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旅程圖的兩種典型誤用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最近幾場企業內訓,客戶指定的題目都是用戶旅程圖

​說實在的,這個工具我一直認為這是團隊共識討論法的工具,尤其是需要先有用戶研究的基礎來做為材料的支持,所以我一開始搞不懂直接點這道菜的原因是什麼?

雖然是這樣說,但在教學過程一面了解大家的感受,突然有了感覺

原來還是為了探索需求啊

每一個軟體開發團隊、每一個商業經營的現場,最大的痛點果然還是「需求的不確定性」

其次就是,有沒有辦法能夠讓討論需求這件事情,不要再只憑直覺,進一步來說,不要只憑單一個資深人員的直覺?

畢竟只憑少數一兩個人的直覺,短時間之內解決危機好像很有效率,但是長期經營下來,就會逐漸走入慣性的窄道,失去了因應外部市場變動的適應性。

通常我們會在不熟旅程圖的團隊中,看到兩種誤用的情況,順便分享一下:

1. 當成頭腦風暴工具在用

2. 當成服務流程圖在用

首先談談把旅程圖當做頭腦風暴工具的情況

用戶旅程圖對於學習 UX 的人來說,算是滾瓜爛熟的工具了,我特別好奇 UX 圈子以外的人是怎麼運用或者建構的

所以我簡易的訪談幾位廣告、行銷圈朋友之後發現,走出了 UX 圈後的旅程圖,似乎更像另外一種型態的頭腦風暴心智圖

大概的建構歷程,就是大夥兒湊在會議室裡面,按照刻板印象虛構一個用戶旅程,然後發散式的討論看看(我沒有很認真的做大範圍研究,有限樣本看到的幾乎都是這樣,所以如果你有看到行銷圈朋友有其他作法,拜託告訴我一聲)

其實把旅程圖當做發想工具,也是挺有趣的,至少在圖像化展示用戶歷程的這點已經跨圈產生認同感

我認同在沒有資料的情況下,可以建立「假說」,但「假說」是需要去事後驗證的

可惜的是,通常把旅程圖誤用為發想工具的情況下,都缺乏去驗證的後續行為

第二個誤用的情況是當做服務流程圖

用戶旅程圖原文是 User Journey,這意思是希望我們從用戶觀點來去拼湊整個歷程

但我最容易看到不熟旅程圖的朋友,一開始會寫的行為卡片就是「登入」、「註冊」、「加入購物車」這種網站介面上的操作行為,硬生生的把用戶旅程圖寫成產品 spec 了

讓我舉個例子

之前我們在訪談使用者如何透過美食外送 app 幫辦公室夥伴叫下午茶時,整個訪談的故事長這樣

------

問:「可以示範一下你是怎麼幫大家叫下午茶的嗎?」

答:「就打開 APP,然後找到那個店家,問大家想喝什麼,而且APP上面有分享功能可以並單」

問:「可是你怎麼知道要去找那個店家?」

答:「喔~這簡單啊,我會先在 google map 上看公司附近有哪些店,然後回來美食外送 app 上看看有沒有提供外送服務」

問:「如果沒有呢?」

答:「如果沒有,但今天又想要喝,會打電話去問他們有沒有自己送,通常都會有合作啦」

問:「還會在 google map 上面做什麼嗎?」

答:「也會先看一下價錢跟飲料的項目,因為美食外送上面的資訊常常會不一樣,差不多就行」

------

透過這樣的訪談例子,有沒有發現,用戶其實會在幾個地方跳來跳去尋找他想要的資訊,還會被周遭的人所影響,最後才下決定?

如果旅程圖沒有展示出周遭環境以及用戶面臨的不同選擇,那還談什麼「探索消費者需求」的任務呢?

