免令人反思是否為事後諸葛?試圖從已經發生的事情歸納出一個脈絡,如果用葛拉威爾的理論來看臺灣白手起家的商界人士,每個人都很容易統計,像是李焜耀、林百里、曹興誠、施崇棠等人,都是1970年前後期的臺大電機系校友。
再者,藉用統計學預測的盲點為忽略事物都有其時空背景的因素,歷史發生的事很難用同一套公式沿用迄今,例如2021年如果你還將小孩送進臺大電機系,比較大的可能是他現在會成為一位爆肝工程師,而不是一個企業家,作者幾乎提出所有的成功因素,凡舉家庭、階級、文化、個人特質、社會性及自身努力等,但1960年代出生的人有成功的企業家,當然也有乞丐,更不用提這時期的冷戰、越戰等戰爭讓許多人民過著水生火熱的日子,只能依樣本計算推論是統計學的時間限制。其次,統計學的預測為相關性,非因果關係,但本書有許多章節如稻米文化與數學能力為免有過度延伸之嫌,最後,統計永遠有預測不了的隨機變數,若未考量上述的個案分析,等於換句話說的老生常談,如同近百年成功名人錄改編的流行小說一般。
另外,拿全虹嬋運動員的例子來看,運動員的訓練方法和測量原則,隨著科技越來越精準,是不是越後面出生的孩子越吃香 ? 當然不是,她的一次成功其實和個人出生的年代難有實質的正關聯,因為她背後有一群團隊、隊員、教練、硬體設備及各式比賽 去調整每個人比賽狀態。本書統計的運動項目只有少數,而跳水這個項目所需的身材特質與書中介紹的曲棍球完全不同,全的生日是2007 年 3 月 28 日,作者認為1至3月前生日的小孩會比較高大,但全目前被認定能奪下金牌的關鍵之一,就是她短小精實的身材,而她從7歲接觸訓練的模式,只是代表了累積相對更多的經驗,不代表奪冠的必要條件。
本書最有名的法則之一就是「一萬小時努力法則」,但近年被《刻意練習》狠狠的打臉,直接吐嘲這個方法,還被當成行銷宣傳的對象,其實我認為作者並沒有說錯,只是沒說清楚,因為一萬小時的努力關鍵不只在於努力,而是在於一萬小時,這個數字並不是隨意可以達成的,需要毅力、堅持、排除萬難及持續投入,當然,如何在這期間利用更有效的方法縮短努力時間和提高努力成效是見人見智,但做好一件事情的確必須經過上述的過程,而這只是成功的基本功。
其中也牽扯到天才和成功的關係,是不是有天賦的人或得了一面金牌就是成功了?在本書中,用兩個章節描述一個天才藍根的故事,他六個月大就會說話、三歲就會識字、智商高達195,參加益智節目有能力抱走25萬美元。但在現實生活中,藍根只是一個酒吧的保鑣,文化與家庭背景的劣勢,出身貧窮的天才大多庸碌一生,藍根只不過是眾多「小時了了」的案例之一。
成功的定義究竟是什麼 ? 智商、金錢、貢獻、還是影響力來衡量?成功的時間怎麼算?得了一面金牌,但之後酗酒或嗑藥的運動員時有所聞,這樣也是成功嗎?網路曾經討論過許多紅極一時的劃時代的眼淚,如無名小站、MSN、甚至FB,誰都無法輕易對成功下定義,或許成功之路在每個人心中都不一樣,冷暖自知,或許藍根覺得他這樣的人生,不與所謂的菁英世界競爭,不用隨時在計算得失,平淡卻踏實的日子最成功。
書中舉出很多例子與篇幅說明社交力、勇於嘗試、階級與資源的重要性,也是本書最大的特色,應用了布爾迪厄(P. Bourdieu)提出四種資本的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與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不論是文化資本之猶太裔民族的文化特色、阿帕拉契山區民族對後代的影響,還是運用社會資本理論解開羅塞多之謎與實用智商的重要性,在在都顯示此書是社會學著作。
但本書卻忽略了每個文化有其特殊性,並且從事不同的職業和位置都有不同的角色定位,他所敘述的世界是在西方創業所該具備的能力,但大多數人只是平凡的上班族,每天應付著上司交辦的業務、同事的八卦流言、客戶無盡的抱怨及家庭的瑣事就筋疲力盡,而勇於嘗試是某個層級主管或老闆才能下的決定,而下屬就只能當個聽話耐操的工具人,這樣的社畜人生就是失敗嗎?
