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視是天性使然

2022/03/20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之前的文章有稍微談過人為什麼活著,姑且不論為什麼。除了特殊族群,大多數的人們都有活下去的慾望。是的,人人都有生存的自發意志。人類生存的能力明顯強於地球其他物種,所以才有今日的人類文明,有許多特質造就此能力。其中有兩項與本篇主題相關,「分類」與「比較」。人類會將事物分類,然後做比較,親近好的,摒棄壞的,如此不斷進行,就能有效提升生活品質。舉例來說,人類狩獵動物做為食物。動物依照食性草食或是肉食。經過長年累月的狩獵過程,人類發現草食動物的肉比肉食動物好吃,而且風險較低,自然就會趨向狩獵草食動物。熟食比生食更為安全且美味,所以人類開始烹煮食物。分類與比較的好處讓人類獲得強勢物種的地位。
  上述的例子屬於具象化的事物。
  人類是群居動物,除非天生神力,否則難已脫離群體生活。社會化便成為重要的技能。若是特立獨行,有可能成為新一代潮流的領導者,但更大的機會是被排擠。人有自我認知的意識,自我的建立,除了來自天性,更多地是參考模仿他人,小時候學父母,長大學同儕。可以說你待在什麼樣的群體,你同時也會認定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將自己、他人和各式群體進行分類,當你比較出哪個較為優勢,自然你便會學習,加入該群體。
  自古以來,人類群體處於支配與被支配的兩種地位,一層一層地堆疊上去,成了一種金字塔的型態。這種區隔是人為的。支配與被支配取決於權力大小。權力也象徵著取用資源的多寡。人們會自然而然地往支配群體靠攏,逃離被支配群體。此時他們要將自己變得與支配群體一樣,無論是外觀、思考、行為模式等等,直到被支配群體認同為止。權力來自何處?我以為是天時地利人和。舉例來說,現代歐美文化正是強勢文化。自文藝復興以來,科學革命、宗教革命、航海大發現及工業革命等等時代進程,使得白人文化取得強勢地位。工業革命就效率來說,機器生產的確比手工生產快上不少。透過月暈效應,帶來機器的白人看起來也比其他人種好上許多。於是大家無形中接受了白人的審美觀、價值觀、甚至是種族本質上的優越性,白人也樂得接受。或許白人文化確實有可觀學習之處,然而在人種上卻不一定如此。因為上述的時代進程並非建立在白人人種,而是他們的時機、地理與文化上。 對器物與制度的分類比較優劣,較為直觀,而對於人種卻建立在形而上的、難以言喻的感受。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當你認同了一個強勢群體,你自然會排擠其他群體,這是需要作出區隔的,若不如此,你可能無形之中會被趕出該群體,落入你認為的弱勢群體。如此不斷地進行分類、比較,最終你清楚地劃分出各個群體的界線,然後不斷奉行歸屬團體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如同原始人獵捕一般。
  為了時時保護自己的地位,你要時時劃清界線,歧視便油然而生。歧視二字拆開來說。「歧」字有不平等與差異的意思,特別是由上而下。不平等的看待正是歧視。歧視心態讓你自然而然對其他團體產生厭惡感,進一步是歧視行為,針對其他團體進行侵犯甚至是徹底消滅,因為這樣你才不會被汙染,成為其中一份子。所以說歧視是天生的保護機制,生而為人與生俱來的天性。
  這很好地解釋了霸凌行為,在職場有霸凌,在學校有霸凌,甚至尚未入學的小孩之間也有霸凌現象。
  可以說只要有群體的地方就有霸凌,霸凌正是歧視行為的體現。讓我們來解析一下霸凌,就可以理解。霸凌由霸凌者與被霸凌者組成,被霸凌者可以是個體或是群體,但霸凌者絕對是群體。此時,有人會抗議說道:「不不不,在我印象中,我們班的惡霸都是一個人。」事實上,凡是知道霸凌事實卻未伸手救助被霸凌者的旁觀者都是屬於霸凌群體的一部分。「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態正是歧視心態。
  若是你出手相助,被劃分被霸凌者的群體,可就不好辦了。
  最極端的歧視行為莫過於種族清洗戰爭,二戰時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納粹德國希特勒鼓吹雅利安人是最優越的人種,而猶太人是最邪惡的人種,原因有一說是希特勒小時候被猶太人欺負過。姑且不論真假,德國自上而下,從老到幼儼然成為了一個正義的群體,要消滅世界之惡。放到現在來看,這令人匪夷所思,不可思議地瘋狂行為。然而在當時對德國人卻如每日的日昇月落,不變的宇宙真理。
  二戰過去了,但歧視被刻在人類的基因上,並對世界產生負面螺旋。舉美國黑人犯罪議題來說,人們認為黑人容易犯罪,人們針對黑人特別嚴苛,黑人在生活上不受待見,學習資源與就業機會受到很大的優勢,最後不得不走上犯罪的道路。當標籤重複貼上,最後會變得牢不可拔,此種負面螺旋進行越久越難破除。