總結一下

首先,建議有機會能夠在公司發起旅程圖的討論之前,最好能夠進行相關消費者的訪談,從消費者口中獲取「行為」的寶貴資訊,如果是基於假設來發想旅程圖,事後也應該尋找驗證的方式,否則就是在空想推論上面擬定重要的商業策略

第二,旅程圖描述的主角觀點是用戶,而不是你的產品服務,要去觀察用戶從起心動念到行為改變的歷程,這個歷程的長短取決於問題的難度,如果只是觀察用戶買下午茶的歷程,那只需要很短的時間,但若是影響人生的大事,往往要探索數年的跨度

期盼大家可以更好的運用這個有趣的工具,協助你的團隊探索潛在的商業機會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獸群之心 / Soking的沙龍
82會員
47內容數
以一個資深網路產品設計師的眼光,討論網路思維、產品思維以及心理學如何幫助我們了解這個世界。
2023/06/02
其實在與客戶開顧問會議的時候,我常常會勸客戶不要輕易發動用戶研究,而是應該回歸到基本的問題定義,那就是我們現在希望解決產品發展過程的什麼問題? 我想透過這篇文章來思考整理,我對於用戶研究在什麼時機發動,對於產品服務的發展會是更明確的效益與用途。 從商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我通常會以這幾點作評估基礎...
2023/06/02
其實在與客戶開顧問會議的時候,我常常會勸客戶不要輕易發動用戶研究,而是應該回歸到基本的問題定義,那就是我們現在希望解決產品發展過程的什麼問題? 我想透過這篇文章來思考整理,我對於用戶研究在什麼時機發動,對於產品服務的發展會是更明確的效益與用途。 從商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我通常會以這幾點作評估基礎...
2023/05/26
前陣子我在回顧過去幾年合作過的企業,重新思考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下察覺自己需要尋找外部的體驗設計團隊協助,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疏理自己的觀點,也分享給你。 ​我發現可以用三個問題作為分析的角度,來評估這個議題...
2023/05/26
前陣子我在回顧過去幾年合作過的企業,重新思考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下察覺自己需要尋找外部的體驗設計團隊協助,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疏理自己的觀點,也分享給你。 ​我發現可以用三個問題作為分析的角度,來評估這個議題...
2023/05/21
先前在訓練我們家的新人 UX 設計師如何帶領客戶進行設計思考工作坊,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新鮮的嘗試,引導別人如何進行工作坊引導,這在語言與概念上有著遞迴的樂趣。 觀察我們家新人如何出包,與他一起覆盤的過程,也讓我建構了「原來這些概念需要特別提醒」的 Tips,因此本文想跟你分享我的觀察。
2023/05/21
先前在訓練我們家的新人 UX 設計師如何帶領客戶進行設計思考工作坊,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新鮮的嘗試,引導別人如何進行工作坊引導,這在語言與概念上有著遞迴的樂趣。 觀察我們家新人如何出包,與他一起覆盤的過程,也讓我建構了「原來這些概念需要特別提醒」的 Tips,因此本文想跟你分享我的觀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今年我們家實習生執行了一個訪談計畫,要去研究 UX 的自學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在聆聽幾場訪談後,我更明確感受到許多朋友對於 UX 領域有這麼多方法論,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學習的焦慮。 其中一個核心關鍵,也包括囫圇吞棗了這麼多理論方法之後,不知道該如何用一個作品來表達出來。 我認為在這個過程中,我
Thumbnail
今年我們家實習生執行了一個訪談計畫,要去研究 UX 的自學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在聆聽幾場訪談後,我更明確感受到許多朋友對於 UX 領域有這麼多方法論,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學習的焦慮。 其中一個核心關鍵,也包括囫圇吞棗了這麼多理論方法之後,不知道該如何用一個作品來表達出來。 我認為在這個過程中,我
