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一樣,那也很好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寫這篇文章,需要一點勇氣,因為要講關於自己的一些事情,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也會小小擔心他人的眼光,可是我試著講看看。鼓起勇氣講的用意不是要討拍或期望得到好的回應,而是希望讓想要靠近我的人更了解我,也讓自己把自己整理得更清晰,也希望能讓更多跟我相像的朋友們能接納自己一點。

  從國中開始,我在某些時刻,就會有那種「我和別人不一樣」的感覺,有時我會因此覺得孤單、寂寞,和世界彷如隔了一道透明的玻璃窗,和自己身邊的人有種距離感。

  我長大了之後,才發現以心理學的概念來講,這也可以算是一種「解離」(詳見備註)的方式,這是自己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讓自己可以躲在一個屏幕後面,比較不會直接接觸到別人,因此也能降低一些可能的傷害。

  我到現在,在某些必要時刻,還是會啟動這樣的「安全機制」,不管是潛意識層面的啟動,還是我刻意地啟動。

  因著以上「安全機制」的啟動,我可以感受到更安全,但同時我讓自己距離別人更遙遠了,很多人可能因此不太清楚我內心到底在想什麼,也很難真的走進我的內心世界裡,或感覺沒有很了解我,或甚至覺得跟我的關係忽近忽遠、若即若離。

  我曾經因為我這種「安全機制」會不由自主地啟動、運作感到困擾。但透過持續接受個人心理治療、持續接案、持續督導、持續上課,向眾多個案與前輩們討教、學習,我也逐步成長,漸漸學會活用以上機制,讓我自己活得更好,也越來越喜歡這樣的自己。活到現在,我會覺得正因有這樣的人生體驗,讓我能更快地貼近每一位受創、解離的個案的心情,照顧到每一位個案,走入每個個案的人生中,我覺得很開心,也覺得因著個案願意走入晤談室、與我的生命交會,自己的生命更豐富也更有意義了!

  正因為過往至今的人生中有好多時刻,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所以我才能辦到別的諮商師、別的人不能辦到的事情,去理解某些諮商師不一定能理解的個案的心情,去做別的人不想做或不敢做、但我卻樂在其中的事情,我其實蠻為自己感到驕傲的。有些事情只有「跟別人不一樣」的我才能辦到,這樣的感覺真的很好。

