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習|習慣大破&大立數字密碼:身心記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飲食睡眠到完成任務、達到目標,大大小小的事皆要成為日常的一部分的行為習慣。高效能人士或成功人物學習到:養成良好的習慣,需要決心的勇氣、自我的紀律及精進的努力,在每日的基礎上,讓習慣生根成長發展且持續養護維持。
「21天效應(21-Day Myth)」源自於美國整形外科醫師 Maxwell Maltz 在1960年寫作出版的書籍《心理控制術(Psycho-Cyber​​netics)》,後來廣為流傳「21天習慣養成」的說法。
人們普遍認為,新概念或新習慣的形成並且強化鞏固至少需時21天,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思想觀念或行為動作,如果繼續不斷重複21天就會成為自動化習慣性的思想觀念或行為動作。
根據研究顯示,習慣養成大概可分成3個階段:
第一階段大約1~7天,需要「意識」控制,表現得「不自然」「刻意」。
第二階段大約7~21天,仍需「意識」控制,表現得「自然」「刻意」。
第三階段大約21~90天,無需「意識」控制,表現得「自然」「不經意」。
第一階段,接納。開始學習新概念或培養新習慣,在表面上表現儘量符合新概念或新習慣,但實質上並未發生任何變化。此時,最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
第二階段,認同。心理上主動接受新概念或新習慣,此時意識層面更加彰顯,不再是被動的,而是更進一步主動且更深一層有意識盡可能接近新概念或新習慣。
第三階段,內化。此時新概念或新習慣已經融合於自我身心,徹底發揮作用。
企業顧問 Tom Bartow 從體壇和商界擷取精華,發展出習慣養成模式,需經歷3個階段:
第一階段蜜月期(Honeymoon),受到激勵或啟發,而作出正向改變。
第二階段奮抗期(Fight thru),激勵或啟發的感覺消褪,現實開始到來。正為新習慣的養成努力奮鬥,但舊習慣仍如影隨形。想要過此關,需經由認知與自我暗示,贏得這一次的戰鬥會使下一回的戰鬥更駕輕就熟。自我提問,將情緒導引進來,感受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透過生命投影人生藍圖,自己未來3年、5年或10年改變與不變的生活工作版本,以及想要過的生活工作樣貌。
第三階段習性期(Second Nature),習慣成自然,得心應手。此階段會出現3種干擾阻礙,如沮喪氣餒、中斷分裂、成功的誘惑及膨脹,以致於倒退回第二階段奮抗期。
新概念的形成或新習慣的養成,需要經歷過程。在歷程中,新概念或新習慣與舊概念或舊習慣彼此對抗,在認知和心智上(意識層面)互相打架。舊概念或舊習慣會對新概念或新習慣出現干擾、造成阻礙。舊概念或舊習慣愈是頑固僵硬,新概念或新習慣就愈容易受到干擾、遭遇阻礙。因此,在舊概念或舊習慣的干擾阻礙下學習新概念或培養新習慣,就會時常出現頑固性錯誤,這些沉痾窠臼來自舊概念或舊習慣的成分。
舊概念或舊習慣的消褪或改變(破),新概念的形成或新習慣的養成(立),舊概念或舊習慣轉換成為新概念或新習慣,立之際也是破之時。
「21/90法則(21/90 Rule)」,雖無真正的科學實驗研究證明,但他人的大量實踐結果以及我自身的經驗實證,此卻可以作為學習和習慣的短中長期的一個參酌里程碑:當下、1週、21天、1月、90天、半年、1年、3年、5年、10年……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9會員
38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多語自學者 的其他內容
殘酷邏輯:推不推雙語國家、要不要雙語教育,跟我有什麼關係?
殘酷邏輯:你/妳學習英語文,是想要考試得高分,還是能實際使用?!
這次新冠疫情,英文成了生存能力和求生救命的工具,凸顯了共通語言英文的重要性。
英文有著數十萬個字彙量,單字的教與學似乎是令人望之生畏的情景。
語言/語文的學習,起於「模仿」、終於「挪用」的歷程,把所學到的語言知識的思維邏輯放入自身的社會情境、文化環境中使用。當我們從周遭獲取的原始訊息,不斷與社會上的人們互動,內化成為語言/語文的使用習慣與素養能力。
殘酷邏輯:推不推雙語國家、要不要雙語教育,跟我有什麼關係?