Thumbnail
大多數的人初次跟 UIUX 設計師合作時,總是摸不著頭緒,不知道實際上軟體領域的設計師們所產出的設計究竟該從什麼標準來討論。 而「設計師」這個名稱,讓人聯想到的幾乎都是「視覺設計」、「平面設計」的工作內容,例如廣告 Banner 的設計、名片的設計、Logo 或企業識別的品牌設計等。 老實說,就連剛
Thumbnail
大多數的人初次跟 UIUX 設計師合作時,總是摸不著頭緒,不知道實際上軟體領域的設計師們所產出的設計究竟該從什麼標準來討論。 而「設計師」這個名稱,讓人聯想到的幾乎都是「視覺設計」、「平面設計」的工作內容,例如廣告 Banner 的設計、名片的設計、Logo 或企業識別的品牌設計等。 老實說,就連剛
Thumbnail
想像一個外送食物的app很容易,點餐 => 付錢 => 吃飯。但真正規劃時,才發現寸步難行,主要是因為一個產品的概念大家都明白,但具體的實作是由許多細節所構成。專案經理可以透過客戶需求逐漸釐清,但產品經理呢? 規劃產品,卻毫無頭緒? 許多從專案轉職到產品經理的人,在過渡期中,時常飽受這樣的折磨。
Thumbnail
想像一個外送食物的app很容易,點餐 => 付錢 => 吃飯。但真正規劃時,才發現寸步難行,主要是因為一個產品的概念大家都明白,但具體的實作是由許多細節所構成。專案經理可以透過客戶需求逐漸釐清,但產品經理呢? 規劃產品,卻毫無頭緒? 許多從專案轉職到產品經理的人,在過渡期中,時常飽受這樣的折磨。
Thumbnail
長期希望能夠影響和改變中國旅遊的旅行體驗和經營效率,堅持: 1.只建議優質旅遊資源及創新玩法。 2.所建議資源只做純粹旅行體驗合作咨詢。 3.如建議資源實際合作中有服務缺失就如何公開。 資訊介紹 價值傳達 品牌滲透
Thumbnail
長期希望能夠影響和改變中國旅遊的旅行體驗和經營效率,堅持: 1.只建議優質旅遊資源及創新玩法。 2.所建議資源只做純粹旅行體驗合作咨詢。 3.如建議資源實際合作中有服務缺失就如何公開。 資訊介紹 價值傳達 品牌滲透
Thumbnail
源於:新旅遊 整理:K社長敬請關注訂閱期待更好 1.只建議優質旅遊資源及創新玩法。 2.所建議資源只做純粹旅行體驗合作咨詢。 3.如建議資源實際合作中有服務缺失就如何公開。
Thumbnail
源於:新旅遊 整理:K社長敬請關注訂閱期待更好 1.只建議優質旅遊資源及創新玩法。 2.所建議資源只做純粹旅行體驗合作咨詢。 3.如建議資源實際合作中有服務缺失就如何公開。
Thumbnail
最近幾場企業內訓,客戶指定的題目都是用戶旅程圖 ​說實在的,這個工具我一直認為這是團隊共識討論法的工具,尤其是需要先有用戶研究的基礎來做為材料的支持,所以我一開始搞不懂直接點這道菜的原因是什麼? 雖然是這樣說,但在教學過程一面了解大家的感受,突然有了感覺 原來還是為了探索需求啊 ​ 讓我舉個例子
Thumbnail
最近幾場企業內訓,客戶指定的題目都是用戶旅程圖 ​說實在的,這個工具我一直認為這是團隊共識討論法的工具,尤其是需要先有用戶研究的基礎來做為材料的支持,所以我一開始搞不懂直接點這道菜的原因是什麼? 雖然是這樣說,但在教學過程一面了解大家的感受,突然有了感覺 原來還是為了探索需求啊 ​ 讓我舉個例子
Thumbnail
我們經常發現有的旅行公司付費很快,有的付費很慢,本質是用戶消費決策是否順暢。 作為旅行公司我們有有意識的搭建用戶的決策路徑,輔助說明用戶順暢地完成從興趣到預定的決策過程。 旅游消費的預定決策是如何完成的?
Thumbnail
我們經常發現有的旅行公司付費很快,有的付費很慢,本質是用戶消費決策是否順暢。 作為旅行公司我們有有意識的搭建用戶的決策路徑,輔助說明用戶順暢地完成從興趣到預定的決策過程。 旅游消費的預定決策是如何完成的?
Thumbnail
最近會用一些時間來整理過往做企業項目的一些話題和內容,面對企業的具體場景和需求,我不習慣在運營作業層面給出直接方法,而是輔助說明他們回到問題本身理解問題出現的原因,從“術”走向“道”,才會從根本上理解、看清和解決。 旅游消費的預定決策是如何完成的?
Thumbnail
最近會用一些時間來整理過往做企業項目的一些話題和內容,面對企業的具體場景和需求,我不習慣在運營作業層面給出直接方法,而是輔助說明他們回到問題本身理解問題出現的原因,從“術”走向“道”,才會從根本上理解、看清和解決。 旅游消費的預定決策是如何完成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