  就是因為我跟別人有著不一樣的生命經驗,所以才能長成現在的我,這就是我的特色,也是我最出色的優勢所在。

  我們不一樣,那也很好哇!我本來就不需要跟別人一樣,也不用羨慕別人,我是我自己,單單做我自己,就能體現我這個人的價值。


*備註:「解離」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當人在受到超出自己可以承受的心理壓力或身心傷害時,透過個人記憶、意識或自我認同上短暫性的改變,或者身體跟心理感受上的「離開」,來迴避傷害,以免自己身心上崩潰。但當解離強度太大時,可能會導致其他附帶的傷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詹惠文§ 諮商獅的沙龍
168會員
286內容數
2025/04/20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Thumbnail
2025/04/20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5/04/06
二月相繼從新聞得知大S跟方大同的死訊,後來三月接近尾聲時看到緬甸強烈地震造成死傷慘重的新聞,外加近期看到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新聞,也聽聞身旁的人提到他們認識的親友有生病或逝世的消息,不禁覺得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Thumbnail
2025/04/06
二月相繼從新聞得知大S跟方大同的死訊,後來三月接近尾聲時看到緬甸強烈地震造成死傷慘重的新聞,外加近期看到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新聞,也聽聞身旁的人提到他們認識的親友有生病或逝世的消息,不禁覺得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2023/06/13諮商師告訴我,因為幼時被母親家暴,年幼的我用了「解離」的方式「活下來」,導致往後人生遭遇重大挫折壓力時,我同樣也無意識的用相同的方式面對現實,於是我的人格分裂稍微明顯一些些,這些記錄文,我自己現在回頭看,都感受到是給我自己的鼓勵。 諮商師說,在事件發生當下,潛意識、無意識採用的方
Thumbnail
2023/06/13諮商師告訴我,因為幼時被母親家暴,年幼的我用了「解離」的方式「活下來」,導致往後人生遭遇重大挫折壓力時,我同樣也無意識的用相同的方式面對現實,於是我的人格分裂稍微明顯一些些,這些記錄文,我自己現在回頭看,都感受到是給我自己的鼓勵。 諮商師說,在事件發生當下,潛意識、無意識採用的方
Thumbnail
我經常困惑,「我們」是一種集體意識。但誰和我一樣呢?都是不一樣的吧?可是我從小被叮囑不要老和別人不一樣,我不知道這些大人在害怕什麼,很擔心我自然而然的與眾不同會造成困擾或是麻煩。而我長成一個溫良恭儉讓的大人了...
Thumbnail
我經常困惑,「我們」是一種集體意識。但誰和我一樣呢?都是不一樣的吧?可是我從小被叮囑不要老和別人不一樣,我不知道這些大人在害怕什麼,很擔心我自然而然的與眾不同會造成困擾或是麻煩。而我長成一個溫良恭儉讓的大人了...
Thumbnail
★躲起來,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他們說 我後來覺得,與其努力讓每個人都喜歡自己,不如努力成為自己喜歡的自己。 有時候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評論會覺得有些慌張,解釋也不是、不解釋也不是。當一個不夠了解我的人,說出一些對我的看法或意見的時候,我開始學著讓他們只是經過我的耳朵,而不是進到我的心裡。 當一個人
Thumbnail
★躲起來,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他們說 我後來覺得,與其努力讓每個人都喜歡自己,不如努力成為自己喜歡的自己。 有時候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評論會覺得有些慌張,解釋也不是、不解釋也不是。當一個不夠了解我的人,說出一些對我的看法或意見的時候,我開始學著讓他們只是經過我的耳朵,而不是進到我的心裡。 當一個人
Thumbnail
我可以與你分享我的混亂嗎? 是什麼原因,讓你想這麼做呢? 是啊~為了什麼呢?
Thumbnail
我可以與你分享我的混亂嗎? 是什麼原因,讓你想這麼做呢? 是啊~為了什麼呢?
Thumbnail
在陪伴自己的過程當中,常常在每一個階段挖寶到不同的自我,這是一段有趣的探索之旅。 去年曾經探索到的感受是「恐懼」,那次經驗比較像是”看到”,常常看到自己被恐懼所影響,即便當時的我還沒有辦法做很多的轉化,仍感恩當時有一些力量在身邊陪伴我。 #照片是最近上課整理到的自我資源 #最近在大量練習使用資源
Thumbnail
在陪伴自己的過程當中,常常在每一個階段挖寶到不同的自我,這是一段有趣的探索之旅。 去年曾經探索到的感受是「恐懼」,那次經驗比較像是”看到”,常常看到自己被恐懼所影響,即便當時的我還沒有辦法做很多的轉化,仍感恩當時有一些力量在身邊陪伴我。 #照片是最近上課整理到的自我資源 #最近在大量練習使用資源
Thumbnail
  寫這篇文章,需要一點勇氣,因為要講關於自己的一些事情,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也會小小擔心他人的眼光,可是我試著講看看。
Thumbnail
  寫這篇文章,需要一點勇氣,因為要講關於自己的一些事情,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也會小小擔心他人的眼光,可是我試著講看看。
Thumbnail
請多為自己想想,而不是總是替別人著想。請多給自己一點注意,多多留心於自己吧!
Thumbnail
請多為自己想想,而不是總是替別人著想。請多給自己一點注意,多多留心於自己吧!
Thumbnail
謝謝你,將我撈起,儘管我還是溼答答的,但至少我還有選擇活下去的權利。
Thumbnail
謝謝你,將我撈起,儘管我還是溼答答的,但至少我還有選擇活下去的權利。
Thumbnail
  我覺得七月份是我人生的另一個重大轉折,從去年十月開始至今,每一個月都在進階,十月出來試水溫,十二月決定出去,二月底踏上旅程,三月接受挑戰,四月、五月遇到意外,六月掉到黑洞,七月換一個職場跟新的生活模式,把我許久未碰的工具們拿來用一用。   原本我重新跟人群接觸、又換了一個環境,身心靈的尚未適應,
Thumbnail
  我覺得七月份是我人生的另一個重大轉折,從去年十月開始至今,每一個月都在進階,十月出來試水溫,十二月決定出去,二月底踏上旅程,三月接受挑戰,四月、五月遇到意外,六月掉到黑洞,七月換一個職場跟新的生活模式,把我許久未碰的工具們拿來用一用。   原本我重新跟人群接觸、又換了一個環境,身心靈的尚未適應,
Thumbnail
以前不懂,原來人的性格會有很多面向,常覺得為什麼當「人、事、物」的「事和物」都相同,唯獨只有「人」不同時,我的心情和表現竟然會有如此的差異。 在一個讓我不自在,待需觀察的環境或是團體裡時,我通常都是板起一張臉,看起來十分不好親近,既不想與人交談,也不希望有人找我交談。
Thumbnail
以前不懂,原來人的性格會有很多面向,常覺得為什麼當「人、事、物」的「事和物」都相同,唯獨只有「人」不同時,我的心情和表現竟然會有如此的差異。 在一個讓我不自在,待需觀察的環境或是團體裡時,我通常都是板起一張臉,看起來十分不好親近,既不想與人交談,也不希望有人找我交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