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菜系列_串起陣陣想念的蘿蔔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個人部落格:www.chineseoncloud.com

蘿蔔糕的回憶

客家人過年,是一個接著一個的粄串起來的。

記得小時候去的外公家、阿姨家,家家都有一口大灶。

大灶在客家傳統生活中,絕對佔有最崇高的地位,

小時過年許多記憶都如水般流去,唯獨最忘不了的是,

蹲在大灶前期待蘿蔔糕出籠的那個自己。

我記得阿姨家總是蒸著一籠又一籠的蘿蔔糕,

而她是個蒸蘿蔔糕高手,平淡無奇的蘿蔔糕,

參雜著在來米香,夾嵌其中咬下的每一口蘿蔔絲,

與氳氤霧氣鼻中傳來的香氣撲鼻。

雖然我媽也很會做蘿蔔糕,但不知是不是柴燒大灶的關係,

阿姨家的蘿蔔糕,簡直成了我心中美味蘿蔔糕的最高標準。

星洲炒蘿蔔糕

習慣了台灣的平凡蘿蔔糕,等到我跟著D到了新加坡,又嚐到蘿蔔糕的另一番風味。

有別於台灣普遍平煎蘿蔔糕的作法,新加坡的蘿蔔糕,大部分都是加上雞蛋一塊炒。

更有所謂炒黑的,即炒的時候加點黑甜醬油(星馬多稱醬青)。

而我一向不好食物帶甜,因此我多半點的是炒白的,即不加醬青的版本。

raw-image

這種炒法,同時有炒蛋香跟蘿蔔糕,非常符合我的口味。

「蘿蔔糕裡面怎麼沒有蘿蔔香氣?」大吃一驚的我問旁邊友人。

「可能要用來炒的蘿蔔糕要比較硬,所以蘿蔔放得比較少。」

沒有蘿蔔味怎麼能叫蘿蔔糕,而後很長一段時間,我在外頭如果點炒菜頭粿,

心裡大部分是把它當作蛋炒米粿,這樣沒有期待也不會失望。

也有少數真的是炒蘿蔔糕。

那時住在一個叫Queen town的區,臨近有條街叫Margaret drive,

那裡有一攤的Auntie只賣炒蘿蔔糕、蠔煎(類似蚵仔煎)跟沙嗲,

看裡頭陣仗,就知道所有她賣的東西,全都不假中央廚房,都是她親手做的。

她一個人也簡單,下午開始備料,從傍晚一直賣到今天做的份量就結束收工。

Auntie的炒法是一份份炒,她很堅持,該怎麼炒就怎麼炒,

她的攤上不僅炒蘿蔔糕好吃,其他的手作也都好吃,每次去,總巴不得全都點一輪⋯⋯。

而後我們搬回台灣,再回去時,總是這樣,那裡的小販中心已被拆遷。

再想想Auntie年紀也大了,約莫回家享清福了吧!

自家的蘿蔔糕

對小時候阿姨的蘿蔔糕一直不曾忘懷。

某次過年前,「我們來做蘿蔔糕吧!」我對D說。

Google找資料,問家中長輩,試了好多種蘿蔔,做了又做。

終於知道蘿蔔3,在來米1是最佳比例,D更驚訝於蘿蔔跟在來米的簡單配搭,

raw-image
raw-image

即使不加一滴水,也能單純做成蘿蔔糕。

raw-image
raw-image

之後的每一年,做蘿蔔糕成了D年前必做之事。

raw-image
raw-image

而我,不僅有平煎版的蘿蔔糕,更有盈滿蘿蔔香的炒蘿蔔糕可以享用囉!

你喜歡蘿蔔糕嗎?對你來說,你的蘿蔔糕回憶是什麼呢?