  最近兩年的新冠肺炎也嚴重影響世界。許多人認為該肺炎是來自中國,所以會特別歧視華人,新聞上出現的攻擊事件也是層出不窮。事實上,連新冠肺炎這個名稱也是飽受爭議,因為一開始它是以起源地-武漢起名,被稱之為武漢肺炎。後來在中國嚴正抗議下,才由世衛組織定調為新冠肺炎。因為一旦被貼上標籤,便很難再被取下。
  說了這麼多,令人感覺歧視是一件不好的本能。事實上不然,正如開篇所講,歧視不過是分類與比較後衍生出的保護機制。歧視讓人遠離壞的,接近壞的。問題並非出自於歧視這個本能,而是對象與分類標準兩方面。我們要針對的是犯罪這件事,而非黑人;是傳染病,而非國家。我們應該針對壞事物的本質發動保護機制,而非被它附著的對象。黑人接受公正的對待,得到平等的教育資源與工作機會,犯罪率是能顯著地下降,當然不可能完全為零。正如各式人種裡面都有天性頑劣反社會份子,沒有教化的可能。簡單來說,除非能證明黑人在相同環境下,就是比其他人種容易犯罪,不然歧視他們是毫無意義。真正要歧視的,是不明所以的歧視這檔事。以新冠肺炎為例,並非華人才會被傳染,只要是人類都面臨著感染風險。問題是出在疾病本身,而不是不幸染疫的人們。中古歐洲黑死病橫行,人們起初認為這些人是犯了不被上帝寬宥的罪行,才會遭此懲罰。這也是一種歧視保護機制的啟動,因為若不是這樣,我們有可能與他們一樣。
  歧視是本能,刻在基因裡的,你不需抵抗它,你需要的是避免是因為無知導致的歧視。正如前文
  所述,歧視是一種保護機制,害怕成為壞的一份子。怕這個字正是心中空白慌亂的感覺,只要有足夠的知識填入內心,自然不會害怕。上一段提到的分類標準正需要知識來建立。當你知道黑人也是人種,只不過膚色不同,他仍能與其他人種繁衍有生育力的後代,簡單來說,沒有與你不同,自然而然你便不會害怕,保護機制就不會啟動。當你了解黑死病是由老鼠身上的細菌造成,你就不會歧視那些感染受苦的人們。
  人類的天性很有趣,具有自我平衡的機制。古代知識並不是如此發達且普及,歧視保護機制非常容易啟動,照此邏輯,人類應該最後只剩下一個強勢群體,絕對不會如此多樣化。因為我們還有另外一種天性,那就是同情心。如果說歧視是預防機制,同情心就是治療機制。人們對於弱勢群體,除了有歧視的情況,還有同情心的產生。當你覺得某個人事物好可憐,或是好可愛等等感覺,正是你的同情心開始啟動。人們努力不要進入弱勢群體,所以歧視機制會不斷作用,然而,不怕一萬只怕萬一。若是自身已經窮盡各種努力,不過遭逢某個意外,陷入了弱勢群體該怎麼辦?所以同情心會促使你去幫助這些弱勢群體,讓他們有機會進入優勢群體,換句話說,讓不小心掉隊的自己也有機會歸隊。在現代,我們會形容某位熱心助人散發著人性的光輝。人性二字太虛幻,用同情心替代,就比較容易了解。只要你是個正常人,對某個人,甚至是事物還產生只要些許的擬人情感,你的同情心就會動作。白話地說,只要你把東西當個人看,自然就有同情心。歧視與同情是一體兩面,缺一不可,在具備足夠的知識下,對人與群體都具備良善的作用。納粹德國之所以失控,正是他們在兒童教育時就灌輸猶太人是惡魔,並非人類的概念。戰爭前夕,國家動員的演說也會將敵人視為洪水猛獸,而非人類。如此一來,大家才能強制關閉同情心,對眼前的「非人」痛下殺手。
  所幸,進入文明社會,我們有發達的知識與容易取得的管道。只要有心與常人的智識,自然能就建立起合理的分類標準,歧視惡,同情弱。我們通篇幾乎都在探討強勢群體的部份。那麼弱勢群體該如何應對呢?首先我們要先理解為什麼我們被貼上標籤。先天殘疾等不可抗力的惡性因素造成的弱勢,只要強勢群體有前述的修養,便不會被歧視。然而後天的惡性因素除了依靠別人同情移除以外,弱勢群體也要有自覺。以校園霸凌為例,我曾聽說有人被霸凌是因為他的衛生習慣不好,所以霸凌者藉此將他的桌椅丟到垃圾場。霸凌者固然可惡,但被霸凌者也要想辦法改善「髒」的惡性因素。依上述討論的觀點,我們歧視的是髒這個狀態,而非被霸凌者這個人。然而這個因素只要依附在他身上,久而久之就像狗皮膏藥死黏住,在別人的眼中,與被霸凌者化為一體。
  主題大概到此結束,天外飛來一筆,強勢群體的組成通常都有一位核心人物,核心人物的言行,加上第二人、第三人的附和,才能建立。換個角度想,當你看見不公平的事情,心中莫名的炙熱正義感即同情心油然而生,不妨試著挺身而出,當個核心人物,這非常困難。不然,當你看到有人挺身而出,趕緊聲援。開第一槍的人是勇者,開第二槍的人是智者,弱勢群體有了聲勢,自然就有機會脫離惡性因素。
  無論當勇者或是智者,才是人性的展現。
  期許這個世界人人都能如此。
風擎子
風擎子
我是風擎子,這裡分享我的想法,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撰寫,希望大家喜歡,如果可以,請打賞一些,感激不盡。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