殘酷邏輯:你/妳學習英語文,是想要考試得高分,還是能實際使用?!
這次新冠疫情,英文成了生存能力和求生救命的工具,凸顯了共通語言英文的重要性。
英文有著數十萬個字彙量,單字的教與學似乎是令人望之生畏的情景。
語言/語文的學習,起於「模仿」、終於「挪用」的歷程,把所學到的語言知識的思維邏輯放入自身的社會情境、文化環境中使用。當我們從周遭獲取的原始訊息,不斷與社會上的人們互動,內化成為語言/語文的使用習慣與素養能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花多久時間能養成一個新習慣」這問題最誠實的答案是「永遠」,因為一旦你停下做那件事,它就不能被稱之為一個「習慣」了。 習慣不是需要被跨越的終點線,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一個新的習慣或新的信念形成,並加以鞏固,需要21天的時間,在行為心理學上,又稱之為「21天效應」。 無論是書寫感謝筆記,還是習慣化一件事,請對自己許下一個小小的承諾,那就是:我們已經準備好開始實踐,並造就奇蹟了。 以下是我整理出「睡前3分鐘超感謝筆記」中的十個重點: 1:寫筆記,就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Thumbnail
「為什麼」要培養習慣?習慣只是手段,目的是:我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培養好習慣不只一種方法,原子習慣vs彈性習慣哪個適合你? 「習慣養成需要21天」其實是一個迷思,而原子習慣提出的概念,幫助許多人真正提升習慣養成的成功率 凡靠意志力的,必定會失敗,要讓習慣簡單
一個人所累積形成的個人習慣必須要經過頻繁不斷的接觸、甚至訓練至嫻熟境界
Thumbnail
《原子習慣》的作者James Clear,將習慣分成四個階段:提示、渴望、回應與獎勵,這四個階段在習慣的養成過程中,缺一不可。缺乏提示,行動不會開始;缺乏渴望,則不會產生足夠的動機來執行行動;當行動太難,或我們缺乏足夠的能力來執行這項行動時,則行動也不會發生,就沒有了回應;而行動如果沒有獲得獎勵,就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
Thumbnail
新的年度開始,很多人在設立目標時,都會想要養成一些新的習慣,或是戒除掉一些不好的習慣。史丹佛大學行為設計實驗室的BJ Fogg教授提出一個觀點:如果沒有提示,再多的動機和能力也沒有用。因為人通常受提示才會行動,沒有提示、就沒有行為。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花多久時間能養成一個新習慣」這問題最誠實的答案是「永遠」,因為一旦你停下做那件事,它就不能被稱之為一個「習慣」了。 習慣不是需要被跨越的終點線,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一個新的習慣或新的信念形成,並加以鞏固,需要21天的時間,在行為心理學上,又稱之為「21天效應」。 無論是書寫感謝筆記,還是習慣化一件事,請對自己許下一個小小的承諾,那就是:我們已經準備好開始實踐,並造就奇蹟了。 以下是我整理出「睡前3分鐘超感謝筆記」中的十個重點: 1:寫筆記,就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Thumbnail
「為什麼」要培養習慣?習慣只是手段,目的是:我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培養好習慣不只一種方法,原子習慣vs彈性習慣哪個適合你? 「習慣養成需要21天」其實是一個迷思,而原子習慣提出的概念,幫助許多人真正提升習慣養成的成功率 凡靠意志力的,必定會失敗,要讓習慣簡單
一個人所累積形成的個人習慣必須要經過頻繁不斷的接觸、甚至訓練至嫻熟境界
Thumbnail
《原子習慣》的作者James Clear,將習慣分成四個階段:提示、渴望、回應與獎勵,這四個階段在習慣的養成過程中,缺一不可。缺乏提示,行動不會開始;缺乏渴望,則不會產生足夠的動機來執行行動;當行動太難,或我們缺乏足夠的能力來執行這項行動時,則行動也不會發生,就沒有了回應;而行動如果沒有獲得獎勵,就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
Thumbnail
新的年度開始,很多人在設立目標時,都會想要養成一些新的習慣,或是戒除掉一些不好的習慣。史丹佛大學行為設計實驗室的BJ Fogg教授提出一個觀點:如果沒有提示,再多的動機和能力也沒有用。因為人通常受提示才會行動,沒有提示、就沒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