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當焦慮來臨時:走出喪慟的情緒,踏上療癒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重回正常化的思考模式:
1.將焦慮正常化
2.掌控焦慮的思維
3.蒐集證據
4.成本效益分析
5.擁抱災難性思維
6.修正你的思維。」

個人覺得最有效的方法是書中提及的自我提問法,
來自於權威專家拜倫凱蒂(Byron Katie)的4個基本問句:
1.這是真的嗎?(是或否。回答為否,跳至第3題。)
2.你可以完全相信它嗎?(是或否)
3.你會如何反應?要是你相信這個想法會發生什麼事?
4.要是沒有這些想法,你會如何?

~克萊兒‧畢德威爾‧史密斯(Claire Bidwell Smith)
~《當焦慮來臨時:走出喪慟的情緒,踏上療癒之路》
~《Anxiety: The Missing Stage of Grief》


【金石堂購買《當焦慮來臨時》】↓↓
https://idragon.info/2vesx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偶希都理
374會員
2.5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你我深藏心中陰暗角落不願被看見的一部分,那不是錯,只是特質。
Thumbnail
2025/04/09
★你我深藏心中陰暗角落不願被看見的一部分,那不是錯,只是特質。
Thumbnail
2025/03/21
★高敏感特質,可以令我們更感知世界的一切,是美好的存在。
Thumbnail
2025/03/21
★高敏感特質,可以令我們更感知世界的一切,是美好的存在。
Thumbnail
2025/03/03
★精鍊的「箴言式金句」,直指開悟的深邃智慧。
Thumbnail
2025/03/03
★精鍊的「箴言式金句」,直指開悟的深邃智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第7章要來聊聊,我們的大腦,怎麼"評價"我們自己。 我們會對自己有很多評語,但這些評語是自己思考下的產物,是公正客觀?準確無誤? 書中很可愛的舉例: 我很善良。但不可能無時時刻都很善良吧?! 就像是形容:我很憂鬱。也一定有不憂鬱的時刻。 用正念的角度來看待,接受他:我是個憂鬱的人。讓想法只是想法
Thumbnail
第7章要來聊聊,我們的大腦,怎麼"評價"我們自己。 我們會對自己有很多評語,但這些評語是自己思考下的產物,是公正客觀?準確無誤? 書中很可愛的舉例: 我很善良。但不可能無時時刻都很善良吧?! 就像是形容:我很憂鬱。也一定有不憂鬱的時刻。 用正念的角度來看待,接受他:我是個憂鬱的人。讓想法只是想法
Thumbnail
為什麼是我? 如何停止焦慮打開行動人生? Helen Odessky (海倫.奧德斯基).日出出版.2021/12.趙燕飛. 推薦給: ❦正受焦慮症、恐慌症…所苦的人。 老實說,以前也曾聽友人提過,受到焦慮症發作之苦,非常痛苦,甚至無法工作、無法進食…… 那個時候的我總是納悶,我也有
Thumbnail
為什麼是我? 如何停止焦慮打開行動人生? Helen Odessky (海倫.奧德斯基).日出出版.2021/12.趙燕飛. 推薦給: ❦正受焦慮症、恐慌症…所苦的人。 老實說,以前也曾聽友人提過,受到焦慮症發作之苦,非常痛苦,甚至無法工作、無法進食…… 那個時候的我總是納悶,我也有
Thumbnail
從壓力、焦慮到恐懼,你是否經常被負面情緒困擾?本文提供一套四階段心靈覺察練習,帶你透過自我詢問、反躬自省、反轉思考與行動實踐,逐步找出負面情緒的根源,並釋放壓力,找回內在平靜與力量。
Thumbnail
從壓力、焦慮到恐懼,你是否經常被負面情緒困擾?本文提供一套四階段心靈覺察練習,帶你透過自我詢問、反躬自省、反轉思考與行動實踐,逐步找出負面情緒的根源,並釋放壓力,找回內在平靜與力量。
Thumbnail
★串流平台、社群媒體、無法停下腳步的工作與生活… 為什麼我們看似擁有、連結一切,卻仍感覺孤獨, 心裡總有揮之不去的無力與低落?
Thumbnail
★串流平台、社群媒體、無法停下腳步的工作與生活… 為什麼我們看似擁有、連結一切,卻仍感覺孤獨, 心裡總有揮之不去的無力與低落?
Thumbnail
你是容易感到焦慮的人嗎? 最近,我離開校園的輔導工作,踏入社區提供自費諮商,遇到了好多因為各式各樣議題而感到焦慮的來談者,例如:工作、婚姻、身體、感情和人際。 每個人身上都充斥著焦慮的情緒,不知該如何處理,因此這一次我特別想分享此書《焦慮是禮物:24個練習,學習自我治癒技巧,擁抱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你是容易感到焦慮的人嗎? 最近,我離開校園的輔導工作,踏入社區提供自費諮商,遇到了好多因為各式各樣議題而感到焦慮的來談者,例如:工作、婚姻、身體、感情和人際。 每個人身上都充斥著焦慮的情緒,不知該如何處理,因此這一次我特別想分享此書《焦慮是禮物:24個練習,學習自我治癒技巧,擁抱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今天來分享一位作者:拜倫.凱蒂、史蒂芬.米切爾的二本書。 《一念之轉:四句話改變你的人生》 《我需要你的愛。這是真的嗎?》 作者以生活常見的事件做為舉列,簡單易懂。 並以自我反問的方式,把重心回歸到自己身上。 對於每個想改變/控制他人的意念/想法,都來自於自己內在,對外在的投射。 二本書有助於自我覺
Thumbnail
今天來分享一位作者:拜倫.凱蒂、史蒂芬.米切爾的二本書。 《一念之轉:四句話改變你的人生》 《我需要你的愛。這是真的嗎?》 作者以生活常見的事件做為舉列,簡單易懂。 並以自我反問的方式,把重心回歸到自己身上。 對於每個想改變/控制他人的意念/想法,都來自於自己內在,對外在的投射。 二本書有助於自我覺
Thumbnail
應該是今年六月底的時候吧,那時我的眼睛常常覺得酸澀和模糊,是電子書看多了就有的副作用,所幸又轉回看看之前書櫃的舊書,就在快要頂到厭倦的尖端時,誠品寄給我了幾張優惠卷,是生日優惠卷,於是我開始了在網上歷時兩天的選書之旅。
Thumbnail
應該是今年六月底的時候吧,那時我的眼睛常常覺得酸澀和模糊,是電子書看多了就有的副作用,所幸又轉回看看之前書櫃的舊書,就在快要頂到厭倦的尖端時,誠品寄給我了幾張優惠卷,是生日優惠卷,於是我開始了在網上歷時兩天的選書之旅。
Thumbnail
工作、未來、家庭、戀愛……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事事美滿,但現實往往沒那麼簡單。當你想改變現狀,卻因種種原因遲遲沒有行動時,懷疑、恐懼和焦慮,就會悄悄找上門來。它們在不知不覺中耗盡我們的力氣,我們越是逃避,越逃不出它們的手掌心。其實,情緒是我們的幫手,而不是絆腳石。如果我們一直跟情緒鬥爭,試圖打壓或
Thumbnail
工作、未來、家庭、戀愛……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事事美滿,但現實往往沒那麼簡單。當你想改變現狀,卻因種種原因遲遲沒有行動時,懷疑、恐懼和焦慮,就會悄悄找上門來。它們在不知不覺中耗盡我們的力氣,我們越是逃避,越逃不出它們的手掌心。其實,情緒是我們的幫手,而不是絆腳石。如果我們一直跟情緒鬥爭,試圖打壓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