寫文章是我的樂趣,能得到你的支持,將更鼓勵我繼續寫下去。

如果你已經看到最後,歡迎來【免費支持我】,請按下方的【拍手五下】,讓我有機會獲得內容創作的酬勞喔~

創作不易,需要你的友情支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enling的漢字、生活與觀察的沙龍
46會員
73內容數
十五年前,因為到異地,為了能找個事做,開始在異地教起了華語。 在華語教學及學習過程中,對於漢字形成及演變的探討、華語教學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尤其看到許多外國學習者在學習過程的進步,是我精進教學的動力。 雲遊華語是希望將我過去十五年的一些教學心得,做紀錄及歸納。
2024/11/22
在北海道的一個隱祕角落,我第一次品嚐夜芭菲,徹底改變了對甜點的看法。夜芭菲以精緻的層次和豐富的口感,成為夜晚最溫柔的告別。這種源自法國的甜點,在吧檯的優雅氛圍中,搭配清酒,體驗到獨特的美學享受。對於不愛甜食的我而言,夜芭菲更是一場生活儀式,帶來細膩的治癒與夜晚的和解。
Thumbnail
2024/11/22
在北海道的一個隱祕角落,我第一次品嚐夜芭菲,徹底改變了對甜點的看法。夜芭菲以精緻的層次和豐富的口感,成為夜晚最溫柔的告別。這種源自法國的甜點,在吧檯的優雅氛圍中,搭配清酒,體驗到獨特的美學享受。對於不愛甜食的我而言,夜芭菲更是一場生活儀式,帶來細膩的治癒與夜晚的和解。
Thumbnail
2024/11/12
《台灣豬.黑白切》這本書就像一道道帶著濃厚香氣的家鄉味,每翻開一頁,記憶便被帶回到小時候母親在廚房忙碌的身影,那裡有黑豬肉的香氣、有煙霧繚繞的湯鍋、還有兒時味蕾的回憶。當我在桃園慈文國中附近的一家小攤上品嘗黑白切,隨著每一口下肚,書中的文字似乎浮現眼前,彷彿讓人再度置身於那段無憂無慮的日子。 兒時
Thumbnail
2024/11/12
《台灣豬.黑白切》這本書就像一道道帶著濃厚香氣的家鄉味,每翻開一頁,記憶便被帶回到小時候母親在廚房忙碌的身影,那裡有黑豬肉的香氣、有煙霧繚繞的湯鍋、還有兒時味蕾的回憶。當我在桃園慈文國中附近的一家小攤上品嘗黑白切,隨著每一口下肚,書中的文字似乎浮現眼前,彷彿讓人再度置身於那段無憂無慮的日子。 兒時
Thumbnail
2024/10/15
星馬地區的咖啡不僅是提神飲品,更是生活方式和文化的象徵。每一杯咖啡的選擇反映了當地的歷史和口味偏好,如「Kopi」、「Kopi o」和「Kopi o kosong」等多樣名稱展示了咖啡文化的豐富性。此外,星馬咖啡獨特的製作方法和社交功能使其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映了深厚的社會和情感聯繫。
Thumbnail
2024/10/15
星馬地區的咖啡不僅是提神飲品,更是生活方式和文化的象徵。每一杯咖啡的選擇反映了當地的歷史和口味偏好,如「Kopi」、「Kopi o」和「Kopi o kosong」等多樣名稱展示了咖啡文化的豐富性。此外,星馬咖啡獨特的製作方法和社交功能使其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映了深厚的社會和情感聯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年味 真的越來越淡;但,真的到了年關,總習慣性地想起,母親是如何張羅這個重要的節日,讓我們有著濃濃的懷舊之味。也因此,心裡不自主地在年節裡,多多少少會傳承一些小時候的印象
Thumbnail
年味 真的越來越淡;但,真的到了年關,總習慣性地想起,母親是如何張羅這個重要的節日,讓我們有著濃濃的懷舊之味。也因此,心裡不自主地在年節裡,多多少少會傳承一些小時候的印象
Thumbnail