我們回頭看全虹嬋的例子,她的家庭背景清貧,是典型的社會中下階層,連讀書交學費都有困難,但也因此獲得進入中國隊的門票,中國運動界尋找人才慣於用愛國心及報酬吸引貧困孩童,承受一般家庭青少年無法忍受的刻苦練習,犧牲這時期應該有的知識和想像力,並且一再強調團隊精神、重複機械式的動作及聽令式的社會關係,和書中強調自由、勇敢及創造力等特質大相逕庭。更不用說徹底實踐工具人極致化的早期日本上班文化。讓人悲傷的是,仍有非常多像全虹嬋相仿年紀的孩子,或許還在中國隊裡,但成績並不出色,或者曾經出色卻因各種瓶頸被打入冷宮、或者根本進不了國家隊還在鄉村打零工,如同奧會成員霍曼的擔憂,全虹嬋的例子乍看是成功的異數,唯一的路徑卻是中國運動工廠一再複製的多數。
階級問題的確更為複雜也更加難以靠個人力量扭轉,而我看完後對成功之道仍是一團迷霧。後來我終於恍然大悟,這本書成功之處是,除了引起所有人對文化資本的重視,確實騙到大眾對成功的好奇和慾望,吸引我閱讀完這本書,並且在學界颳起不小的旋風。我認為這本書或許改為《異數:給想在西方創業的中產階級人士之學習手冊》或是《異數:部份成功人士的故事集》,會更加誠實(笑)。
所以,這本書的精妙之處並不只對成功的解析和翻轉,而是葛拉威爾善用故事的敘述手法吸引讀者,真正讓我驚豔的是作者的前言:羅塞多之謎。從伍爾夫和布魯恩的研究得知,羅塞多人健康長壽之謎不在飲食,也不在運動、基因和居住地點,而是賓州羅塞多人他們創造了屬於自己的世界,在此守望相助、安居樂業,這個小城尤其崇尚人人平等,富人不會炫耀自己的財富,而且樂於幫助貧苦的人。直到前言結語,作者才說明本書的寫作動機,藉由羅塞多之謎的健康研究,推翻以往經常探討飲食、運動習慣,以及是否能得到醫療體系的良好照顧等,進而很探討社群生活對健康的影響。不僅提供結果,更陳述了論證的過程,如同推理小說一層層的抽絲剝繭。
換句話說,羅塞多人健康長壽之謎就是本書寫作靈感,作者也希望能像伍爾夫,從一些偏離常態的現象來洞視成功的祕密,葛拉威爾清楚如何交織軼事趣聞與訪談,將枯燥的社會學與心理學研究化為精彩故事,闡述他如何激發人類潛能的理論,同時也像流行小說一樣賣座,這是現今古板的學術文章值得思考的未來寫作方式,尤其是社會學科,或許如何正確的引導大眾認識更多的知識,才能引起共鳴與反思。
有位格友曾留言: 「我的文章更強調寫作成功的隨機性和運氣成分,更有打破規則的後現代主義味道,喜歡這樣的論點,更加真實!」還有留言: 「你一直在企圖打破寫作製造工廠的論點,是嗎?」
非常感謝格友們的留言和評論,我想他們說的都沒錯,如果有長期追蹤我的格友們應該知道,我寫文章的核心價值在於追求自由和期盼打破現有的規則,例如作者已死|你的文章,今晚來點謊言了嗎?、作者已死|你的文章,內捲了嗎?或者身障心無礙|如何挑選寫作主題?小眾永遠是小眾?這也是經過許多格友交流提醒我才去思考,我到底在寫甚麼?想傳遞給人的訊息是甚麼?我是甚麼樣的作者?如果不想被定型嫌無趣,那我該寫甚麼?
我是個兼職的創作者,有個工時很長的全職工作,我是中度的多重身心障礙者,體力差又很懶,有很多限制和困難,寫的主題不是主流,也不是方格子主打的明星作家,連作者分類的定位都讓格編們傷腦筋,但我仍然曾經在方格子創造出一個月只寫出一篇文章,卻增加100多個追蹤者,該篇迄今增加12萬瀏覽人次,就是這篇身障心無礙|沒有觀眾的奧運 : 帕拉林匹克運動會,這麼懶惰的佛系作者,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我自己也想知道,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