小時候,我非常喜歡過年。家家戶戶在年前就張羅各種應節食物,那是一種有味道的節慶氣氛。我是在新村長大的小孩,還記得鄰居娥婆在年前就會採集很多的香蕉葉,她洗乾淨蕉葉後會在自家門前掛起曬乾。娥婆也會向附近鄰居收集鐵罐(一般是牛奶罐)。不久後,我們就看到她在屋子旁架起高高的火爐,就知道她準備要做年糕了。娥婆
Thumbnail
小時候,我非常喜歡過年。家家戶戶在年前就張羅各種應節食物,那是一種有味道的節慶氣氛。我是在新村長大的小孩,還記得鄰居娥婆在年前就會採集很多的香蕉葉,她洗乾淨蕉葉後會在自家門前掛起曬乾。娥婆也會向附近鄰居收集鐵罐(一般是牛奶罐)。不久後,我們就看到她在屋子旁架起高高的火爐,就知道她準備要做年糕了。娥婆
Thumbnail
哈囉!👏 大家好! 新年快樂呦! 面對即將到來的農曆春節,大家是否已經開始儲備一些好吃或好喝的食物呢? 今天我要跟大家介紹一個古早味宅配美食-糕大尚秘製蘿蔔糕|港式臘腸蘿蔔糕 X老鄉芋頭糕,現在就來看看我的開箱吧! 🤟
Thumbnail
哈囉!👏 大家好! 新年快樂呦! 面對即將到來的農曆春節,大家是否已經開始儲備一些好吃或好喝的食物呢? 今天我要跟大家介紹一個古早味宅配美食-糕大尚秘製蘿蔔糕|港式臘腸蘿蔔糕 X老鄉芋頭糕,現在就來看看我的開箱吧! 🤟
Thumbnail
俗話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蘿蔔糕」(這句哪來的?) 一句話倒是說盡了蘿蔔糕在許多人心中的地位, 樸實簡單的味道,讓人想念無窮。
Thumbnail
俗話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蘿蔔糕」(這句哪來的?) 一句話倒是說盡了蘿蔔糕在許多人心中的地位, 樸實簡單的味道,讓人想念無窮。
Thumbnail
收到朋友寄來的台中名產「你最蒸粿」有點好奇,所以上網查了一下,原來「你最蒸粿」是一位想念家鄉味的回鄉青年,回想起當年阿嬤拿手的純米製蘿蔔糕,所以他開始尋找改變的可能,也因此開始了「蒸粿」的開發。 ※我自己當時的用餐經驗與感受,每個人口味不同,不同時段遇到的狀況也不一樣,請斟酌觀看 ^ ^
Thumbnail
收到朋友寄來的台中名產「你最蒸粿」有點好奇,所以上網查了一下,原來「你最蒸粿」是一位想念家鄉味的回鄉青年,回想起當年阿嬤拿手的純米製蘿蔔糕,所以他開始尋找改變的可能,也因此開始了「蒸粿」的開發。 ※我自己當時的用餐經驗與感受,每個人口味不同,不同時段遇到的狀況也不一樣,請斟酌觀看 ^ ^
Thumbnail
好幾年前的有一天,閨蜜問我:「你們家吃不吃蘿蔔糕?」我說:「吃啊!但不會特別買來吃。」閨蜜又說:「有個需要排隊的網紅蘿蔔糕,有沒有興趣?」我回:「好啊!怎麼買?」於是我就跟著閨蜜加入了這個有著大批粉絲的神奇社團,見識到這個獨一無二的商業模式。
Thumbnail
好幾年前的有一天,閨蜜問我:「你們家吃不吃蘿蔔糕?」我說:「吃啊!但不會特別買來吃。」閨蜜又說:「有個需要排隊的網紅蘿蔔糕,有沒有興趣?」我回:「好啊!怎麼買?」於是我就跟著閨蜜加入了這個有著大批粉絲的神奇社團,見識到這個獨一無二的商業模式。
Thumbnail
你喜歡蘿蔔糕嗎? 對你來說, 你的蘿蔔糕回憶是什麼呢? 對客家人來說, 蒸蘿蔔糕, 應該是許多人年前共同的兒時回憶。 我也是。 蘿蔔糕不僅佔據童年一角, 也充滿以往在星國的日常生活中。 直到現在, 更是每年年前必定出現。 這片潔白的蘿蔔糕, 簡直有如彩色筆一樣, 豐富了我的生活……
Thumbnail
你喜歡蘿蔔糕嗎? 對你來說, 你的蘿蔔糕回憶是什麼呢? 對客家人來說, 蒸蘿蔔糕, 應該是許多人年前共同的兒時回憶。 我也是。 蘿蔔糕不僅佔據童年一角, 也充滿以往在星國的日常生活中。 直到現在, 更是每年年前必定出現。 這片潔白的蘿蔔糕, 簡直有如彩色筆一樣, 豐富了我的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